《医院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总结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总结报告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妇女儿童“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把妇女儿童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推进工作机制,围绕国家、省妇幼健康工作重点,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能力,全方位、全周期、多层次维护和保障妇幼健康,使我市妇幼健康事业面貌焕然一新,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2*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13.77/10万,婴儿死亡率2.69%o,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93%。,达到“两纲”目标要求。一、妇幼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孕产妇死亡数控制
2、有效。202*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较202*年降幅明显。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2*年的20.52/10万,下降至13.77/10万。二是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2*年的4.05%。、5.92%。和7.39%0,下降至L65%。、2.69%。和3.93%o0三是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不断改善。202*年全市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为0.37%,与202*年的0.80%相比下降了0.43%;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持续下降。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5.04%,与202*年的14.91%相比下降了9.87%o四是产妇孕期营养状况不断改善。全市孕产妇贫血患病率
3、为15.80%,与2017年的18.73%相比下降了2.93%。五是出生缺陷防治成效明显。2017-202*年,全市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由2017年的21.91/万下降至目前的15.87/万,降幅达6.04%。二、妇幼健康服务持续改善我市坚持以妇女儿童为中心,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和服务链条,逐步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保障。(一)孕产保健。一是提供全方位孕期保健服务。开设孕前咨询门诊、孕妇学校,普及孕育健康知识,提升孕妇健康素养和技能。免费为孕妇进行5次产前检查,全面推行妊娠风险分级管理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全市产前检查率稳步提高,由202*年的69.16%上升到2
4、02*年的96.49%;探索开展孕产期营养、心理等专科服务,加强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专病管理,全方位保障孕产妇身心健康。二是推进产后保健服务。加强产后访视,产后访视率从202*年的69.75%上升到202*年的95.48%;推进产后康复,辖区各级保健机构积极探索开展产后乳腺保健、盆底功能康复等医疗保健服务,规范开展个性化产后康复服务。三是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持续提高,从202*年的61.38%上升到202*年的90.04%o(-)儿童保健。一是提高儿童健康管理水平。加强危重新生儿救治,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新生儿复苏等适宜技术,提高新生儿保健工作水平;加强新生儿
5、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新生儿访视率稳步提高,从202*年的69.56%提高到202*年的95.47%;加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全市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稳步增高,分别由202*年的66.77%.71.31%增加至202*年的88.93%、91.35%,城乡差别不断缩小。二是加强儿童疾病防治。科学防治儿童重点疾病,加强儿童近视防控,指导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眼保健服务,进行近视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近视防控意识。加强儿童口腔疾病防治,在全市范围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健康检查、局部用氟、窝沟封闭等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工作。三是改善儿童营养。实施婴幼儿喂
6、养策略,全市共有爱婴医院31家,加强母乳喂养宣传,在全社会提倡、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有效防止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三)妇女保健。一是全面保障妇女健康。开展妇女常见病防治,不断加强妇女常见病防治知识宣传,增强妇女自我保健能力,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推进妇女重大疾病防治,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项目,不断提高早诊早治率,全市先后共7个县列入“两癌”筛查项目县,202*年共为52463名农村妇女开展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有效地提高了全市贫困地区女性的健康水平。二是推进青春期和更年期保健。探索开展青春期保健,在辖区学校和社区大力开展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等知识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性与生殖
7、健康水平;推广更年期保健,鼓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更年期门诊,促进更年期保健专科建设,不断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四)生殖保健。一是大力推动避孕节育服务均等化。202*202*年,全市免费避孕药具金额为550多万元,免费提供避孕药具65万人次。加大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设置自动发放机,让避孕药具进社区、进高校,提高避孕节育服务可及性;二是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转型。202*202*年全市共开展相关咨询、指导、随访服务119万人次,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21万人次;三是促进生殖保健融入妇女健康管理。积极推广产后和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提高育龄人群生殖保健意识与能力,保持适宜生育间隔,减少
8、非意愿妊娠。(五)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一是全面推进一级预防。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健康教育宣传,积极推进婚前保健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共为20535对新婚夫妇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率达到94.98%;实施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市共为33109对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检查;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全市免费为28762名生育妇女补服了叶酸。二是不断加强二级预防。先后印发了滁州市产前筛查工作实施方案滁州市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采样一实验一报告一转诊一随访服务流程和相关制度建设。全市共设立120家产前筛查采血服务点,建立“集中筛查,统一管理”服务模式,开展集中检测、遗传咨询、业务
9、培训、NlPT检测转诊等工作。202*年全市共为20281名孕妇提供免费筛查,确诊唐氏儿(21三体综合征)15例,18三体综合征6例。三是逐步落实三级预防。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逐年增加,由2项增至29项,202*年全市共筛查新生儿175639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9.50%,其中应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的占92.23%,超出年初制定的80%指标,筛出各类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202例,都给予及时医疗手段干预。先后协助38户家庭申请救助,发放救助款约32.14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妇计中心常年管理的女性苯丙酮尿症患者顺利分娩1名健康女婴,也是安徽省首例PKU患者成功分娩案例。三、妇幼健康事业全面
10、发展(一)持续加强中国特色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建设。一是推进技术服务资源优化整合。加强全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构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运转高效、群众满意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二是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开展妇幼保健院评审,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和人员队伍建设,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效能。三是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广泛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缴费支付、诊疗报告查询等便捷服务,切实改善群众就诊体验。(二)推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一是从源头严防风险,全面开展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二是紧盯重点人群,严格进行高危专案管理。三是严守安全底线,着力加强危急重症救治。在全市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8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7个,划定责任片区,建立会诊、转诊、技术指导等双向协作关系,确保转诊救治网络覆盖所有助产机构。四是严密监控分析,加强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深入分析原因,落实改进措施。五是层层压实责任,分级落实约谈通报机制。(三)落实中西医并重工作方针。推进市级机构设置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鼓励有条件的县级机构设置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加强妇女儿童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妇科儿科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