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ERNC技术规范书.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8111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ZTERNC技术规范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ZTERNC技术规范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ZTERNC技术规范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ZTERNC技术规范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ZTERNC技术规范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ZTERNC技术规范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TERNC技术规范书.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II,ZXTR RNC 技术规范书目录,12,前言.1ZXTR RNC 系统概述.2,2.12.22.32.4,TD-SCDMA 系统网络结构.2ZXTR RNC 的位置和功能.3ZXTR RNC 的接口和协议.3ZXTR RNC 系统特性.4,3,ZXTR RNC 系统结构.6,3.13.2,硬件平台和软件版本.6硬件结构.73.2.1 操作维护单元.73.2.1.1 ROMB.73.2.1.2 CLKG.83.2.2 接入单元.83.2.2.1 APBE.83.2.2.2 IMAB.83.2.2.3 D

2、TB.83.2.2.4 SDTB.83.2.3 交换单元.93.2.3.1 UIMU.103.2.3.2 UIMC.113.2.3.3 CHUB.113.2.3.4 GLI.113.2.3.5 PSN.113.2.4 处理单元.113.2.4.1 RCB.113.2.4.2 RDMP.123.2.4.3 RGUB.123.2.5 外围设备监控单元.123.2.5.1 PWRD 单板.123.2.5.2 告警箱 ALB.123.2.6 机框类型及背板.133.2.6.1 资源框.133.2.6.2 控制框.13,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III,ZXTR RNC

3、技术规范书3.2.6.3 一级交换框.13,3.33.4,软件结构.133.3.1 软件环境.133.3.2 软件框架.13机柜结构.15,4,ZXTR RNC 可靠性设计.18,4.14.2,环境设计.18EMC 设计.18,5,ZXTR RNC 技术指标.20,5.15.25.35.4,性能指标.20结构参数.20电气特性.20环境要求.20,6,ZXTR RNC 业务和功能.22,6.16.2,业务描述.22功能描述.226.2.1 接入控制.236.2.2 移动性管理.236.2.3 地理定位.246.2.4 业务切换.246.2.5 NAS 消息直传和路由功能.246.2.6 无线资

4、源管理.246.2.7 同步控制.256.2.8 安全保密功能.256.2.9 系统信息广播.266.2.10 RNC 全局处理功能.266.2.11 NodeB 逻辑操作维护功能.266.2.12 数据传输控制功能.276.2.13 隧道功能.276.2.14 调用和信令跟踪功能.27,7,ZXTR RNC 组网方式.28,8.18.28.38.4,星形组网.28链形组网.28环形组网.29混合组网.29,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IV,8,定义和缩略语.30,ZXTR RNC 技术规范书图表目录图目录,图 1图 2图 3图 4图

5、 5图 6图 7图 8图 9,ZTE TD-SCDMA 系统网络结构图.2UTRAN 结构及 RNC 位置.33G 统一平台总体网络架构.6ZXTR RNC 硬件系统总体框图.7以太网交换单元结构.9简化后的交换单元结构示意图.102-6 个资源框情况下交换单元结构示意图.10ZXTR RNC 软件框架.14ZXTR TRNC 外观.15,图 10 ZXTR RNC 机柜装配(正视,未装前门).16图 11 ZXTR RNC 机柜装配(后视,未装后门).17图 12 ZXTR RNC 星形组网方式.28图 13 ZXTR RNC 链形组网方式.28图 14 ZXTR RNC 环形组网方式.29

6、图 15 ZXTR RNC 混合组网方式.29表目录,表 1表 2表 3表 4表 5表 6表 7表 8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ZXTR RNC 逻辑接口及其高层协议.4ZXTR RNC 系统的单元命名.7OMC-R 服务器和客户端配置.13ZXTR RNC 性能指标.20ZXTR RNC 机架结构参数.20ZXTR RNC 必选软件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ZXTR RNS 可选软件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定义和缩略语.30V,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1/32 页,1,前言移动通信是 20 世纪

7、90 年代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全世界发展迅速,自 2000 年以来移动通信用户数更是飞速增长、移动数据应用愈发广泛,用户消费意识成熟,对新业务需求日趋旺盛,用户对移动通信的性能和业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3G 也就应运而生。第三代移动通信(3G)以解决第二代移动通信(2G)系统在容量、业务提供能力、频谱数量和利用率上的不足为目标,旨在实现全球无缝漫游,提供高速数据传输能力,达到大容量、高频谱利用率的特性。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 10 多个 3G 的商用或者预商用网络,有专家预计:在未来的 10 年内 3G 必将得到迅速地发展。第 三 代 移 动

8、 通 信 系 统 中,无 线 接 口 部 分 存 在 三 种 主 流 制 式:WCDMA、CDMA2000 和 TD-SCDMA。其中 TD-SCDMA 是 1998 年我国向国际电联 ITU 提出的 RTT 技术标准,在 2000 年 5 月,TD-SCDMA 被 ITU 正式批准为国际标准,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3G 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与欧洲和日本提出的WCDMA 以及由美国提出的 CDMA2000 标准同列三大标准的行列。TD-SCDMA随后在 2001 年 3 月,被正式纳入 3GPP 的 R4 标准,与 WCDMA 同属一个标准体系,共同发展。TD-SCDMA 系统具有与 WC

9、DMA 完全相同的核心网技术,UTRAN 则有较大差异。中兴通讯在 TD-SCDMA 领域具有业务平台、核心网、RNC、基站和终端全系列产品。ZXTR RNC 完全遵从 3GPP 2003 年 6 月份的 R4 标准进行设计和研制的,具有容量大、可靠性高、接口开放、演进性强的突出优点。本文档说明的 ZXTR RNC 硬件平台版本为 V3.0,软件版本为 V1.03。,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2/32 页,22.1,ZXTR RNC 系统概述TD-SCDMA 系统网络结构中兴通讯提供 TD-SCDMA 从网络到终端全系列产品,为运

10、营商提供 TD-SCDMA的全系列的综合解决方案。中兴通讯 TD-SCDMA 系统的网络结构图如下:,图1,ZTE TD-SCDMA 系统网络结构图,中兴 TD-SCDMA 综合解决方案,几乎涵盖了整个 TD-SCDMA 网络各个层面。各层直接采用松耦合方式,一方面通过支持所有的标准协议,并促进协议的标准化,使得各个层面的产品设备具有更好兼容性;另一方面,在局部范围内形成一个自己的产业链,为运营商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节省投资,提高系统稳定性。中兴 TD-SCDMA 系统具有如下特点:,Node B N,Node B N,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

11、roprietary,第3/32 页,统一业务平台、强大的业务能力和快速的业务提供可演进、可升级、可融合的核心网解决方案基站系列化,提供更为有效和经济的无线覆盖方案全面优质的网规网优解决方案,中兴 TD-SCDMA 综合解决方案,还体现在更全面的服务体系,快速有效地服务机制。中兴通讯具有完善的服务网络,在全国各省市建立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在海外,通过设置的 8 个大区,为世界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营销工程服务支持。,2.2,ZXTR RNC 的位置和功能ZXTR RNC 属于 UTRAN(UMTS 地面无线接入网络)的一部分,UTRAN 无线接入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一

12、个 RNS 由一个 RNC 和一个或多个 NodeB 构成。RNC 在网络中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网元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Uu,Packet CoreNetwork,Circuit CoreNetwork,RNC,1.1.1.1 N1.1.1.2,1.1.1.3 N1.1.1.4,RNCIubOMC-B,Iu_cs,Iu_psOMC-R,UE,Iur,图2,UTRAN 结构及 RNC 位置,RNC 和 NodeB 之间通过 Iub 口相连,为切换的需要,RNC 之间也可通过 Iur 接口相连。每个 RNS 负责管理所辖的小区等无线资源。RNC 无线网络控制器主要负责无线资源的管理。一面它通过 I

13、u 接口同电路域和分组域核心网相连;另一面它负责管理和控制 NodeB,并负责空中接口与 UE 之间的 L1 以上的协议处理。在无线接入网络中,它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在逻辑上,它和 GSM 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BSC)相对应。,2.3,ZXTR RNC 的接口和协议逻辑接口及协议,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4/32 页,表1,ZXTR RNC 逻辑接口及其高层协议,物理接口,1.2.3.4.,支持 Uu 接口:提供无线协议的处理;支持 Iub 接口:提供到 Node B 的接口,提供 E1、STM-1 的传输模式和AAL2、A

14、AL5 两种适配,远期提供 FE、GE 的传输模式。提供到 Node B 的专业配置和管理通道;支持 Iu 接口:提供 Iu-CS、Iu-PS、Iu-BC 三种域接口;提供 E1、STM-1 的传输模式和 AAL2、AAL5 两种适配,远期提供 FE、GE 的传输模式。支持 Iur 接口:提供到其他 RNC 的接口,提供 E1、STM-1 的传输模式和AAL2、AAL5 两种适配,远期提供 FE、GE 的传输模式;,2.4,ZXTR RNC 系统特性先进的、统一的全 IP 交换硬件平台ZXTR RNC 采用 80G 大容量 IP 交换硬件平台,全分布式处理,从而为各种业务类型提供了高可靠 Qo

15、S 保证,外围提供 ATM、IP 等多种接口,实现向全 IPUTRAN 的平滑演进。此硬件平台与与中兴通讯 CDMA2000、WCDMA 核心网、无线产品完全统一,CDMA2000 的商用检验了此硬件平台的可靠能力。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系统交换采用双平面备份,核心部件设计为 11 冗余,端口上提供负荷分担、ATM APS 保护,从而保证了系统高度的可靠性;系统软件可在线升级,支持单板的在线诊断测试和远程维护。性能优越、组网灵活ZXTR RNC 系统具备业界领先的高集成度和大容量,可通过 5 机架提供高达 100万等效话音用户系统组网灵活,提供丰富的 E1 和 STM-1 接口,支持星型、链型、

16、树型等多种组网方式,能够满足运营商从建网初期到大规模发展时期各个阶段的网络建设需要,实现平滑地升级和扩容。,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5/32 页,ZXTR RNC 技术规范书优良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技术依托累积丰富的 CDMA 网络研发经验和融入国内外众多资深专家的研究成果,基于智能天线、动态信道分配等关键技术、先进的功率控制技术以及先进的多载频动态管理技术,ZXTR RNC 已发展成为业界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的前驱。开放接口,便于互通完全符合 3GPP 协议规范,Iub 接口完全开放,适用于不同厂商设备混合运行,制造了良好的网络互通环境,使运营商有一个更为

17、灵活的设备选型空间。,太网交换,太网交换,信元级交换,协处理 业务,太网交换,太网交换,接入,接入,接入,太网交换,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6/32 页,33.1,ZXTR RNC 系统结构硬件平台和软件版本ZXTR RNC 与 ZXWR RNC、ZXWN CN 一样,统一构建在中兴 3G 统一平台软硬件基础之上,这是一个全 IP 的体系架构,软件包括 BSP 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微码子系统、系统控制子系统、承载子系统、信令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操作维护子系统、无线网络子系统。中兴 3G 统一平台网络总体架构如下:,ATMATM

18、接入,二级以二级以太网交换,映射一.线卡:协议处理/接入,电路业务流,电路,IP,ATM,HIRS,IP业务流ATM业务流HIRS业务流,HIRSHIRS接入,IPIP接入,电路域接入电路域接入,换,主控子系统主控子系统,电路交电路交换IPATM,二级以二级以太网交换,二级以二级以太网交换,二级以二级以太网交换,协议/业务议/处理二级以二级以太网交换,控制流,图3,3G 统一平台总体网络架构,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7/32 页,3.2,硬件结构,E1,Node B,Iub,CN,Iu,接,入单元,交,换单元,操作维护单元,电源

19、、风扇,处理单元,监控单元,485,RNC外围设备,Iur,STM-1图4,10/100M 以太网ZXTR RNC 硬件系统总体框图,表2,ZXTR RNC 系统的单元命名,序号,名 称,代号,代号含义,包括的功能板名称,备注,1,操作维护处理单元 ROMU RNC Operating&Maintenance ROMB、CLKGUnit,无,23,接入单元处理单元,RAURPU,RNC Acess UnitRNC Processing Unit,APBE、DTB、IMABRUB、RCB、RGUB,无无,4,交换单元,RNC Switch Unit,RSU,PSN、GLI,UIMC、UIMU、C

20、HUB、无,PWRD,无,53.2.1,外围设备监控单元 RPMU RNC Peripheral Monitor Unit操作维护单元,操作维护处理单元负责整个 ZXTR RNC 系统的管理,提供全局数据存储,提供外部网管的接口。操作维护单元包括 ROMB 单板和 CLKG 单板。,3.2.1.1,ROMBROMB(RNC Operation Main Processor):操作维护主处理板ROMB 单板又称主控板,它是 ZXTR RNC 系统操作维护处理的核心,负责处理全局过程,实现整个系统操作维护相关的控制。ROMB 单板对外通过 100M 以太,ZTE Confidential Prop

21、rietary,第8/32 页,ZXTR RNC 技术规范书网与 OMC-R 相连,对内通过以太网口和 RS-485 两种链路对系统单板进行配置管理,监控和管理系统中的其它单板。对应 PCB 单板:MPX86,3.2.1.23.2.23.2.2.13.2.2.23.2.2.3,CLKGCLKG(CLOCK Generator):时钟板CLKG 单板负责系统的时钟供给和外部同步功能。通过 Iu 口提取时钟基准,经过板内同步后,驱动多路定时基准信号给各个接口框使用。对应 PCB 单板:CLKG接入单元接入单元为 ZXTR RNC 系统提供 Iu,Iub 和 Iur 接口的 STM-1 和 E1 接

22、入功能。接入单元包括 RAP(也称 APBE)、IMAB 和 DTB 单板,背板为 BUSN。APBEAPBE(ATM interface Processor Board E):RNC ATM 接口板APBE 单板提供 4 个 STM-1 接口,支持 622M 交换容量。APBE 单板负责完成RNC 系统 STM-1 物理接口的 AAL2 和 AAL5 的终结,并负责 ATM Cell 与 IPPacket 之间的数据转换对应 PCB 单板:APBEIMABIMAB(RNC IMA interface Board):RNC IMA 接口板IMAB 单板实现 IMA 协议,提供 AAL2&AAL

23、5 SAR,负责 ATM Cell 与 IP Packet之间的数据转换。它与 DTB 一起提供支持 IMA 的 E1 接入,一个 IMAB 单板和两个 DTB 单板组成一组,提供完整的 E1 接入和 ATM 终结功能。对应 PCB 单板:IMABDTBDTB(Digital Trunk Board):数字中继单板DTB 单板是 RNC E1/T1 接口板。每个 DTB 单板提供 32 路 E1 接口,负责为 RNC系统提供 E1 线路接口。一个 IMAB 单板和两个 DTB 单板组成一组,提供完整的E1 接入和 ATM 终结功能。对应 PCB 单板:DTB,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

24、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9/32 页,3.2.2.43.2.3,SDTBSDTB(SDH Digital Trunk Board):信道化 STM-1 接口单板SDTB 单板完成系统信道化 STM-1 接入功能,每个 SDTB 单板将 63 路 E1 转换为STM-1 接口。一个 IMAB 单板和一个 SDTB 单板组成一组,提供完整的接入和ATM 终结功能。对应 PCB 单板:SDTB交换单元交换单元主要为系统控制管理、业务处理板间通信以及多个接入单元之间业务流连接等提供一个大容量的、无阻塞的交换单元。交换单元由两级交换子系统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一级交换子

25、系统2千兆以太网二级交换子系统百兆以太网,图5,二级交换子系统百兆以太网二级交换子系统以太网交换单元结构,在只有两个资源框的配置下,用户面可以不采用一级交换子系统,两个资源框直接通过千兆光口对连,也可以满足 ZXTR RNC 组网的需要。此时交换单元简化成为如下图所示。,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10/32 页,千兆以太网,百兆以太网,二级交换子系统,二级交换子系统,ZXTR RNC 技术规范书二级交换子系统百兆以太网,图6,简化后的交换单元结构示意图,在系统资源框数目在 2-6 个之间时,用户面可以采用二对线卡完成一级交换平台功能。此时交换单元简化成为如下图

26、所示。,2-4 块线卡2千兆以太网二级交换子系统百兆以太网,二级交换子系统百兆以太网二级交换子系统,图7,2-6 个资源框情况下交换单元结构示意图,交换单元的维护通过 RS-485 总线和以太网本身共同进行。RS-485 负责初始化管理控制和在控制面以太网故障时的一些异常管理,通过以太网完成流量统计、状态上报、系统 MIB 管理等等更高级一些的管理。,3.2.3.1,UIMUUIMU(Multi Interface Module for User-Plane):用户面通用接口处理模块UIMU 单板应用于资源框(BUSN 背板),为资源框内部提供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功能,接收来自时钟板的系统时钟并

27、完成分发功能。单板提供两个 24+2 交换式 HUB,一个为控制面以太网,一个为用户面以太网;此单板 16K 时隙的电路交换网完成电路接入方式的汇聚和交换功能。,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11/32 页,ZXTR RNC 技术规范书对应 PCB 单板:UIM/2,3.2.3.23.2.3.33.2.3.43.2.3.53.2.43.2.4.1,UIMCUIMC(Multi Interface Module for Control):控制面通用接口处理模块UIMU 单板应用于控制框和一级交换框(BCTC 背板和 BPSN 背板),相较于UIMU 而言,没有电路交

28、换功能。对应 PCB 单板:UIM/2CHUBCHUB(Control HUB):控制面集线器板CHUB 单板负责实现资源框的互连(三框成局时使用),同时提供调试网口和调试用串口。可以通过选配 GXS 子卡,提供一个千兆光口,用于系统级连或者扩展。对应 PCB 单板:CHUBGLIGLI(GE Line Interface):GE 线路接口GLI 单板 GLI 是交换平台的线路 GE 接口的处理板,完成物理层适配、IP 包查表、分片、转发和流量管理功能,实现对来自资源框业务数据的接入功能。对应 PCB 单板:GLIQV(4 个 GE 口)PSNPSN(Packet Switch Network

29、):分组交换网PSN 交换板完成各线卡间的分组数据交换功能。它是一个自路由的 Crossbar 交换系统,线接口板上的队列引擎一起配合完成交换功能。对应 PCB 单板:PSN4V 或 PSN8VPSN4V 提供 40Gbits/s 的用户数据交换能力PSN8V 提供 80Gbits/s 的用户数据交换能力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实现 ZXTR RNC 的控制面和用户面上层协议处理,包括 RCB、RUB 和RGUB。RCBRCB(RNC Call processing Board):呼叫控制处理板,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12/32 页,ZXTR RNC 技术规范书R

30、CB 连接在交换单元上,完成无线网络层的控制面信令协议(RRC、NBAP、RANAP、RNSAP)处理和无限资源管理功能。RCB 的处理器为嵌入式平台下的高性能 RISC 实现,硬件提供主备竞争的机制,主备两块单板之间,采用百兆以太网连接实现故障检测和动态数据备份。对应 PCB 单板:MPX86,3.2.4.23.2.4.33.2.53.2.5.13.2.5.2,RDMPRDMP(RNC DSP Main Processor):RNC 用户面协议 DSP 处理板RDMP 板提供以太网端口和交换单元的二级交换子系统相连,完成对于 CS 业务FP/MAC/RLC/UP 协议栈的处理和 PS 业务

31、FP/MAC/RLC/PDCP 的处理。本单板硬件上采用 DSP 加以实现。对应 PCB 单板:VTCDRGUBRGUB(RNC GTP-U processing Board):RNC GTP-U 协议处理板RGUB 单板完成对于 PS 业务的 GTP-U 的协议处理功能。对应 PCB 单板:MNIC外围设备监控单元外围设备监控单元包括 PWRD 单板和告警箱 ALB。PWRD 单板PWRD(PoWeR Distributor):电源分配板(简称电源板)PWRD 完成机柜里一些外围和环境单板信息的收集,包括电源分配器和风机的状态,以及温湿度、烟雾、水浸和红外等环境告警。PWRD 通过 RS-4

32、85 总线接受ROMB 的监控和管理。每个机柜有一块 PWRD 板。对应 PCB 单板:PWRD告警箱 ALB告警箱 ALB 根据系统出现的故障情况进行不同级别的系统报警,以便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干预和处理。,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13/32 页,3.2.63.2.6.13.2.6.23.2.6.33.33.3.1,机框类型及背板资源框对应机框背板 PCB:BUSN(Backplane of Universal Switch Network:通用业务网背板)控制框对应机框背板 PCB:BCTC(Backplane of ConTr

33、ol Center:控制中心背板)一级交换框对应机框背板 PCB:BPSN(Backplane of Packet Switch Network:分组交换网背板)软件结构ZXTR RNC 完全遵从 3GPP 2003 年 6 月份的 R4 标准进行设计和研制的,具有容量大、可靠性高、接口开放、演进性强的突出优点。软件环境ZXTR RNC 整个系统基于中兴统一 3G 统一的软硬件平台进行开发和研制,具有系统交换容量大、可靠性高、模块强、接口开放和演进性强的突出有点。ZXTR RNC 前台系统软件构建在实时操作系统之上,后台软件基于 UNIX 和WINDOWS 两种操作系统实现对整个 RNS 系统

34、的管理和维护。,表3,OMC-R 服务器和客户端配置,3.3.2,软件框架根据 ZXTR RNC 系统功能的要求,RNC 软件结构基本示意如下:,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14/32 页,数据库子系统,RMS子系统,无线网络层子系统无线传输层,系统控制子系统,操作维护中心,操作系统子系统BSP子系统,图8,ZXTR RNC 软件框架,ZXTR RNC 系统总体上划分为 BSP 子系统、操作系统子系统、无线传输层子系统、无线网络层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系统控制子系统、RMS 子系统和操作维护中心几个部分:,1.2.3.,BSP 子系

35、统:BSP 子系统对整个系统的硬件进行自举和驱动,具体来讲有三方面的功能:CPU 最小系统、硬件设备驱动、单板控制。为了使操作系统以上的软件子系统独立于硬件;操作系统子系统:工作于 BSP 子系统之上、其它子系统以下,对用户进程屏蔽所有的硬件细节,并提供进程调度、定时器、通信、内存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操作系统子系统的核心是商用操作系统内核,在内核以上是封装层,由封装层封装内核的系统调用并屏蔽对用户进程不必要的功能,封装层向用户进程提供必要的原语和函数调用接口;无线传输层:无线传输层的目标是为无线网络子系统提供传输服务,保证无线网络子系统和传输网络之间的独立性,以方便业务的平台移植,它包,因此,无

36、线传输层可以划分为信令子系,括信令传输、数据传输等方面,统、承载子系统和微码子系统。,1)2)3),信令子系统:信令子系统实现宽带 No.7 信令、IP 信令,向无线网络子系统提供信令服务。它工作于操作系统、DataBase 子系统和承载子系统之上。承载子系统:承载子系统向无线网络子系统、信令子系统、RMS 子系统提供 ATM、IP、TDM 等方面的承载服务。它(微码除外)工作于操作系统和 DataBase 子系统之上。微码子系统:微码子系统作为承载子系统的延伸,实现的功能与承载子系统相同。微码子系统工作在网络处理器的微引擎上,不依赖于操作系统。它向承载子系统、用户面子系统提供接口。,ZXTR

37、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15/32 页,4.5.6.7.8.,无线网络层子系统:无线网络层子系统(RNL)是 RNC 应用部分,位于RNC 协议栈的最上层,是 RNC 核心业务的体现者;数据库子系统:RNC 数据库子系统分布于前台各处理器上,为其他各子系统提供数据库支撑服务;系统控制子系统:负责对整个系统的监控、启动、版本下载等。它工作于操作系统和 DataBase 子系统之上。RMS 子系统:RMS 子系统位于 RNC 前台,它是前台对后台操作维护中心唯一的接口,它的主要功能是配合后台操作维护中心完成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版本

38、管理等操作维护功能;操作维护中心:操作维护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 TD-SCDMA 无线通讯系统RNS 的管理、操作和维护功能。它位于后台服务器中。,3.4,机柜结构ZXTR RNC 机柜为蓝色或浅灰色,机柜前后门两侧为铝型材,采用铰链方式开门。机柜外观造型见下图。,图9,ZXTR TRNC 外观,机柜包括机架、配电插箱、风扇插箱、8U 标准插箱以及走线插箱等部件。机柜内部布局见下图。,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16/32 页,ZXTR RNC 技术规范书1-配电插箱 2,7-风扇插箱 3,5,8,10-8U 插箱 4,6,9,11-走线插箱 12-2U 假面板

39、 13-防尘插箱图10 ZXTR RNC 机柜装配(正视,未装前门),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17/32 页,ZXTR RNC 技术规范书1,3,5,7-BPS 背板 2,4,6,8-转接板图11 ZXTR RNC 机柜装配(后视,未装后门),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18/32 页,44.1,ZXTR RNC 可靠性设计环境设计中兴通讯 ZXTR RNC 满足下列标准要求:,GB/T 4796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Classification of enviro

40、nmental parameters and their severities of electric andelectronic products)GB/T 4797.1 1984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温度和湿度(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ppearing in nature 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products-Temperature and humidity)GB/T 4798.1 1986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贮存(Environmentalcondition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41、 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Storage)GB/T 4798.2 1996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运输(Environmentalcondition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Transportation)GB/T 4798.3 1990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for electric andelectron

42、ic products-Stationary use at weather-protected locations)GB/T 4798.4 1990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for electric andelectronic products-Stationary use at non-weather-protected locations)GB/T 4798.10 1991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导言(Environmental,conditions ex

43、is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Introduction)同时,也满足 IEC 60721、ETSI ETS 300 019 标准。具体指标参见章节 5.4 环境要求。,4.2,EMC 设计中兴通讯 ZXTR RNC 满足下列标准要求:,ETSI EN 301 489-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Matters(ERM);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standard for radioequip

44、ment and services;Part 1:Comm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19/32 页,ETSI EN 301 489-8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spectrum Matters(ERM);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Standard forRadio Equipment and services;Part 8:Specific conditions for GSM Bas

45、estationsETSI TS 101 087 V5.5.0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Phase2+);Base Station System(BSS)equipment specification;Radio aspects(3GPP TS 11.21 version 5.5.0 Release 1996)IEC 60529 AMD 1-1999 Degrees of protection provided by enclosures(IPcode);Amendment 1IEC61000-4 Electromagnetic c

46、ompatibility(EMC);part 4:testing and,measurement techniques具体指标参见章节 5.3 电气特性。,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20/32 页,55.1,ZXTR RNC 技术指标性能指标,表4,ZXTR RNC 性能指标,5.2,结构参数,表5,ZXTR RNC 机架结构参数,5.35.4,电气特性机柜采用-48V 直流供电,允许波动范围在-40V-57V。在满配置情况下,单机柜的最大功耗不超过 3500W。环境要求温度范围:长期工作条件:040;短期工作条件:-5+45湿度

47、范围:长期工作条件:40%65%;短期工作条件:20%90%,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21/32 页,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22/32 页,66.1,ZXTR RNC 业务和功能业务描述,提供话音业务和电路型数据业务提供 12.2k、10.2k、7.95k、7.4k、6.7k、5.9k、5.15k、4.75k 等速率AMR 语音的业务控制和数据传输服务提供透明和非透明电路型数据的业务控制和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分组型业务提供 384k 速率以下分组数据的业务控制和数据

48、传输服务提供 384k 至 2M 速率分组数据的业务控制和数据传输服务(2M 业务暂无规划)支持点对点短消息业务和广播短消息业务;支持单个用户多种业务并发的控制和业务数据 QoS 处理;支持定位业务,包括小区级定位、OTDOA 定位算法、GPS 定位等定位方式(规划在 2007Q2 实现);支持同频/.异频硬切换,支持同频/异频接力切换支持 GSM/TD-SCDMA 系统间切换(规划在 2007Q2 实现)、支持,WCDMA/TD-SCDMA 系统间切换(暂无规划)注:定位转产暂不提供(规划 2007 年 Q2 提供)2M 业务暂不提供(暂无规划)GSM/TD-SCDMA 系统间切换暂不提供(

49、规划在 2007Q2 提供)WCDMA/TD-SCDMA 系统间切换暂不提供(暂无规划),6.2,功能描述下面列出本子系统为提供上述业务支持所需提供的各种功能,所支持的功能以3GPP R4 200306 规范为准。,ZXTR RNC 技术规范书,ZTE Confidential Proprietary,第23/32 页,6.2.1,接入控制无线网络层接纳控制在用户初始接入、无线资源分配、重配置和切换时,RNC 根据当前资源情况、用户优先级、上行干扰和下行功率等信息,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分配什么样的资源。负载控制监视无线资源的负载状况(典型的小区内的),当发生过载的时候,通过降低分组业务的速率,

50、降低 AMR 话音业务的服务质量,或者通过业务量切换等手段,把系统的负荷降到比较稳定的状态。由于 CDMA 是一个自扰系统,负载控制对于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保持系统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现 AMR 语音的速率调整;根据业务流量状况,对分组业务数据的信道进行重配。DSCH、USCH 与 DCH 之间的动态信道类型切换。下行传输格式集的限制。传输格式组合的控制,用于对 UE 上行的传输信道组合集进行控制。动态资源分配控制基于业务量的切换。其他复杂负载控制策略。,呼叫排队和强拆在 RAB 指配和入切换时,如没有空闲无线资源,将用户按优先级进行排队,等候可用资源。如果用户优先级比较高,且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