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两化融合培训..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8281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两化融合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企业两化融合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企业两化融合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企业两化融合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企业两化融合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两化融合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两化融合培训..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两化融合专题讲座,中国企业联合会 张文彬2015年3月20日,目 录,两化融合的产生与内涵 我国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历程和经验 当前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重点和方向,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信息革命浪潮,第一波创新浪潮: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开创了人类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信息时代第二波创新浪潮:1971年,因特尔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创新之一。随后微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第三波创新浪潮: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和发展,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入到一个新纪元第四波创新浪潮:21世纪以来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代

2、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互联网+的本质: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在企业价值链层面上,表现为一个个环节的互联网化:从消费者在线开始,到广告营销、零售、到批发和分销、再到生产制造、一直追溯到上游的原材料和生产装备。从产业层面看,表现为一个个产业的互联网化:从广告传媒业、零售业、到批发业,再到生产制造和原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物流、金融业也出现互联网化的趋势。,基于互联网+的经济,两化融合的内涵,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

3、段,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从而引起社会形态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两化融合的层次:第一层面是生产力层面发生融合(技术融合、产品融合)第二层面是生产过程及管理方式的融合(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第三个层面是产业及经济运行方式的融合(产业融合、经济形态)第四个层面是社会运行方式的融合(政治、生活方式、文化等),两化融合的实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三种基本资源:材料、能源和信息(美国哈佛大学奥汀格教授,上世纪70年代初)工业革命:人们用材料、能源来加工出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产品,本质上是对原子进行加工、处理、传输、利用,而信息一直处于从属地位信息革命:

4、早期(互联网还没有出现前),信息技术更多用于通讯,如电报、电话、无线电收音机、电视机等;后来又用于计算机。两者基本上是平行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尤其是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以来,人们的活动空间正在从物理世界转向物理信息融合起来的空间互联网+正在推动社会转型和经济形态转变,以工业生产力为代表,对能源、物质的加工和与以信息生产力为代表,对信息资源的加工,这两种生产力、三种资源在信息-物理空间(CPS)里融合发展,从而引起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带向信息社会,两化融合:中西方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英国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就基本实现工业化 美国、德国、法国等在第

5、二次产业革命中实现工业化 美国率先发起了信息革命(三大里程碑式的技术发明),引领了全球信息化 日本、韩国、台湾等在上世纪50-8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并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大力推进社会经济信息化 今天:IBM:智慧地球;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GE: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工业4.0,工业1.0:机械化;工业2.0:电气化;工业3.0:自动化;工业4.0:智能化(单机设备智能化-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区域智能制造系统)互联:生产设备之间、设备与产品之间、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CPS),最终是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互联,重构整个社会集成:纵向集成(企业内部所有环节信息无缝衔

6、接)、横向集成(企业之间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价值链协同)、端到端集成(围绕价值链不同环节各企业、各业务、各信息源的联接)数据:包括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价值链数据、外部数据等的实时采集、高度集成与海量信息的处理,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推进,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国正处于封建统治和半奴隶半封建社会,闭关锁国,错失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机遇新中国建立后开始工业化探索,学习前苏联,大力发展重工业,但随后开始连续的政治运动,尤其是“十年浩劫”不仅中断了工业化进程,而且错失了全球兴起的信息革命先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同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四代同堂”(工业1.0,2.0,3.0,4.0同时并存

7、)当前,正在充分利用两化融合实现弯道超车,加速追赶发达国家,实现两个历史性转变,我国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历程和经验 基于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从1990-2013年一共19届2023项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中选取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成果1152项,我国企业两化融合的阶段性特征,我国企业两化融合推进动因分析,我国企业两化融合成功要素,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九大原则,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战略一致性领导的核心作用全员参与、全员考核过程管理全局优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创新引领开放协作,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整体思路,从关注局部向支撑战略转变:要从企业全局发展和战略需求出发,而不仅仅是在局部的

8、单项应用上做工作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通过一套科学的方法论来转变传统技术驱动和技术导向的信息化思维方式,保障企业两化融合工作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匹配,帮助企业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关注信息系统建设向促进企业变革和创新转变。变革和创新成为当前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企业信息化要从传统的只关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转向如何通过信息化形成企业的新型能力和新的竞争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四要素的理解,原创性地提出了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机构和信息资源四大管理要素,解决了企业两化融合“融什么”的问题。这是本管理体系有别于其他管理体系的主要特点核心思想:通过信息技术的

9、渗透性、带动性,首先实现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装置、产品、工艺等的融合创新,实现产品、技术、装置、装备的升级换代,这是科技创新的内容;其次,突破原有的科层制管理方式,从职能主导转向流程主导,以实现组织的扁平化、柔性化,从而建立起适应信息时代的流程型管理模式;此外,建立起技术与管理相互促进、互动创新的机制,而不是技术与管理两张皮;最后,信息资源是信息时代新的生产要素和财富源泉。企业在基于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机构融合创新的基础上要重视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重点和方向,商业思维:从工业化思维转向互联网思维,工业化思维:分工、规模经济、科层制、标准化、专业化、集

10、中化;企业做大做强互联网思维:合工、开放、协同、平台、共赢;企业做活传统企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传播层面,即社会化营销,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和APP来展示企业的产品和品牌;第二阶段:渠道层面,B2C电子商务,把渠道从线下搬到线上;(阿里巴巴,工业品领域开始出现电商平台)第三阶段,供应链层面,包括消费者定制,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和研发环节;(青岛红领集团)第四阶段,价值链层面,利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架构企业,从企业战略层面重新设计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小米,海尔),小米商业模式: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运作全程在互联网上,包括设计、营销,用户广泛参与,生产外包,海

11、尔的发展历程,海尔向互联网转型,转型方向:企业整体服务化转型。由原来以厂商为中心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促销和低成本竞争的B2C模式,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个性化营销、柔性化生产和精准化服务的C2B模式。“打飞靶”、“三无”企业(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经营模式:“人单合一”管理。彻底扭转“内部管理与市场拓展两张皮”,把经营决策权、资源配置权和利益分配权下放到一线员工,由他们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来自主经营,并通过“倒逼机制”让研发、生产、供应、职能服务等后台系统与用户需求有效衔接,将原来企业员工听领导的,转变为员工听用户的,企业和领导听员工的。建立以战略损益表、日清表和人单酬表

12、为核心的新经营机制,组织模式:自主经营体和平台型组织。建立基于自主经营体的倒三角型组织结构,改变传统的事业部为主要载体的企业组织结构,将其解构和裂变为两千多个密切围绕市场的“自主经营体”,实现企业由做大做强向做活转变。产销模式:“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取消全国中心仓库,要求“真单直发”。销售人员必须获取零售终端的真实订单,然后再在内部下单,从“为产品找客户”转变为“为客户找产品”,“倒逼”产品设计、企划、质量、生产、供应等后台系统进行大规模调整营销模式:“零距离下的虚实网结合”,“虚网做实,实网做深”,通过互联网搭建与用户零距离互动的平台,深度挖掘个性化需求信息,并转化为有价值的订单,同时建立

13、“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和“服务到户”的服务网,由自主经营体进一步发展为小微组织:转型小微、创业小微和生态小微(面向全球人力资源),搭建创业者孵化平台,推动员工的创客化由人单酬进一步发展为对赌超值分享机制,实现超值自主分配,发展方向:向智能制造转型,智能制造已成为当今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环节,具有信息深度感知、智慧优化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智能制造的理解:产品的智能化:把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传输系统等融入到产品中

14、,使产品具有动态存储、感知和通信能力,实现产品的可追溯、可识别、可定位装备的智能化:通过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融合,形成具有感知、决策、执行、资助学习维护等功能的生产系统和网络化、协同化的生产设施。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基于产品和装备的智能化,使得各产品机器上下游、各区域的生产过程互联互通、高效协同,从而诞生个性化定制、极少量生产、云制造等全新生产方式管理的智能化:依托高度集成的信息网络系统,推动企业管理的组织、机制、职能和方式等发生颠覆性变化,从而形成自组织、自创新、自管理、自适应的数据驱动型企业,上海大众:数字化工厂规划系统,江苏仪征工厂建设比计划提前4个月,宁波工厂比仪征工厂再提前3

15、个月;仪征工厂产能提高30%,单车能耗下降27%,镇海炼化:智能型工厂的探索,感知能力是指能够识别并采取最佳的措施应对工况的变化,能够自动监测、识别并调整;预测能力是指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软件提高设备智能化水平、提高工艺建模和预测生产的能力,能对一个变化环境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反应;协同能力是指达成装置(车间)级和工厂级的多层次和全方位协同,提高响应速度、降低协调成本;分析优化能力是指优化现有的管理模式,实现全局最优。,山东华能:基于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在线经营管理,建设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生产实时监管体系,实现所有发电机组实时数据采集展示、运行监管、性能计算和经济性分析;建设涵盖预算、燃料、设备、项

16、目、物资、运行、财务、融资、人资等各业务的ERP及专业系统;建设区域数据中心,覆盖管理驾驶舱及各专业管理领域;建设移动应用系统,支持在线办公、数据查询分析、业务处理与审批、现场生产管理等应用。推行数据标准化和业务流程规范化。在数据中心规范数据指标体系,统一指标和数据的标准定义,形成涵盖10大专业共计2899个指标的区域公司指标体系模板,在ERP系统内规范了2089个财务科目、3974个物资详细分类,以及所有机组KKS编码、所有电厂检修标准作业包;通过ERP系统的实施,共梳理和规范了176个电厂业务流程、101个区域公司流程、53个融资贷款流程,实现了业务管理的流程化。,开展生产经营在线实时监控

17、。监控公司全部61台发电机组的机组容量、批复电价、发电量、上网电量、负荷率、利用小时等发电相关指标,实时测算公司整体和每台机组的单位边际贡献。以日利润、日成本、日收入为监管主线,对收入、成本、利润的指标分析粒度细化到机组,按机组等级分类分析发电量比、容量比、容比差、负荷率等,开展发电生产的日调度、日分析、日对标和月考核,及时掌握影响利润、收入、成本相关因素指标的日、月累计和年累计值,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的及时决策实现全方位、实时对标。随时可以获得公司内部多个电厂间或多台机组间、任意时间段的,包括机组性能实时数据在内的最新指标和对标数据,实现从生产、营销、燃料、财务、物资等多个专业角度的全方位对标开

18、展经营预测分析。全面开展旬和月度经营预测分析,按旬和月度对生产经营指标进行滚动测算,自动汇总测算数据,并结合实际完成情况开展对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此为依据调整预算数据。依据经营预测结果,一方面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环境变化,通过进一步完善绩效目标测算,提高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确定各电厂后续的经营绩效考核目标,并作为ERP系统中预算限值开展预算控制。,产销模式:从大规模生产转向消费者定制,青岛红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2003年开始探索建立了红领个性定制互联网平台,全球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参与设计、提交个性化定制需求订单信息传到制造工厂,形成数字模型,完成单件自动制版-自动化剪裁-规模化缝

19、制与加工-网上成品检验和发货。知识积累:用10多年时间积累了海量的服装版型数据、款式数据、工艺数据库,能够满足99%以上个性化西装定制需求生产线改造:将原来小品种、大规模标准生产线改造为多品种、规模化的定制生产线,成功解决了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的矛盾。红领已经掌握行业个性定制规模生产整体解决方案,并成立了互联网工业公司数据驱动:以物联网技术实现每一件定制产品,从订单、设计、工艺、生产、营销、支付、物流配送全流程信息读取,过程信息自动采集,流水线各工序、各工位根据芯片指令完成任务效果:生产成本下降30%,设计成本下降40%,原材料库存减少60%,生产周期缩短40%,产品储备周期缩短30%,业务方向:从经营产品转向经营服务,工业时代的服务是依附于产品的,用于弥补产品功能的不足,价值创造主要在产品上;而服务经济的服务是企业重要的增值领域,要创造价值。服务与产品是平行关系,不是依附关系,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能够为企业带来“增值”的业务才是服务化的方向,那些不能带来增值的不属于服务业务,比如售后服务向服务转型的关键是将焦点从产品转向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来构建新的业务,基于两化融合的八种服务模式,由制造向服务转型,陕鼓集团,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联系方式:010-68482414 13699127783 邮箱:ZWBLXM126.COM 微信号:Z1799794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