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护理.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8414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护理.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1,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哮喘的激发因素和发作特点 2.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3.常用药物、用药护理及药物吸入技术 4.健康指导难点:哮喘的发病机制,3,教学内容,【概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4,【概 述】1.概念,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和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5,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嗜酸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

2、细胞)反应为主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流行病学:全球各地发病率113不等,呈上升趋势年龄:半数在12岁前发病,儿童成人 家族史:40季节性:以秋冬为多,春季次之,夏季较少,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遗传诱因:接触过敏原吸入: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饮食:如鱼、虾、蛋、牛奶等药物:阿司匹林、青霉素等职业:如接触刺激性气体、化学物等感染:病毒、细菌、原虫、寄生虫等气候改变、运动、精神因素等,7,3.病理 早期无明显器质性病理改变改变 疾病进展后肺膨胀及肺气肿 局部肺不张 病程较久者气道重塑、不可逆狭窄,8,【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吸入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变应原 感

3、染史进食鱼、虾、蟹、蛋类、牛奶等食物 服用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药物 气候变化、剧烈运动、妊娠、精神因素哮喘家族史,9,(二)身体状况 1.症状先兆表现:干咳、呼吸紧迫感、连打喷 嚏、流泪等典型表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 作性胸闷和咳嗽,伴有哮鸣 音特征之一: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10,重症哮喘:严重哮喘发作持续24h以上,经一般解痉剂治疗不能缓解者常见原因(诱因)过敏原未消除 感染未控制失水 精神过度紧张治疗不当或突停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治疗对常用药产生耐药性等并发症:如气胸、肺不张、酸中毒及电介质紊乱,2.体征发作期:胸部呈过度充气征象 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 呼气音延长 严重

4、时寂静胸非发作期:可无阳性体征,12,13,3.并发症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14,(三)心理-社会状况发作时精神紧张、烦躁、恐惧连续发作者产生依赖心理 缓解后担心复发反复发作者情绪悲观,15,(四)辅助检查1.痰液检查: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2.呼吸功能检查 3.血气分析4.胸部X线检查5.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16,(五)治疗要点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4.哮喘的长期治疗 5.免疫疗法,17,【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气道阻力增加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支气管痉挛、狭窄、气体交换障碍有

5、关3.知识缺乏:缺乏正确使用吸入器的相关知识4、焦虑:与哮喘反复发作和呼吸困难、濒死感有关4.潜在并发症:气胸、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8,【护理目标】,1.病人呼吸困难缓解,能进行有效呼吸2.能够进行有效的咳嗽,排出痰液3.能够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19,【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 1.环境与体位 脱离过敏原 提供安静、舒适、清洁的环境 根据病情提供舒适的体位,20,2.饮食护理与补充体液 提供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饮食 避免硬、冷、油煎食物 不宜食用鱼、虾、蟹等每日补液量2500-3000ml3.皮肤护理 保持身体清洁舒适,21,(二)病情观察 观察症状 监测血气

6、分析和肺功能 加强对急性期病人的监护,22,(三)对症护理 1.氧疗护理:遵医嘱吸氧 氧流量24L/min 氧浓度 40%监测动脉血气 2.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雾化吸入、有效咳嗽、体位引流、吸痰 每日饮水25003000ml,23,(四)用药护理 1.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2受体激动剂-按医嘱用药,不宜长期规律、单一、大量使用-宜与吸入激素等抗炎药配伍使用-注意心悸、骨骼肌震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24,糖皮质激素正确掌握药物吸入方法吸入药物后立即用清水充分漱口口服用药宜在饭后服用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等,25,氨茶碱

7、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注射时间10min 缓(控)释片必须整片吞服,不能嚼服 发热、妊娠、小儿或老年有心、肝、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慎用与西咪替丁(甲氰米胍)、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合用应减少用量,26,其他药物色苷酸钠及尼多酸钠 用药后咽喉不适、胸闷、偶见皮疹。不能突然停药,以防哮喘复发。孕妇慎用。酮替芬 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或高空作业。慎用引起哮喘的药物,如阿司匹林。,27,2.指导使用吸入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定量雾化吸入器(MDI)开盖,摇匀深呼气双唇包住咬口经口吸气,同时按压喷药屏气10秒,缓慢呼气,28,30,打开,外推滑动杆,吸入,准纳器使用方法,(五)并发症的护理 发现气胸征象,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做好排气治疗的准备和配合工作,31,(七)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提高治疗依从性 2.生活指导: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摄入过敏的食物 避免精神刺激和剧烈运动 避免过度换气动作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32,3.自我监测病情 识别哮喘发作先兆和加重征象 紧急自我处理 做好哮喘日记,33,4.用药指导 了解所用药物的用法与不良反应 指导病人或家属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5.心理社会指导 为哮喘病人提供身心健康的支持 家人或朋友参与对哮喘病人的管理,34,本文观看结束!,谢 谢欣 赏!,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