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1).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9232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1).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一、重温课标,初中课标 1.课程具体目标:“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2.内容标准(1)“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2)提出问题的基本要求是: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重温课标,高中课标 1.课程目标“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2.教学建议“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创

2、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选择其中最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作为小组或全班共同研究的课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并给每个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问题,并运用证据和逻辑展开讨论。”,二、为什么重视提出问题的能力?,名人箴言,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宋朝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清朝学者陈献章:前辈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名人箴言,李政道: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3、杨振宁:“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名人箴言,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数学家希尔伯特:“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三、提什么样的问题?,1.问题的分类,角度1 物理问

4、题 科学的问题 化学问题 生物问题 艺术的问题 非科学的问题 经济的问题 宗教的问题,例如:三人面对一棵枝繁叶茂的松树的三个问题:科学家:这棵树树龄有多长?有没有病虫害?诗人:(感叹)它经历了多少风霜?商人:这棵树值多少钱?不科学的问题:虚假问题,1.问题的分类,角度2 可以探究的问题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回 答,需要证据和逻辑 不能探究的问题不能通过科学探究来回 答,不需要证据和逻辑 例如:(见下页),丹顶鹤是不是固定的“一夫一妻”制?雄丹顶鹤是否不喜欢 其他雌丹顶鹤?,1.问题的分类,角度3 真实问题问题指向的解的应答域是真实的。所谓应答域是指预设的解答的存在范围,指示着解答者到哪个域限中去寻

5、找答案。虚假问题问题指向的解的应答域是虚假的。例:“学不会气功的人是由于心不诚吗?”“天堂的玫瑰有没有刺?”问一个很久不生病的人“你的病好了吗?”“长生不老药真得能让人长生不老吗?”都是虚假问题例:“怎样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是真实问题,“怎样制造一部永动机”则是虚假问题。,1.问题的分类,角度4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无探究价值的问题 例如:(1)鸟类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2)哪种鸟得最高?哪种鸟飞得最远?,1.问题的分类,角度5 具体问题问题指向的应答域较小,清晰明确 抽象问题应答域较大,抽象笼统。例如:见下页。,1.问题的分类,角度6低层次的问题知识了解或理解层面的问题。高层次的问题受

6、好奇心驱使,发现现象与已 有知识的矛盾、冲突或差距,导致新知识产生的问题。例1:这个植物叫什么?同一种植物为什么这些开花,那些不开花?例2:见下页。,2.较高水平问题的特征,较高的知识关联度较高的预设明确度较高的信息综合度较高的思维激活度,2.1 较高的知识关联度,知识关联度所提出的问题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的程度仅靠观察不能产生问题。一个问题要与科学发现发生必然联系,就必须对现有知识提出质疑。提高提出问题的水平,必须使问题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使问题从现象的直接描述转化为具有某种抽象性、渗透一定理论知识、有所知又有所不知的问题。例如:见下页。,“苹果为什么会落向地面?”这是对现象的直接描述,知识关

7、联度差。可以转化为以下问题:(1)苹果本来静止于树上,使什么力使它运动?(2)苹果不会向上运动,也不会向左或向右运动,总是落向地面,是不是受到一个总是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3)使苹果总是落向地面的是一种什么力?,2.2 较高的预设明确度,预设明确度问题指向的对象和应答域明确程度。例如:“苹果为什么会落向地面?”其应答域到底是植物学范畴还是物理学范畴,不清楚。回答“因为它长熟了”似乎也是可以的。(1)为什么苹果长熟了才会掉下来?(2)是什么力使苹果总是落向地面?,2.3 较高的信息综合度,信息综合度问题中反映信息的多少(广度)以及信息间联系的程度。“为什么树上的苹果会落向地面,而天上的月亮不会掉

8、下来?”,2.4 较高的思维激活度,思维激活度逻辑思维、联想、想像、求异思维等参与的程度 如果只是无知带来的困惑,没有思维的调动,所提出的问题就会是低水平的。例如:见下页。,小结:提什么样的问题,从问题的类型看:要提科学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具体的问题、可以探究的问题、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较高层次的问题。较高水平的问题具有以下特征:较高的知识关联度、较高的预设明确度、较高的信息综合度、较高的思维激活度。不能停留在“疑问词+现象描述+?”的水平。要通过较低层次问题的训练,逐步提高提出问题 的水平。,四.怎样提问题?,1.问题产生的途径,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来自已有理论或知识同

9、经验事实(来自观察)的矛盾,二是来自理论本身存在的逻辑困难或悖论,三是来自不同理论的论争。就中学生而言,问题主要来自已有知识同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的矛盾。,2.发现问题,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具有怀疑精神思维品质具有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善于观察具有问题意识 例如: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见下页),2.发现问题,其实弗莱明并不是第一个遇到这种情况的人.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斯科特和日本细菌学家古在由直都在此前遇到过这种情况,但他们都把它当作由于操作不慎引起的意外事件而未深究.可见问题意识是多么重要!,3.表述问题,表述问题将发现的问题用疑问句表述出来.例如:(见下页),问题表述案例,表述1:猫和兔的眼睛着生位置

10、不一样,猫的在头部两侧,兔的在头部正前方。表述2:我觉得猫和兔的眼睛着生位置不一样,这可能与它们的食性不同有关系。表述3:为什么猫和兔的眼睛着生位置不一样?表述4:猫和兔的眼睛着生位置不一样,这与它们的食性不同有关吗?,对表述案例的分析,表述1和表述2都不是疑问句,因此不是问题。表述3和表述4都是疑问句,因此都是合格的问题。表述4问题的应答域更加明确、具体,信息综合度更高,因此,质量更高。,问题的表述要明确、具体,问题的表述要明确、具体,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这中间往往要经历逻辑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过程。例1:“明天天气怎样?”“明天下不下雨呢?”例2:“植物细胞为什么有细胞壁呢?”“植物细胞的细

11、胞壁是怎么形成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有什么作用?”,五、怎样引导学生提问题,1.不尽人意的现状,没有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课堂上教师满堂问,学生疲于应付。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不知道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不知道怎样评价学生的问题。害怕被学生问倒。,2.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例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一节课。有的老师每节课花5 min让学生讲自己课下收集到的生物学知识或相关信息,坚持数年,颇有收获。为什么不让孩子们谈一谈不知道而想知道的呢?,3.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老师要营造提问题的氛围,创设提问题的情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分析和评估。宽松和民主的氛围非常重要。

12、学生头脑中往往有一些自以为是的错误概念或者说前概念,老师要事先了解这些不正确但对于学习过程有重要意义的概念,针对这些概念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避免:“好吧,现在你们提问题吧!”,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创设问题情景的途径有多种,总之是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设法让学生将要学习的概念与他们的经验建立联系。例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见下页)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经验,应先让学生获得相关经验。如观察草履虫。有时,问题情景就存在于学生的活动过程中,不需要老师刻意创设。教材中一些探究活动中的背景资料,也是用于启发学生提问题的,4.怎样评价学生的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从三个方面去评价就可以了。(1)看是

13、不是一个科学问题;(2)看问题的表述是否明确、具体;(3)看问题的探究价值高不高。对高中生来产说,在此基础上要求要更高一些。如调动知识和经验的丰富程度、想象空间的广阔程度、思维的活跃程度等。例如:老师,为什么秋天树叶会变颜色呢?对此问题我们该怎样评价?,5.被问倒应感欣慰,要让学生知道,老师不是万能的,大学教授和科学家也不是什么都知道。老师就像是学生学习之路上的一根拐杖,一些路标,而不是他们的腿和脚,可以给他们支持和帮助,但不能代替他们走路。教师的任务是让他们最终扔掉拐杖,在没有路标的人生之路上披荆斩棘,阔步前行。如果什么问题都可以从老师那里很方便地找到现成答案,他们的腿脚很可能会残疾。,6.重视教材中“提出问题”的任务,注意:此处要让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有的老师没让学生确定问题便开始测量了。,结 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标的重要要求,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