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总体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1).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9333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总体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总体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总体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总体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总体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总体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总体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1).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光进铜退”总体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集团公司网络发展部,提 纲,“光进铜退”总体发展思路“光进铜退”总体发展规划“光进铜退”总体实施策略2010年发展目标与投资分析,总体发展思路:1.铜缆接入在较长时期内仍作为中国电信宽带接入的主要技术手段,应主要通过DSLAM下移和铜缆网改造,采用FTTN+ADSL2+/VDSL2的方式提高接入带宽。2.长远来看,FTTH/FTTP是固定宽带接入的终极目标。,业务需求分析,光纤到接入点(小区等)FTTN+DSL(传统建设模式),模式三,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楼道楼内用铜线FTTB+DSL,建设成本分析比较模式一 模式二,接入速率和距离DSL,FTTH,3,

2、2007,一路标清直播时移电视音视频点播信息服务,两路标清直播,视频通讯电子图书个人空间电子购物,互动广告电子支付在线彩票即时消息,2008,2009,业务需求_近期(20072009年)23个省实现1路,高清直播,来源:集团IPTV专题研究,以城镇地区为主;优先在高档小区提供两路标清业务在一路标清区域上扩展高清在两路标清区域上扩展,互动游戏卡拉OK音乐服务远程教育14M带宽,视频11428M带宽,15M带宽,H264是主流编码方式,随着H264编码技术的成熟,未来的趋势是采用H264编码目前提供标清质量,需要23M接入带宽高清采用H264编码需要约8M接入带宽,含视频、音频、线路开销等,接入

3、带宽(视频码流音频码流)(1流化开销)/线路利用率,MPEG4高清的DSL方式接入带宽:(8M100K)(115)/85%10.9MH264高清的DSL方式接入带宽:(6M100K)(115)/85%8.2M,未来业务需求分析,1.未来视频业务(尤其是高清)的普及需要极大提升接入带宽,按照广电总局的规划,将于2008年全面推广数字高清电视的地面传输,并于2015年关闭现有的模拟电视广播。,电视机的寿命一般为10年左右,2002年开始,我国家用电视机进入了更新换代时期,2005年开始引入高清电视机;当高清电视机普及率达到10%时,价格将大幅度下降,2.按每户两路高清,再加上其他需求,可预计的未来

4、用户接入带,宽至少需要18M。,目前73左右的城镇家庭人口集中在24人,且户平均人口数逐年下降,3.业务发展与带宽增长相互促进,带宽需求的增长永无止境,不断提升接入带宽是保持固网宽带接入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主要接入技术带宽与速率的关系,FTTH(光纤到户),距离不受限制带宽无止境,终极目标,需求、成本,?如何,演进,铜缆接入基本可以满足18M接入,需求,目标网络结构接入点布局,理论最优覆盖半径理论分析指出,新建场景下,接入网建设总投资的最小值对应的最优覆盖半径(d)满足式(1-1):,k2 k0W k4 k1,d=3,(1-1),注:覆盖半径:接入节点覆盖的所有用户中,最边远用:用户密度 K

5、2:局房投资户到该接入点的直线距离不同用户密度下最佳接入距离见下表光纤接入的最优覆盖半径2到3倍于铜缆接入,接入局点的数量也远小于铜缆接入。因此“光进铜退”过程中,依据业务需求下移接入局点,尽量减少未来接入局点的投资浪费是非常重要的。17,18,建设成本分析比较,典型新建场景下的每线投资及成本结构,场景描述:新建区域面积6.43平方公里(对应FTTH的最优覆盖半径1.79公里),用户密度3000户/平方公里,总用户数19283户。,19,结论,三种模式均能满足高清IPTV大规模普及后的带宽需求,FTTH是网络演进的终极目标,三种模式均有其优劣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的变化,

6、这些优势和劣势还将发生变化(近期,FTTN的成本优势明显;中远期,伴随着成本的大幅降低,FTTB和FTTH的带宽优势将日益凸显,逐步演变成最终解决方案)。,在网络总体演进策略上,应综合协调投资成本与技术替代风险,即:总体演进策略应对三种解决模式进行组合应用,区分不同的建设时期和应用环境,控制三种模式的总体应用比例,在持续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达到既降低建设成本,又规避投资风险的目的:,近期:,对原有铜缆用户的网络提速以FTTN为主,以较低的建设成本迅速提升网络带宽;,在市场有需求、投资有效益区域,考虑采用FTTB及FTTH满足有更高带宽需求的高端客户的,宽带接入,中期:,对原有铜缆用户的网

7、络提速基本完成,随着高清IPTV大量普及,网络进行稳定运营期,实,现投资效益,FTTB和FTTH每线投资成本显著降低,网络演进方式逐步向FTTB和FTTH转移,远期:,用户带宽需求进一步提升,FTTH成为网络演进的主要方式,持续满足用户的宽带业务需,求。,20,关注讨论的问题,在新建场景下,FTTB+DSL(光纤到住宅楼)与现有传统的建设模式FTTN+DSL(光纤到接入局点)的建设成本基本相同,且可以极大地减少铜缆的建设投资;如采用壁挂机柜,还可减少很多土建投资。,在新建的成片住宅区,是否可以逐步推广FTTB+DSL(光纤到住宅楼)的建设模式,以进一步推进“光进铜退”的进程?维护经验、工程经验

8、,2010年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铜缆网改造应尽可能一步到位,到2010年底:A类区域(中东部地级以上城市、西部省会城市的商业楼宇及中高档住宅小区)基本完成1KM以上用户铜缆改造,改造后用户铜缆不超过1KM;B类区域(西部地级以上城市商业楼宇及中高档小区,中东部地级城市、西部省会城市一般小区)和C类区域(城市的其他地区及农村乡镇地区)基本完成2KM以上用户铜缆改造,所改造后的用户铜缆不超过1.5KM;D类区域(农村乡镇以下有上网需求的地区)基本完成2.5KM以上用户铜缆改造,改造后用户铜缆不超过2.5KM。2008年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做好因铜缆超长制约业务发展区域的带宽提速。A类区域完成2K

9、M以上用户铜缆改造,所改造后的用户铜缆不超过1KM;B类区域基本完成2.5KM以上用户铜缆改造,所改造后的用户铜缆不超过1.5KM;C类区域基本完成3KM以上用户铜缆改造,所改造后的用户铜缆不超过2KM;D类区域只对3KM以上且有明确宽带业务需求的用户铜缆进行改造,所改造后的用户铜缆不超过2.5KM。,FTTH最优覆盖半径23倍于铜缆接入,明确目标、分步实施,业务需求,投资效益风险控制22,23,铜缆改造目标分析,24,铜缆接入带宽与距离的对应关系,ADSL2+/ADSL2+M,VDSL2,铜缆接入基本可以满足18M以上,接入需求,现有铜缆的支撑情况,注1:基于广东电信广州、增城、从化、清远、

10、梅州现网数据,样本量1296万线对注2:占相应区域所有主干电缆的比例A类区域:有54线对铜缆已能达到2010年目标(18M以上)B类区域:有79线对铜缆已能达到2010年目标(8M以上)C类区域:有78线对铜缆已能达到2010年目标(8M以上)D类区域:有74线对铜缆已能达到2010年目标(4M以上)25,全国各类区域线对数2.6亿A类:2700万线对,占总线对数10.4B类:6800万线对,占总线对数26C类:4100万线对,占总线对数15.6,D类:12600万线对,占总线对数48,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18M,12M,8M,

11、4M,2M,2M,A类区域,B类区域,C类区域,D类区域,26,铜缆网改造的总体思路,尽可能一步到位,每次改造都会增加较大投资,且主要是局房和铜缆投资,从长远来看,FTTH最优覆盖半径2到3倍于铜缆接入,所需的接入局点数量远少于铜缆接入,应控制改造所新增接入局点数量每次改造都将带来大量铜缆的割接,分区域分步骤实施,各区域的业务需求有差异,业务需求明确的区域优先改造,各区域的铜缆现状有差异,对业务开展影响较大的区域优先改造各区域的投资效益有差异,投资效益明显的区域优先改造,27,2008年:为了达到8M带宽,应完成2公里以上用户铜缆改造,所改造后的用户铜缆不超过1公里(目标长度),2010年:为

12、了达到18M带宽,在08年改造的基础上,改造12公里的用户铜缆,基本完成1公里以上用户铜缆改造,改,造后用户铜缆不超过1公里,54.4%,20%10%0%,60%50%40%30%,(0,1km,17.3%11.9%7.4%3.9%(1,1.5km(1.5,2km(2,2.5km(2.5,3km,5.1%3km,08年改造,0910年改造,改造目标和策略(A类区域)已达标,注:基于广东样本分析,各地比例可能不同,4.8%,改造目标和策略(B类区域2008年),20.5%,14.1%,8.7%,0%,35%30%25%20%15%10%5%,50%45%40%,(0,1km,(1,1.5km(1

13、.5,2km(2,2.5km(2.5,3km,3km,为了达到4M带宽,应基本完成2.5公里以上用户铜缆改造,所改造后的用户铜缆应达到目标长度,不超过1.5公里(有条件的可在1公里之内),可支持12M带宽(有条件的可达18M),08年改造7.2%,已达标44.6%,注:基于广东样本分析,各地比例可能不同28,方案一,7.2%,29,改造目标和策略(B类区域2010年),对应2010年不同的带宽需求,有两种改造方案方案一:基本完成2公里以上用户铜缆改造,可提供8M以上带宽方案二:基本完成1.5以上用户铜缆改造,可提供,12M以上带宽两种方案改造后用户铜缆均达到目标长度,即不超过1.5公里,可提供

14、12M以上带宽在2010年业务能力接近的情况下,改造门限从2公里提到到1.5公里,改造量将增加70左右。基于有效益投资的原则和控制风险的考虑,建议,选方案1。对部分1.5公里到2公里的用户铜缆,在投资有效益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实施改造,30%25%20%15%10%5%0%,50%45%40%35%,(0,1km,08年改造20.5%14.1%8.7%4.8%(1,1.5km(1.5,2km(2,2.5km(2.5,3km 3km,已达标44.6%,注:基于广东样本分析,各地比例可能不同,B类区域(西部地级以上城市商业楼宇及中高档小区,中东部地级城市、西部省会城市一般小区),12路高清IPTV

15、视频通信上网业务1218M1-1.5公里,1路高清视频通信上网业务812M1.5-2公里,1路标清IPTV视频通信上网业务4M2.5公里,可满足业务需求带宽能力铜缆长度,铜缆改造目标,2010年,2008年,0910年改造方案二,30,改造目标和策略(C类区域),2008年:为了达到24M带宽,应基本完成3公里以上用户铜缆改造。考虑到各地的差异,,所改造后的用户铜缆不超过2KM(在2010年不再需要改造),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到达目标长度1.5公里之内2010年:为提供8M以上带宽,应基本完成2km以上,用户铜缆改造;基于一步到位的原则,改,造后用户铜缆不超过1.5km,可提供12M,以上带宽,3

16、9.8%,23.6%,14.3%,8.1%,5.7%,0%,30%25%20%15%10%5%,45%40%35%,(0,1km,(1,1.5km(1.5,2km(2,2.5km(2.5,3km,3km,08年改造8.4%,0910年改造,已达标,注:基于广东样本分析,各地比例可能不同,改造目标和策略(D类区域2008年),为了控制风险、贯彻有效益投资原则,只对3KM以上且有明确宽带业务需求的用户铜缆进行改造,所改造后的用户铜缆不超过2.5公里(2010年不再需要改造)。,35.2%,18.4%,12.1%,8.8%,6.4%,5%0%,25%20%15%10%,40%35%30%,(0,1k

17、m,(1,1.5km(1.5,2km(2,2.5km(2.5,3km,3km,08年改造19.2%,已达标,注:基于广东样本分析,各地比例可能不同。只改造有宽带需求部分31,改造目标和策略(D类区域2010年),对应未来不同带宽需求,有两种改造方案方案一:基本完成2.5KM以上用户铜缆改造,,改造后用户铜缆不超过2.5KM,方案二:基本完成2.5以上用户铜缆改造,改造后用户铜缆不超过2km,可提供8M以上带宽考虑到各地可能的差异以及农村乡镇以下区域高清IPTV需求不明朗,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提了“不超过2.5km”的目标;通过投资分析,方案二增加18投资,差异不大D类区域的改造目标待定,35.2

18、%,25%20%15%10%5%0%,30%,40%35%,(0,1km,18.4%12.1%8.8%6.4%(1,1.5km(1.5,2km(2,2.5km(2.5,3km,08年改造19.2%3km,0910年改造,已达标,注:基于广东样本分析,各地比例可能不同。2010年之前只改造有宽带需求部分32,33,投资分析(一),注1:假设城镇地区按阶段目标全部完成改造;D类区域只改造有上网需求部分,注2:每宽带用户改造成本指改造投资分摊到规划期改造区域内所有宽带用户。ABCD四类区域的目标宽带用户渗透率(宽带用户数/固话用户数)分别为70、50、40、20注3:表中低数值对应全部室外机柜方式,高数值对应全部接入局房方式,投资分析(二),08年光进铜退改造投资构成,08年集团网络投资估算,注1:来源于滚动规划(未定稿)注2:08年电话新增用户按1000万户估算,每新增用户铜缆投资280元左右接入局所的投资偏大,如何进一步降低?可探讨:1)建设模式的创新,如FTTBDSL(采用壁挂式DSLAM);2)室外机柜的推广应用;铜缆割接投资比例较大,如何进一步控制?34,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