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经济开发区打造千亿先进制造业基地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9404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溧水经济开发区打造千亿先进制造业基地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溧水经济开发区打造千亿先进制造业基地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溧水经济开发区打造千亿先进制造业基地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溧水经济开发区打造千亿先进制造业基地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溧水经济开发区打造千亿先进制造业基地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溧水经济开发区打造千亿先进制造业基地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溧水经济开发区打造千亿先进制造业基地研究报告.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溧水经济开发区打造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研究报告(初稿,2012年6月19日)按照杨书记、季市长在全市加快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溧水、高淳)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锁定与全市同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深刻领会建设千亿级基地的综合意义,将其作为溧水率先基本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和重大战略抓手。以创新的理念、壮士断腕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断,全面推动溧水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实现溧水开发区的“二次创业”。本研究报告着眼于回顾溧水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建区二十年来的发展成绩;提出建设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下简称“千亿级基地”)面临的机遇、问题与挑战;解析开发区建设千亿级基地的发展战略路

2、径;基于开发区的现状与规划,提出开发区支撑千亿级基地建设的重点产业与空间布局安排;结合在建、拟建、洽谈和策划的重大项目,相应阐明各主要产业的重点领域与技术创新方向;为确保按期建成千亿级基地,提出保障落实措施和相关政策建议。一、开发区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开发区发展现状溧水开发区位于溧水县西北部,1992年筹建,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初期规划面积为3.8平方公里,后经几次扩容,至2005年面积增至28平方公里。2006年5月,溧水县将柘塘镇红星、秦淮2村和东屏镇联民村并入,开发区空间拓展至50平方公里。2008年4月,又将柘塘镇整建制和东屏镇爱景村并入,开发区面积又增加一倍以上

3、。至2011年,开发区下辖11个村、3个居委会和1个果园,总人口5.39万人。目前,开发区总面积11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空港柘塘新城(航空产业园)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区分两个片区:团山片区位于县城北部,面积约28平方公里,初步形成园区规模;航空产业园片区建成约4平方公里,以原柘塘工业集中区为主。2008年区镇合并以来,开发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滨淮大道、航空产业园新淮路、福田路、安山路、东岗路等骨干道路,总长27公里,拉开航空产业园建设框架,新增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累计投资近6亿元,另投资3000万元从江宁引长江水至空港柘塘新城中心区域。目前,开发区道路交

4、通、供电、供水、供热、天然气、污水处理厂、环境绿化等基本到位。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开发区立足自身基础,重点发展了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机械制造与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产业,初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两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及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产业正加速集聚,初具规模。截止2011年底,开发区共有生产企业近6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0家),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两大产业贡献率达65%左右,拥有南京长安汽车、云海金属、银茂电子、宁宏建、创维电器、喜之郎食品、旺旺食品、小洋人乳业、联塑管业、创维物流等一批龙头企业;引

5、进创维科学城、创源电动车、金唯度物流、总参六十所等一批基地型、龙头性项目;AO.史密斯净水器、德国瀚乐、西班牙物流、美国康迈特、德国伯泛等一批优质外资项目成功落地;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邦基农牧项目;世界五百强企业普洛斯物流项目正在洽谈中。2011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4亿元,同比增长12.4%;财政收入12.18亿元,增长5.2%;一般预算收入5.91亿元,增长15.8%;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95.2亿元,增长2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5亿元,增长22.5%;工业投入125.2亿元,增长24.3%;注册合同外资16201万美元,增长-12.6%;实际利用外资8555万美元,

6、增长31.3%;实际利用内资88.31亿元,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全年新增创维电器等5家企业超亿元,累计超亿元企业21家;新增AO.史密斯等12家企业超5000万元,累计达56家;新增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6家,累计达110家。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与建设,开发园经济指标有了快速提升,一次创业已经完成,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关键期和加速期,已经成为溧水投资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正在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布局的重点区域之一。(二)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开发区发展理念亟待创新。发展理念的突破往往能够带来发展亮点的形成。开发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总量规模都不能

7、跟上主城发展的步伐,虽然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上升空间,但一直都没有找到一条快速发展的路径。与市内与省内外先进园区相比,溧水开发区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低标准规划、低档次建设、低质量发展的问题,究其本质,反映开发区的发展理念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产业定位不清晰、产业竞争力弱。开发区虽然初步明确了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五大产业规划发展定位,但在实践,由于主导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晰,与周边地区产业同质化明显,加之产业承载能力较弱,导致项目招商落地进度慢,产业竞争力较弱。3、产业档次较低,集聚效应不明显。开发区现有的产业构成以快速消费品、低档加工品、低附加值的易耗品为主,

8、大多处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低端,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4、创业创新人才资源紧缺,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不足。由于产业层次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长期以来开发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缺失,造成了相关高科技企业就很难落户开发区。总体判断,开发区人才引不来、留不住、规模小、层次低等问题突出。5、创新要素匮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目前,引导产业发展的创新要素尚未形成集聚规模效应,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与城区的差距明显,开发区产业尚处于粗放外延发展阶段,产业提档升级动力不足。6、工业化与城市化缺乏互动,显现孤岛效应。虽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但开发区目前仍为

9、单一的产业园区,体制孤岛、技术与产业链孤岛、商业与生活配套孤岛等现象突出。从开发区发展实际来看,无论是基础设施水平,产业基础还是政策安排,都要进一步增强融入主城的意识和能力。综上所述,开发区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省内开发区向比还处在中等偏下水平,产业规模、结构和品质提升空间巨大。(三)开发区发展机遇(优势)分析1、生态环境基础良好。溧水山水城林自然禀赋优越,是国家级的生态示范县,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环境优先、工业立县、三产兴县、科教强县”的发展原则。2、区位与交通明显改善。基于禄口国际机场的航空交通条件,基于宁杭、沿江、宁高高速等陆路交通条件,以及开发区内的滨淮大道、福田路等内部干线路网日趋

10、完善,开发区交通条件日益改善。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这标志从南京南站到溧水、高淳的轨道交通线已经具备了建设的前提条件;同时,宁高新通道建设、干线公路建设等加快推进。上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拉近溧水与主城的距离,使溧水能无缝共享主城资源。外围交通方面,宁杭城际铁路即将通车,溧马、淳芜等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溧水将成为南京与苏南、安徽、浙江、上海联系的前沿阵地,开发区对内对外交通都将非常便捷,区位优势日益明显。3、产业发展后备空间较广。开发区目前拥有一定规模的可开发、未开发的土地,传统产业升级成本较小,城乡更新的规模压力较小,客观具备高起点定位、

11、高标准建设的后发竞争优势,具备较低的吐故纳新调整转型成本,有利于以更高的起点、更小的成本提升产业层次、安排空间布局、优化城乡建设。4、政府扶持力度加大。现在,南京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互动发展的新阶段,城乡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主城和郊县发展有很多对接点,双方蕴藏着消费辐射、产业转移、人才扩散与承接的巨大空间。建设千亿级基地,是南京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的必然要求;溧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全市产业发展全局,将溧水定位全市未来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创新要素和产业

12、发展要素加速向开发区集聚,开发区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提升。5、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能力增强。目前,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开发区周边高水平发展地区资本向落差地区扩张的进程日益加快,为开发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吸引优质投资提供了难得机遇。(四)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1、发展边缘化趋势显现(开发区成为苏南板块的洼地)。2011年,溧水经济总量在全省49个市县中排在第27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在苏中苏北的35个县市中也只相当于第17位,约为海门市(590.33亿)的一半左右;工业产值溧水去年是605亿元,不到扬州仪征(1350亿元)的一半;城镇化进程,溧水城镇化率仅在51%左右,落后于全市平

13、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也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在全省49个县市中,溧水城镇居民收入居第11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列第14位,在苏南地区属于靠后位置。在苏南板块,溧水发展边缘化趋势显现,为防止出现产业发展的马太效应,亟需转型创新。2、中部地区对优质产业发展要素的竞争力度加大。随着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推进,以安徽为主要承接点的产业落脚点将对苏、沪等地区的产业发展产生冲击,同时宁杭城际铁路即将通车,溧马、淳芜等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溧水将成为南京与苏南、安徽、浙江、上海联系的前沿阵地,中部地区对优质产业发展要素的竞争力度加大。开发区的政策创新、综合服务水平相对滞后,产业转

14、移的可能性非常大。3、产业发展的环保压力增大。全市已经形成率先基本现代化的倒逼机制,开发区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现有产业中资源消耗大、排放水平高的项目需加快淘汰速度。二、建设千亿级基地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一)指导思想全面践行“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按照“高端、绿色、创新、智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理念,聚全县之力建设千亿级基地,围绕做大产业总量、提升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品质,全力集聚创新要素,积极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加快整合开发空间资源,创新开发区运营管理模式,深入实施“二次创业”工程,将开发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智慧园区、质

15、量效益型活力园区、绿色生态型低碳园区、新型城市化试验区,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进入苏南发展的第一方阵。(二)发展目标1、2012年发展目标(1)经济总量目标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00.8亿元,比上年度增长22.2%,其中工业增加值78.5亿元,增长23.2%;服务业增加值13.42亿元,增长28%;财政收入18.495亿元,增长51.8%;一般预算收入10亿元,增长6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5亿元,增长23.4%,工业投入153.2亿元,增长22.4%;注册合同外资17800万美元,增长9.9%,实际利用外资10700万美元,增长25.1%。(2)

16、科技创新目标到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超过30%;创新、创业、创意载体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9%;累计申请专利180件,其中发明专利60件;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名。(3)节能减排目标到2012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5%,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7%;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绿地率达到45%;单位工业增加值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下降。2、2015年发展目标(1)经济总量目标到2015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1046亿元,年均增长

17、35%;工业增加值达234亿元,年均增长3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33亿元,年均增长30%;进出口总额达7.3亿美元,年均增幅38%;出口额达7.7亿美元,年均增幅33%;实际到账外资累计达9.3亿美元,年均增幅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累计1000亿元,年均增幅15%(以上指标是以2010年全省省级开发区排名12位的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为标杆,并结合开发区实际情况拟定;以上数字包括开发区南区)。(2)科技创新目标到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超过50%;创新、创业、创意载体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5%;五年累计申请专利1500件

18、,其中发明专利800件;五年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0名。(3)节能减排目标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7%;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9%;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绿地率达到45%;单位工业增加值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下降。(三)发展策略坚持创新驱动与投资拉动并重;坚持国际化导向,主导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重;坚持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坚持集约化与区域联动发展,实现从园区集聚到区域产业集群整合;坚持绿色智慧,实现由资源消耗向创新智力支撑的绿色智慧发展转型;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实现单一产业园向功能完善的新城区的转型。三、建

19、设千亿级基地的总体空间布局本基地规划范围北至二干河、南至一干河及联三高速、西至秦淮河、东至宁杭高速,围合面积约90平方公里。其中近期规划范围为北至新淮路、南至规划340省道及联三高速、西至243省到及规划六十三号路、东至淳溧公路,围合面积约40平方公里。千亿级先进产业基地选址位于宁高高速、秦淮河一干河和243省道的围合区内,规划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以现有建成区为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国际研发园、宁溧高科技产业园和柘塘新城区。规划片区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心、两轴、五片区”的布局形态。1、一心: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位于规划区北部山体周边区域,比较均衡的服务于整个园区。2、两轴:(

20、1)滨淮大道产业发展轴、交通联系轴:滨淮大道除以其作为园区南北方向干道的地位而具有交通联系轴的特性之外,还是一条产业发展的序列轴。(2)秦淮河城市景观轴:新河道紧邻片区西侧,老河道穿过片区南部区域,河道两侧的绿带景观,以及处于园区中心的位置都使其成为园区的景观轴线。3、五片区:以滨淮大道、五号路、溧马高速及老秦淮河道为界划分成一个生活服务片区、三个工业片区、一个高新技术研发片区。四、建设千亿级基地的产业发展重点千亿级基地建设,在产业与项目发展上坚持“壮大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策划一批、淘汰一批”的发展思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先进性服务业引进为重点,积极推动汽车及零部

21、件、电子信息(智能家电)、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升级,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三大高端服务业。千亿级基地建设中先进制造业升级模式主要有三种:(1)通过存量升级推动现有产业的调整升级,主要通过传统产业的转移和主导产业的升级实现;(2)通过增量培育引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高端价值链的引进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3)通过发展配套服务业,实现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互动,从而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优质服务业的产业集聚。(一)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到2015年实现400450亿的产值。发展领域:大力开发自主品牌汽车、

22、新能源汽车、微型汽车高性能发动机、微型汽车关键零部件、高端汽车电子系统等设计与制造技术。着力推进长安自主品牌汽车和创源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进一步导入长安集团自主品牌轿车新车型并扩大整车生产规模;积极组织实施发展改装车和特种车建设项目;积极引进一批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和高端汽车电子系统制造企业,培育壮大县域范围内汽车配件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重点引进电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支持新能源研发机构和企业的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重点企业:南京长安、南京创源、南京晨光特种车辆。重点项目:长安50万台整车、50万台发动机项目,南京创源10万台新能源大客车、30万台新能源SUV

23、、MPV项目,国内外涉及汽车设计、关键零部件企业。空间布局:开发区西扩区,规划面积约3000亩,其中长安、创源等整车企业采用集中供地模式,其他中小型配套企业统一进工业标房,以开发总公司为主体运作工业地产项目,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二)电子信息(智能家电)产业规模:到2015年实现350亿的产值发展领域:重点开发OLED面板,TFT-LCD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驱动IC、LED背光、液晶材料;模组制造,整机设计,积极开发传感器、效率器件和电路制造技术,传感技术、功率芯片、模块;进一步掌握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制备与封装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办公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础

24、软件,软件测试与架构技术。重点企业:创维,苏宁电器,银茂微电子,凯尚。重点项目:创维液晶彩电项目、创维白电产业园项目、苏宁家电产业园项目、银茂微电子智能控制模块项目、凯尚电子项目。空间布局:开发区空港经济区及西扩区,规划面积约2000亩。(三)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到2015年实现350亿的产值发展领域:风力发电装备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风力发电机组等三大领域的关键技术及产品,节能机电、大气污染治理、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等四大节能环保产品群,重点发展有机超滤膜、陶瓷滤膜、吸附材料和药剂及系列污水泵等产品,医疗器械,重点发展特种金属新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磁性新材料、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新材料,大幅提升

25、重点企业的总体实力和水平;重点推进轨道交通车辆交流牵引系统及产业化;积极推进无人机和轻型机等航空航天产业项目;新型墙体材料,调光调温玻璃。重点企业:航天晨光,西普水泥,金鑫传动,星能传动,中盛铁路配件,宁宏建机械重点项目:西普水泥重型水泥机械项目、金鑫传动,星能传动风力发电齿轮箱及关键零部件项目、总参60所无人机项目、国电龙源膜产业化项目、云海特种金属项目空间布局:开发区及开发区南区,根据项目用地和厂房集中度进行项目统一调配,合理分配资源。五、建设千亿级基地的重点任务(一)全力整合区域产业发展资源实现镇城区三区联动,打破县域内壁垒,全力集聚优质发展资源,促进产业要素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投入

26、产出率,形成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分工合理、产业布局优化的现代产业集群。鼓励县域内重点企业和项目向开发区集聚,明确相关税收分享政策。通过对标杆单位的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借鉴优势,对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进行合理优化。(二)积极建设自主创新体系全面落实科技创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加强对高端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和关键技术,着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科技研发投入,建设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自主创新产品,积极申报各类专利,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待添加的

27、隐藏文字内容1(三)加快推进产业创新立足做强做大主导产业,推动龙头型、旗舰型重大项目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单位面积投入产出率。按照集约绿色发展模式,通过“腾笼换鸟”,对区内一些投资强度低、产出小、技术含量低、环保标准不高、不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进行优化调整。围绕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以提高质量、节能降耗为目的,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和挖潜改造的力度,改造生产设备,改进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综合效能。大力支持技术先进、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效应强、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技改项目建设。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技术、数控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支持企业引进

28、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拓宽产品种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研究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企业、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四)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强化招商选资“生命线”地位,按照“国资、民资、外资三资齐上,重点突破外资”的要求,以招大引强、招高引优和招才引智为着力点,开展招商工作。充分发挥开发区多形式立体招商功能,以产业链为重点,积极引进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在推进千亿级基地建设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重大项目、科技领军企业,并以此为基础延长主导产业链,迅速壮大产业规模。围绕千亿级基地的重点产业,依托“创洽会”、“金洽会”、

29、“紫金峰会”等招商引资平台,吸引一批重点企业来开发区发展。针对千亿级基地建设中引进的大型资金、技术项目,设立大项目工作小组,建立重大项目储备责任制,提高重点项目服务水平,建设分级管理制度。每半年筛选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可使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的重大项目作为重点扶持对象,跟踪紧盯有意在开发区落地的重要项目,及时提供综合性、多层面的信息服务,紧密跟进项目开展情况,加强协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五)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围绕“上规模、上速度、上水平、铸品牌”,明确企业升级的目标、路径和重点,大力培育发展工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对千亿级基地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实施亿元级企业培

30、育工程,确保企业实现规模升级、创新升级、信息化升级、管理升级、绿色升级和人才升级。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扶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带动性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六)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充分利用禄口空港优势,积极发展一批依托航空物流产业的全国乃至全球的核心制造企业,力争进入全球采购体系。依托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科技创业人才来区创业、孵化及项目产业化。依托宁溧高科技产业园,主动承接一批主城区优质项目,到2015年分别完成5平方公里启动区“九通一平”建设,到2020年分别完成20平方公里“九通一平”建设。

31、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推进千亿级基地的领导班子和协调制度。县成立千亿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牵头,开发区、招商、经发、规划、国土、财政、拆迁等部门共同参与,对千亿级基地建设进行统筹协调,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压力传导,加强改进工作的督查和指导。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指标化”的要求,制定千亿级基地建设的各年度计划,突出各年度的主攻方向、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狠抓薄弱环节和薄弱指标。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运行状况的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千亿级基地建设的统计指标、监测和评价体系,掌握千亿级基地建设进程。(二)集聚创业创新人才以培养、吸引和留住

32、各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急需人才为目的,积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支持企业采取股权、期权等方式激励集聚的高层次人才;对来区工作或创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科技创业人才,在其首次购房(车)给予奖励,建设提供“人才公寓”,并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进一步加大人才服务社会中介机构的建设力度,提高人才服务中介机构的规模、功能和水平,构建全方位的人才服务体系。围绕千亿级基地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经营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依托南京科教资源优势,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立与千亿级基地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力培训体系,培

33、养和造就一大批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三)加快建立政府与社会多方参与的资金支持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资金为引导、金融贷款为支撑、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介入的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加大对高端项目的投资力度。转变政府在资金筹措方面的传统方式,由土地卖方向地产经营商转变,依靠物业租售、风投收益、综合服务收益、项目融资、证券融资来实现资本集聚,将资金成本合理的投向基层设施建设、载体建设和运营支出中去。研究制定激励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内重点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银行信贷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区建设,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

34、目开发。继续大力引进创投公司进区,利用市场机制的杠杆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全区研发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的投入。(四)积极盘活土地资源积极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通过“二次创业”,挖掘内部潜力,将一片不能开工、开工不足或产出效益低下的项目予以坚决清退或转入工业标准厂房。通过支柱性、高端性及带动性强的项目引进,向上争取点供土地指标,确保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加大工业用地储备力度。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项目的土地供应,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明确向千亿级基地建设的重点产业行业、大项目、大基地倾斜。推进产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引导市及市以下工业工业园区项目进入开发区。(五)加快构筑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围绕重

35、点发展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国际研发园、宁溧高科技产业园和柘塘新城区,着力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平台、融资平台和科技研发平台等。重点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器、研发用房、中试基地、信息服务平台、人才服务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医疗卫生平台等。(六)多方争取形成系统化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开发区各项优惠政策,对区内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大力促进科技型、创新型项目的发展。制定奖励办法,对企业增资扩产、科技创新、上市融资等工作加大支持促进力度;组织重点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为企业科技创新争取

36、上级财政支持;大力支持、培育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七、相关政策建议1、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的相关政策支持。2、园区扩容与用地规划调整。按照打造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的具体目标,需开展园区扩容和用地规划调整工作。近期扩容目标为40平方公里,远期扩容为90平方公里,为产业集聚提供空间保障。强化空间规划引导。充分发挥产业规划的导向和统筹作用,根据产业规划制定产业空间布局实施方案,为了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建议市有关部门帮助我县开展园区扩空规划报批和用地规划调整工作。推进产业空间集聚。突出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优

37、先保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土地供给和空间需求,吸引重大产业项目向功能区集中,建议市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向功能区集聚发展。优先土地空间使用。建议市出台保障优质高端项目用地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优质高端项目的具体评价体系和办法,建立优质高端产业项目的绿色通道。3、相关项目搬迁与承接。建议市相关部门制订专门的高端产业扶持政策。通过政策杠杆,一方面,引导高消耗、低效益、低附加值的企业或生产环节转型和有序转移,加快我县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尽快承接外来的高科技优质高端产业项目落地。4、对接空港开发区。我县经济开发区柘塘片区紧临空港经济区,处于“空港”经济发展圈内,柘塘航空产业园重点发展航空制造业、航空物流业、航空服务业等,建议市有关部门加强协调,使我县航空产业园惠及临空经济发展区的各项政策。附件:1、千亿级基地产业布局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