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祺老师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体会.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9801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黎祺老师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黎祺老师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黎祺老师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黎祺老师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黎祺老师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黎祺老师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体会.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黎祺老师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学习体会首先感谢梁琼芳校长及各位学校领导给我一次外出学习交流得机会。通过三周的考察和学习,我对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口腔医学院的教育、科研、临床、管理、人文及台湾医疗等方面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见解。中山医学大学以牙科起家,由牙专时期的牙科改制成中山医学院的牙医学系,到九十学年度开始正式成立中山医学大学口腔医学院。 目前設有牙科诊疗部、牙医学系大学部、硕士班、博士班及口腔科学研究中心。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牙医系(国内称口腔医学)为本科6年,无专科层次,其中校内5年,实习1年,每年招生80人。教学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口腔专业知识、技能与研究能力,强调培养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伦理、责任感

2、及服务社会意识,甚至于健全之人格,重视学生终身学习和社会医疗服务意识。专业课程名称叫法与国内不同,但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因专业教师普遍就读欧美日本等国家医学博士或留学,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所以在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学校对每门课程的授课计划、教学过程、教学进度、考核方式等均无统一的硬性规定,提倡教学多元化,教学自主性强,不拘一格,注重教学结果,不注重过程。学校师生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崇尚欧美西方医学,国际化程度较高。重视医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课外文娱活动也极为丰富多彩,但中医较匮乏,而6年大学均无思想政治课程。中山医大重视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

3、、解决问题、心理调节等,并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开展问题中心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模拟情景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总体素质较高,主动学习积极性高,自学能力强,课堂上基本为英语教学。善于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学生的课程表、教学内容、考试安排等均提前在本校牙医系网页上公布,授课教师的课程纲要等相关文件也上交在网页平台上,供主管部门检查,一般不作打印稿,在方便快捷的同时,节约纸张,支持环保。牙医系专任教师团队32人,副教授以上21人,均为附院医教结合的牙科医生,因教学时间和医院门诊时间基本是上午8点至12点,下午13点至17点,中午吃饭和休息1小时,但多数教师中午并无休息

4、,利用1个小时的时间几个集中一起,边吃盒饭边进行教学讨论,体现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管理部门职责分明、层级管理到位、有较强的执行力。学校关注教师成长,设有“教师成长中心”、“医学科研中心”等部门,专门为教师科研、教学、晋升服务。中山医大医学研究中心,内有良好的研究设备、环境和管理平台,学校每年有大量的经费投入到医学研究。医研中心主任黄建宁博士曾说:“对于科研,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有投入没有产出就不会再有投入,没有投入而有产出也不会再有产出。”附设口腔医院配置有150座治疗台,设有口腔诊断科、牙髓病科(根管治疗科)、牙周病科、假牙复形科、口腔颌面外科、齿颚矫正科、儿童牙科、银发族牙科、人工植牙科

5、、特殊需求门诊等科室,为中南部地区,设备最新颖、最先进、最乾净、最专业化之牙科医院。专业教学实验设备和环境优良,教学资源丰富,模拟牙椅基本三至五年级人均一台。口腔医院诊疗环境较好,诊室、走廊甚至每个角落都有适中的冷气、轻柔的音乐和淡淡清香,诊疗设备先进,与国际接轨。台湾医务人员都很有礼貌,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很好,很耐心,很敬业,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对病人的关怀。因每个病人在口腔科的诊疗时间很难确定,医生都是忽略下班时间,看完最后一个就诊病人才下班。患者素质也较高,医患沟通到位,关系融洽。诊疗先进,达国际最高标准,而专业诊疗技术与国内大医院相比并未看出有多大优势。台湾医疗行业氛围健康,管理

6、规范,政府对卫生行业投入巨大,“健保”制度基本覆盖全民所有疾病和医疗范围。得益于“健保”制度,台湾注册医师每个月工资约为30万台币(约合6万人民币),部分牙科医师可达每个月100万台币,普通民众工资约为4-5万台币,可见台湾的医生地位很高,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社会对人权和生命的尊重程度。因“健保”制度来源于社会税收,中山医大从学生第一学年就开始强调服务和回馈社会,读医是为治病救人。因两岸国情、体制、学校定位和培养目标等存在较大差异,意在取长补短,对我校今后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改善人事制度,将临床系(含口腔)教师全部实行医教结合,课余时间在医院上班,同时大力发展附属医院,因临床医生脱离了临床,不可能有好的教学。二、开展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相关资料网上处理和存载,质评部门网上检阅和反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并减少打印纸张。 三、对于教学计划、教案、试卷标准等全校硬性标准,应以实用性为原则,减少格式、字体等统一标准的多次无谓修改。四、改善专业实践教学环境。五、开展新型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六、重视医学人文课程的教育。七、重视对教师培养和科研的帮助,如开设“教师成长中心”、“医学科研中心”等。八、适当减少招生数量,使教学资源与学生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