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业优秀论文】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9845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医学专业优秀论文】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动物医学专业优秀论文】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动物医学专业优秀论文】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动物医学专业优秀论文】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动物医学专业优秀论文】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医学专业优秀论文】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医学专业优秀论文】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 系 别 动物医学系 专 业 动物医学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成 绩 年 月 日目 录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1文献综述2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8正 文10摘 要10前 言10试验材料11试验方法11试验结果12分析与讨论13结论15参考文献:15附 图16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表18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交叉评阅表1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20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 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 系别、专业 动物医学系 动物医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开题日期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指标)与要求:研究内容:1、做预试验,设计研究方案2、准备试验材料3、对鹌鹑不同气囊的位置、形态、容积等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要求:1、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写出综述报告。2、根据研究内容,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开题报告)。3、试验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试验数据、结果等要进行详细记录。5、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进 度 安 排2009.10 2009.11 查阅文献资料,写出综述,试验材料准备及预试验2009.12 2010.03 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 2010.04 2010.06 撰写论文、答辩系意见: 注:1、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

3、2、任务书必须在第七学期13周前下达给学生。文献综述禽气囊的形态学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从禽气囊的组织学解剖、禽气囊的个数,气囊与肺之间的连接、气囊的划分、气囊的容积、不同禽不同气囊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综述。关键词:禽;气囊;形态学 气囊(air sac)是禽类肺和畜类肺最大的区别,是禽类特有的器官,是肺的衍生物,是胸、腹腔中的空泡。气囊主要分布于内脏和体壁之间,可作为空气贮存器,可加强肺的气体交换,减轻体重,平衡体位,加强发音气流,发散体热调节体温,并因大的腹气囊与睾丸紧靠,而使睾丸能维持较低温度,保证精子正常生成1-3。以下就禽类气囊的形态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禽气囊的组织学解剖 禽的气囊开

4、口于肺脏的支气管,是初级支气管或次级支气管粘膜向外生长而成的,延伸于内脏器官周围,并与多数骨胳相通。禽气囊壁很薄,主要由少量结缔组织支撑着的单层扁平上皮薄层组成,这包括内层的单层鳞状上皮、中层的结缔组织和外层的单层鳞状浆膜上皮三层,但在围绕着通向气囊的连接处,也就是罗克认为的气囊口粘膜则变成柱状纤毛上皮,气囊口的平滑肌形成薄的、断续或连续的环状,有的部位很厚,受肾上腺能神经支配,与改变气囊口的直径密切相关。肉眼上看,气囊壁是极薄的,闪光和透明的,供给气囊壁的血液是少的以致它们在气体交换中不起作用,可以通过对一个通往肺部的连接处均已阻塞了气囊注射一氧化碳,禽只却不会吸收足量的一氧化碳而致死这样的

5、一个试验来证实上述情况3-5。2. 禽气囊的个数在禽种中的差异 差不多所有的禽类气囊在胚胎期由六对原始的气囊产生,这表明在一只禽中气囊最大可能的数目应该是12个。然而,通常因为四对原始的锁骨气囊融合为一个单一的气囊,而使实际的数字似乎经常少于12。多数禽类有9个气囊,即单一的锁骨气囊和成对的颈气囊、前胸气囊、后胸气囊和腹气囊。在气囊数目多于9的极少数禽种中,例如鹤科,每一个后胸气囊大概是分为两个,因而总数成为11个气囊。同样在一些禽种中,例如潜鸟科四个原始的锁骨气囊可能保持隔开,然而,潜鸟科的颈气囊似乎是没有的,使总数减少为10个气囊。在鸣禽这一类中,前胸气囊似乎与单一的中央锁骨气囊融合,这样

6、总共有7个气囊。在所有的禽种中,发生最稀奇变化的一个种是家养火鸡。在这个种中,完全没有后胸气囊,它们甚至在胚胎期也从不出现,四个原始锁骨气囊中有两个越过中线融合,然后与融合了的颈气囊组成一体,构成一个单独的颈锁骨气囊;其他一对锁骨气囊保持小但是分隔开的;前胸和腹气囊亦是成对的。这些变化使火鸡具有7个定形的气囊4。目前有学者证实北京鸭的气囊有9个6,野鸭的气囊有8个7。有关鸡气囊的个数,多数学者报道有8个气囊8-9,但也有学者报道鸡的气囊有9个10 或1111个。除成对的胸前、胸后和腹气囊外,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颈气囊和锁骨气囊的不同认识上,9个者认为颈气囊成对存在,l1个者认为有成对的颈气囊和

7、腋下气囊。鹅有7个气囊12,即一个颈锁气囊和成对的颈气囊、前胸气囊、后胸气囊和腹气囊。3. 气囊与肺之间的连接处 这些连接处大多数位于肺的腹侧缘,但有一些是靠近初级支气管进入肺的入口处的。它们全部必须穿过气囊胸膜的膜。这些连接处有两种类型。直接连接:除腹气囊外每一个气囊均直接地连接一条次级支气管。前躯气囊组与腹内侧次级支气管连接(颈气囊与第一条,前胸气囊与第三条,锁骨气囊与第一和第三天腹内侧支气管连接)。后胸气囊与腹外侧次级支气管中的一条相连接(在鸡和大多数其他禽种与第二条腹外侧次级支气管连接)。腹气囊直接从初级支气管的末端开放,初级支气管的末端在气囊内开口之前通常口径变得很小(直径小于1mm

8、)。间接连接(再发支气管):除颈气囊外,所有气囊均具有此种连接。大约三至五处这些较小的连接将每一个气囊与肺相连。在穿透入肺后,它们分支并广泛地与普通的旁支气管吻合。腹气囊的间接连接特别广泛和异常地大。每一气囊的单个间接连接处的直径比它们的直接连接处小(腹气囊除外)。然而,因为每一个气囊有几处间接连接处,故它们的横切的总面积大大的超过直接连接处。因而间接连接处在肺与气囊之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导气通道4。 张炜13等这样认为,前部气囊与腹内侧次级支气管直接相通,胸后气囊与腹外侧次级支气管直接相通。除颈气囊以外,其他气囊均有36个返支气管( 又称间接导管) 与副支气管相通连,但张心如14等认为腹气囊也

9、不与副支气管上皮接触。颈气囊只有一个直接导管,前胸气囊和后胸气囊各有一个直接导管和46个间接导管,锁骨气囊有2个直接导管和2个间接导管。腹气囊不同,初级支气管的末端直接开口于腹气囊,间接导管多达6个以上。4. 气囊的划分 根据气囊所在的位置,将其分为前、后两群 。前群气囊包括锁骨气囊、颈气囊和前胸气囊,后群气囊包括后胸气囊和腹气囊。前群气囊由腹内侧次级支气管产生,并从肺部接受污浊的空气。后群气囊由腹外侧次级支气管或初级支气管产生,并从气管接受比较新鲜的空气15。5. 气囊的容积 禽类气囊的容积很大:成鸡气囊的总容积123ml,鸽为5060ml,鸭为279ml。其中腹气囊容积最大,鸡为74ml,

10、鸭为145ml,鸽为3040ml14。King4等认为禽类一般来说腹气囊潜在的容量最大,但所有其他气囊的主室通过围绕着他们的附加结构而保持张开,故在活禽中往往比腹气囊更宽大。虽然在鸽和鸡中出现相反的情况,但通常后胸气囊比前胸气囊大。一些禽种如蜂鸟,后胸气囊是所有气囊中的最大者。6. 不同禽不同气囊的形态特征6.1 颈气囊 野鸭颈气囊沿脊柱两侧向上延伸至第二颈椎。颈气囊位于颈椎两侧,自第二颈椎至第一、二胸椎之间,和两肺之间。有三个憩室。椎骨憩室自一二胸椎沿椎管至第一颈椎,还充气到第一二肋骨。肌间憩室位于颈椎和肌肉之间呈长条形约12cm长。皮下憩室位于锁骨气囊的前背侧。颈气囊填充于第一二胸椎和除第

11、一颈椎外的所有颈椎。相比之下,后五个胸椎直接被肺填充7。英国麻雀颈气囊直接相通,仅有一中线表明他们的双重起源。颈气囊两侧对称,在铸型上呈舌形,它的尖部向前延伸至第十颈椎。颈椎腹侧越向后的颈气囊与锁骨间气囊相通16。鸡颈气囊单一,约在第十二颈椎和第三胸椎间的胸腔背侧17。家鸽成对的颈气囊和中支气管发出的第一腹支气管相连,由肺前缘发出,颈气囊有一小盲端进入第12、13、14颈椎,还有一个大的盲端伸在肋骨外和肩关节之间18。6.2 锁骨间气囊 野鸭锁骨气囊有憩室位于心脏周围、肌肉和胸腹腰带骨和肩关节之间。锁骨气囊是两翼和气管腹侧的憩室融合而成。通过三级支气管和肺相连,占据胸带、胸骨和心前的胸前口。锁

12、骨气囊内外排列有6个憩室7。英国麻雀锁骨间气囊包围胸腔前部,它并非从表面上分为一个中间室和两个侧室。前者在铸型上仅仅呈两个精致的瓣形,位于气管的背侧。肩胛下和腋下憩室在鸽子较明显。然而,肱骨内仅有不明显的含气空腔,腋憩室几乎没有含气孔。存在两个微小的边缘憩室,同源性尚不清楚,分别位于腋憩室的前后。锁骨间气囊和前面的中间气囊形成了一个宽的中间连接16。鸡锁骨气囊是一个大而复杂的气囊占据胸廓的人口处。整个锁骨气囊一半不在胸腔内,位于肩关节与胸腔人口处之间的颈基部。前接乌喙骨和锁骨,后靠心包及前胸气囊;腹侧与嗉囊、乌喙骨关节及胸骨体相连,外侧与肩胛骨、肋骨及肋间肌相邻。正中憩室:圆形,位于胸骨背侧,

13、向前突出,其背侧被气管所压凹。前外侧憩室:形大,左右各一,紧接乌喙骨及其肌肉。胸心憩室:左右各一,呈薄叶状,位胸骨板背侧,向后延伸至胸骨板后缘。支气管憩室:左右各一,包围支气管人肺处。胸外憩室:是长而宽扁的管道,起自主室中部的腹外侧,向两侧伸出3个憩室,即胸憩室、臂骨憩室和腋憩室17。家鸽锁间气囊和中支气管发出的第三腹支气管短支相连,由肺上方发出,左右愈合为一囊,位于二锁骨之间。锁间气囊分出三对较大的气囊,即进入上下胸肌之间的胸肌间气囊,伸入肱骨的肱骨气囊和插入腋下肩关节的腋下气囊;锁间气囊还有一个薄的盲囊在围心腔和胸廓腹面伸至胸中部;另外锁间气囊还有一些盲端的细管伸入第l、2、3胸椎之间18

14、。6.3 前胸气囊野鸭成对的前胸气囊位于肺脏的腹侧,胸肋、心脏和肝脏之间。相反,成对的后胸气囊位置偏后,在体壁和腹气囊之间。腹气囊有肾周憩室,伸延至肾和骨盆之间;股憩室围绕股骨头并进入到大腿肌肉之间。胸前气囊由第一、二和第四级支气管腹侧中支发出,对称地位于体两侧,呈矩形较胸后气囊大,腹外侧与肺相邻,中间至胸肋,侧面到达心脏、肝脏和食管的末端部分,向27胸肋延伸,有憩室7。英国麻雀的前胸气囊明显地不同于鸽。Wetherbee认为较大的呈对称的气囊在轮廓上的一致性,前胸气囊在胸骨以上有融合性。此外,和锁骨间气囊之间有一个比较宽的中间连接,在胸部之间有一个管道和前一个气囊相连16。鸡前胸气囊,成对无

15、憩室和充气骨骼,位于胸廓内的背外侧,2个肺的腹侧,肺膈与胸腹及锁骨气囊之间。前胸气囊较后胸气囊大17。家鸽成对的前胸气囊和中支气管发出的第三腹支气管相连,由肺上方发出,靠在肋骨内侧,位于后胸气囊前方,该气囊背部较宽,前胸气囊比后胸气囊大18。6.4 后胸气囊野鸭的后胸气囊和前胸气囊相比,后胸气囊对称地位于肺后腹侧,与第四中间腹侧支气管、第一和第二腹外侧支气管相连。约是前胸气囊的二倍大,上有后4个肋骨的压痕,左侧胸后气囊的后部分与胃相接。后胸气囊背侧被腹气囊环绕,腹侧被前胸气囊环绕,无憩室7。英国麻雀的后胸气囊成对,和鸽子的一样,左侧气囊较右侧的大。从大小上相比,英国麻雀的这些气囊显得较大,占据

16、了鸽子两个气囊的位置,有规整的边缘,与其他气囊没有相通16。鸡后胸气囊成对,无憩室和充气骨骼,属气囊中的最小者,位于背外侧位,肺腹侧的后部,在前胸气囊之后。内侧由前胸气囊和腹气囊覆盖,故不与内脏相接触17。家鸽成对的后胸气囊和中支气管末端相连,由肺的后缘发出位于腹气囊前外侧,扁平。后胸气囊还有一个回流支气管与肺相连18。6.5 腹气囊野鸭腹气囊占据了体腔的大部分,呈不对称的两部分。自肺的后缘延伸至泄殖腔,通过2、3、4、5腹外侧支气管与肺相连。它的外表面光滑,而内侧面因与内脏相接呈不规则形。左腹气囊分为前和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自后三肋骨延伸至综荐骨,内侧拥有一个胃的压痕,而后一部分较小,较狭较前

17、一部分。右腹侧气囊较左侧长,主体部分较尾部狭,有肠的压痕7。英国麻雀的腹气囊成对,气囊的铸型填充于腹腔内脏之间,就像坚果与果实的关系。右气囊较大,在腹股沟区有微小的憩室。既没有股骨憩室也没有肾周憩室16。鸡腹气囊成对,体积最大,位于腹腔内脏两旁,除了贴附于背侧壁上的地方之外,它像一个薄壁的气球位于肠袢之间,并伸出憩室至综荐骨、髂骨及肾背面。左腹气囊较右腹气囊大。憩室:可分骨盆群和股骨群。骨盆群,是3对围绕肾脏背侧的前、中、后肾周憩室,呈弓形,从肺后到坐骨,向背侧延伸于肾的各叶与腰荐骨及骨盆之间。股骨群有3对憩室,股憩室很小,从腹腔穿过股环,如一小袋,位于股骨颈处,坐骨憩室是后肾周憩室的扩大部,

18、穿过坐骨孔;闭孔憩室穿过闭孔。腹气囊主要是通过肾周憩室充气到腰荐骨及骨盆带,不充气到股骨和后肢其他各骨17。家鸽的腹气囊成对,和中支气管末端相连,由肺的后缘发出。腹气囊是家鸽所有气囊中最大的。囊壁薄,在腹部内脏之间盘绕折叠,腹气囊有一个盲端在肾脏和尾综骨之间突出进入尾综骨和股骨,并在髋关节前形成半圆形环。因内脏的大小和分布关系,左侧腹气囊较大18。参考文献1薄聚有.食用动物解剖组织生理学(修订版)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364-3652周其虎.畜禽解剖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45-2463罗克.家禽解剖学与组织学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95-974K

19、ing A,Mclelland J.Outlines of Avian AnatomyM.London:Bailliere Tindall,1975,50-535孔德迎.禽类的气囊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2,06:30-326于梅芳.北京鸭锁骨间气囊的形态特点J.畜牧兽医学报1988,12:185-188 7Aysun D, Merih H. Air sacs in mallard ducks J. Ankara niv Vet Fak Derg, 2006, 53(2):75-788程会昌.畜禽解剖生理学(第二版)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999彭克美.畜禽解剖学M. 北京:

20、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110内蒙古农牧学院,安徽农学院家畜解剖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4211Septimus S.The anatomy of the domestic animalsM.Fifth editionLondon:W B Saunders company,1975,17312Burcu O,Merih H,Murat K.Gross anatomy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in goose:Bronchi and sacci pneumaticiJ. Ankara niv Vet Fak Derg,2009,56:16

21、5-17013张炜,王萍.禽类支气管组织解剖学特点与呼吸系统疾病J. 畜禽业,2006,14:4614张心如,罗宜熟,杜干英等.禽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学特点与呼吸道疾病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1):5315陈耀星.畜禽解剖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23616 Wetherbee D.Air-sacs in the English SparrowJ. Auk.1951,68:242-24417马鲜平.鸡气囊的形态学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6(6):169-17018Akester A.The comparative anatomy of the respi

22、ratory pathways in the domestic fowl, pigeon and domestic duckJ. J Anatomy. 1960,94:487-505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系别专业动物医学系 动物医学 年 级2006级 开题日期2009年11月学 号 222006602034009姓 名 陈丽君指导教师 马鲜平1. 本课题研究意义:目前,有关鹌鹑的营养分析、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相对较多,而其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其形态特征在几种禽类都有报道,而鹌鹑的未见详细报道。本文通过对鹌鹑气囊的解剖学研究,旨

23、在为禽类气囊的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及临床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同时可为其他禽类气囊的研究提供技术方法。 2.研究内容:1、做预试验,设计研究方案 2、准备试验材料3、对鹌鹑不同气囊的位置、形态、容积等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3.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度:3.1 技术路线灌注致死和插管 鹌鹑的采集 自凝牙托 ABS丙酮 明胶溶液硬化 补灌解剖及观察 观察腐蚀、冲洗3.2研究方法 1、明胶解剖分离法 2、ABS丙酮溶液铸型法 3、自凝牙托材料铸型法3.3研究进度:2009.10 2009.11 查资料,写综述,准备试验材料及做预试验2009.12 2010.01 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 2010.01 2

24、010.06 撰写论文、答辩4.导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5.系意见: 系(盖章) 年 月 日说明: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始二周内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并接受学校和系检查。正文鹌鹑气囊的解剖学观察* 陈丽君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 402460摘要:本试验采用明胶灌注解剖分离法和ABS、自凝牙托材料灌注腐蚀法,对鹌鹑气囊的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鹌鹑气囊有九个,即单一的锁骨间气囊(伸出胸内、外憩室)和成对的颈气囊(伸出脊柱内管状憩室和外管状憩室)、前胸气囊、后胸气囊、腹气囊。前胸气囊较后胸气囊大,左腹气囊较右腹气囊宽,右

25、腹气囊较左腹气囊长。气囊在不同的禽种中存在差异。关键词:鹌鹑;气囊;解剖学Anatomical Observations on Air Sacs in the Quail CHEN LijunDepartment of Veterinary Medicine, Southwest University, Rongchang Campus, Chongqing, 402460,China Abstract: The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air sacs was studied by anatomical dissection and injectio

26、n-corrosion methods in quail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There are nine air sacs in quails, namely, unpaired clavicular sac (possessed intrathoracic and extrathoracal diverticulum), paired cervical sac (possessed inner and outer vertebral tubular diverticula), cranial thoracic and caudal thoracic

27、 sacs, and paired abdominal sac. The cranial thoracic sac was larger than the caudal thoracic, the left abdominal sac was wider than the right sac, the right abdominal sac was longer than the left abdominal sac.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air sacs of different avian kinds.Key words: Quail; Air sacs;

28、Anatomy1 前言*本文已被中国兽医杂志录用。 近年来,随着鹌鹑饲养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学者对鹌鹑的研究也热衷起来。目前,有关鹌鹑的营养分析、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相对较多1-2,而其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其形态特征在几种禽类都有报道3-4,而鹌鹑的未见详细报道。本文通过对鹌鹑气囊的解剖学研究,旨在为禽类气囊的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及临床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同时可为其他禽类气囊的研究提供技术方法。2 试验材料2.1 材料的准备2.1.1 试验动物:健康鹌鹑10只。2.1.2 试验药品:明胶、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酮,自凝牙托粉,自凝牙托水,水粉颜料,油

29、画颜料,NaOH。2.1.3 试验器材:橡胶管,16号针头,不同型号的注射器,自制插管,腐蚀缸,常用解剖器械等。2.2 填充剂的配制2.2.1 明胶溶液的配制:称取明胶加水按15%的比例,装入塑料瓶内,放入恒温水浴(7080C)锅内5h,待溶解后加入适量水粉颜料,搅拌均匀,备用。2.2.2 ABS丙酮溶液的配制:称取ABS将其加入到丙酮溶液中分别配制成浓度为20%、25%的灌注剂,放置1015d,待ABS充分溶解后加入适量的油画颜料充分混匀后备用。2.2.3 自凝牙托材料的配制:灌注前将自凝牙托粉和自凝牙托水按1:1比例混合后备用。3 试验方法3.1 明胶灌注解剖分离法3.1.1 致死和插管:

30、取一只活鹌鹑称重,拔去颈部羽毛,放血致死,解剖颈部暴露出气管,用手术刀细致分离出气管并用眼科剪在近头端作一切口。将自制插管前端向肺部方向插入气管并用细线结扎,用20ml的注射器插入插管的另一端抽出肺和气囊内的气体至抽不动针管为止。用止血钳夹紧插管上的橡胶管,拔去注射器。3.1.2 灌注:将鹌鹑竖起,鹌鹑头向上,两手握住鹌鹑两侧,将吸有15%明胶溶液的注射器插入插管,除去止血钳,然后缓慢注射。注入40ml左右可将注射速度放慢,观察腹部的膨胀程度并用手感知其压力,如若膨胀不充分,可再吸取注射,直至感知明胶溶液使腹部充盈为止,但要注意控制注射量,不可过量。注射完毕,最后将气管结扎。3.1.3 解剖并

31、观察:待鹌鹑体内的明胶溶液凝固完全时,剥离颈部下段、胸部及腹部的皮肤、肌肉等,暴露出气囊后,再进行细致的解剖,观察各类气囊的数量和位置。3.2 ABS丙酮溶液铸型法3.2.1 致死和插管:方法同明胶灌注解剖分离法3.1.1。3.2.2 灌注、补灌及硬化:将鹌鹑平放,两手压紧鹌鹑的后腹侧,将吸有20%或25%ABS丙酮溶液的注射器插入插管,除去止血钳,然后缓慢注射。在注射20ml左右时手感到注射压力增加,此时停止注射,不拔下针管,将鹌鹑竖起,鹌鹑头向上,两手握住鹌鹑和插管、止血钳上下摇动78下,并翻转摇动,再注射时已感到压力减少,这种摇动,注射过程反复23次。当注射到一定量时,可见插管中有少许气

32、泡,将注射器向后回抽,再注入抽回的溶液。当注射压力大时,再翻转摇动,再抽,再注射,反复几次,当感知压力太大无法再注射时停止注射,最后用止血钳夹紧插管上端的橡胶管。8h内再用同样浓度的灌注剂补灌56次,灌注过程中作好灌注剂剂量和灌注时间的记录。补灌后58h将鹌鹑放置流水下硬化23d。3.2.3 腐蚀:将硬化后的标本放入20%NaOH腐蚀剂中使其完全淹没,放入恒温水浴锅(5060C)加热腐蚀约34d。3.2.4 冲洗及观察:先用注射器抽取温水(5060C)冲洗,然后用流水缓慢冲洗,待铸型标本冲洗干净为止,观察各类气囊的数量、位置和形态特征。3.3 自凝牙托材料铸型法3.3.1 致死和插管:方法同明

33、胶灌注解剖分离法3.1.1。3.3.2 灌注:将鹌鹑竖起,鹌鹑头向上,两手握住鹌鹑两侧,将吸有自凝牙托材料的注射器插入插管,除去止血钳,快速注射,注射40ml左右时停止灌注,最后将气管结扎。3.3.4 腐蚀、冲洗及观察:腐蚀冲洗方法同ABS丙酮溶液铸型法3.2.3,冲洗干净后和前面的标本进行比较观察。4 试验结果经明胶灌注的标本,各气囊的充盈度较好,通过局部解剖可以观察到每个气囊与周围器官的位置关系。ABS丙酮溶液铸型法灌注的铸型标本外部质地坚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气囊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各气囊外侧面的形态特征(见图1),根据气囊上的压痕可初步判断出与相邻器官的位置关系。自凝牙托材料灌注的标本

34、,可以反映出不同气囊的容积大小,但不易于观察气囊间的分界(见图3)。本文结合实体解剖和对铸型标本的观察,结果表明鹌鹑有9个气囊,现将其描述如下。4.1 颈气囊成对存在,由肺前缘发出,位于胸腔前部背侧,锁骨气囊、气管、食管和颈部肌肉之间。位于颈椎左右侧的颈气囊,在中间腹侧相互接触,但没有相通。颈气囊的后部至第二肋骨。颈气囊无肌间气囊和皮下气囊。颈气囊的椎骨憩室呈小而薄的突起,通过横向的部分将两侧的椎间孔相连,向前延伸至第一颈椎(见图1-1)。4.2 锁骨间气囊为单一气囊,由肺背侧发出,位于两锁骨之间。两侧的气囊与气管腹侧发生部分融合,呈“V”字形,位于翅膀与躯干之间,占据了整个胸前口。位于心脏前

35、面和肺的腹前部,以胸带和肋骨为界。气管和食管位于锁骨气囊的背侧,也是与颈气囊的分界(见图1-2)。锁骨间气囊内外排列有6个憩室,可大体分为胸外和胸内憩室。胸内憩室有心憩室,呈长方形位于心脏基部的侧前方。胸骨憩室伴随胸骨延伸,自胸骨前起始扩展到胸骨的腹后侧。不存在气孔,胸骨内无含气腔。 胸外憩室,分散存在于胸腔口。肩胛下憩室,位于肩胛骨和颈气囊之间,没有充分发育,紧贴锁骨气囊。腋憩室位于肱骨头的腹侧紧贴肩带肌,构成了肱骨的一部分。胸下憩室较长,位于腋憩室和肱骨上憩室的后面,胸骨憩室的背后侧和肺的腹前侧,胸肌内侧,其外表面有第一肋骨的压痕。肱骨上憩室位于腋憩室的后背侧,环绕肩带背部,在肱骨内没有含

36、气腔存在。4.3 前胸气囊前胸气囊成对,无憩室和含气骨,较不规则,近似呈长方形。胸肋面紧贴第四、第五和第六肋骨,向腹内侧延伸至胸骨嵴。肺面紧贴肺膈。腹内侧面与心、肝、食管相邻(见图1-3)。4.4 后胸气囊后胸气囊成对,无憩室和含气骨,属气囊中的最小者,呈对称三角形,位于肺的腹后部,外侧面有最后两个肋骨的压痕,前下方与胸前气囊接触。内侧面紧贴腹气囊,不与内脏相接触(见图1-4)。4.5 腹气囊腹气囊成对,与其他气囊相比,体积最大,自肺的背后缘延伸至泄殖腔,位于体腔内脏两旁。右腹气囊较左腹气囊长,左腹气囊较宽。右腹气囊腹内侧面前部有脾脏的压痕,后部有肠的压痕。外侧面大部分与体壁接触,向上延伸至肾

37、脏腹侧,向后至盆腔背侧部。左腹气囊内侧面除有一些内脏的压痕外,中间腹侧有深而大的肌胃压痕,后部有肠的压痕。背侧缘位于左肾腹侧。左右腹气囊在其背侧面中间两旁伸出一对较小的憩室,即股憩室,不充气到股骨和后肢其他各骨(见图1-5)。5 分析与讨论本试验中采用了三种灌注方法观察气囊的形态特征。由于明胶液在高温时融解成液体,低温时凝固,灌注完毕待标本冷却即可分离周围组织观察气囊的分布,尤其对体积较小的憩室定位准确,但明胶在凝固时质地柔软易碎,只适用于局部解剖观察,不适合整体观察,且不易于观察含气骨。ABS灌注的标本,需硬化35天,不适合分离解剖观察,且具有较大的收缩性,不能充分反映气囊的容积,但可以清晰

38、地观察到各气囊间的分界及相互位置关系。在ABS丙酮溶液铸型标本制作过程中,因ABS丙酮溶液收缩性相对较大,控制好ABS丙酮溶液的灌注量是鹌鹑气囊铸型标本制作的关键。本试验通过对6只鹌鹑气囊的灌注,并对灌注量和体质量进行比较得之以3033ml/100g的比例(见表1)制作的鹌鹑气囊铸型标本易于观察其形态特征。表1:鹌鹑气囊ABS铸型标本灌注量与体质量比例关系表Table 1:The proportional relation of filling capacity and bodymass in quails air sacs cast编号体质重(g)灌注量(ml)比例(ml/100g)1176

39、.270 39.7(失败)2133.24231.53121.13831.44128.44232.75146.24631.46136.74230.7自凝牙托材料收缩性小,成型较快,需在23分钟内灌注完毕,制作的标本可以反映出各气囊容积的比例关系及其立体特征,但气囊间的分界不甚清晰。本文认为以上三种研究方法在禽类气囊形态特征的研究中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鹌鹑气囊共有9个,即单一的锁骨气囊,成对的颈气囊、前胸气囊、后胸气囊和腹气囊,与大多数禽类的气囊是一致的5-6。不同禽的颈气囊椎骨憩室存在差异,在鸡向前延伸至第三颈椎向后延伸到第五胸椎,并且充气到第12肋骨7,而taylor等报道在肋骨上未观察到含气

40、腔8,king报道鸡的椎骨憩室向后仅延伸到颈椎和胸椎的交界处。本试验观察到鹌鹑的椎骨憩室只存在于全部颈椎,没有充气到胸椎。鹌鹑的锁骨气囊基本融合为一个,这与其他禽类的报道基本一致,但锁骨气囊的憩室在不同的禽种间存在差异。Gier9对潜鸟气囊的研究发现,其锁骨气囊伸出6个憩室,即颈憩室、胸骨憩室、喙骨后憩室、肩胛下憩室、腋憩室和胸间憩室。胸骨憩室通过气孔充气到胸骨内,鸽的胸骨憩室较鸡的发达3。本试验观察到鹌鹑的胸骨无气孔,胸骨内无含气腔存在,腋憩室充气到肱骨与北京鸭10、家鸡11的一致。鹌鹑前胸气囊和后胸气囊均无憩室和含气骨,这与鸡、鸭、鸽等一致。鹌鹑的左腹气囊较右腹气囊宽,右腹气囊较左腹气囊长

41、,其他禽类未见此现象。6 结论 通过本试验观察到鹌鹑有9个气囊。即单一的锁骨间气囊和成对存在的颈气囊、前胸气囊、后胸气囊及腹气囊。颈气囊椎骨憩室延伸到了所有颈椎。前胸气囊较后胸气囊大。右腹气囊比左腹气囊长,而左腹气囊较右腹气囊宽。腋憩室充气到肱骨。参考文献:1皮劲松,杜金平,申杰等.鹌鹑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26-2927.2付晶,白秀娟.鹌鹑的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09,7:36-37.3Akester A.The comparative anatomy of the respiratory pathways in the domestic fowl, p

42、igeon and domestic duckJ.J Anatomy,1960,94:487-505.4Burcu O,Merih H,Murat K.Gross anatomy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in goose:Bronchi and sacci pneumaticiJ. Ankara niv Vet Fak Derg,2009,56:165-170.5King A,Dinah C.The maximum capacities of the lungs and air sacs of Gallus domesticusJ.Journal of Anatom

43、y,1962,96(4):965.6Rigdon R,Ferguson T,Feldman G. Air sacs in the turkeyJ.Poult Sci,1958,37:53-60. 7King A,Kelly D.The aerated bones of Gallus domesticus:The fifth thoracic vertebra and sternal ribsJ. British Veterinary Journal,1956,12:279-283.8Taylor R,Beone M,Barnett B.Lastic infusion and casting o

44、f the avian air sacsJ.Poult Sci,1962,41:1940-1943. 9Gier H.The air sacs of the loonJ.Auk,1952,69:40-49.10Mennega A,Calhoun M. Morphology of the lower respiratory structures of the White Pekin duckJ. Poult Sci,1968,47(1):266-280. 11Hogg D.The distribution of pneumatisation in the skeleton of the adult domestic fowlJ.J Anat,1984(138):617-629. 附 图图1. 鹌鹑气囊ABS铸型标本左侧面观Fig.1 left view of ABS cast of a quail air sacs图2. 鹌鹑气囊ABS铸型标本右侧面观Fig.2 Right view of ABS cast of a quail air sacs162435图3. 鹌鹑气囊自凝牙托材料铸型背侧面观Fig.3 Dorsal view of self-curing denture acrylic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