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市场.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9974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诊断市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分子诊断市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分子诊断市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分子诊断市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分子诊断市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诊断市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诊断市场.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子诊断市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纲要)已将生物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2010年9月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也将生物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医疗保健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参与性”(Preventive、Predictive、Personalized、Participatory)的“4P”医学将替代传统以治为主的诊疗方式。要注重发展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开展重大疾病及常见疾病的分子分型分期与疾病早期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数

2、字化的可共享的临床资料、标本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研究重大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重大疾病分子分型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确证及临床评价,重大疾病个体化的临床诊疗方案。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分子诊断是预测诊断的主要方法,既可以进行个体遗传病的诊断,也可以进行产前诊断。分子诊断的材料包括DNA、RNA和蛋白质1. 分子诊断技术行业介绍行业概况u 全球体外诊断(IVD)市场收入和增长率(2010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收入和增长率,Source:B 2011)2010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的规模逾400亿美元,中国的体外诊断市场大概为150亿人

3、民币。预计到2014年,全球的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可达到500亿美元,中国的体外诊断市场达到350亿元。u 全球市场份额(2010年 分子诊断主要市场份额比重,Source:B 2011)目前,全球的体外诊断市场中以美国、欧洲、日本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新兴市场占据的份额很小。u 全球体外分子诊断(MDx)市场收入和增长率(2007-2014年 世界分子诊断市场收入和增长率预计,Source:B 2011)根据研究报告显示,分子诊断是体外诊断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部分,分子诊断占体外诊断(IVD)的比例已经从1995年的2%增长到了2009的10%。全球的分子诊断市场发展速度达到10%以上,中国的分子

4、诊断市场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增长速度为全球的2倍,分子诊断产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会。u 销售对象(主要销售对象及其比例,Source:B 2011)目前,分子诊断产品主要应用在临床各科的诊断中,如肿瘤、感染、遗传等方面,这部分的应用占到了74%。其次应用于各种体检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及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市场等方面。u 全球分子诊断主要产品的销售及其比重(百万美元):2010销售%比重2015预计销售%比重传染病检查2,375504,37554血检7201589011活组织检查96520162020肿瘤检查15033004产前检查17042503凝聚物检查

5、13531752组织分型10021652遗传病检查10021101药物诊断5012002总共4,7651008,085100Source:Kalorama Information 2011用于传染类疾病治疗的产品是分子诊断的主要组成部分。许多临床诊断产品开发者都认识到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不过感染类疾病分子诊断市场已经确立,对于新的市场竞争者来说,几乎没有机会了。厦门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感染类疾病分子诊断产品市场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沙眼衣原体(CT)和奈瑟球菌(NG)检测占据主要份额。然而,感染类疾病分子诊断产品市场增长基本停滞,因为需求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竞争

6、异常激烈,市场甚至有下滑趋势。不过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的分子诊断产品市场呈快速增长趋势。 HPV是临床上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元凶。现在主流采用巴氏试验排查宫颈癌。但巴氏试验具有主观性,而且临床敏感性仅有约80%。另外,持续HPV感染导致细胞变形,难以用染色剂检测出来。而用分子诊断试剂直接对HPV进行检测非常客观,临床的敏感性可达到100%。因此,用于HPV检测排查宫颈癌的分子诊断产品市场容量较大,而且增长潜力较为可观。主要市场参与者:据统计,开发分子诊断产品的公司数量已经从1995年的100家增加到2010年的500多家。 u 国外成功分子诊断企业:美

7、国生命技术公司(Life Technologies)、安捷伦(Agilent)、昂飞(Affymetrix) 、Gen-Probe等;设备提供商BD、GE、西门子、Ortho Clinical Diagnostics、生物梅里埃、希森美康、贝克曼库尔特等;药品提供商雅培、罗氏、拜耳等。厦门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Source:Kalorama Information 2011可以看出世界分子诊断市场主要由欧美的一些大型医药公司占有,新兴市场和一些小型生物医药公司很少具有市场竞争力。唯一例外的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德源生物(China Medical Tech),其是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设备、试剂的研发、

8、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但据医疗保健市场研究出版商Kalorama Information公司2011年世界分子诊断市场的报告,中国的分子诊断市场主要还是由本地的厂商提供。具体原因,可能涉及到国内专利,政策和价格方面的因素。u 国内主要分子诊断企业:国内也有一批颇具特色的分子诊断相关企业,如:达安基因、博奥生物、科华生物、匹基生物、厦门艾德、联合基因、上海浩源生物、福州泰普、广州益善、江苏为真等。2. 分子诊断市场的前景、机遇u 市场热点全球分子诊断(MDx)市场热点的时间线,2004年,全球分子诊断市场热点集中在传染病诊断、移植分子配型方面,到了2008年,转移到了肿瘤敏感性检测、遗

9、传病筛查与诊断方面。预计到2012年,分子诊断技术将会大范围的应用到肿瘤个性化治疗、昂贵药物治疗监测、药物代谢基因组学等, POC检测、法医、人群健康筛查与体检、重大疾病预警与诊断、公众分子基因档案建立等方面的应用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u 用药个性化从用药的个体化差异出发,体重、身高、性别、遗传、病程、环境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药物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遗传因素。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张伟教授认为每年6.7% 的住院病人都会产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没有一种药物对所有的人群都是安全有效的,通常情况下,全球重磅炸弹级药物的有效性也不过40%-60%。目前,70余种药物经美国FDA批准贴上

10、了遗传标签,用于指示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在应用该药物时对疗效和毒性的指示作用。个体化用药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基因检测将会发挥它独特的优势,指导着新药的研发及应用。分子诊断将来还有望普遍应用于人群健康筛查与体检、重大疾病预警与诊断、公众分子基因档案建立等更为广泛的方面。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预防,随着这种需求的增加,将会刺激着分子诊断市场不断发展。厦门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兴市场崛起在新兴市场上,体外诊断产品增长迅速,而分子诊断产品增长较为缓慢。整体而言,临床分子诊断产品市场还是在发达国家地区较为成熟。一些工业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澳大利亚、以色列、巴西、中国和印度,将会具有竞争

11、力较强的分子诊断企业。美国仍旧在体外诊断产品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分子诊断产品市场尤为如此。欧洲的感染类疾病测试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活组织检查中的组织检验市场更是增长迅速。2010年,美国和欧盟占分子诊断产品市场的79%。而感染疾病和癌症的分子诊断产品市场增长最为迅速,随着发达国家医疗保健系统的实施,分子诊断产品市场还将呈持续增长态势。不过,新兴市场才是分子诊断产品未来增长的希望。到2015年,预计新兴市场国家(主要是拉丁美洲和环太平洋地区)将会是分子诊断产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区。这些地区常规的DNA测试开展得还不十分普遍,随着对发达地区的追赶,地区间的不平衡性将随之缩小。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始给医

12、生提供精细的诊断测试以帮助评估疾病风险和疗效。政府和私人医疗保险机构也开始认识到新的分子诊断的价值,从而同意为此支付费用。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医疗模式的转变,社会市场对分子诊断的需求不断增加,伴随着相关企业市场扩张和自身创新的需求,分子诊断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3. 主要市场挑战:1.政策风险u 产业政策风险PCR 检测技术是20 世纪90 年代发展起来的疾病检测先进技术,是最先进的基因诊断技术之一。1993 年以后,国内逐渐开始在临床诊断方面使用这项技术。但是当时PCR 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PCR 扩增产物的污染带来假阳性,因而误诊率高;二是不能定量,从而降低了对

13、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加上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的混乱,致使我国卫生管理部门曾发文暂停使用PCR 诊断技术。但新研究开发的荧光定量PCR 技术,完全克服了传统PCR 技术的缺点,使该技术在临床疾病检测中具有了实际应用价值,并得到国家卫生管理部门的肯定。尽管如此,由于基因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对其认识有一个渐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荧光PCR 检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存在认知不足的缺陷,从而面临相关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u 医保政策的限制医保及商业医疗保险是否支付分子诊断的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分子诊断市场的拓展和新产品的推出。当前的报销政策更鼓励治疗疾病而不是通过早期诊断进行预防,对分子诊断产品的推广

14、非常不利。2. 产品或技术被淘汰的风险目前对荧光定量PCR 检测技术具有潜在竞争力的技术主要是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荧光定量PCR 技术一次只能检测一个或几个目标基因,而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实现对大量目标基因的同时检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测序和基因芯片在国内外已成为研发热点。若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迅速成熟并大规模产业化,将对PCR产品造成较大的冲击。但是,目前基因芯片的大规模临床应用还存在尚未克服的技术缺陷,主要是由于芯片诊断特异性和灵敏度低、芯片诊断成本高昂和芯片诊断配套仪器价格昂贵等原因,预计荧光定量PCR 检测技术在今后5 到10 年内可保持临床基因诊断的主导地位。未来即使基因芯片

15、技术有重大突破,可用于临床诊断并形成产业化,基因芯片技术也只是对现有荧光PCR 检测技术产品的部分取代。因为大部分疾病的诊断不需要进行高通量和集成化基因检测,而荧光定量PCR 诊断试剂技术成熟、定量准确和成本低廉,它仍将是临床疾病基因诊断的主要手段。因此,PCR产品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3.新产品和技术开发方面的风险由于处于高风险、高产出的高科技行业,公司快速、稳定成长的关键是要拥有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及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研制的能力,如果本公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不足,就可能出现新产品开发跟不上市场需求,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差距拉大等方面的风险。除此之外,在新产品研究开发过程

16、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研究开发失败或进展缓慢,从而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4.国外企业加速渗入中国分子诊断医疗市场国外企业开始渗入和参与中国分子诊断医疗市场,预计将对国内现有的分子诊断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市场份额或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根据最新的消息, Life Technologies公司宣布与中国领先的分子诊断技术公司达安基因在1月17日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中国成立体外诊断技术合资企业Life-达安诊断。Life-达安合资公司总部设在广州,将借助Life Technologies公司的3500Dx基因分析仪及Cycle Sequencing技术,致力于分子诊断试剂的研发,为癌症、传染性疾病和遗

17、传疾病的体外诊断分析提供强力支持。通过成立合资企业,2家公司将扩展毛细管电脉冲技术在我国的临床诊断应用。达安基因首席执行官周新宇表示:“20年前,达安与Life Technologies的前身ABI公司合作,将PCR技术引入中国分子诊断领域,使中国发展成PCR技术临床应用最具潜力的国家。今天与Life Technologies的合作,将把后者的领先科技产品引入到中国的体外诊断市场,同时,也把达安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我们将携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外诊断高科技产品供应商。”6.其它挑战高昂的诊断费用与实验室设备需求,终端用户的选择权增加,利润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研发成本提升,都挑战着分子诊断产

18、业的成本利润。医疗保险和报销障碍、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全球对分子诊断审查、批准与监管滞后等问题又使分子诊断的发展套上了一副枷锁。发展中国家的分子诊断产业更是处于弱势地位,市场还很不成熟,国内的相关企业虽然很有特色,但产品还很单一化,需要政府、医疗相关机构、医院、企业等方面形成互动,构建完善的商业环境,共同推进这一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关注u 关注企业具有相关的专利数量、产品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人才储备企业的核心技术的专利能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由于处在高技术行业,产品存在随时会被淘汰的可能性,所以需要保障企业后续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人才的稳定性,以跟随市场变化的新方向。u 关注企业的市

19、场意向欧美市场和日本市场趋于饱和,竞争压力较大,另外由于专利和安全标准方面的因素,参与欧美市场的可行性偏小。而国内市场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较为可观。u 关注企业的产品类型传统的PCR传染病检测试剂,比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沙眼衣原体(CT)和奈瑟球菌(NG)需求已经趋向饱和,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另外活组织检测,肿瘤检测和药物检测等,都是以后发展的热点。u 关注企业配套设备的生产能力或者代理销售权配套设备的销售对试剂的推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否配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决定了企业是否具有全球市场的参与

20、能力。而是否配套设备的生产能力或者代理销售权决定了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u 关注企业的产品价格基于分子检测产品的价格仍然偏高,其价格水平决定了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较低的价格能够保障企业的竞争力。 分子诊断细分市场分析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而出现各种新的生物技术,这些生物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推动并在发达国家催熟了一个新兴的临床诊断市场分子诊断市场。广义的分子诊断包括临床生化和核酸检测,目前主要指应用各种生物技术检测组织个体内DNA或者RNA,用来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或者判断预后。人类基因大约有3万个基因,理论上以单个基因为基础的治疗将需要一个匹配的诊断测试,按照大约5有诊

21、断意义,则有1500个基因为基础的检测可以商业化。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分子诊断产业主要由传染病检测和血液筛查推动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但药物基因组学,预后诊断和分子肿瘤诊断将在近几年并在未来十年显示强劲的市场发展趋势。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分子诊断市场是体外诊断市场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从各大生物新闻网站不断对生物公司推出新产品的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蓬勃兴盛的市场,也是一个以技术为原动力的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市场研发潜力的领域。按照分子诊断技术目前实际的应用程度和市场的接受程度,可以主要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感染性疾病(包括血液筛查)、遗传病检测(包括染色体病检测)、肿瘤学

22、、药物基因组学。 相对于成熟的临床实验室检测如血液学和微生物学检测领域的低增长或者不增长,分子诊断市场的特征在于空前的增长速度。分子诊断技术将驱动诊断产业的市场容量和应用范围的急剧增长,平均每年增加的收入将超过30,某些分子诊断领域的增长将超过80。在某些领域如药物基因组检测,疾病风险诊断和肿瘤分子诊断应用市场,在未来几年中将会更迅猛增长,但目前而言,至少在未来35年内,特别是在某些新兴的市场发展大国如中国,其真实的市场机会,主要存在于核酸检测市场的两个主要方面:临床诊断和血库筛查。分子诊断的消费者是独立的个体终端用户,研究机构或者医院实验室,临床独立检测实验室和内科实验室,包括血筛在内的感染

23、性疾病,迄今为止是终端用户的最大部分,占整个市场的90。今天几乎所有的分子诊断测试都是基于PCR技术, RNA聚合(NASBA,TMA),连接反应(ABI,Abbott),和DNA修复(invader)等技术,而基因芯片等其他技术正在不断成熟并在大型诊断公司的强力推动下不断占据市场份额。定量PCR是应用最广泛的分子诊断技术,据估计其市场份额高达15亿美金。 2005国外商业咨询公司预测有12种检测项目,在体外诊断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分别为肝炎检测;心脏标记物;细胞遗传学检测;不孕检测;基因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肿瘤检测;HPV;生物芯片的临床应用;细胞成像;艾滋病;传染性疾病。大部分为分子

24、诊断领域或者同分子诊断相关,包括大型的独立商业参考实验室如Quest和LabCorp在内的各种老牌和新兴的分子诊断产品开发和应用公司,正在为立足于分子诊断市场并保持步伐而投入巨大的资金用于研发各种技术平台和相关产品。 总体而言,目前全球的分子诊断市场大背景可以概括如下: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不仅导致了已有不方便或不精确的检测项目被取代,并产生了新的诊断检测项目。尽管个体化医疗的发展当前促使分子诊断获得巨大的发展,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分子诊断最大的市场份额,大约80,仍然是感染性疾病领域。最常见的分子诊断项目是检测病毒和细菌感染性疾病或者监测HIV和HCV患者的病毒载量,最特别的情形是出现在中国,由于中

25、国庞大的HBV患病和携带者人群,在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分子诊断项目是检测HBV感染。全球分子诊断市场目前价值65亿美金,到2008年可望增长3倍。Roche diagnostics是最顶级的分子诊断公司,占据了这个市场60的份额,2004年高达8.7亿美金来自分子诊断,超过60的销售收入来自于该公司的Amplicor HIV和肝炎病毒检测。尽管感染性疾病领域,特别是病毒载量检测继续占据市场最大份额,大约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其他分子诊断领域,特别是肿瘤学领域,未来将也更高的速度增长。当前欧美市场增长最快的分子诊断检测是HPV分析,每年以30-40速度增长,占据分子诊断市场约3-5,未来几年将

26、占据10-15。分子诊断技术出现了新的应用:耐药病毒株基因分型、肿瘤诊断和预后、疾病易感性和预测、遗传性疾病的诊断、药物反应的预测和法医/个体识别检测。人们已经有了更大的兴趣发展基于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和SNP的检测。但是,这些检测仍然停留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仍然没有发展到应用于临床的理想程度。当前,许多先进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分子诊断市场,特别有助于肿瘤和心血管领域生物标记物的研究。但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哪些生物标记物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和潜在的商业价值,这需要时间来从技术上进行可行性确认和临床应用的适用性确认。对产业界人士而言呈现显著商业机会的一个新兴领域是药物基因组学的出现。由于发展基因为基础

27、的检测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制药公司已经对发展这一领域显示了极大的兴趣。这些检测也可以用于药物研发过程,帮助缩短和临床考核合理化的过程。对于传统在分子诊断领域占据优势的大公司如Roche、Gen-Probe和Bayer而言,这一点的意义在于制药公司代表了一股新兴有影响力的对手。FDA对接受新的药物基因组检测持谨慎的态度,但是在欧盟,人们对用新的诊断方法减少卫生服务的耗费表现了很大的兴趣,并对此表现了很大的弹性。 二、感染性疾病市场和血筛市场 从目前分子诊断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实际收益来看,感染性疾病代表了分子诊断商业应用最大的市场。FDA首先认证的分子诊断产品也来自于这个领域。感染性疾病在应用分

28、子诊断技术时,由于其相对于传统方法快捷方便、敏感,相对于遗传病或疾病易感性检测没有争议,而且可以从不同层次如基因分型或耐药等区分病原体,使得分子诊断产品在该领域能够迅速发展,并且随着相关仪器平台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普及。在过去的近十年中,分子诊断产品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主要在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HPV,HBV,HCV,HIV,HSV,TB领域。 在HPV市场方面,由于相对于成熟的技术加上人们的接受程度,随着市场开拓力度的增加,HPV检测是感染性疾病领域欧美最有潜力的市场,并且也是目前分子诊断市场中增长最高的领域。HPV检测的背景在于不同型别HPV感染同宫颈癌的相关

29、性不同,如6,11型不会引起宫颈癌,而高危型16,18等会最终导致宫颈癌,因此,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必须要对生殖道HPV感染的妇女进行基因分析来提供进行疾病预防。实际上,由于欧美国家广泛的宫颈涂片(PAP)检测,其宫颈癌的发病率是很低的,分子分型将进一步降低这种发病率。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宫颈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肿瘤,这将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必须要重点注意的公共卫生问题,也必将成为跨国分子诊断公司未来占领的重点领域。 目前,FDA认证了两种HPV DNA检测,分别为Digene公司和Roche公司的产品。 在血筛领域,由于血液安全的刚性要求,无论对于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这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同时

30、,在血筛领域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必须用最新的技术和可靠的试剂,目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FDA认证的血筛检测产品分别来自于Roche、bioMerieux,、Gen-Probe、Bayer Corp等多家公司,所选用的技术平台为荧光PCR、NASBA、TMA(转录介导扩增),信号扩增技术,而在前期的核酸提取方面所选用的产品则每个国家又各不相同。同时由于欧美发达国家HCV发病率高于HBV,各家公司的产品其侧重点又各有不同,为HIV和HCV分检或合检产品,或者HBV/HCV/HIV合检产品。另外,Gen-Probe公司的产品由Chiron公司负责销售,National Genetics Institu

31、te也发展了FDA许可的实验室产品。 按照美国商业咨询公司对美国市场的调查,感染性疾病将从2005年近40亿美金增长到2009年的近50亿美金,到2013年达55亿美金,平均增长率为7.4。血筛市场从2005年近6.6亿增长到2009年14亿美金,到2013年达15亿美金,平均增长率为24。但是总体而言,由于欧美市场相对发育成熟较早,加之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口市场和卫生条件相对稳定发达的市场,在这个领域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缓慢增长期。因此,依据商业调查,当前的在感染性疾病领域应用分子诊断方法的年增长率实际为2左右。CT,NG,HIV,HBV,HCV,HPV占据了这个市场90的检测量,同时也占据了

32、90的检测收入。但是,对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如中国和印度,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公共卫生环境的迫切需要,这些国家正在经历市场的高速发展期,从Roche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到Qiagen公司收购中国深圳匹基公司就可以看出,大型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并发力。 三、遗传病检测市场 遗传病可分为Mendelian遗传病,多因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分子诊断在遗传病中的四种基本应用为: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筛查,遗传易感性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携带者筛查针对特定遗传病的基因携带者易感人群进行分子检测如CF。这些检测将为怀孕夫妇评估是否会生下一个患病婴儿提供信息支持。遗传易

33、感性检测适合于有显性遗传病家族史的个体如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产前诊断涉及到应用分子诊断的方法决定受孕胎儿是否存在疾病基因或者染色体异常。最近全球范围内正在发展的应用孕妇体内的胎儿有核红细胞和游离的胎儿核酸来进行非侵入性产前诊断,以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发现孕妇体内胎儿游离核酸进行性别鉴定和Rh血型分析为代表,到目前Sequenom已经开发出应用胎儿游离核酸来进行Down综合征的诊断,这是一个新兴并发展迅速的领域。新生儿筛查主要针对代谢性疾病如PKU,gaalctosemia和 hypothyroidism等。厦门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75应用于遗传病的分子检测是产前诊断。产前诊断可以检测性别

34、,各种三体综合征和移位,如Down综合征或者Fragile X综合征。其中,据国外发展染色体异常检测技术公司的推测,全球染色体检测市场约8000万美金的市值。细胞遗传学的核型分析虽然作为染色体检查的金标准,可以部分应用FISH、QF-PCR或者其他多重扩增技术在新的平台上代替。在产前诊断市场中,FISH方法具有很强的应用型。Vysis公司是主要的商业应用公司,相对于核型分析,FISH的优点如下:用于从母亲血中分离的胎儿红细胞进行分析,代替羊水或者绒毛;在怀孕早期FISH究可以提供结果,更快且便宜;FISH在确定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时无假阳性或者假阴性。而其他方法如QF-PCR技术等由于其多重扩增

35、,耗时短,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由于知识产权和成本控制等原因,目前FISH技术的商业应用在美国应用很广泛,而QF-PCR技术在欧盟等国商业应用广泛,已有多家CE认证的产品。 携带者筛查代表了大约所有分子检测的5.1%。当前这些检测比较昂贵,而且社会教育,经济等原因大多数人们并不理解携带者遗传检测的意义且心存侥幸。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遗传易感性筛查,仅仅占用于遗传病分子诊断的2.3%。这个领域的应用也存在着相同的障碍如花费、隐私、咨询和对结果的评估等因素。例如,Myriad Genetics公司推出的BRCA Analysis检测用于乳腺癌遗传家族的筛查。同时这家公司也推出了结直肠癌预测分析和黑色素

36、瘤分析,但是,这个领域在未来的10年中不会出现预期的显著市场容量增长。 最后,大约17.6%的遗传病检测涉及到新生儿筛查。这部分检测主要部分涉及到从胎儿出生到患病毒感染的母亲如HIV、CMV和HSV等,严格意义上这并不是遗传病检测。当前在新生儿生化筛查中对样本的收集存在难题,通常很难提供足够的样本供23次常规检测。应用分子方法,如PCR和微阵列技术,可以迅速筛查代谢性疾病包括CF,地贫等。 目前全球范围内商业应用于遗传病检测的技术手段主要有FISH,SNP分析,PCR-测序等。大多数情况下,异常的FISH结果可以用核型分析来确认,而且随着基因组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发展了新兴的技术如CGH等

37、。SNP分析可以对多种染色体隐形遗传病携带者进行诊断,并可用于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的的确认。这是一个貌似很大的市场,但至少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或者产生国内外学者推测的市场效应,其可能的原因在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功能分析没有完成;遗传病实际发病率低,发展单独的商业试剂盒成本高;检测花费大;遗传咨询同分子检测不能同步;检测结果的医学解释不明显。从美国的遗传诊断市场来看,产前诊断市场和新生儿筛查市场每年增长率可以在10以上,遗传易感性筛查在10左右,到2010年其总量分别可以达到12亿,2.2亿和1.0亿美金。实际上产前诊断是遗产病领域最大的市场,也是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占据了整个遗产分子诊断的70以上的市

38、场。 四、肿瘤分子诊断市场 在后基因组时代有许多方法分析肿瘤,最流行的是依赖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实际上,一个肿瘤是细胞基因组和他的微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肿瘤细胞基因组会出现缺失,重排,甲基化,扩增和插入。在分子肿瘤学领域,可以应用肿瘤分子标记来检测肿瘤细胞出现的缺失,重排,甲基化,扩增和插入,从而对肿瘤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示并可查知肿瘤易感性。 肿瘤的分子诊断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肿瘤处理包括治疗前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治疗预后,及肿瘤易感性检测。肿瘤处理相关分子检测正处于市场发育的早期,从长远来看,肿瘤处理的分子检测可以让临床医生决定特异肿瘤的亚型,选用最有效的方法,提供更

39、精确的预后信息。随着当前针对肿瘤靶向治疗而应用于临床的多个单克隆抗体的出现,由于不同遗传背景,应用这些方法必将驱动分子检测的发展,这将可望是一个巨大的检测市场。如当前应用在乳腺癌患者中药物Herceptin,必须先检测该患者是否存在HER2/neu基因扩增或过表达。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Erbitux,必须先检测是否存在EGFR基因突变。2005年全球单克隆抗体抗癌药物已经产生了73亿美金的销售收入,是最成功的一类抗癌制剂,未来全球市场收入还会继续增加。由于单克隆抗体药物针对不同遗传背景特定的基因如HER2/neu、EGFR、BCR-ABL等,因此针对这些基因的分子检测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目前

40、各大制药公司都纷纷同生物技术公司形成战略联盟,不仅在研发药物时用分子检测的方法来测知药物机理和毒性,还应用相关检测来对用药进行指导。 对于肿瘤易感性检测而言,由于这个市场存在检测费用昂贵,可应用的检测项目少,涉及到个人隐私等原因阻碍了市场的发展。同时也由于现在出现的大多数肿瘤易感性检测项目被专利化,其造成的技术壁垒也阻碍了其他公司的进入,导致市场不能迅猛发展。目前最为成功的检测项目为Myriads 公司发展的BCRA检测,该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这项检测,但是这仅仅是美国市场如此。在欧盟市场,由于欧盟相关公司在欧盟议会的建议下,成功阻击了该项专利的实施,扫除了专利对该项目发展的产业障碍,这也是

41、欧美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分子诊断产业而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也是大大小小分子检测相关公司为了保持经营独占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手段。当前,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而言,由于起步晚,本身在分子诊断产业中的技术水平低,真正在产业的上游拥有的基础专利很少或者没有,虽然当前没有明显的遭受来自国外公司的专利攻击,但由于中国市场的庞大,不代表当这个产业发展到足够大后,跨国企业采用放水养鱼的策略,然后采取专利攻击而获得超额收益。在专利技术上怎样尽早采取应对的策略并积极准备,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利保护手段,而且能够在市场中真正形成以技术为产品发展推动力,并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同政府,科研院所,医院,各种检测实验室形成

42、有效的联盟关系,以便在未来可能的专利战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临床应用的分子标记物市场可望从2006年的4.27亿美金跃升到2010年的10亿美金。特别是在诊断领域,如卵巢癌的分子标记物检测可望从2006年的1.75亿美金增加到2010年的3.28亿美金,其他的肿瘤如宫颈癌,膀胱癌等分子标记物检测市场同样也会有巨大的增长。 由于针对肿瘤治疗方法日益增多,因此产生了更多的检测项目来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监测治疗效果。同时,欧美政府努力扩大肿瘤筛查和增加研究基金将激励市场的增加。2004年欧盟总的体外肿瘤诊断市场估计5.23亿欧元,这当中免疫分析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紧接着是免疫组化,临床

43、化学和NAT检测。但是,核酸检测可望是增长最快的领域,在2004-2011年之间估计有33的复合增长率,到2011年激发总体市场达8.85亿欧元。在美国市场中,肿瘤治疗相关分子检测其每年增长率高达280,而其肿瘤易感性检测仅为5.6,2005年肿瘤治疗相关分子检测和易感性检测产值分别为5.4亿美金和0.4亿美金,到2010年分别达到12亿美金和0.5亿美金。 五、药物基因组的分子诊断市场 药物基因组学,由SNP检测和基因分型构成,是研究基因型变异对表型表达的影响,利用基因分型信息预测药物治疗的效果。全球新兴的药物基因组学市场将利用遗传信息进行个体化治疗,这也是许多药物公司正在专注研究的课题。随

44、着老年化问题的日益临近,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也日益在药物基因组学方面进行频繁互利协作。 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对于个体化药物治疗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避免了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或者医疗资源的浪费。当前的方法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很困难。在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建立良好的相关性。迅速而相对经济的遗传检测。基因的变异是很常见的。当前在药物基因组学的领域,尽管FDA的态度比较谨慎,但是FDA仍然建议在初始应用某些药物如warfarin时,应该标记患者的遗传变异对药物剂量有影响,需要检测CYP2C9和VKORC1基因的遗传变异状况。2004年Roche诊断和Affymetrix宣布推出AmpliCh

45、ip CYP450产品, 是第一个特定用于临床实验室的微阵列产品,也是一个药物基因组应用的产品。这个产品让Affymetrix公司把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到了临床实际,是一个在个体化医疗方面巨大的进步。这个产品分析CYP2D6 和CYP2C19序列;两个基因在许多商业应用的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抗体和抗抑郁药。 药物基因组学当前主要是关于HIV/AIDS治疗,如Celera Diagnostic公司发展的HIV分型检测,在美国药物基因组学市场中占据一半多,但是其他领域新的发现将极大的增加了这种类型检测的机会。在精神卫生领域的新发现,特别是和神经精神疾病的遗传关系(合理化治疗程序)

46、将代表了药物基因组显著的增长领域。另外在肿瘤用药安全和毒性方面的一些生物标记基因如TPMT,已经应用于检测肿瘤化疗药物的反应。美国的监管机构FDA为了应对这种迅猛发展,于2005年发布了药物代谢酶基因分型系统二类特定控制指导文本,美国国家临床生化学院发表了药物基因组检测医学实验室操作指南草案。 调查发现,药物基因组学现在约占2的分子检测,并将以平均近200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它是未来分子诊断市场中收益最大的部分。肿瘤的分子检测包括易感性和检测也将近有200的增长潜力,但是比药物基因组学市场覆盖要小一些。随着生物公司观察到FDA态度的转变,相关应用药物基因组学的信息到个体化医疗中的兴趣正在

47、增加,各大生物技术公司也纷纷推出新的SNP分型技术如ABI SNPlex 基因分型系统、Bio-Rad高/低通量分析系统、Sequeom质谱系统、DxS蝎子探针系统、Illumina和Affymetrix芯片系统等,并随着新产品的不断问世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公众对分子诊断技术的逐步认识和接受程度对市场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当然分子诊断应用也明显有能力影响到医学诊断。有效的监管机制将增加公众和立法机构在分子诊断中的信心,甚至对于已经确认的检测,当检测人员缺乏解释结果的相关训练,也会损害到对分子诊断检测价值的信心。因此,分子诊断公司和临床检测实验室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咨询指导。 分子诊断通

48、常的增长率将是同PCR一样指数级增长,有最大的收益。但是,尽管方法简单,检测和技术必须更简单一些,也需要更适用于市场需要。对于新兴公司,开拓市场是非常困难的,专利壁垒和技术许可是很难绕过的门槛,当前几乎所有存在的有应用前景的检测标志物都已专利化。因此,为了能够在市场中立足,许多生物技术公司经常使用专利工具进行市场垄断如Abbott 2006年因为专利侵权支付Innogenetics 700万美金、 许多的修正如同源扩增和DNA微阵列同一检测进一步增加了高通量。这个状况伴随着基础的PCR专利的过期不是改变。大多数的分子诊断检测当前都是用手工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对分子诊断影响重大,特别是DNA-芯片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