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组织侧貌在口腔正畸中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0162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软组织侧貌在口腔正畸中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软组织侧貌在口腔正畸中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软组织侧貌在口腔正畸中的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软组织侧貌在口腔正畸中的重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软组织侧貌在口腔正畸中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软组织侧貌在口腔正畸中的重要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软组织侧貌与口腔正畸治疗梁妍华 (1975年6月),女,研究生,口腔正畸专业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 人的面部吸引力是不同因素的结果,例如发型,眼睛,鼻子,肤色以及软组织侧貌的形状,其中前几个特征在口腔正畸的诊断和治疗中很少考虑,但软组织侧貌却是许多正畸患者,特别是成人,寻求正畸治疗主要的动机之一,也是正畸医生在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时经常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早在18世纪,Hunter就指出获得协调而美观的唇部侧面外形是口腔正畸治疗的目的之一。而许多国内外著名正畸医生都主张口腔正畸不仅要取得颌骨和牙齿良好且稳定的功能关系,而且要达到面部软组织侧貌的美观,和谐。的确,软组织侧貌形态对个人容貌的影响是一个不

2、容忽视的因素,良好的软组织侧貌往往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更重要地是美丽具有更大的社会吸引力可以赢得更多的社会交往和个人发展空间。大量研究1-4显示软组织侧貌的面下1/3对容貌的影响最大。而软组织侧貌面下1/3的外形本质是由颏-唇-鼻之间的关系形成的。正畸医生可以通过改变牙齿的位置使得唇的位置发生改变,以此来改善由于唇部引起的颏-唇-鼻关系的不协调,从而达到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协调,美观。因此,本文就软组织侧貌面下1/3的主要美学参考标准以及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做一综述。1. 目前国际上较常用判断软组织侧貌的参考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1 E 线E 线是Ricketts4于1968年提出的,又叫Rick

3、etts 线,是指经过软组织颏前点和鼻尖点的连线。在评价软组织侧貌时具有美学价值较高的参考意义。主要用于评价上下唇的突度。Ricketts通过对白种人的研究发现,乳牙期上下唇位于线之前;儿童时(12-14岁)上下唇在该线前后(下唇约在E 线后方2mm3);成人下唇在该线后4mm。即随着年龄增长唇部是逐渐后退的。中国人侧面型较白种人突出,属于略凸面型,只要表现在比白种人较后缩的颏部,故侧貌唇位较白种人偏前,据统计恒牙初期时上下唇均在E 线前者占76%。1.2 B 线 B 线是由Burstone5 于1967年提出的,是指经过鼻下点和软组织颏部最前点的连线 , 用以评价上下唇突度 ,指出已经完成生

4、长发育的人 , 此二点很少受正畸力的影响 ,并且认为在唇肌放松时和闭合时侧貌有所不同, 唇的长短不同 , 对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的反应也不同。他得出唇部在放松时正常牙合青少年上唇突度为(3. 5 1. 4) mm ,下唇突度为(2. 2 1. 6) mm。 王云6等对安徽籍正常牙合青年面部软组织侧貌研究得出上下唇部最突点到B线的正常值分别为( 5. 6 1. 4) mm和 ( 3. 8 1. 5) mm ,较侧貌理想的白种人的双唇略前突一些。1.3 H 线 H 线是Holdaway7于1983年提出的,又叫Holdaway 线,是指经过上唇突点和软组织颏部最前点的连线。H角,是指H线与软组织面平

5、面的交角。中国人的H角为11.04.13根据杨岱威8等的研究,辽宁地区汉族男女性H 角分别是18.9033.332和17.5243.027。 罗卫红等9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种族和地区性差异, 正常牙合人群E 线、B 线比H 线判定的效果好,一致性和敏感性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颏-唇-鼻的协调关系是面部侧貌协调的基础,E线,B线都分别经过了鼻和颏部的解剖标记点而H线没有考虑到鼻部的影响,因此对侧貌评价的敏感性略差一些。1.4 Z角 Z角是由Merrified 10于1966年提出的,是指软组织颏部最前点至最突的唇(上唇或下唇)的切线与眶耳平面(FH)所构成的内下角。Merrified 认为该线是对H线

6、的改进,可更好的代表唇部前突的程度。白种人在理想侧貌下该线应与上唇正切,而下唇可能与该线正切或在该线微后。白种儿童Z角为78.55(1115岁),成人为80.55时,能获得最好的美学效果。而根据袁东辉11等的研究,中国汉族恒牙初期正常牙合Z 角为70.973.48时侧貌协调美观。 1.5 S 线 S线是Steiner12 于1960年提出的,是指经过软组织颏部最前点和侧面鼻S形(鼻突部至上唇的S形)中点的连线。用以评价上唇的位置。此线与NB的夹角可用以评价软组织侧貌的改变。Steiner认为理想时,S 线切过上下唇最突点。1.6 G 线 G线是 Fawrraw et al 13 于1993年提

7、出的,是指G点到 FH平面的垂线为标准 , 测量上下唇到此垂线的距离来判断唇部美观。 由此可见,正畸医生很早就已经非常关注正畸治疗与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关系,并且试图通过各种简单而可行的面部软组织参数来评价口腔正畸治疗的美容效果。2. 口腔正畸治疗与软组织侧貌的改变许多学者研究14-18发现绝大多数人无论职业,年龄与性别不同,均喜欢略为后缩的唇部,而过度前突的唇部是最不能接受的。对于因为牙齿过度唇倾造成的唇部过突,正畸医生可以通过内收前牙而达到使唇部后缩的目的。Robert19 通过研究拔除前磨牙的患者发现90%的患者在正畸结束后上唇出现不同程度的后缩。ilken Kocadereli20研究发现

8、通过拔除前磨牙内收切牙可以使上唇突度减小,但个体差异很大。而且性别因素也影响牙齿移动和唇部后缩的反应,这是因为青春期的男性比女性的鼻部和颏部生长更快。罗卫红21等的研究也显示成人安氏类错牙合治疗前侧貌不美者部分经过治疗后侧貌改善达到美观,但却有一部分患者侧貌虽改善但仍没有达到美观。 另外, 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希望能得出相对准确的切牙回收与软组织之间的关系和比率大小。Yogosawa2对 10 例双颌前突,10例上颌前突的女性进行研究认为 , 上颌前突者, 上切牙与上唇回收比率为 5:2,但双颌前突者个体差异大。魏松22等研究得出双颌前突者, 上唇回收与切牙回收的比率为 1:2.3 ,

9、 下唇与下切牙比率为1:1.4。Holdaway7研究唇部厚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时发现上唇的厚度大于18mm 时,上唇不会随着上切牙的移动而移动。当上唇厚度薄于12mm 时上唇才会因牙齿的后缩而后移。Demetrios 23研究得出约50%的软组织外形可变性与硬组织有关,而另外50%却与软组织的特殊因素有关。无论怎样都不能忽视硬组织的重要性。这些结果提示正畸治疗在改善面部软组织侧貌外形方面是有效的,但其有一定的限度和适应证。正畸医生只有在了解了面部软组织侧貌的美学参数和牙齿移动的关系后才可能做到对错牙合畸形的治疗结果和正畸患者对软组织侧貌的诉求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的准确预测,以此让正畸治疗更好地服务

10、于患者。1.王兴. 中国美貌人群的侧貌软组织X 线头影测量研究 J .口腔医学纵横1991; 7: 86.2. Yogosawa F. Predicting soft tissue profile changes concurrent with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gle Orthod,1990(60):1993. Neger M . A quantitative meth 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 oft-tissue facial p rofile. Am J Orthod 1959; 45: 738.4Ricketts R

11、M. Esthetics , environemnt , and the low of the lip relation. Am J Orthod 1968 ; 54 : 272.5Burstone CJ. Lip postur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reatment planning .Am J Orthod,1967,53( 4):262- 283.6. 王云,倪进发等 安徽籍正常牙合青年面部软组织侧貌美学指标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2; 6 (8):137-1397Holdaway RA. A soft-tissue cephalometric anal

12、ysis and its use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planning Part I. Am J Orthod 1983 ; 84 : 41.8. 杨岱威,黄克强等 辽宁地区正常牙合汉族大学生颌面部软组织侧貌头影测量研究 中国医学工程 2011;5(19):122-1239. 罗为红, 傅民魁. 对评价侧貌唇的审美线E 线、B 线、H 线一致性、敏感性的研究. 口腔正畸学, 1997; 4( 2) : 58 6010. Merrifield LL . The profile line as an aid in critically evaluating facia

13、l esthetics. Am J Orthod , 1966 ,52 :8042822.11袁东辉,左艳萍等 恒牙初期正常牙合软组织侧貌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 2007 ;1(16):95-9812. Steiner CC. The use of cephalometric as an aid to planning and assess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Am J Orthod 1960;42:72113. Fawrrow AL , Zarrinnia K, Azizi K. Bimaxillary protrusion in black ameri2cans

14、. 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 ,1993 ,104 :2402250.14. Mejia-Maidl M, Evans CA, Viana G, Anderson NK, Giddon DB. Preferences for facial profiles between Mexican Americans and Caucasians. Angle Orthod 2005;75:763-8.15. Ioi H, Nakata S, Nakasima A, Counts AL. Anteroposterior lip positions of the most-f

15、avored Japanese facial prole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5;128:206-11.16. 唐国华, 嵇国平等 上海地区 650 人对软组织侧貌唇突度的审美评价上海口腔医学 2003,4(12) :99-102 17. Takahiro Shimomura, Hideki Ioi Evaluation of well-balanced lip position by Japanese orthodontic patient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11;139:e291-e297

16、18. Honn M, Dietz K, Godt A, Goz G. Perceived relative attractiveness of facialprole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skeletal anomalies. J Orofac Orthop 2005: 66:187196.19. Robert T. Bergman, DDS, MS Cephalometric soft tissue facial analysi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1999;116:373-89)20. ilken Kocader

17、eli, DDS, PhD Changes in soft tissue prole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and without extraction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2;122:67-7221. 罗卫红傅民魁等 面部侧貌美学指标临床应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8 (July) ; 14 (3):206-20822. 魏松, 曾祥龙 双全面前突畸形正畸校正后牙领面软硬组织的变化 口腔正畸学 ,1995,2(2):70-7223Demetrios J. Halazonetis Morphometric correlation between facial soft-tissue prole shape and skeletal patter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7;132:45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