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登记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0255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登记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登记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登记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登记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登记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登记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登记表.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黑龙江省医院 编制日期:二O一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制填表说明一、 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应当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报批。二、 本表系建设项目具体实施的依据。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还应填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并经环保审批部门验收合格,该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否则,按照有关环保规定严肃处理。三、 除审批意见栏外,建设单位应根据本表要求,如实、认真填写。四、 表中

2、表格不够使用时,可附页说明。五、 本表一式四份:环保部门一份、数据光盘一份,建设单位三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表一)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黑龙江省医院法人代表王兆宏联系人王磊行业代码综合医院Q8511建设性质改扩建联系电话15945176313邮政编码150040通讯地址哈尔滨香坊区中山路82号建设地点哈尔滨香坊区中山路82号,黑龙江省医院院内占地面积1925平方米绿化面积385平方米总投资1873.3万元环保投资30万元预投产日期2016年7月工程内容新建培训中心3465.8平方米,共4层,都为教室。改造原有建筑2808平方米,1层教室,

3、2层和3层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备注:不涉及医疗用品,只做培训教室)公用工程项目名称项目内容给水由市政管网提供,供水量和水质满足需要排水污水排放至医院污水处理站(依托原有),经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供电供电电源引自市政供电线路供暖由市政换热站接入本楼集中供热解决宿舍本项目无宿舍食堂本项目无食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表二)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N本项目地理位置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N现有医疗设施住宅楼住宅楼本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表三)周围环境概况西侧隔远香街为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南侧隔西骑兵街为红兴隆局住哈办事处东侧个中山路为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北侧为黑龙江省中日友谊医院本项

4、目工艺流程及污染流程1 施工期建筑材料堆放、运输噪声扬尘、尾气场地平整土方开挖道路平整构筑物施工设备安装水土流失建筑垃圾、建筑弃土、施工污水2 运营期废水、噪声、尾气、固废废水、噪声、尾气、固废噪声授课教职工下班、学生下课教职工来上班、学生来上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表四)项目排污情况及环境措施简述:1、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和拟采用的环保措施(1)废水:施工期废水来源于现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和泥浆废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排放量小,冲洗废水主要是水泥碎粒、沙土构成的悬浮物污染。泥浆废水是一种含有微细颗粒的悬浮浑浊液体,外观呈土灰色,比重1.201.46,含泥量30%50%,pH值约

5、67,如果施工阶段不进行严格管理,将会对施工现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减少施工期间废水的污染,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依托原有),经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由于施工期较短,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期废水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对外环境影响很小。(2)废气扬尘:施工扬尘主要产生于地面清理、挖土、回填、土方临时堆积和车辆在工地的来往行驶引起的。施工扬尘在短期内会影响当地环境空气质量。扬尘的排放与施工面积、施工活动水平、施工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壤的泥沙颗粒含量成正比,同时与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日照等

6、有关系。根据类似工程的实测数据表明,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可达项目外150m左右,工地内部的粉尘污染最大,项目范围外的影响程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为控制扬尘的影响,建设单位应严格采取以下施工污染控制措施:建设工程施工方案中必须由防止泄露建筑原料而造成污染环境的具体措施,编制防止扬尘的操作规范,其中应包括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建筑材料堆存,对易起尘物料实行库存或加盖苫布,运输车辆要完好、装载不宜过满,对易起尘的物料实行库存或加盖篷布、控制车速、减少卸料落差等内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地坪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工地出口处要设置冲洗车轮的设施,确保出入工地的车辆车轮不带泥土。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垃圾站,并及时回收

7、,清运垃圾及工程废土。建立洒水清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和清扫工作。建筑工地四周围挡必须齐全,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设置。当出现5级及以上风力天气情况时禁止进行土方施工,并做好遮掩工作。尾气: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还来自于运输车辆尾气和施工作业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等)尾气,其中柴油机组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较为突出。建议采取如下施:使用高效节能环保型柴油动力机组和优质燃油,并定期对柴油机、柴油发电机等设备进行维护,减少烃类的挥发。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减轻运输车辆和作业机械尾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各段施工场所施工而言,施工期较短,伴随施工期结束,该影响会消除。运输车辆和作业机械尾气排放浓度符合大气污染

8、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要求。(3)噪声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一般施工机械噪声源强为9095dB dB(A)之间。选用低噪声性能的施工机械;对机械进行精心调试、润滑和保养,使机械噪声降到最低等;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尽量缩短工期,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严格执行本报告表提出的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后,使噪声排放符合国家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确保施工噪声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及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施工期噪声污染可以被周围环境所接受。(4)固体废物该项目建设施工期间需进行运输土石方和各种建筑材料(如

9、砂石、水泥、砖、木材等),将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必须按照市容环卫、环保和建筑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将混凝土块连同弃土、砖瓦、弃渣等外运至指定的垃圾堆放场所或用于回填低洼地带,建筑垃圾中钢筋等回收利用,其它用封闭式废土运输车及时清运,不能随意抛弃、转移和扩散。建筑物装修期间,使用过的油漆桶为属于危险废物,应及时回收,妥善处置。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也及时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桶)内,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及时清运处理。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车统一运至垃圾场处理,本项目对固体废物处置率达100%,对环境影响较小。(5)生态环境合理划定施工范围,严格控制开挖

10、面和开挖量,减少临时占地。严格按照批准的占地范围使用临时用地,不随意搭建工棚,临时房屋等。对于施工期间内临时用地(包括施工便道、施工占地等)在工程施工完成后要复耕。施工扬尘覆盖在植物叶片上,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但项目产生的扬尘的影响是暂时、局部的,施工结束影响消失。项目施工建设,原有土地被置于人工地表之下,破坏了土壤的原本功能,改变了土壤的使用价值。由于人为的不断压实以及建筑施工使砖瓦、石砾、灰渣砾等大量侵入土壤,改变了土壤原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土壤孔隙率下降,保水保肥能力降低,通气性能变差,施工地面裸露,导致水土流失增加。不过,项目占地面积小,在采取防范措施后水土流失量较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

11、小。且以上影响是局部、短期、可逆的,施工结束,影响基本可以消除。项目拟选场址附近没有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植物种类和珍稀物种,也没有发现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珍稀野生动物。项目施工期不会导致任何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濒危。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2、运营期主要环境问题和拟采用的环保措施(1)废水: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教职工和学员。本项目教职工110人,学员200人,按一班制工作,每班工作8小时;全年工作天数250天;生活用水量按50L/人d,生活用水量为310人50L/人d250d=3875t/a,则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算,即排水量为3100t/a

12、。生活污水排放至医院污水处理站(依托原有),经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2)废气:本项目供暖由市政换热站接入本楼集中供热解决,本项目供热面积为5918.4平方米,因此燃煤分担量为236.736t/a。项目运行后,SO2分担量为1.61t/a,颗粒物分担量为11.36t/a,NO2分担量为0.86t/a。(3)噪声:本项目运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来往车辆的噪声。项目区域内设置禁鸣、限速标志,减少了交通噪声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影响。本项目所在区域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4)固体废物:本项目有教职工110人和学员200人,培训天数为250d,生活垃圾按0.5kg/d,所以310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310人250d0.5kg/d= 38.75t/a,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车统一运至垃圾场处理。审批意见: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