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过激行为预防及控制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过激行为预防及控制对策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过激行为预防及控制对策研究摘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过激行为的预防及控制,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问题。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构建大学生过激行为防控体系,通过日常教育、信息反馈以及应急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实现由事后处置为主向超前防范为主,由重治标向重治本的转变,对于推动高校和谐发展和有效加强学生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过激行为;预防机制;控制体系 大学生过激行为,主要指违背社会和大学生规范的情绪偏激行为。只要行为者情绪过于冲动,违背社会规范、造成破坏社会和学校生活、学习秩序的既成事实,这种行为就属过激行为,如自杀、打架、斗殴等。大学生过激行为的基本特性是对社会公共秩序和公
2、民人身具有破坏性。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增强大学生的内驱动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其人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建立起适应社会展需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要求学生主动投身实践,从中锻炼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注重培养大学生合格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大学生合格的政治素质,首先要求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合格的政治素质还包括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在任何一个国家,爱国都是大学生的基本人格,对于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应当要求其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
3、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良好的道德素质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观念。大学生只有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 第三,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校园文化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下,由一定数量的个体行为形成的,以一定方式表达并反映这一群体生活状态的一种共有文化现象,它常反映该群体在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方面的独具特点,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行为规范的环境,可以使学生的过激行为无处生根。 二、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一
4、个人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通过教育引导,让他们自觉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用这种自觉的意识修正各种心理偏差或问题。无论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层面,还是从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高校都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建立完善的机构,配备专职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途径,塑造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现在许多大学生的自我期望较高,但抗压和抗挫折的能力却比较弱,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容易使他们失去心理平衡与理智,做出过激行为。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全面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普查,并为每位新生建立各自的心理档案。在此基础上通
5、过开展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利用问卷调查、倾听、提问等形式及早发现问题,加以咨询辅导,对解决大学生的认识、情感、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会他们正常宣泄和转移不良情绪;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困境与自身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及时调解,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平衡焦虑、矛盾的心态,从而有效避免过激行为发生。 三、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第一,开展法制纪律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的重要途径。学校除了在相关课堂进行法律教育之外,还可以
6、结合学生的喜好通过举行法律讲座、旁听法庭审判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树立依法办事、依法律己的思想意识,真正成为懂法、用法、护法、守法的合格公民;真正成为法律观念的重要传播者和依法治国的实践者,为现代法制在全社会的运用打下好的基础,这也是对大学生行为法律控制的根本目的。 第二,认真贯彻执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建立健全大学生行为规范。加强学生行为的目标管理工作,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引导、鼓励、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严肃校纪校规,严格执行处罚条例是减少和杜绝学生过激行为的重要武器。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各 高校可针对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将目前散见于各种法律文件之中可作为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法律规范汇编成册,并结合自身的
7、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二 是要广泛宣传校纪校规,人手一册学生守则,明确告知每一位学生哪些事不可做,一旦造反了校纪校规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三是要做到有令即行,令行即止。对大学生违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一律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对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并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四、不断拓展实践活动健全学生过激行为的实践疏导体系 王海云等:大学生过激行为预防及控制对策研究学校要加强和丰富社会实践,开展各种文娱型、知识型、实践服务型、学术研究型等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有质量的课外活动,并且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投身其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通过
8、活动参与来合理宣泄的方法,使他们学会积极、合理地宣泄烦恼、攻击、挫折、愤怒等过激性情感,从而减弱其过激性情感的强度。同时,在这样的团队活动中,成员即便有过激行为的苗头和趋势也很容易得到暴露,进而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事实上,大学生中许多已经发生的过激行为有相当一部分源于行为实施者的孤独无助,所以我们强调通过实践活动的不断拓展,也培养一种温暖互助的团队气氛,有效预防和控制过激行为的发生。 五、完善大学生过激行为应急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过激行为处理机制。大学生过激行为事件的突发性决定了必须在事件发生之前建立相应的危机处理机制,这样的机制可能在平时并不完全运行,但一旦发生危机,它将自行启动并开始工作,
9、积极应对紧急事态。这个机制首先应包括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在危机爆发之前能够识别各种征兆性事件,对危机爆发的概率及后果进行科学判断。譬如在基层有一个健全信息监控网络,对一些高危个体实行适时帮助与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反馈信息,有效预防过激行为发生。其次要建立制度化的快速反应系统,强化危机发生后学校处理危机的能力,果断指挥,及时协调,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及负面影响。第三要有比较成熟的应急预案,包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采取最有效的紧急措施,比如,对自杀未遂者或受害者进行及时救护等。 第二,信息披露。大学生过激行为事件发生后,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应急措 施。在高校各种突发事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
10、谣言多,这些“小道消息”(传言)经常对事件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这是一种非正式的信息渠道,具有传播快、影响大的特点。由于这种信息传播方式是在个人之间进行的,传播者通常会将自己的一些判断和想象附加到传播信息中,而一些真实信息又可能被过滤掉,这样,一个简单的信息,经过多人次传播之后可能将会变成与原事实大相径庭的谣言。避免谣言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强化正式信息渠道的信息披露,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披露可靠的消息可以有效控制传言,稳定人心,有利于组织各种应急措施。从另一方面从知情权的角度来说,信息披露体现了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 第三,有效沟通。学校面对大学生过激行为事件,往往需要得到学生、老师、特别是当事人
11、 家属的配合,因此有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面对危机,采取坦诚的态度,不回避问题,设身处地、换位思考,采用有效的沟通技巧,用一种负责任的姿态来平息事态,也是一种控制过激行为的好办法。 第四,善后处理。对善后处理工作需要科学规划,把握最好的时机做好善后工作。大学生过 激行为事件发生后面临众多的善后问题,如对受害人及其家属给以心灵上的安慰,学生受到的伤害尤其是心理伤害需要尽快抚平,帮助更多学生从危机中总结经验;说明对事件的解决办法,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的秩序,及时终止危机决策程序。 参考文献: 1何存林.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学生行为准则实施指南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翟书涛. 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黄希庭.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邱木华,李建邱.青年学生心理指导M.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5李宗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