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0511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青少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青少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青少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青少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青少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摘要:本文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心理训练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认为在训练中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重要环节。提高队员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和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水平。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 篮球运动 心理训练 运动水平1.前 言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其目的是培养运动员适应篮球项目要求的各种心理品质,克服运动员和运动队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同时,通过心理训练进一步磨练运动员的意志、陶冶性格、提高战斗力、改进运动队内部的相互关系,以保证训练取得良好效果,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2

2、.1 情绪稳定青少年心理训练是一个完全出自内心的自我动员过程,因此教练员应帮助青少年建立对心理训练的高度自觉性、坚定性和良好的训练信念。同时,教练员的情绪状态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调节的效果也有密切关系。2.2 参与动机青少年训练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推动队员积极学习、刻苦训练以及创造优异成绩、为集体争取荣誉的重要条件。这阶段的青少年动机不统一,又不稳定,教练员应使队员端正动机,明确目的,使队员动机与集体目标有机统一,这样才能使球队齐心协力战无不胜。2.3 运动员个性运动员个性、气质在训练和比赛中都能充分体现出来。如运动员兴奋快慢,有的表现欲强,有的面临强手敢于拼搏等等,作为教练员要善于观察,了解队员的

3、性格,发挥运动员个性长处。3.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由于青少年篮球运动技术的获得,比赛的发挥,都是在心理调节下实现的身心结合活动,所以,对心理的训练也就和对技术、战术、身体训练一样重要。3.1 诱导训练法3.1.1诱导训练法的概念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的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里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以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里状态。诱导的途径是多样的。诱导者常常发出语言信号,由运动员的听觉器官接受信息,并按预定要求去实施。鼓励与批评、服与疏导、发与幽默都是诱导的常用手段。3.1.2 使用诱导训练法应注意:(1)是所采用的诱导手段应是运动员感兴趣的,能

4、引起运动员注意力转移的;(2)是诱导者是教练员、心理学家,也可是同伴,但均应是运动员愿意接受的;(3)是应从诱导的目的、手段、信息传递方式及结果等多方面计划安排某一次诱导训练,切不可随意滥用,以防产生负作用。3.2 模拟训练法3.2.1 模拟训练法的概念模拟训练法是指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的训练。在模拟未来比赛的条件下进行心理训练,即模拟心理训练。模拟训练内包括很多,如对竞赛组成因素的模拟训练;对包括比赛环境在内的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模拟训练;等。3.2.2 模拟训练时应注意:(1)是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训练的模拟训练,要对比赛的对手、环境、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析,然后

5、,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使训练尽可能地与面临比赛实际相似;(2)是由于各运动项目不同,训练的“模拟点”亦不同;(3)是模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适应能力的训练,在于能使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优势现象并建立合理的定型结构。3.3 培养自信心的意志训练意志是必胜的信念(自信心)和内在的稳定(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其中必胜的信念是起主导作用的,否则其它内容无从谈起,并会导致消极因素的产生。在训练中,采用竞赛性质的手段,以激发争胜的心理特征。3.4 克服困难的意志训练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顽强性的外在表现。在训练中可由以制造多种困难的复杂局面,设置各种障碍,增加

6、各种精神压力,加大各种难度的练习等等,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战胜困难的精神。3.5 教练员的运用方法赛前进行情绪体验的模拟训练。运动员过分紧张的情绪来源于比赛中新异刺激的数量。赛前模拟比赛的训练,让运动员反复体验类似比赛的情景,就能大大降低正式比赛的刺激强度,从而使运动员容易在赛前出现良好的心理状态。4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1 不同性格的青少年对各种技术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不同,对教练员的动作示范和战术意图理解不同,教练员在教学中应有耐心,对个别运动员还要开“小灶”。4.2 在进行训练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群体内的心理相容性和内聚力,群体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关系融洽,才会有共

7、同语言,参加比赛时才能同心协力,遇到困难才能同舟共济,取得胜利才能共同欢乐。4.3 不同的训练阶段,性格气质不同的队员有不同表现。在训练的初级、中级阶段,一般以基本技术、战术为主。多血质的运动员就可能表现出不积极,喜欢比赛和表现,这时应多强调基础训练;而粘液气质的运动员,兴奋与抑制的转换比较慢,缺乏生气,应多做快速反应与灵活性的球类游戏,调动训练的积极性。4.4 运动员受到外界影响,影响运动员的外界因素有父母、家庭其他成员、异性朋友、队友、同学和老师等。外界影响多数是有益的,也有不利因素,有益的可因势利导使之对运动员起积极的作用,并在较大程度上去创造良好氛围,有害的设法加以清除。 5. 建议5

8、.1 心理训练计划的制定在组队初,教练员必须对每一个队员的个性和气质进行初步了解,并制定一套既要合符集体利益又要区别对待个别运动员的训练计划。5.2 不同时期的训练方法应有所区别5.2.1 建队初期动机的培养应放在首位。在技术训练中,应注重对球感的练习和身体素质的练习;在心理训练方法上要注意运动员性格和气质的差异。5.2.2 训练中期运动员在技术和战术方面均有一定提高,应该将心理训练的重点放在培养运动员能力上,在提高技术基础上强化意识培养。5.2.3 训练后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提高,基本技术、战术也较为熟练。这一阶段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比重要加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各战术方面,强化运动员球感、时间感、距离感、视野和意识的训练;二是在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的训练;三是进一步明确和统一运动员动机和责任感,提高自信心,有强烈的比赛欲望。根据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观察,教练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如果对心理训练重视不够,忽视培养运动员专项运动所需的兴趣、能力、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对发展运动员所需的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