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0558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科护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科护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科护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科护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科护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外科护理学作业2 (第九章第十五章) 一、名词解释 1颅内动脉瘤:是因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所致的局部脑血管扩大形成的脑血管瘤样突起。颅内动脉瘤不仅可以引起局部压迫症状,若破裂常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2酒窝征:乳房肿瘤增大可致局部隆起。若肿瘤累及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乳房表面皮肤凹陷,形成“酒窝征”。 3橘皮征: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可侵及乳管使之短,将乳头牵向癌肿一侧,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内陷。若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4Horner征:亦称为颈交感神经综合征,指颈部肿瘤等压迫颈交感神经,导致同侧

2、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 5Pancoast肿瘤:亦称为上叶顶部肺癌,可侵入纵隔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组织,如第1肋间、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而产生剧烈胸肩痛、上肢水肿、臂痛、上肢静脉怒张和运动障碍。 二、选择题 1开颅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B A颅内感染 B颅内出血 C中枢性高热 D尿崩症 E癫痫发作 2颅内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A出血 B癫痫 C头痛 D运动障碍 E视力障碍 3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是 E A脑干 B小脑 C脑室 D脑桥 E基底节壳部 4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C A颅内肿瘤破裂 B颅内动脉瘤破裂 C高血压脑动脉硬化 D动静

3、脉畸形 E头部创伤 5颅脑手术后留置脑室引流,通常情况下每日引流量不宜超过 D A200 ml B300 ml C400 ml D500 ml E600 ml 6女性,45岁,因脑肿瘤、颅内压增高,行脑室引流术后3小时,引流管管无脑脊液流出,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D A将引流袋降低 B报告医师 C将引流管轻轻旋转 D生理盐水冲洗 E必要时换管 7诊断椎管内肿瘤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B A脑脊液检查 B脊髓MRI C脊髓造影 DCT EX线脊柱平片 8全肺切除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 D A重建胸腔负压 B排出积气 C排出积液 D调节两侧胸腔压力 E便于观察病情 9对放疗及化疗均敏感的肺癌

4、类型是 B A鳞癌B小细胞癌 C大细胞癌 D腺癌 E支气管肺泡癌 10 肺癌病人出现一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额部与胸部少汗的原因是 B A动眼神经受压 B交感神经受压 C喉返神经受压 D上腔静脉受阻 E肋间神经受压 11甲状腺腺瘤病人的肿块特点是 C A质地较硬 B表面不平 C边界清晰 D双侧弥漫性肿大 E不随吞咽上下移动 12给甲状腺全切术后病人的出院指导内容, 不正确的是 D A终生服药 B每天按时服药 C每年来医院复查一次 D药物剂量一旦确定不再改变 E出现心慌、多汗、急躁等表现及时就诊 13乳癌病人局部皮肤出现“酒窝征”的原因是 D A粘连 B肿物压迫 C并发炎症 D癌肿侵及

5、Cooper韧带 E癌细胞堵塞表浅淋巴管 14乳癌根治术后第2天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D A患侧垫枕,拾高患肢 B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 C观察患侧肢端的血液循环 D指导肩关节的活动 E禁止在患侧手臂测血压、输液 15乳癌根治术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D A抬高患侧上肢 B患侧胸壁加压包扎 C保持引流管通畅 D早期活动患肢 E不在患肢测血压 16乳癌淋巴转移的最早和最常见部位是 C A锁骨下淋巴结 B锁骨上淋巴结 C腋窝淋巴结D颈部淋巴结 E胸骨旁淋巴结 17乳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C A乳头凹陷 B橘皮样改变 C无痛性肿块状 D乳房弥漫性增生 E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 18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尤其

6、应注意的电解质紊乱类型 C A等渗性脱水 B低钙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氯血症 19女性,29岁,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服用法华林,对其健康教育中最重要的是 A A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B适量运动 C每日摄入足量蛋白质 D预防感染 E保持心情愉快 20不符合体外循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表现是 E A血压下降 B脉压小 C中心静脉压升高 D心率快 E中枢性高热 三、简答题 1简述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 血压应控制在稳定状态,避免血压剧烈波动造成动脉瘤破裂;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 2简述开颅术后病人头痛的原因及特点。 切口疼痛多发生于术后2

7、4小时内,给予一般止痛剂可奏效。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头痛,多发生在术后24日脑水肿高峰期,常为搏动性头痛,严重时伴有呕吐,需依赖脱水、激素治疗降低颅内压;脱水剂和激素的使用应注意在24小时内合理分配。若系术后血性脑脊液刺激脑膜引起的头痛,需于术后早期行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 应注意脑手术后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均不可轻易使用吗啡和哌替啶。 3简述避免或减轻乳腺癌病人患侧上肢水肿的方法。 术后预防性抬高患侧上肢,防止发生患肢水肿。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注意保护患侧上肢,不在患肢进行测血压、静脉穿刺等护理操作。术后3天患侧上肢制动,避免上臂外展,下床活动时应用吊带托

8、扶。 4简述乳腺癌病人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方法。 为避免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应鼓励和协助病人早期开始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可作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术后35日,开始肘部活动;术后7日上举;10天外展。腋下引流管拔除之后,术后1012天左右可教病人逐渐作上臂的全范围关节活动,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能自行梳理头发。 四、病例分析题 160岁,男性,剧烈咳嗽之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查体:神清,右侧眼睑下垂,右侧瞳孔8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应消失,左侧瞳孔4 mm,对光反射存在。体温36.8 ,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0/90 mmHg。颈项强直,克氏征

9、(+)。腰穿:颅内压高,引流出血性脑脊液。初步诊断为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问: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要做何检查?此疾病发生的诱因有哪些?如何预防出血?目前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 2女性,37岁,因右乳乳腺癌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现为术后第1天,病人T37.4、P88次/分、R24次/分、BP125/80mmHg,胸部用绷带加压包扎,皮瓣下置引流管持续引流,病人诉伤口疼痛,且现在不能自己洗漱、进餐、如厕等,病人向家人和护士诉说不能接受一侧乳房切除的事实。问:列出病人目前2个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叙述病人患侧上肢的护理要点及功能锻炼方法 1答:脑血管造影。主要有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

10、等诱因,但部分病人可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生。预防出血的方法主要有适当控制血压,避免血压剧烈波动;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等。目前病人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血压,使用药物降低血压时,注意观察有无头晕、意识改变等脑缺血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遵医嘱使用止血剂,使用氨基己酸时,应注意观察血栓形成迹象。 2护理诊断:疼痛:与手术切口有关。(进食、卫生、如厕)自理缺陷:与术后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有关。自我形象紊乱:与乳癌根治术切除一侧乳房有关。潜在并发症:出血、患侧上肢水肿、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 患侧上肢的护理要点:术后3日内患侧上肢制动,避免外展,保持内收姿势;注意观察患侧上肢末端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抬高患肢,避免在患侧上肢进行穿刺、量血压等操作。 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术后35日,开始肘部活动;术后7日,上举;10天外展。腋下引流管拔除之后,术后1012天左右可教病人逐渐作上臂的全范围关节活动,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能自行梳理头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