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产房护理工作制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0603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产房护理工作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院产房护理工作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院产房护理工作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院产房护理工作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院产房护理工作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产房护理工作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产房护理工作制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产房工作制度产房工作制度1、产房设昼夜值班,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工作人员进产房前应更换手术衣裤、拖鞋、带好口罩、帽子,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2、产妇进产房后应专人陪护,给予心理支持及指导,以防发生意外。3、工作人员态度要严肃认真,对产妇应体贴、关怀,不能任意谈笑,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接产时,台下配班人员不得擅离产房,应与助产人员密切配合,及时供应台上所需的各种药品、敷料和器械。准确记录胎儿、胎盘娩出时间。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注意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5、产房每日要全面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428,湿度50%60%。每季度做空气细菌培养,报告单留存备查。6、保证无菌物品

2、无过期,由专人负责,产房应备有必需的急救药品、器材、各种器械,物品定位放置、定量保管、陈设规范,各种消毒物品随时检查,按失效期顺序存放,消耗的药品及时整理、消毒及补充,急救器材定期维修、保养。7、产房内一切物品不能随意带出,借物应严格遵守借物手续。8、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母婴皮肤接触30分钟和早吸吮,产后1小时内开奶。9、胎儿娩出后,抱给产妇辨认性别,用统一规格的新 生儿记录单印脚印和产妇手拇指印,存入病案保存作鉴别。新生儿左手腕部应佩带统一制作的标志,并记录性别、母亲的姓名。并由巡回助产士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10、密切观察产妇产后宫缩、宫底高度、出血量、血压等情况,产后观察2小时,若无异常

3、护送母婴返回病房(母婴同室)。并与病房护士做好床边交接班。11、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及时消毒处理。新生儿查对制度1、新生儿娩出后巡回助产士立即告知产妇新生儿出生时间与性别,核对母亲手圈信息并写上新生儿出生时间与性别。2、接生者处理脐带后,显示婴儿臀部,使产妇认清性别。3、巡回助产士给新生儿磅体重、量身长,取手圈写上床号、母亲姓名、性别后,立即系于新生儿左腕与左踝部(男婴用蓝色手圈、女孩用红色手圈),取胸牌填写各项信息后系于新生儿被子外(注意:母亲床号姓名与产妇核对、新生儿性别与接产者核对)4、新生儿早接触、早开奶后,包好被子放置与产妇靠近的婴儿复苏台上。5、送至病房前,巡

4、回助产士再次核对手圈、母亲姓名、性别、新生儿分娩记录单。6、新生儿随产妇送至病房后,由病房护士接收新生儿,并按照新生儿记录单所注各项,与巡回助产士核对手圈、胸牌信息,然后安置于新生儿床上。产后观察制度1、产后产妇及新生儿观察2小时,以接产者观察为主,各班合理调整。2、每30分钟按压子宫1次,观察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并记录,观察膀胱充盈情况,30分钟测血压、脉搏1次,注意产妇主诉。3、产后1小时内指导产妇完成新生儿早接触及早吸吮。4、完成产后健康宣教(包括恶露观察、会阴切口的护理、产后小便等安全措施)。5、如遇产后出血、高血压等需特殊治疗用药的产妇按医嘱延长观察时间,做好相应护理。6、产妇离开产

5、房时,检查者测血压、脉搏、宫高,观察产妇阴道出血量,新生儿脐带结扎点是否出血,核对新生儿性别、胸牌、腕带,检查整理病历送产妇回母婴同室病房。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1、非本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待产室。凡参观进修、检查人员需经允许方可入室。2、工作人员入室时,需换鞋、穿产房工作服、戴帽。外出时必须穿外出衣及外出鞋。3、待产室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晨晚均要开窗通风30分钟,避免室内空气污浊。每日晚间用空气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小时,消毒时注意关闭门窗。4、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桌面、待产床、门把手,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面2次。5、保持室内拖鞋清洁,每日清洗消毒一次,产妇入室时,需更

6、换专用室内拖鞋。6、待产床上的被服一人一用一更换,氧气湿化瓶在每个孕妇使用后要及时更换,每日集中送供应室消毒。7、多普勒、胎心监护仪、血压计、电子体温计定期清洁、消毒及保养,碘伏、酒精每周更换,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每月更换。8、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清洗、悬挂晾干备用,定期消毒。9、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10、对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及其他传染病人应送入隔离产房待产,所有物品应按传染病特殊消毒处理,并做好终末消毒。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1、非本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产房。凡参观进修、检查人员需经允许

7、方可入室。2、产房工作人员入室时,需换鞋、穿产房工作服、戴帽及口罩。外出时必须穿外出衣及外出鞋。3、产房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每日开窗通风30分钟,避免室内空气污浊。每日晚间用空气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小时,消毒时注意关闭门窗。每日用消毒液拖地面2次。4、保持室内拖鞋清洁,每日清洗消毒一次,产妇入室时,需更换专用室内拖鞋。5、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分类按消毒日期顺序排放,每天每班检查有效时间;专人负责每周1次的全区消毒物品检查。产房的器械、产包等物品一用一灭菌。6、碘伏、酒精每周更换,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每月更换。7、接生前按规范行外科手消毒,洗手用物一用一灭菌。8、接生时按规范操

8、作,处理新生儿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9、接生后应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产床,更换产床产垫。10、新生儿的吸痰管一人一用,新生儿喉镜叶片使用后,送供应室统一消毒后保存,复苏囊及面罩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11、每班消毒新生儿抢救台、吸引瓶内胆;氧气湿化瓶在每个孕妇使用后要及时更换,每日集中送供应室消毒。12、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13、产房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清洗、悬挂晾干备用,定期消毒。14、每季度对产房空气消毒效果及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并保留结果;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物体表

9、面、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5cfu/cm2。 15、对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及其他传染病人应在隔离产房分娩,所有物品应按传染病特殊消毒处理,并做好终末消毒。 隔离产房消毒隔离制度1、进入隔离产房必须换专用鞋、衣、帽、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隔离。2、隔离产房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常规每日用空气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小时,每台分娩结束均需行空气消毒。每日至少用消毒液拖地二次。3、助产时按规范操作,胎儿娩出后必须更换手套再处理新生儿。4、每台分娩结束后,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所有桌面、治疗车、婴儿秤、无影灯、吸痰器表面及产床并拖地。5、隔离产房一切物品单独使用,分娩后所有用过的被服、器械等均用

10、含氯消 毒液(500mg/L)浸泡后分别送洗,所有用物尽量选择一次性物品,集中固定一个污物桶,污物桶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污物后封口贴上标识转运。6、非产房用品或未消毒之物品器械不得带入隔离产房,室内用物亦不得挪用。7、隔离产房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使用后立即消毒,清洗、悬挂晾干备用。8、每季度对产房空气消毒效果及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并保留结果;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5cfu/cm2。 产房交接班制度1、建立产房交班本,交班者将当班分娩人数、急诊剖宫产人数、危急重产妇、待产妇情况、特殊药、物品使用情况交

11、代书写清楚。2、晨间由夜班护士报告晚夜间产房治疗、分娩情况。3、交班者清理治疗车、整理待产室、分娩室环境后方可交接。4、白、晚、夜班助产士交接班时,仔细清点贵重物品、无菌物品、抢救物品、器械等。接班者先阅读产妇病历,再与交班者认真进行床边交接班,接班者听完胎心,交班者方可离开。5、每日白班点物者补充日常物品数量,准备好剖宫产物品。急救药品、设备管理制度1、产房的急救药品要加强管理,实行四定:定人员管理、定基数保存(用后及时补足)、定位置存放,定时间检查,发现过期失效或变质药品及时清理,及时补充,保证抢救药品随时有用。值班人员每日检查、管理人员每周检查、护士长每周督查一次。2、产房的急救设备实行

12、五定管理: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急救设备一律不准外借及随意挪动位置(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借时应经有关领导批准)。 3、急救仪器保持清洁,所有仪器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消毒,如有损害,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修理,保持抢救设备功能状态。4、产房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抢救设备和药品的使用方法。陪伴分娩守则与管理制度陪伴分娩室陪伴人员守则1、陪伴分娩室可允许孕妇的1名健康家属陪伴分娩,陪伴者可由孕妇的丈夫、母亲或有分娩经验的家属或朋友担任。2、陪伴者须严格遵守分娩室的消毒隔离制度,以保证母婴的安全。入室须更衣、换鞋,不得随意出入产房或在产房其他地方走动

13、,以免影响其他孕妇及医务人员的医疗工作。3、在陪伴过程中,陪伴者应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听从医护人员安排,协助医护人员减轻孕妇的恐惧与焦虑心情,减轻孕妇的痛苦。4、室内物品不得带离本室,离室前必须物归原处,如有损害须赔偿,不得在产房内吸烟饮酒。5、陪伴至孕妇分娩后2h,陪伴者与新生儿、产妇一同离开陪伴分娩室,转至产后病房。 陪伴分娩室管理制度1、非产房工作人员及非陪伴家属不得随意进入陪伴分娩室。2、进入陪伴分娩室家属应先由孕妇或家属提出申请,同意后才能进入分娩室陪伴。3、陪伴者入产房时须换鞋、更衣、戴帽。4、产房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孕妇及其家属,向他们进行分娩及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并帮助孕妇树立分娩及母乳喂养的信心,做好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5、陪伴者应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照顾孕妇。6、陪伴者应遵守产房工作管理制度及清洁、消毒隔离制度,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和安静。7、分娩结束后,更换床上用品,并及时对室内进行清洁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