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0635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量不保留灌肠考核评分标准项目总分项 目考 核 内 容分值扣分说明10评估护士要求尊称患者、自我介绍确认患者、解释22评估内容患者病情、排便情况、灌肠目的、肛门部情况、心理状态、环境610计 划护 士洗手、戴口罩2用 物用物齐备 3环 境温暖、隐蔽2患 者理解、合作、有安全感360实 施查对解释再次查对与解释2灌 肠嘱患者排尿遮挡患者,安置卧位正确,保暖,铺橡胶单和治疗巾挂灌肠筒高度合适,润滑并连接肛管,排气戴手套插管动作轻柔、长度准确固定肛管,打开调节器缓缓灌液,观察液面下降情况和患者反应,液体将流完时关闭调节器2574610拔 管嘱 咐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擦净肛门,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嘱

2、咐患者尽可能保留510分钟后再排便64协助排便协助排便,撤去橡胶单和治疗巾4整 理记 录整理患者、床单元、用物,洗手交待注意事项,感谢合作,记录结果8420评价护士素质着重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尊重患者、解释耐心,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33操 作方法正确、动作轻稳、熟练、时间5min6护理效果无肠黏膜损伤,达灌肠目的,关心患者,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4护患沟通有效,患者积极配合4100100大量不保留灌肠术【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2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毒物,以减轻中毒。4为高热患者降温。【操作程序】1评估(1)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病情、诊断、排便

3、情况、灌肠的目的。(2)患者的心理反应、合作程度。(3)患者肛门部位的皮肤、黏膜状况。2计划(1)用物准备1)治疗盘内置:灌肠筒1套(或灌肠袋)、肛管(2426号)、血管钳(或液体调节器),润滑剂、棉签、卫生纸、橡胶单及治疗巾(或一次性治疗巾)、弯盘。2)手套、便盆、便盆巾、输液架、屏风。3)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溶液温度为3941,降温时2832,中暑患者用4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小儿约200500ml。(2)环境准备:调节室温,关闭门窗,屏风遮挡。3实施流程内容与要点说明(1)准备(2)核对解释(3)安置卧位(4)接管排气(5)插管灌液(6)拔

4、管、嘱咐(7)协助排便(8)整理与记录护士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称呼患者,查对无误后,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嘱患者排尿关闭门窗,遮挡屏风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借重力作用使液体容易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双膝屈曲,将臀部移近床沿,脱裤至膝部 垫橡胶单及治疗巾于臀下,弯盘置于臀边对不能自控排便者可取仰卧位,臀下置便盆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戴手套,润滑肛管前端,连接肛管,排尽管内气体,夹管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嘱患者做排便动作(使肛门括约肌松驰以利插管),右手持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图9-12)固定肛管,打开液体调节器,使溶液缓缓流入,待液体将流完时,关闭调节器用卫生纸包

5、裹肛管,轻轻拔出置于弯盘中,擦净肛门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嘱患者尽可能保留510min后再排便提供便盆,协助排便;撤去橡胶单和治疗巾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开窗通风交待注意事项,感谢患者合作,洗手记录结果。如灌肠后排便一次,记为1/E;如灌肠后无排便记为0/E;如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又排便1次记为11/E4评价(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2)关心患者,护患沟通有效。小量不保留灌肠术【目的】为年老体弱、小儿、保胎孕妇及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患者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出肠道积气,减轻腹胀。【操作程序】1评估同大量不保留灌肠术。2计划(1)用物准备1)治疗盘内置:注洗器(或一次性注射器)或小容量灌肠筒(或灌肠

6、袋)、肛管(2022号)、温开水510ml,其余同大量不保留灌肠。2)手套、便盆、便盆巾、输液架、屏风。3)灌肠溶液:“1、2、3”溶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甘油或液体石腊50ml加等量的温开水、各种植物油120180ml。溶液温度38。3实施流程内容与要点说明(1)(3)(4)接管排气(5)插管灌液(6)注温开水(7)拔管、嘱咐(8)协助排便(9)整理与记录准备、核对、解释、安置患者同大量不保留灌肠戴手套,用注洗器抽取溶液(或将小容量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后夹管同大量不保留灌肠插管后松夹,缓缓注入灌洗液,注毕夹管,取下注洗器,再抽吸

7、溶液,松夹后灌注,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溶液注完(图9-13)注入温开水510ml,抬高肛管末端,使管内液体全部流入用血管钳夹住肛管末端或反折肛管,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置于弯盘内,擦净肛门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尽量保留1020min后再排便同大量不保留灌肠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开窗通风,洗手记录4评价同大量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术【目的】1常用于镇静、催眠。2治疗肠道内感染。【操作程序】1评估(1)患者的病情、诊断、肠道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排便状况。(2)患者的心理反应、合作程度。(3)患者肛门部位的皮肤、黏膜状况。2计划(1)用物准备1)同小量不保留灌肠(肛管备20号以下)。2)常用溶液:

8、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肠道感染用2小檗碱或0.51新霉素或其它抗生素。药物剂量遵医嘱,灌肠溶液量不超过200ml,温度3941。(2)环境准备:同小量不保留灌肠。3实施流程内容与要点说明(1)准备(2)核对解释(3)安置卧位(4)接管排气(5)插管灌液(6)拔管、嘱咐(7)整理与记录护士洗手、戴口罩协助患者排便、排尿(以利于药物在肠腔内保留、吸收)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关闭门窗,遮挡屏风根据病情安置卧位。如为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应取左侧卧位(因其病变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如为阿米巴痢疾患者应取右侧卧位(因其病变部位多在回盲部)臀部移近床沿,脱裤至膝部,抬高臀部10cm(溶液不易溢出)臀下垫

9、橡胶单和治疗巾,弯盘置于臀旁戴手套,用注洗器抽取药液,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净管内空气,夹管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管轻轻插入直肠1015cm固定肛管,松夹,缓缓注入药液最后注入510ml温开水,并抬高肛管末端,夹管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置于弯盘内,擦净肛门,轻轻按揉肛门处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尽量忍耐,使药液保留1h以上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开窗通风观察患者的反应,做好记录4评价(1)操作方法正确,溶液能够保留,达到治疗目的。(2)关心患者,护患沟通有效。简易通便术【目的】通过简便、经济、有效的措施,帮助老年、体弱和长期卧床的患者解除便秘。1评估(1)患者的病情、诊断意识状态、

10、生命体征及排便状态。(2)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2计划(1)用物准备1)卫生纸、剪刀、手套(或纱布)。2)简易通便剂:开塞露:用50甘露醇或山梨醇制成,装在密封塑料容器内;成人用量为20ml,小儿用量为10ml。甘油栓:用甘油和明胶制成的栓剂。(2)环境准备:注意隐蔽性及保暖。3实施 流程内容与要点说明(1)核对解释(2)安置体位(3)使用通便剂开塞露甘油栓(4)整理与嘱咐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助患者取左侧卧位,暴露肛门剪开开塞露封口,挤出少许液体润滑开口处(图9-14A)嘱患者做排便动作以放松肛门括约肌,将开塞露的前端轻轻插入肛门,再将药液全部挤入直肠内(图9-14B)戴手

11、套或用纱布垫手,捏住甘油栓底部轻轻插入肛门至直肠,并抵住肛门部轻轻按揉(图9-15)整理床单位,嘱患者尽量忍耐510min后再排便4评价(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2)注意关心患者,护患沟通有效。肛管排气术【目的】 帮助患者排出肠腔积气,以减轻腹胀。【操作程序】1评估(1)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肠腔胀气情况。(2)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2计划(1)用物准备:治疗盘内铺治疗巾,备肛管(26号)、玻璃接管、橡胶管、玻璃瓶(内盛水3/4满)、润滑剂、棉签、胶布(115cm)、别针、卫生纸、弯盘、手套。另备屏风。 (2)环境准备:关闭门窗,屏风遮挡,调节室温。 3实施流程 内容与要点说明

12、(1)准备(2)核对解释(3)安置卧位(4)系瓶、连管(5)插管、固定(6)观察(7)拔管(8)整理与记录护士洗手、戴口罩将玻璃瓶口系带(图9-16)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并解释遮挡屏风助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暴露肛门(注意保暖)将瓶系于床边戴手套,橡胶管一端和肛管相接,另一端插入玻璃瓶内液面以下润滑肛管前端,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管轻轻插入结肠1518cm,并用胶布固定(图9-17)用别针将橡胶管固定于床单上(注意留出足够翻身的长度)观察排气情况,如瓶中有气泡逸出,说明有气体排出,如瓶中无气泡逸出或气泡很少,说明排气不畅拔出肛管,清洁肛门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记录4评价(1)操作方法正确,患者腹胀减轻或消失。(2)护患沟通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