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蔬菜常见病原病害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1639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光温室蔬菜常见病原病害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日光温室蔬菜常见病原病害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日光温室蔬菜常见病原病害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日光温室蔬菜常见病原病害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日光温室蔬菜常见病原病害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光温室蔬菜常见病原病害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光温室蔬菜常见病原病害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57 -Vegetables 2013.12植物保护日光温室蔬菜常见病原病害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研究 李碧霞, 梁小平 (固原市农业学校,宁夏 固原 756000)摘要:日光温室蔬菜常见病原病害有腐霉菌引起的猝倒病,疫霉菌引起的晚疫病,霜霉菌引起的霜霉病,白粉菌引起的白粉病,核盘菌引起的菌核病,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镰孢菌引起的枯萎病和细菌引起的青枯病、角斑病、软腐病及溃疡病等。不同的蔬菜品种,致病病原相同,则用药原理也有相通之处,因此,用药范围是一致的。就相同的病原病害的诊断要点及对症用药范围做了详述,旨在给农技人员和菜农提供方便。关键词:日光温室蔬菜;病原病害诊断;用药范围 日光温室蔬

2、菜是目前设施蔬菜栽培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也越来越被重视,但限制蔬菜生产的病害诊断和对症用药问题成了限制日光温室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分析总结得出,不同的蔬菜品种,如果是相同的病原所导致的病害,症状特点就具有相似性,诊断方法和用药范围也基本一致。因此,为了给蔬菜种植者、农技推广人员、农药经销商提供方便,本文详述了日光温室蔬菜常见病原病害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1 腐霉菌所致猝倒病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1.1 诊断要点腐霉菌是鞭毛菌亚门卵菌纲腐霉属真菌,主要危害植物的非绿色部分。常见的有瓜果腐霉(P. aphanidermatum)

3、引起蔬菜猝倒病,典型症状是造成蔬菜幼苗根部或根基部呈水渍状缢缩猝倒,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并呈现油滑的外观。挑取白色棉絮状物做成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镜检,可观察到腐霉菌的孢子囊形态具菌丝状或裂瓣状1。1.2 用药范围2-31.2.1 酰胺类杀菌剂:磺菌胺、甲磺菌胺。1.2.2 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甲霜灵、精甲霜灵、高效苯霜灵、呋霜灵、恶霜灵。1.2.3 恶唑类杀菌剂:恶霉灵。1.2.4 咪唑类杀菌剂:咪唑菌酮。1.2.5 噻唑类杀菌剂:苯噻硫氰、土菌灵。1.2.6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霜霉威、磺菌威。1.2.7 有机磷类杀菌剂:吡菌磷。1.2.8 取代苯类杀菌剂:五氯硝基苯。1.2.

4、9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福美双、代森铵。1.2.10 喹啉类杀菌剂: 8-羟基喹啉。1.2.11 酞酰亚胺类杀菌剂: 克菌丹、敌菌丹。1.2.1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烯肟菌酯等。1.2.13 铜制剂:氧化亚铜、乙酸铜。2 疫霉菌所致晚疫病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2.1 诊断要点1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真菌,常见有致病疫霉,在蔬菜的叶片、茎秆、果实等发病部位主要引起不规则形水渍状、稍凹陷的褐色或暗褐色的病斑,病健部不明显,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产生稀疏的白霉,终致腐烂。挑取白霉做成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疫霉的孢囊梗呈复合分枝,具节状膨大,孢子囊

5、椭圆形至卵形,有半乳突。基金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日光温室蔬菜病害诊断与对症用药的研究,项目编号: NZ12231。蔬菜1312正文.indd 572013.11.28 3:32:16 PM- 58 -Vegetables 2013.12植物保护2.2 用药范围2-32.2.1 酰胺类杀菌剂: 氟吗啉、烯酰吗啉、苯酰菌胺。2.2.2 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甲霜灵、精甲霜灵、苯霜灵、高效苯霜灵、呋霜灵。2.2.3 恶唑类杀菌剂: 恶唑菌酮、恶霜灵。2.2.4 咪唑类杀菌剂: 氰霜唑、咪唑菌酮。2.2.5 噻唑类杀菌剂: 噻唑菌胺、土菌灵。2.2.6 吡啶类杀菌剂: 氟啶胺、氟啶酰菌胺。2.2.7

6、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异丙菌胺、苯噻菌胺、霜霉威、霜霉威盐酸盐。2.2.8 有机磷类杀菌剂: 三乙磷酸铝。 2.2.9 取代苯类:百菌清。2.2.10 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福美双、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2.2.11 酞酰亚胺类杀菌剂: 克菌丹、敌菌丹。2.2.1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嘧菌酯、醚菌酯、氟嘧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烯肟菌酯、丁香菌酯。 2.2.13 铜类杀菌剂: 氧化亚铜、氢氧化铜、氧氯化铜、碱式硫酸铜、松脂酸铜、波尔多液、壬菌铜、混合氨基酸铜。2.2.14 其他类杀菌剂: 霜脲氰、氟氯菌核利、氯溴异氰尿酸。3 假霜霉菌所致霜霉病及对症用药范围3.1 诊断要点1假霜霉菌是鞭

7、毛菌亚门卵菌纲假霜霉属真菌。常见的有古巴假霜霉菌,在蔬菜上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表面常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刮取黑灰色霉制成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孢囊梗基部略膨大,上部分枝35次,末枝略弯曲或直。孢子囊浅褐色,椭圆形或卵圆形,具乳突。3.2 用药范围2-33.2.1 酰胺类杀菌剂:氟吗啉、烯酰吗啉、吡噻菌胺、苯酰菌胺。3.2.2 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甲霜灵、精甲霜灵、苯霜灵、高效苯霜灵、恶霜灵。3.2.3 恶唑类杀菌剂:恶唑菌酮、恶霜灵。3.2.4 咪唑类杀菌剂:咪唑菌酮、氰霜唑。3.2.5 噻唑类杀菌剂:噻唑菌胺。3.2.6 吡啶类杀菌剂:

8、氟啶胺、环啶菌胺、氟啶酰菌胺。3.2.7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异丙菌胺、苯噻菌胺、霜霉威、缬霉威。3.2.8 取代苯类杀菌剂:百菌清。3.2.9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福美双、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代森铵。3.2.10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醚菌胺、氟嘧菌酯、肟菌酯、烯肟菌酯、丁香菌酯。3.2.11 酞酰亚胺类杀菌剂: 克菌丹、敌菌丹。3.2.12 铜制剂:氧化亚铜、碱式硫酸铜、氧氯化铜、络胺铜、硫酸铜钙、松酯酸铜、氢氧化铜、波尔多液、壬菌铜。3.2.13 抗生素类杀菌剂:多抗霉素、春雷霉素。3.2.14 无机硫类杀菌剂:硫磺。3.2.15 其他类杀菌剂:氟氯菌核利、呋酰胺、霜

9、脲氰、活化酯。4 白粉菌所致白粉病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4.1 诊断要点1为害瓜类、豆科蔬菜的白粉菌常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单丝壳属真菌引起,为白粉菌的有性态;辣椒白粉病常由半知菌丝孢纲丝孢目拟粉孢属引起,属白粉菌无性态。白粉病多在叶片发生重,初期叶面或叶背产生近圆形星状小粉斑,逐渐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布满叶面,后期白色霉斑变为灰色,有时病斑上长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刮取白色粉斑制成临时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无性态的分生孢子桶柱形或近柱形,串生,无色透明。刮取黄褐色的小粒点制成临时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闭囊壳扁球形,暗褐色,附属丝菌丝状。溢出的子囊孢子卵形、黄色。4.2 对症用药

10、范围2-34.2.1 酰胺类杀菌剂:吡噻菌胺。4.2.2 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高效烯唑醇、氟喹唑、氟硅唑、已唑醇、成菌唑、硅氟唑、联苯三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4.2.3 恶唑类杀菌剂: 恶唑菌酮。4.2.4 咪唑类杀菌剂:氟菌唑、咪鲜胺。4.2.5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4.2.6 吡啶类杀菌剂:氟啶胺、环啶菌胺、啶酰菌胺、蔬菜1312正文.indd 582013.11.28 3:32:17 PM- 59 -Vegetables 2013.12植物保护啶菌胺。4.2.7 嘧啶类杀菌剂: 嘧菌环胺、嘧菌胺、氯苯嘧啶醇、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二甲嘧酚。4.2.8 喹

11、(唑)啉(酮)类杀菌剂: 灭螨猛、丙氧喹啉、苯氧喹啉。4.2.9 吗啉类杀菌剂: 十二环吗啉、十三吗啉。4.2.10 取代苯类杀菌剂: 百菌清。 4.2.1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嘧菌酯、醚菌酯、氟嘧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醚菌胺、吡唑醚菌酯、丁香菌酯、唑胺菌酯。4.2.12 有机磷类杀菌剂:吡菌磷。4.2.13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福美双、代森锰锌、代森锌、代森铵、丙森锌、代森联。4.2.14 铜类杀菌剂: 氧化亚铜、壬菌铜。4.2.15 抗生素类杀菌剂:多抗霉素、农抗120水剂、武夷菌素水剂、宁南霉素、大蒜素浓乳剂。4.2.16 其他类杀菌剂:克菌丹、氟氯菌核利、硫磺、活化酯。

12、5 核盘菌所致菌核病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5.1 诊断要点1核盘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可为害蔬菜的叶、茎、果实及根基部等部位。初期病部呈水浸状、淡绿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霉,组织渐腐烂,后期可见老鼠粪状、或豆瓣状、或球形的黑色菌核。温湿度适宜时,菌核上可生杯状浅棕色的子囊盘露出土表。对于出土的子囊盘可刮取病原镜检观察子囊呈筒形或棍棒形,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单胞无色。5.2 用药范围2-35.2.1 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乙菌利、异菌脲、腐霉利、乙烯菌核利、菌核净。5.2.2 恶唑类杀菌剂:恶霉灵。5.2.3 咪唑类杀菌剂:咪鲜胺、噻菌灵、甲基硫菌灵、多菌灵。5.2.4 苯并

13、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5.2.5 三唑类杀菌剂:氟喹唑。5.2.6 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5.2.7 取代苯类杀菌剂:五氯硝基苯、百菌清。5.2.8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醚菌酯、丁香菌酯。5.2.9 有机硫类杀菌剂:代森锰锌。5.2.10 抗生素类杀菌剂:宁南霉素。6 灰葡萄孢菌所致灰霉病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6.1 诊断要点1灰葡萄孢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葡萄孢属真菌。常见灰葡萄孢(B. cinerea)引起多种蔬菜幼苗、果实及储藏器官的猝倒、落叶、花腐、烂果及烂窖。曲型症状是病部常呈水渍状灰白色无定形病变,后呈灰褐色腐烂,病部容易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挑取灰黑色霉层制

14、成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灰葡萄的分生孢子梗褐色,顶端下部膨大成球体,上面有许多小梗,分生孢子着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单孢,无色,椭圆形。6.2 用药范围2-36.2.1 酰胺类杀菌剂:环酰菌胺。6.2.2 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乙菌利、异菌脲、腐霉利、乙烯菌核利、菌核净。6.2.3 恶唑类杀菌剂:啶菌唑。6.2.4 咪唑类杀菌剂:咪鲜胺、咪鲜胺锰络合物、抑霉唑、高效抑霉唑、恶咪唑。6.2.5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 6.2.6 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6.2.7 吡啶类杀菌剂: 氟啶胺、环啶菌胺、啶酰菌胺、氟啶酰菌胺、啶菌胺。6.2.8

15、吡咯类杀菌剂: 咯菌腈。6.2.9 嘧啶类杀菌剂:嘧菌胺、嘧菌环胺、嘧霉胺。 6.2.10 喹啉类杀菌剂: 8-羟基喹啉。6.2.11 氨基甲酸酯杀菌剂:乙霉威。6.2.12 取代苯类杀菌剂:百菌清。6.2.13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代森锰锌、丙森锌。6.2.1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 、丁香菌酯。6.2.15 铜制剂: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波尔多液。6.2.16 抗生素类杀菌剂:木霉菌、多抗霉素、武夷霉素、长川霉素、氨基寡糖素。7 炭疽菌所致炭疽病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7.1 诊断要点1炭疽菌是半知菌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真蔬菜1312正文.indd 592013.11.28 3:3

16、2:17 PM- 60 -Vegetables 2013.12植物保护菌。常见的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引起苹果、梨、棉花、葡萄、冬瓜、黄瓜、辣椒、茄子等10多种果树和蔬菜的炭疽病。炭疽菌可侵染蔬菜叶、茎、果实和根。典型症状是病部产生稍凹陷的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具同心轮纹,并有黑褐色小粒点的病斑,湿度大时,病部生出橙红色的胶状液。切、刮取病组织制成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黑褐色分生孢子盘和黑褐色的刚毛。分生孢子梗无色至褐色,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或新月形,有时含12个油球。7.2 用药范围2-37.2.1 二羧酰亚胺类:氟氯菌核利。7.2.2 噻唑类杀菌剂

17、:苯噻硫氰。7.2.3 咪唑类杀菌剂:噻菌灵、咪鲜胺、咪鲜胺锰络合物。7.2.4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7.2.5 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已唑醇、亚胺唑。7.2.6 吡啶类杀菌剂:氟啶胺。7.2.7 嘧啶类杀菌剂:氯苯嘧啶醇。7.2.8 取代苯类杀菌剂:百菌清。7.2.9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福美双、代森锰锌、代森铵。7.2.10 酞酰亚胺类杀菌剂: 克菌丹、敌菌丹。7.2.1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7.2.12 铜制剂: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氧氯化铜、络胺铜、松酯酸铜、波尔多液。7.2.13 抗生素类杀菌剂: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春雷霉

18、素。7.2.14 其他类杀菌剂:三氯异氰脲酸、二氰蒽醌。8 镰孢菌(镰刀菌)所致枯萎病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8.1 诊断要点1镰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镰孢菌属真菌。常引起蔬菜枯萎病。枯萎病致地上部分得病,叶片或植株一侧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最终枯萎死亡,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有时溢出少许琥珀色胶质物;地下部分得病,维管束呈褐色。刮取镜检可观察到大型分生孢子,多细胞,镰刀型,无色,基部常有一显著突起的足孢。小型分生孢子,单细胞,少数双细胞,卵圆形至椭圆形,无色,单生或串生。8.2 用药范围2-38.2.1 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异菌脲、氯苯咯菌胺。 8.2.2 恶唑类杀菌

19、剂:恶霉灵。8.2.3 噻唑类杀菌剂:土菌灵。8.2.4 咪唑类杀菌剂:抑霉唑、氟菌唑。8.2.5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8.2.6 三唑类杀菌剂:糠菌唑。8.2.7 喹啉类杀菌剂: 8-羟基喹啉。8.2.8 吡咯类杀菌剂:拌种咯、咯菌腈。8.2.9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磺菌威(镰刀菌)。8.2.10 有机磷类杀菌剂:吡菌磷、甲基立枯磷、三乙磷酸铝。8.2.11 取代苯类杀菌剂:百菌清。8.2.12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代森锰锌、福美双、丙森锌。8.2.1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醚菌酯。8.2.14 铜制剂:氧化亚铜、琥胶肥酸铜、络胺铜、松脂酸铜、混合氨基酸

20、铜。8.2.15 抗生素类杀菌剂:农抗120水剂、呻嗪霉素。8.2.16 其他类杀菌剂:二氯异氰尿酸钠。9 链格孢菌所致早疫、黑斑病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9.1 诊断要点1链格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链格孢属真菌,亦称交链孢属。常引起蔬菜黑斑病和早疫病。病菌在蔬菜上可侵染叶、茎及果实,造成病部呈近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黑褐色具同心轮纹的病斑,湿度大时,可见到病部表面密生黑灰色霉层。刮取黑色霉层制成临时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成簇,淡褐色至褐色,顶端产生倒棍棒形、椭圆形或卵圆形的分生孢子,褐色,具横、纵或斜隔膜,顶端无喙或有喙,常数个成链。9.2 用药范围2-39.2.1 二羧

21、酰亚胺类杀菌剂:异菌脲。9.2.2 恶唑类杀菌剂:恶唑菌酮。9.2.3 噻唑类杀菌剂:土菌灵、苯噻硫氰。蔬菜1312正文.indd 602013.11.28 3:32:18 PM- 61 -Vegetables 2013.12植物保护9.2.4 咪唑类杀菌剂:咪鲜胺锰络合物、恶咪唑。9.2.5 三唑类杀菌剂:糠菌唑、苯醚甲环唑、氟喹唑、联苯三唑醇。9.2.6 吡咯类杀菌剂:拌种咯、咯菌腈。9.2.7 嘧啶类杀菌剂:氯苯嘧啶醇。9.2.8 取代苯类杀菌剂:百菌清。9.2.9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代森锰锌、丙森锌、代森锌。9.2.10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氟嘧菌酯、醚菌酯、嘧菌酯、肟菌酯。

22、9.2.11 铜制剂:氧化亚铜、碱式硫酸铜、氢氧化铜、氧氯化铜、壬菌铜。9.2.12 抗生素类杀菌剂:多抗霉素、井冈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10 细菌所致角斑病、软腐病及溃疡病诊断及对症用药范围10.1 诊断要点1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由于细菌种类不同,在蔬菜上常引起斑点、腐烂、萎蔫、青枯、溃疡、肿瘤等症状。病害初期均有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湿度大时,病部有菌脓外溢。用刀片将病部做徒手切片放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大量的细菌从病部溢出,这种现象叫喷菌现象。维管束病害的喷菌量多,可持续几分钟到10多分钟。薄壁组织病害的喷菌状态持续时间较短,喷菌数量亦较少。10.2 用药范围2-310.2.1 铜制剂:

23、波尔多液、氧化亚铜、氢氧化铜、氧氯化铜、硫酸铜、碱式硫酸铜、硫酸铜钙、乙酸铜、络氨铜、松脂酸铜、噻菌铜、喹啉铜、壬菌铜、琥胶肥酸铜、硝基腐殖酸铜、混合氨基酸铜。10.2.2 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10.2.3 抗生素类杀菌剂:中生菌素、水合霉素、链霉素、春雷霉素、宁南霉素、多粘类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10.2.4 其他类杀菌剂:活化酯、喹菌酮、磺菌胺、甲磺菌胺、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参考文献:1 吕佩珂,苏慧兰 ,高振江,等.中国现代蔬菜病虫原色图鉴M. 2版,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2.2 刘长令.世界农药大全.杀菌剂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4、8.3 张玉聚,李洪连,张振臣,等.农业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精解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9.蔬马铃薯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谢姝娥1,杨春鹏2 (1.兴隆县蓝旗营镇人民政府,河北 兴隆 067300;2. 兴隆县农牧局,河北 兴隆 067300 )摘要:介绍了马铃薯常见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为害症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以期对马铃薯种植区域的虫害防控提供指导。关键词:马铃薯;地下害虫;综合防治马铃薯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蔬菜品种之一,虽说产量和品质均在不断提高,但通过多年的实践调查,发现部分马铃薯种植区域地下害虫为害较重。为了更好地指导各地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现将常见的马铃薯地下害虫种类以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主要害虫 1.1 蝼蛄蝼蛄的成虫(翅已长全的)、若虫(翅未长全的)都对马铃薯形成危害。它用口器和前足把马铃薯的地下茎或根撕成乱丝状,使地上部萎蔫或死亡,有时也咬食芽块,使芽子不能生长,造成缺苗。它在蔬菜1312正文.indd 612013.11.28 3:32:19 P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