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的分类特点和适用性分析.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1267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杀菌剂的分类特点和适用性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杀菌剂的分类特点和适用性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杀菌剂的分类特点和适用性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杀菌剂的分类特点和适用性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杀菌剂的分类特点和适用性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杀菌剂的分类特点和适用性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杀菌剂的分类特点和适用性分析.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杀菌剂的分类特点和适用性分析,前言杀菌剂发展历史、作用方式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杀菌剂的主要种类及特点,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杀菌剂,18451846,爱尔兰饥馑(Irish famine),由于爱尔兰岛上居民的主要食物马铃薯发生了严重的疫病而绝产,饿死了几十万人,150万人逃荒移居美洲。19421943年,印度孟加拉饥荒(Bengal famine),由于遭受水稻胡麻斑病而大幅度减产,200万人饿死。,你会选择什么杀菌剂,1880年,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霜霉病大发生,导致酿酒业濒临破产。1910年,美国南部柑橘树溃疡病流行,大面积销毁病树,烧毁25万株成树。1950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大发生,造成小麦减产6

2、0亿公斤。,植物病害的种类,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由植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所引起,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卵菌病害,2009年,山东寿光,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征类型,菌 脓: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霉状物:马铃薯晚疫病、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粉状物:小麦白粉病锈状物:小麦锈病、萝卜白锈病菌核: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小黑粒和小黑点:小麦白粉病,症状: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18451846,爱尔兰饥馑(Irish famine),由于爱尔兰岛上居民的主要食物马铃薯发生了严重的疫病而绝产,饿死了几十万人,150万人逃荒移居美洲。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代森锰锌、代森

3、锌;百菌清、波尔多液甲霜灵、甲霜锰锌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三乙膦酸铝、,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的药剂19421943年,印度孟加拉饥荒(Bengal famine),由于遭受水稻胡麻斑病而大幅度减产,200万人饿死。,福美双乙蒜素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等,开封,防治葡萄霜霉病登记的部分杀菌剂品种1880年,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霜霉病大发生,导致酿酒业濒临破产。,代森锰锌、丙森锌克菌丹、百菌清氧氯化酮、氢氧化铜、硫酸铜钙、波尔多液烯酰吗啉、氟吗啉、丁吡吗啉嘧菌酯、氰霜唑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精甲霜灵+代森锰锌、噁唑菌酮+代森锰锌,1910年,美国南部柑橘树溃疡病流行,大面积销毁病树,烧毁25万株成树。防

4、治柑橘溃疡病登记的杀菌剂,氢氧化铜、络胺铜、乙酸铜、氧氯化铜、松脂酸铜、波尔多液等;中生菌素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1950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大发生,造成小麦减产60亿公斤。防治小麦锈病药剂,丙环唑、三唑酮、环唑醇、戊唑醇、粉唑醇、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硫磺百菌清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杀菌剂的历史,杀菌剂发展历史,杀菌剂发展历史,杀菌剂的作用方式,1.作用方式常见的为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2.杀菌剂对菌类毒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通常是影响菌丝生长、孢子生长、各种子实体和附着胞的形成、细胞膨胀,细胞原生质和线粒体的瓦解以及细胞壁,细胞膜的破坏等。有的影响到菌的生物合成,有的影响菌的生物氧化。这些中

5、毒症状,有的是由于杀菌剂起了杀菌作用;而另一方面则是起抑菌作用。,静菌作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使用杀菌剂,使菌类生命活动的某一过程受抑制,使其不能正常地进行代谢,当取消了杀菌剂或加入生理活性物质后,菌类又可恢复正常。,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的杀菌剂,如铜汞等制剂,主要是起杀菌作用的,它们可以破坏菌体的细胞结构,使菌体的蛋白质凝固,而这种反应是不可逆的。有人把能够影响菌体内生物氧化的,抑制孢子萌发的认为是起杀菌作用的杀菌剂,而把能影响菌体内生物合成的,抑制菌丝生长的认为是起抑菌作用的杀菌剂,但是这两种作用不是能截然分开的。,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杀菌剂一旦进入菌体之后,就进行一系列的代谢反应,其活性结构在

6、其他因素的配合下,寻找作用点,以达到抑菌或杀菌的目的,这个过程称为作用机制。,杀菌剂的分类,含铜杀菌剂,1761年,硫酸铜开始用于防治小麦黑穗病;1905年法国开始进行氧氯化铜的工业化生产,意大利每年使用的氧氯化铜在世纪3040年代就已达5000-8000吨。目前,全世界每年需要消耗20万吨的硫酸铜,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农用杀菌剂的生产。,我国登记的铜素杀菌剂,含铜杀菌剂的优缺点,由于铜素杀菌剂低毒、安全,杀菌谱广,对真菌和细菌均有效,环境安全,在无公害水果生产中,都把铜素杀菌剂列为推荐药剂。目前,我国每年硫酸铜在农业上的消耗量超过万吨,主要用于水果病害的防治中。虽然铜素杀菌具有杀菌谱广、防治效果

7、好,不易引发病原菌抗药性等诸多优点,但铜素杀菌剂并不是完全安全可靠的,滥用、乱用,也会造成果树药害、害螨猖獗、土壤污染等问题。,含铜杀菌剂的药害,铜素杀菌剂的药害症状;铜制剂不能与石硫合剂混用或连用;天气对铜素杀菌剂的影响,硫酸铜(copper sulfate)的使用,Cu+杀菌植物容易产生药害硫酸铜用于果树病害防治,对可能带菌的苗木或接穗,可以采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种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定植,能够防治果树根癌病(葡萄、李、杏、梅、苹果、梨、枣、板栗、柑橘等),切记用硫酸铜浸泡苗木后,一定要用清水把苗木清洗干净。防治柑橘树脂病,刮除病部后,涂抹1%2%硫酸铜溶液。,河北药害,波尔多液(Bord

8、eaux mixture)CuSO4xCu(OH)2yCa(OH)2zH2O,表1 波尔多液各式用料配比及适用作物,铜素杀菌剂,在果品中的残留(MRL):5mg/kg果园导致红蜘蛛猖獗问题对果园土壤污染问题:果园中铜离子是对照土壤的310倍避免污染鱼塘,无机硫和有机硫杀菌剂,硫磺(Sulfur)及其无机化合物:无机硫杀菌剂在气温高于30时,要适当降低施药浓度和减少施药次数,对硫磺敏感的作物(如瓜类、豆类、苹果、桃等)最好不要使用。有机硫杀菌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代森系列 福美系列,代森锰锌(mancozeb),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和锌离子的配位化合物毒性:微毒,原药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

9、为10000mg/kg,生物活性:广谱性的保护性杀菌剂,其杀菌原理主要是抑制菌体丙酮酸的氧化,常与多种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复配混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制剂:80%、70%、65%、50%可湿性粉剂,43%、42%、30%悬浮剂,75%水分散粒剂。果树病害: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葡萄霜霉病、柑橘疮痂病、杧果炭疽病 蔬菜病害:黄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辣椒炭疽病蔬菜、作物、棉花等多种病害,代森锌(zineb)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代森锌曾是杀菌剂的当家品种之一,但由于代森锰锌用途的不断开发,以及其他高效杀菌剂品种的不断问世,代森锌的用量逐渐下降(药效短)。代森铵(amobam)乙撑双二硫代

10、氨基甲酸 代森铵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具有内渗作用,能渗入植物体内,所以杀菌力强,兼具铲除、保护和治疗作用。在植物体内分解后,还有肥效作用。可作种子处理、叶面喷雾、土壤消毒及农用器材消毒。杀菌谱广,能防治多种作物病害,持效期短,仅34天。丙森锌(propineb)丙烯基双二硫代氨基,福美双(thiram),化学名称: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毒性:中等毒杀菌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378865mg/kg,对鱼有毒,对虹鳟鱼LC50为0.128mg/L(96小时生物活性:保护作用强,抗菌谱广,主要用于处理种子和土壤,防治禾谷类黑穗病和多种作物的苗期立枯病,也可用于喷雾防治一些果树、蔬菜病害。可与多种

11、内吸性杀菌剂复配,并可与其他保护型杀菌剂复配混用。制剂:70%、50%可湿性粉剂,80%水分散粒剂,10%膏剂 应用:由于对种传和苗期土传病害有较好的效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目前也已用于叶面喷雾。,福美锌(ziram)双-(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锌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068mg/kg 生物活性:杀菌剂,驱鸟剂,驱鼠剂。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含有Cu2+或HS-基团的酶的活性,作为杀菌剂主要是叶面喷雾保护作用,。,其他有机硫杀菌剂,乙蒜素(ethylicin)化学名称:乙烷硫代磺酸乙酯其他名称:抗菌剂402毒性:中等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40mg/kg

12、,急性经皮LD50为80mg/kg;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通过食道、皮肤等引起中毒。生物活性:是大蒜素的同系物,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其杀菌机制是其分子结构中的S-S=O基团与菌体分子中含SH基的酶反应,从而抑制菌体正常代谢。对植物生长具有刺激作用,经它处理过的种子出苗快,幼苗生长健壮。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铲除作用和内吸性,对多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甘薯黑斑病、水稻烂秧病、水稻稻瘟病、棉花炭疽病,二硫氰基甲烷(methane dithiocyanate)甲叉二硫氰基酯 毒性:中等毒(接近高毒),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50.2mg/kg,急性经皮LD50为2

13、92mg/kg;生物活性:保护性种子消毒剂,可杀灭种传的多种细菌、真菌及线虫。作用机理为药剂中的硫氰基先被病原微生物体内的酶氧化成S和CN,这两个毒性基团主要干扰和抑制病原微生物呼吸作用的末端氧化电子传递过程,阻止正常的能量产生,导致病原微生物死亡。该药易光解,不宜在田间喷雾使用,目前主要用于处理农作物种子,防治种传病害如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大麦条纹病、坚黑穗病和网斑病。制剂:10%、5.5%、4.2%乳油,1.5%可湿性粉剂。,三唑类杀菌剂,1-取代1,2,4-三唑的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大大增加,60年代末比利时合成了系列咪唑化合物对人类真菌有效随后发现对植物真菌有效,三唑类杀菌剂的特点,(

14、1)广谱,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的许多种病原真菌有很高的活性,但对卵菌类无活性。能有效防治的病害达数十种,其中包括一些重大病害。(2)高效,由于药效高,用药量减少,仅为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的1/101/5,麦类拌种用药量(有效成分)从每100千克种子用药100克降到30克,叶面喷施用药量减少到610克。从而用药成本、药剂残留等问题均有所下降。(3)持效期长,一般是叶面喷雾的持效期为1520天,种子处理为80天左右,土壤处理可达100天,均比一般杀菌剂长,且随用药量的增加而延长。(4)内吸输导性好、吸收速度快,一般施药2小时后三唑酮被吸收的量已能抑制白粉菌的生长。作物叶片局部吸收三唑酮后能传送

15、到叶片的其他部位,但不能传至另一叶片,因而茎叶喷雾时仍应均匀周到。作物根吸收三唑酮能力强,并能向上输导至地上部分,因而可用种子处理方式施药。(5)多种防病作用,具有强的预防保护作用,较好的治疗作用,还有熏蒸和铲除作用。因此,可在作物多个生长期使用,可拌种、叶面喷雾,也可加工成种衣剂。(6)生长调节作用,三唑类杀菌剂对植物都有生长调节作用,浓度控制得当,可以显著刺激作物生长,浓度过大(如小麦用三唑酮高浓度拌种),也可能造成药害。,麦角甾醇(Ergostenol),麦角甾醇是组成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具有稳定细胞膜分子结构的作用,是真核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在真菌细胞中缺少了麦角甾醇,细胞膜的结构消失

16、,导致细胞死亡。28个碳原子的多环带支链的化合物,三唑类杀菌剂(2003年),2003年,三唑类杀菌剂销售额12.48亿美元,占世界农药市场的4.7%;占杀菌剂市场的21.7%。最早上市三唑类杀菌剂,1976年三唑酮;先后开发了33个品种;销售额过亿美元的品种有3个。,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triadimafon),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酮毒性:低毒,原粉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0001500mg/kg,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9901070mg/kg,兔急性经口LD50为2505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1000mg/kg。

17、对鱼有一定毒性,对虹鳟鱼LC50为17.4mg/L,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生物活性:三唑酮是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的强内吸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菌具有预防、治疗、铲除和熏蒸等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制剂:20%、15%乳油,25%、15%、10%可湿性粉剂,15%热雾剂防治多种植物病害,三唑醇(triadimenol),化学名称: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基-2-醇毒性:低毒,大鼠急

18、性经口LD50约为700mg/kg,小鼠急性经口LD50约为13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对鱼有一定的毒性,对虹鳟鱼LC50为21.3mg/L(96小时),对翻车鱼LC50为15mg/L(96小时);对蜜蜂无毒。生物活性:内吸性杀菌剂,对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能够被作物根系和叶片吸收。三唑醇的杀菌谱与三唑酮大体相同,能杀灭附于种子表面的病原菌,也能杀死种子内部的病原菌,主要供拌种用,也可用于喷洒。制剂:25%、15%干拌种粉剂,1.5%悬浮种衣剂,15%、10%可湿性粉剂主要用于种子处理,联苯三唑醇(bitertanol)1-(联苯

19、-4-基氧)-1-(1H-1,2,4-三唑-1-基)3,3-二甲基丁-2-醇主要用于防治果树黑星病,花生和香蕉等叶斑病,以及多种作物的白粉病、锈病、黑粉病等。烯唑醇(diniconazole)(E)-(R,S)-1-(2,4-二氯苯基)-4,4-二甲基-2-(1,2,4-三唑-1-基)-1-戊烯-3-醇中等毒烯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其杀菌特性与三唑酮相似,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具有内吸性,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并能在植物体内向顶输导;抑菌谱广,除能有效防治白粉病、锈病,对玉米丝黑穗病、梨黑星病有高效。制剂:12.5%、2%可湿性粉剂,5%拌种剂,25%、12.5%、10%乳油,5%微乳剂等

20、,己唑醇(hexaconazole)2-(2,4-二氯苯基)-1-(1H-1,2,4-三唑-1-基)-己-2-醇 己唑醇的生物活性与杀菌机理与三唑酮、三唑醇基本相同,抑菌谱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的许多病原菌有强抑制作用,但对卵菌纲真菌和细菌无活性。渗透性和内吸输导能力很强,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制剂:5%悬浮剂,5%微乳剂,10%乳油粉唑醇(flutriafol)-(2-氟苯基)-(4-氟苯基)-1H-1,2,4-三唑-1-乙醇生物活性:粉唑醇是一种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许多病害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白粉病的孢子具有铲除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但对卵菌和

21、细菌无活性。粉唑醇的内吸性强,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根部的吸收能力大于茎、叶,进入植株内的药剂由维管束向上转移,输送到顶部各叶片,但不能在韧皮部作横向或向基部输导。粉唑醇对麦类的白粉病的孢子堆具有铲除作用,施药后510天,原来形成的病斑可消失。制剂:12.5%悬浮剂,25%悬浮剂,50%乳油。,腈菌唑(myclobutanil)2-(4-氯苯基)-2-(1H,1,2,4-三唑-1-甲基)己腈 生物活性:腈菌唑为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杀菌特性与三唑酮相似,杀菌谱广,内吸性强,对病害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可以喷洒,也可处理种子。该药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长作用。制剂:25%、12.5

22、%、105%、5%乳油,12.5%、5%微乳剂,40%、12.5%可湿性粉剂,40%、20%悬浮剂,40%水分散粒剂 丙环唑(propiconazole)1-2-(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环-甲基-1-氢-1,2,4-三唑生物活性:丙环唑的杀菌特性与三唑酮相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内吸性,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并能在植物体内向顶输导;抑菌谱较宽,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中许多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对卵菌病害无效。在田间持效期1个月左右。制剂:50%、25%、15.6%乳油,50%、45%、20%微乳剂,30%悬浮剂。,三环唑(tricyclazole)5

23、-甲基-1,2,4-三唑并(3,4-b)苯并噻唑 中等毒,LD50为314mg/kg 生物活性:是一种具有较强具有内吸性的保护性三唑类杀菌剂,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 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一般在喷洒后2小时水稻植株内的三环唑含量达到最高值。三环唑抗冲刷力强,喷药一小时后遇雨不需补喷药。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附着胞黑色素的形成,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从而有效地阻止病菌侵入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制剂:75%、20%可湿性粉剂,氟硅唑(flusilazole)双(4-氟苯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亚甲撑)硅烷 生物活性: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渗透性强。硅氟唑(si

24、meconazole)硅氟唑是最近研究开发的含氟的三唑类杀菌剂,其杀菌活性2000年首先报道,2001年在日本获得农药登记,登记用来防治水稻纹枯病。目前,该药用于防治苹果树黑星病、苹果花腐病、苹果锈病、苹果白粉病的应用技术正在研究开发。也可用于小麦种子处理,防治小麦散黑穗病,戊唑醇(tebuconazole),(RS)-1-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醇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约为4000mg/kg,急性经皮LD505000mg/kg:一般只对皮肤和眼有刺激作用;无人体中毒的报道;对虹鳟鱼LC50为4.4mg/L(96小时),对翻车鱼LC50

25、为5.7mg/L(96小时);在推荐浓度下喷洒对蜜蜂安全。生物活性:戊唑醇杀菌性能与三唑酮相似,由于内吸性强,用于处理种子,可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也可在作物体内向顶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用于叶面喷雾,可以杀灭茎叶表面的病菌,也可在作物体内向上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其杀菌机理主要是抑制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可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病菌引起的病害。其生物活性比三唑酮、三唑醇高,表现为用药量低。制剂:2%干拌剂,2%湿拌种剂,5%、2%、0.2%悬浮种衣剂,2%干粉种衣剂,25%、12.5%乳油,25%水乳剂,43%悬浮剂,6%微乳剂。,苯醚甲环唑(亿

26、美元),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内吸作用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1453mg/kg 对作物安全,用于种子包衣,对种苗无不良影响,表现为出苗快、出苗齐,这有别于三唑酮等药剂。种子处理和叶面喷雾均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质量。苯醚甲环唑对鱼类有毒,勿污染水源。对虹鳟鱼LC50为0.81mg/L;氟硅唑鱼毒最高(0.043mg/L);,苯醚甲环唑登记产品,单剂:30 g/L 水分散种衣剂;10%水分散粒剂、15%水分散粒剂 25%、30%、37%水分散粒剂10%微乳剂、15%微乳剂;5%水乳剂、20%水乳剂;20%乳油、25%乳油,混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大

27、豆锈病、水稻纹枯病)苯醚甲环唑+多菌灵(苹果树轮纹病、斑点落叶病)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苹果炭疽病、梨树黑星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小麦散黑穗病,种子处理)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西瓜炭疽病、西瓜蔓枯病)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黄瓜炭疽病),苯醚甲环唑登记对象,(1)10%苯醚甲环唑WG:菜豆-锈 病;荔枝树-炭疽病;大白菜-黑斑病;柑橘树-疮痂病;大蒜-叶斑病;梨树-黑星病;番茄-早疫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黄瓜-白粉病;石榴-麻皮病;辣椒-炭疽病;葡萄-炭疽病;芦笋-茎枯病;西瓜-炭疽病;芹菜-叶斑病;茶树-炭疽病;洋葱-紫斑病;香蕉-叶斑病、黑星病;.,种子处理已登记用途,(

28、2)30 g/L 水分散种衣剂:小麦全蚀病 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纹枯病,苯醚甲环唑种子处理,苯醚甲环唑种子处理,安全性明显好于三唑酮2006年河南某县因三唑酮种衣剂造成大面积药害。,三唑酮,苯醚甲环唑,麦类病害防治(7.5-10g/100kg种子),苯醚甲环唑对种传病害及土传病害均有效,每l00千克麦种用3%悬浮种衣剂:200400毫升(小麦散黑穗病)、67100毫升(小麦腥黑穗病)、133400毫升(小麦矮腥黑穗病)、200毫升(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和颖枯病)、1000毫升(小麦全蚀病、白粉病),100200毫升(大麦条纹病、根腐叶斑病、网斑病)。,低温胁迫环境条件下,苯、戊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出苗

29、和幼苗生长存在安全性问题:,小结,出苗率、株高、鲜重、可溶性糖含量等与对照相比均明显受到抑制,以15/0 处理作用最为明显,安全性比较:苯戊(丙二醛含量、电解质外渗情况和根系呼吸速率变化),试验2.低温胁迫下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 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图A1 戊唑醇处理(15/0),图A2 无药剂对照(15/0),图A3 苯醚甲环唑处理(15/0),1,2,试验结果与分析,表2-1低温胁迫下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对玉米种子出苗率的影响Table 2-1 Effect of tabuconazole and difenoconazole on emergence of maize s

30、eeds at chilling stress,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包衣处理与对照相比在25/20下对玉米种子出苗没有不利影响,但随处理温度的降低,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均表现出,抑制玉米种子出苗的作用,且在相同的包衣剂量下胁迫温度越低,对玉米种子的出苗抑制越严重;在相同胁迫温度下与对照比较,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包衣处理玉米种子能加剧降低玉米种子的出苗率。,1)低温胁迫下两药剂对玉米出苗情况及形态指标的影响,表2-2 低温胁迫下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Table 2-2 Effect of tabuconazole and difenoconazole on growth of chi

31、lling stressed seedling of maize,与空白对照相比:1)在25/20下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玉米幼苗株高和植株鲜重均无显著影响,戊唑醇促进中胚轴生长,苯醚甲环唑对中胚轴长度起抑制作用;2)在17/6、15/0、10/0下对株高、根长、植株鲜重及中胚轴长度(戊唑醇:低浓度处理除外)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0.05),且随处理剂量的增加,对株高、根长和植株鲜重及中胚轴长度的抑制也相应增强。3)在相同剂量下比较不同胁迫温度的影响,可以发现15/0时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坐对玉米幼苗株高、根长、植株鲜重和中胚轴长度的抑制作用最严重。,摘要-农药学学报,玉米属于低温敏感型作物。本研究

32、发现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种子包衣在适宜温度(25/20)下对玉米种子出苗具有促进作用,能提高玉米幼苗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对玉米幼苗的形态生长没有抑制作用。但在17/6、15/0、10/0低温胁迫下,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均能抑制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加剧低温胁迫导致的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对叶绿体的分解。但苯醚甲环唑相比戊唑醇处理玉米种子更安全,苯醚甲环唑能抑制低温胁迫导致的叶片细胞内电解质外渗,戊唑醇却加剧电解质的外渗。比较玉米幼苗根系的呼吸作用也可以发现苯醚甲环唑相比戊唑醇更有利于玉米幼苗补偿和修复低温胁迫所致的伤害。,2)戊、苯悬浮种衣剂在抽雄期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表4-2 戊、苯悬浮种衣剂在抽

33、雄期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Table.4-2 Control effects of tebuconazole/difenoconazole suspensionconcentratesfor seed dressing on Head Smut of maize,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carbendazim)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毒性:微毒,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64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10000mg/kg;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动物试验未见致癌作用;鱼毒,对虹鳟鱼LC50为0.83mg/L,对鲤鱼LC50为0.61mg/L;对蜜蜂低毒,生物活性:多菌灵

34、是一种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而对卵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无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几乎各类植物都可用多菌灵防治其病害 制剂:20%可湿性粉剂,25%可湿性粉剂,40%可湿性粉剂,40%可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8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等,多菌灵盐酸盐(carbendazim hydrochloric salt)与多菌灵相比,多菌灵烟酸盐能溶于水,使用时易配成均匀的喷洒液,配成的药液对作物体表有较强的渗透力;实际使用时,药效好于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磺酸盐(carbendazim sulfonic salt)多菌灵草酸盐增效多菌灵生物活性:增效多菌灵是多菌灵与

35、水杨酸、冰醋酸复配而成,其能增强多菌灵在棉株体内的输导作用,从而抑制发病,表现有很强的内吸治疗作用制剂:12.5%可溶剂,丙硫多菌灵(albendazole),化学名称:5-(丙硫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其他名称:丙硫咪唑、阿苯达唑,施宝灵理化性质:纯品外观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微溶于乙醇、氯仿、热稀盐酸和稀硫酸,在冰醋酸中溶解,在水中不溶,熔点206212,熔融时分解。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287mg/kg,急性经皮LD50为608mg/kg;对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表现为眼结膜轻度充血。生物活性:本品原为医用药剂,现开发用于农业,据已有实验结果表明,它是低毒、广谱

36、、内吸性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霜霉菌、腐霉菌、白粉菌引起的病害,其杀菌作用机理与多菌灵相似。制剂:20%、10%悬浮剂,10%水分散粒剂,20%可湿性粉剂 稻瘟病、烟草炭疽病、黄瓜霜霉病、西瓜炭疽病,苯菌灵(benomyl),化学名称:1-正丁氨基甲酰-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其他名称:苯来特,benlate毒性:微毒,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10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10000mg/kg;一般只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症状,经口中毒低,无中毒报道;鱼毒,对虹鳟鱼LC50为0.27mg/L;对蜜蜂无毒。生物活性:本品是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进入植物体后容易转变成多菌灵及另一种有挥发性

37、的异氰酸丁酯,是其主要杀菌物质,因而其杀菌作用方式及防治对象与多菌灵相同,但药效略好于多菌灵。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等作用,可用于喷洒,拌种和土壤处理。制剂:5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噻菌灵(thiabendazole),化学名称:-(4-噻唑基)-1H-苯并咪唑其他名称:硫苯唑,特克多,涕必灵,噻苯灵,霉得克,保唑霉毒性:低毒,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3100mg/kg,兔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无中毒报道;对鱼低毒,对虹鳟鱼LC50为0.55mg/L(96小时)。生物活性:噻菌灵有内吸传导活性,根施时能向顶传导,但不能向基传导。杀菌谱广,具有保护和

38、治疗作用,与多菌灵、苯菌灵等苯并咪唑类的品种之间有正交互抗性。制剂:40%可湿性粉剂,50%、45%、432%、15%悬浮剂,3%烟剂,水果保鲜纸等。,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化学名称:1,2-双-(3-乙氧羰基-硫脲基)苯其他名称:甲基托布津,Topsin-M毒性:微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75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10000mg/kg;无全身中毒报道,皮肤、眼结膜和呼吸道受刺激引起结膜炎和角膜炎,炎症消退较慢;对虹鳟鱼LC50为7.8mg/L(48小时);对蜜蜂无毒。生物活性:甲基硫菌灵在自然、动植物体内外以及土壤中均能转化成多菌灵,当甲基硫菌灵

39、施于作物表面时,一部分在体外转化成多菌灵起保护剂作用;一部分进入作物体内,在体内转化成多菌灵起内吸治疗剂作用,因而甲基硫菌灵在病害防治上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持效期710天。制剂:80%、70%、50%可湿性粉剂,50%、36%、10%悬浮剂,4%膏剂,3%糊剂,咪唑类杀菌剂,咪鲜胺(prochloraz)N-丙基-N-(2,4,6-三氯苯氧基)-1H-咪唑-1-甲酰胺 生物活性:咪鲜胺是广谱性杀菌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菌细胞壁受到干扰。咪鲜胺不具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制剂:45%、25%乳油,45%水乳剂,0.5%悬浮种衣剂,0.05%水剂 咪鲜胺主要用于水果防腐保鲜

40、及种子处理,咪鲜胺锰盐(prochloraz-manganese chloride comple),化学名称: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咪唑-1-甲酰胺-氯化锰其他名称:施保功生物活性:咪鲜胺锰盐又叫咪鲜胺锰络合物,是由咪鲜胺与氯化锰复合而成,其防病性能与咪鲜胺极为相似,对作物的安全性高于咪鲜胺。制剂:50%、25%可湿性粉剂水果保鲜蘑菇病害防治蔬菜炭疽病,抑霉唑(imazalil),化学名称:1-2-(2,4-二氯苯基)-2-(2-丙烯氧基)乙基-1H-咪唑其他名称:烯菌灵,戴挫霉、万利得、仙亮 毒性:中等毒杀菌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27343mg/kg,狗

41、急性经口LD50640mg/kg,急性经皮LD50为42004880 mg/kg;鱼毒,对虹鳟鱼LC50为1.5mg/L(96小时),对翻车鱼LC50为4.04mg/L(96小时);对蜜蜂无毒。生物活性:内吸性杀菌剂,是优良的果蔬防腐保鲜剂,对柑橘、桩果、香蕉、苹果、瓜类尤为有效,对抗多菌灵、噻菌灵的青绿霉菌有特效,也可用于防治谷类作物病害。制剂:50%、22.2%乳油,0.1%涂抹剂(仙亮)(1)防治柑橘贮藏期的青霉病、绿霉病,采收的当天用浓度250500毫克/升药液(相当于50%乳油10002000倍液或22.2%乳油5001000倍液浸果)12分钟,捞起晾干,装箱贮藏或运输。单果包装,效

42、果更佳。(2)柑橘果实可用0.1%涂抹剂原液涂抹。果实用清水清洗,并擦干或晾干,再用毛巾或海绵蘸药液涂抹,晾干。尽量涂薄些,一般每吨果品用0.1%涂抹剂23升。(3)防治香蕉轴腐病,用50%乳油10001500倍液浸果1分钟,捞出晾干,贮藏。(4)防治苹果、梨贮藏期青霉病、绿霉病,采后用50%乳油100倍液浸果30秒,捞出晾干后装箱贮存。,氟菌唑(triflumizole),化学名称:(E)-4-氯-,-三氟-N-(1-咪唑-1-基-丙氧亚乙基)邻-甲苯胺其他名称:特富灵,三氟咪唑生物活性:氟菌唑杀菌谱广,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内吸性强,主要用于水稻、麦类、蔬菜、果树等作物的病害防治。制剂:30

43、%可湿性粉剂,氰霜唑(cyazofamid),化学名称:4-氯-2-氰基-N,N-二甲基-5-甲苯咪唑-1-亚磺酰氨基其他名称:氰唑磺菌胺,科佳 毒性:微毒,大鼠和小鼠急性经口LD505000 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 mg/kg;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兔试验);对蜜蜂无毒。生物活性:新型咪唑类杀菌剂,为保护性杀菌剂,对卵菌纲病原菌如疫霉菌、霜霉菌、假霜霉菌、腐霉菌以及根肿菌纲的芸薹根肿菌具有很高的活性。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病原菌细胞线粒体内膜的结合,阻碍膜内电子传递,干扰能量供应,从而起到杀灭病原菌的作用。由于它的这种作用机理不同于其他杀菌剂,因而与其他内吸杀菌剂间无交互抗性。

44、具有保护作用,持效期长,叶面喷雾耐雨水冲刷,具有中等的内渗性和治疗作用。制剂:10%悬浮剂 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亩用10%悬浮剂5367毫升,对水75升,即稀释11001500倍液,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隔710天喷1次,一般共喷3次。防病效果好,对作物安全无药害。,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甲霜灵(metalaxyl)化学名称:D,L-N-(2,6-二甲基苯基)-N-(2-甲氧基乙酰)丙氨酸甲酯其他名称:瑞毒霉,阿普隆,雷多米尔,甲霜安 生物活性:甲霜灵对植物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有很强的双向内吸输导作用,渗透以及在植物体内传导很快,进入植物体内的药剂可向任何方向传导,即有向顶性、

45、向基性,还可进行侧向传导。甲霜灵持效期较长,选择性强,仅对卵菌纲病害有效,对其中的霜霉菌、疫霉菌、腐霉菌有特效。甲霜灵易引起病菌产生耐药性,尤其是叶面喷雾,连续单用两年即可发现病菌抗药现象,使药剂突然失效。甲霜灵单剂一般只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不宜作为叶面喷洒用。叶面喷雾应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或加工成混剂,实验证明,混用或混剂可以大大延缓耐药性的发展,尤其是与代森锰锌混用效果最好。甲霜灵混剂有甲霜铜(甲霜灵+琥胶肥酸铜)、甲霜铝铜(甲霜灵+三乙膦酸铝+琥胶肥酸铜)、甲霜锰锌(甲霜灵+代森锰锌)等。注意事项:该药单独喷雾容易诱发病菌抗药性,除土壤处理能单用外,一般都用复配制剂。,噁霜灵(oxad

46、ixyl),化学名称:2-甲氧基-N-(2-氧代-1,3-噁唑烷-3-基)乙酰-2,6-二甲基替苯胺其他名称:噁酰胺,杀毒矾(混剂名)生物活性:与甲霜灵生物活性相似,被作物内吸后很快转移到未施药部位,其向顶传导能力最强,因此根施后吸收传导速度快;施在叶片的一面后向另一面传导能力很弱,因此在做茎叶喷雾时要均匀。仅对卵菌纲病害有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施药后持效期1315天。其药效略低于甲霜灵,与其他苯基酰胺类药剂有正交互耐药性,属于易产生耐药性的品种,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有明显增效作用和延缓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制剂:多以混剂使用,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噁霜灵+代森锰锌),苯霜灵(benal

47、axyl),化学名称:N-苯乙酰基-N-(2,6-二甲基苯基)-DL-氨基丙酸甲酯生物活性:防治卵菌纲病害的内吸性杀菌剂,抑制细胞核RNA聚合酶,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能被植物的根、茎和叶吸收,向顶传导到整个植株。通过能够抑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而发挥保护作用;通过抑制菌丝生长发挥治疗作用;通过抑制游动孢子产生发挥铲除作用。制剂:72%苯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苯霜灵+64%代森锰锌)用于防治葡萄、烟草、瓜类、大豆和圆葱等作物的霜霉病,马铃薯、番茄、草莓、观赏植物上的疫病。苯霜灵可以单用,也可与保护剂代森锰锌、灭菌丹等混用。由于苯霜灵为易引起病原茵产生耐药性的品种,宜采取混用、轮用或复

48、配成混合杀菌剂。,噻氟酰胺(thifluzamide),化学名称: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唑-5-羰酰代苯胺其他名称:噻呋酰胺,噻氟菌胺,满穗 生物活性:噻氟酰胺对担子菌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三羧酸循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方式施用。制剂:24%、23%悬浮剂生产企业: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上海泰禾(集团)有限公司应用在我国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由于它的持效期长,在水稻全生长期只需施药1次,即在水稻抽穗前30天,亩用23%或24%悬浮剂1525毫升,

49、对水5060千克喷雾。噻氟酰胺也可用于种子处理,防治水稻、小麦、草坪病害。,灭锈胺(mepronil),化学名称:3-异丙氧基-2-甲基苯酰替苯胺其他名称:纹锈灵,纹达克毒性:微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10000mg/kg,急性经皮LD505000mg/kg(兔和大鼠);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鱼毒,对虹鳟鱼LC50为10mg/L(96小时),对鲤鱼LC50为8mg/L(96小时);对蜜蜂有毒,蜜蜂急性经口LD500.1mg/蜂。生物活性:灭锈胺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能有效的防治担子纲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具有阻止和抑制纹枯病菌侵入,达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还具有耐雨冲刷,对紫外光稳定,对人、畜、

50、鱼类安全等特点。制剂:20%乳油,20%悬浮剂 灭锈胺能阻止和抑制纹枯病菌侵入稻株,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各施药1次即可。如果水稻生长茂盛、遇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时,可增加施药次数,隔710天施1次。每亩次用20%乳油200275毫升,对水5060升喷雾。,氟酰胺(flutolanil),化学名称:3-异丙氧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苯胺其他名称:望佳多,氟纹胺理化性质:无色无味晶体,熔点102103,蒸气压1.77mPa(20),相对密度1.32(20);水中溶解度9.6mg/L(20),己烷3g/L,甲苯65g/L,甲醇606g/L,氯仿238g/L(20),丙酮656 g/L,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