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20例眼部手术后诱发病毒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1669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20例眼部手术后诱发病毒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简述20例眼部手术后诱发病毒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20例眼部手术后诱发病毒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20例眼部手术后诱发病毒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述20例眼部手术后诱发病毒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目的:对眼部手术后诱发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生原因、进行归纳并分析探讨。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行眼部手术后发生病毒性角膜炎患者20例,其中白内障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6例,青光眼术后1例,翼状胬肉术后3例。对其病史,角膜炎发作时间,发病时症状,眼部查体以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20例中15例有病毒性角膜炎或重度病毒性结膜炎感染史,3例患者有感冒或消化道疾病等诱因,2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查体角膜点状侵润或树枝状混浊。应用抗病毒药物和营养角膜药

2、物后治愈。结论 眼部手术后发生病毒性角膜炎跟病毒性角结膜炎感染史,机体免疫力低下,破坏泪膜稳定性,损伤角膜内皮,术后大剂量激素用药等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是防治关键。  病毒性角膜炎;眼部手术;综合性治疗;分析         临床工作中,眼科手术后尤其是内眼手术后,一些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常会发生病毒性结膜炎或病毒性角膜炎以及两者的混合感染。病毒性角膜炎会加重术后炎症反应,影响视力恢复,减弱疗效,甚至产生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精神负担及病痛,也加重医护人员治疗的难度。因此,临床中眼部手术后

3、病毒性角膜炎发生逐渐引起眼科医生的重视。分析了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间眼前部手术后患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治疗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探讨。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行眼部手术后发生病毒性角膜炎患者20例,其中白内障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6例,青光眼术后1例,翼状胬肉术后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发作时间术后3d3w

4、k。2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年龄5375(平均68)岁。20例患者中15例患者在术后第37d出现症状,5例在第13wk复查时出现, 出院时角膜透明度良好,荧光染色阴性。 主诉为术眼轻度至中度刺痛,流泪,视力下降,无剧烈疼痛及脓性分泌物。  3例患者有感冒或消化道疾病等诱因。15例患者有病毒性角膜炎或重度病毒性结膜炎感染史。发病患者查体情况:大部分患者体温正常,少数感冒患者体温亦没有超过37,耳前、颌下淋巴结未见肿大。术眼不同程度刺激症状,球结膜中度至重度混合充血,部分患者有大量睑结膜滤泡,角膜水肿及前方闪辉轻度加重,部分患者在数天后出现角膜点状灰白侵润灶和

5、角膜丝状物,重者出现角膜树枝状混浊,荧光素着色,有少量分泌物,人工晶状体位置正常,玻璃体及眼底无明显改变,临床诊断病毒性结角膜炎。         1.2方法:全身用药:阿昔洛韦针1.0g,地塞米松针5mg,1次/d;3-7天后改口服阿昔洛韦片,2片,5次/d;强的松片,20mg,1次/d;3.局部用药:1)角膜生长因子滴眼液,4次/d;同时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4次/d;阿昔洛韦滴眼液,4次/d;如果出现明显的药物毒性表现,在全身应用服阿昔洛韦的前提下,局部可以不用抗病毒药,暂停或减量激素类眼药;2) &

6、nbsp;无防腐剂人工泪液, 4次/d;大部分患者在1015d好转,全部在1mo左右治愈。         3讨论         病毒性角膜炎大多由单纯疱疹病毒和少数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缓解期常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同时可潜伏在病变角膜中,有学者报道1病毒亦可潜伏在没有病毒感染史的正常角膜中,当各种诱因激活病毒后,病毒从潜伏部位释出,沿神经轴运送到眼部。眼部的抗病毒防御能力不足或机体免疫力低下,则引起复发。Shimomura报道1紧张、压力、睡眠不足、身体疲劳是病毒感染复发的关键因素,尤其在春夏季节,有病毒性角膜炎病史的人更易复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