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试题小汇总.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1685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内科试题小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神经内科试题小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神经内科试题小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神经内科试题小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神经内科试题小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试题小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试题小汇总.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共16分)解释下列名词,缩写应先写(译)出全文再解释1、瘫痪答案:指随意运动功能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之一。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和周围神经的病变造成骨骼肌活动障碍。2、痉孪性瘫痪答案:又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因其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而得名。上运动神经元指中央前回运动区大锥体细胞及其下行轴突形成的锥体束。3、嗜睡答案:整日处于睡眠状态,但可以唤醒,随又入睡,可回答问题,但不一定正确。4、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答案:因各种病变侵犯三叉神经要、三叉神经节或神经干而引起其支配区域内的疼痛。疼痛多呈持续性,且常伴有三叉神经或其他颅神经麻痹的症状和体征。5、多发性神经病答案: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末梢型感

2、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或自主神经障碍的临床综合征。6、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答案: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是迅速进展而大多可恢复的运动性神经病。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性脱髓鞘。7、脑血栓形成答案: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发生病理改变,使血管腔变狭窄,最终完全闭塞,引起某一血管供血范围内的脑梗死性坏死,称为脑血栓形成。8、 TIA答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历时短暂,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可逆性局灶性神经病症,其症状和体征常在24小时内自行缓解,为脑血管意外的早期警报。二、(共32分)回答下列问题,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及计算步骤9、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表现有

3、何不同,为什么?答案:眼肌、面上部肌肉(额肌、眼轮匝肌、皱眉肌)、咀嚼肌同时接受双侧锥体束支配,一侧锥体束损害不会造成这些肌肉瘫痪。一侧皮质核束损害导致中枢性面瘫,仅对侧下面部肌肉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周围性面瘫由周围神经损害所致,病灶侧上下面部肌肉瘫痪,表情动作完全丧失。10、嗜睡病人有哪些表现?答案:整日处于睡眠状态,但可以唤醒,随又入睡,可回答问题,但不一定正确。11、试述浅昏迷患者的症状表现。答案:随意运动丧失,可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均无反应,但对强烈的刺激可出现痛苦表情,患者各种反射均存在,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呼吸,脉搏,血压无明显改变,有大小便潴留

4、或失禁。12、试述深昏迷病员的表现。答案: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腱反射,吞咽,咳嗽及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全身肌肉松驰。呼吸不规则,有暂停或叹息样呼吸,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13、昏迷患者局灶性脑定位体征阳性,如何鉴别诊断?答案:1)有外伤史:颅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2)突然起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3)以发热为前驱症状:脑脓肿、脑脊髓炎、脑血栓性静脉炎。4)缓慢起病:脑瘤、慢性硬膜下血肿。14、急性脊髓炎急性期的治疗措施有哪些?答案:1)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维生素、免疫球蛋白;2)护理:褥疮的防治;排尿障碍及泌尿道感染的护理。3)早期康复治疗。15、脑血栓形成的治

5、疗措施有哪些?答案:1)超早期溶栓疗法:尿激酶、链激酶、t-PA;2)控制脑水肿: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3)扩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4)扩张血管:烟酸;5)抗凝治疗:肝素、低分子肝素;6)其他治疗:脑代谢活化剂、神经元保护剂、高压氧疗法、血光量子疗法、中药;7)康复治疗。16、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内科治疗措施是什么?答案: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2至4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大小便通畅,预防褥疮等2.调整血压,改善循环3.降低颅内压和减轻脑水肿4.预防并发症。三、(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纸答卷正确用错误用表示)17、均为单侧病变情况下,周围性面瘫的症状较中枢性面瘫严重。答案:()

6、18、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肌电图检查通常表现为神经传导速正常。答案:() 19、患者昏迷而无脑膜刺激征又无局灶性脑定位体征时,多是由神经系统以外疾病或其并发症所致。答案:() 20、大剂量维生素B12肌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是神经营养作用。答案:() 21、多发性神经炎以往称为末梢神经炎,病因多样,均为全身性的。答案:() 22、急性脊髓炎患者脑脊液检查可无任何异常。答案:() 23、急性脊髓炎患者急性期以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为主,经久不愈者应注意护理。答案:() 24、 TIA治疗中使用肝素是病因治疗。答案:() 四、(共6分)每题可有一项或多项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5、左侧中枢性面瘫患者的

7、症状有A、左侧额纹消失 B、右侧额纹消失 C、鼻唇沟变浅 D、左侧嘴角下垂 E、右侧嘴角下垂答案:C,E26、昏迷发生,主要由于A、脑循环障碍 B、交感神经损伤 C、脑膜炎症损害 D、急性广泛性大脑半球损害 E、大脑半球向下移位压迫丘脑或中脑答案:D,E27、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特征有A、脑脊液蛋白增高 B、椎管无阻塞 C、脑脊液白细胞正常 D、脑脊液葡萄糖增高 E、肌电图检查正常答案:A,B,C28、脑血栓形成的病因有A、脑动脉粥样硬化 B、高血压 C、高血脂症 D、糖尿病 E、脑动脉炎答案:A,E29、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特征是A、发作突然 B、持续时间短暂 C、恢复较慢但完

8、全 D、临床表现为脑局灶症状和体征 E、反复发作,每次表现不同答案:A,B,D30、脑血栓形成的治疗为A、溶栓 B、抗凝 C、扩充血容量 D、止血及促进血小板生成 E、中药活血化瘀治疗答案:A,B,C,E五、(共51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31、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鉴别的依据为:A、是否口角歪斜 B、是否鼻唇沟变浅 C、能否皱额、闭目 D、能否鼓腮 E、能否吹口哨答案:C32、患者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A、左侧中枢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右侧周围性面瘫 E、双侧周围性面瘫答案:D33、患者

9、鼻唇沟变浅,右侧口角下垂,闭眼、皱眉动作正常,两侧额纹正常A、双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周围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右侧中枢性面瘫 E、左侧中枢性面瘫答案:E34、瘫痪是指:A、随意运动肌力减弱或消失 B、肌紧张力减弱或消失 C、不自主运动肌力减弱或消失 D、肌肉运动能力消失 E、肌肉与肌腱运动不协调答案:A35、根据哪项临床表现区别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A、肌力大小 B、有无感觉障碍 C、有无病理反射 D、有无大小便障碍 E、有无感觉过敏答案:C36、关于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瘫痪分布以整个肢体为主 B、肌张力减低 C、腱反射增强 D、病理反射阳性 E、可有废用性肌萎

10、缩答案:B37、眶上神经反应及各种反射均存在,属于哪种意识障碍?A、深昏迷 B、昏睡 C、浅昏迷 D、嗜睡 E、中度昏迷答案:C38、整日处于睡眠状态,但呼之能应属于哪种意识障碍?A、深昏迷 B、昏睡 C、浅昏迷 D、嗜睡 E、中度昏迷答案:D39、鉴别深浅昏迷程度的可靠指征是A、生命体征 B、瞳孔对光反射 C、肌力 D、腱反射 E、对疼痛的反应答案:E40、某患者突起昏迷,四肢瘫痪,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最可能是:A、蛛网膜下腔出血 B、基底节出血 C、小脑出血 D、额叶出血 E、桥脑出血答案:E4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A、闪电样疼痛 B、下颌反射减弱 C、面部感觉消失 D、角膜反

11、射消失 E、张口下颌偏斜答案:A4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A、有触发点(板机点)存在 B、伴有角膜反射消失 C、一般止痛剂不易奏效 D、疼痛发作时可伴有面部肌肉抽搐 E、睡眠时疼痛发作可减少答案:B43、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依据是:A、疼痛的性质 B、疼痛的区域 C、有无其它神经系统体征 D、有无“触发点(扳机点)” E、是否为反复发作答案:C44、患者近一个月来刷牙时常出现右上牙部及右面部疼痛,每次持续56秒钟,间歇时完全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首先考虑的诊断A、牙痛 B、鼻窦炎 C、舌咽神经痛 D、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E、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答案:D45、三叉神经痛治疗

12、应先用:A、周围支神经切断术 B、周围支神经纯酒精封闭 C、三叉神经根切断术 D、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 E、抗癫痫药物答案:E46、多发性神经病的病因不包括A、中毒 B、感染 C、营养不良 D、外伤 E、遗传答案:D47、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患者发病前14周多有A、风湿病史 B、外伤病史 C、糖尿病史 D、阳性家族史 E、非特异性感染史答案:E48、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是A、周围神经 B、脊髓膜 C、脊神经根 D、大脑 E、小脑答案:A49、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表示病情危急A、四肢由轻瘫转为全瘫 B、呼吸费力 C

13、、腱反射完全消失 D、腰腿出现牵拉性疼痛 E、脉博快速答案:B50、以下哪项不属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急性四肢弛缓性瘫痪 B、手套,袜套状感觉障碍 C、早期即有四肢肌萎缩 D、患侧周围性面瘫 E、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答案:D51、能提示诊断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脑脊液检验结果是A、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 B、蛋白正常,细胞数增高 C、蛋白降低,血压增高 D、葡萄糖降低,细胞数剧增 E、葡萄糖正常,氯化物升高答案:A52、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脑脊液正常 B、多有昏迷 C、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D、突然劈裂样剧烈头痛 E、病情在24小时内自

14、行缓解答案:C53、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何时最明显?A、起病后即有 B、起病后三天内 C、起病后一周 D、起病后第三周 E、起病后一个月答案:D54、以下哪项可认为是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A、支持疗法 B、补充钾盐 C、糖皮质激素疗法 D、抗感染治疗 E、神经营养药物答案:C55、对有呼吸肌麻痹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应立即采取哪项必要措施?A、静脉滴注呼吸兴奋剂 B、作口对口人工呼吸 C、静脉滴注有效的抗生素 D、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E、气管切开答案:E56、下述哪项是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措施?A、神经营养药物

15、 B、抗感染 C、糖皮质激素 D、支持疗法 E、补充维生素族答案:C57、女性,26岁。劳累后出现胸背痛11d,两下肢麻木,无力,小便失禁1d。体检:两下肢肌力0度,两侧下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征(-),胸4以下深浅感觉消失,首先考虑的诊断A、多发性硬化 B、急性脊髓炎 C、亚急性脊髓炎 D、吉兰巴雷综合征 E、运动神经元疾病答案:B58、急性脊髓炎时何症状是脊髓休克引起的?A、病变以下感觉缺失 B、病变以下肢体瘫痪 C、排尿障碍 D、病变以下出汗功能障碍 E、病变以下腱反射消失答案:E59、脊髓休克现象发生时,下列哪项不应出现?A、腱反射亢进 B、病理征阴性 C、截瘫 D、大小便障碍 E、损伤平

16、面以下感觉缺失答案:A60、急性脊髓炎患者住院治疗2个月后生活仍无法自理,今后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A、增加营养摄入 B、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C、继续应用糖皮质激素 D、大剂量B族维生素 E、手术治疗答案:B61、急性脊髓炎损害在胸6水平,下列治疗措施哪项不妥?A、激素治疗 B、留置导尿 C、气管切开,人工呼吸 D、定期冲洗膀胱 E、勤翻身,防治褥疮答案:C62、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是A、脑出血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脑栓塞 D、脑血栓形成 E、“小中风”答案:D63、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A、颅内肿瘤 B、巨细胞动脉炎 C、先天性血管畸形 D、脑动脉炎 E、脑动脉粥样硬化答案:E64、短暂

17、性脑缺血发作的持续时间不会超过A、24小时 B、2小时 C、90分钟 D、60分钟 E、30分钟答案:A65、关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常反复发作 B、恢复不完全 C、发作突然 D、持续时间短暂 E、好发年龄5070岁答案:B66、患者突发性失语,持续15分钟恢复正常,间隔2小时再次发作,形式一样,无意识障碍,无肢体抽搐,以往无类似发作,首先考虑的诊断A、癫痫 B、Mniere disease C、TIA D、Adams-Stokes E、癔病答案:C6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使用尼莫地平的作用是A、病因治疗 B、抗血小板聚集 C、抗凝 D、脑保护剂 E、扩血管答案:D6

18、8、脑血栓形成哪项处理是错误的?A、脱水剂 B、扩容剂 C、抗凝剂 D、神经元保护剂 E、止血剂答案:E69、脑血栓形成患者应用溶栓疗法的药物是A、尿激酶 B、肝素 C、双香豆素 D、华法令 E、阿斯匹林答案:A70、脑血栓形成患者,右侧偏瘫,在第三天发生昏迷,血压2412kPa ,脑穿颅内压为2748 pa,脑脊液白细胞8106L,红细胞4106L 个。首先用哪种治疗?A、低分子右旋糖酐 B、降血压 C、血管扩张剂 D、甘露醇等脱水治疗 E、抗凝治疗答案:D71、脑出血最常见病因A、脑血管畸形 B、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 C、淀粉样血管病 D、先天性颅内动脉瘤 E、脑动脉炎答案:B72、高血压

19、性脑出血的主要机制是:A、脑内动脉管壁较薄 B、脑内静脉循环障碍 C、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形成微小动脉瘤 D、合并脑内动、静脉畸形 E、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化为溃疡答案:C73、脑出血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和血管是A、脑干、椎基动脉 B、桥脑、正中动脉 C、小脑颈内动脉 D、中脑、大脑前动脉 E、内囊、豆纹动脉脉答案:E74、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诱因,哪项是错误的A、睡眠过多 B、情绪激动 C、重体力活动 D、咳嗽喷嚏 E、用力排便答案:A75、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特点是A、脑脊液正常 B、瞳孔双侧不等 C、突然劈裂样剧烈头痛 D、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E、病情在24小时内自行缓解答案:B76、内囊出血

20、典型表现的“三偏”症状是A、伸舌偏,嘴角偏,抬眼偏 B、偏瘫,偏身麻木偏身疼痛 C、偏侧面瘫,偏侧肢瘫,偏侧感觉障碍 D、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E、嘴偏,舌偏,偏瘫答案:D77、提示桥脑出血的表现是A、双侧瞳孔极度缩小,伴深昏迷 B、昏迷加深,伴血压升高 C、瞳孔反应良好,视野缩小 D、双侧瞳孔不等大,伴潮式呼吸 E、双侧瞳孔散大固定,伴毕氏呼吸答案:A78、男性,56岁,高血压5年.3小时前突然剧烈头痛、呕吐。检查:嗜睡,血压24/16kPa,水平性眼球震颤,构音不良,四肢肌力正常,右手指鼻试验不准,双侧上下肢腱反射正常,双侧Babinski征()。A、基底节出血 B、中脑出血 C、桥脑

21、出血 D、小脑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答案:D79、脑疝的早期征象为:A、双侧瞳孔等大 B、一侧瞳孔散大 C、双侧瞳孔缩小 D、双侧瞳孔忽大忽小 E、双侧眼球同向偏斜答案:D80、提示脑出血未止的表现是A、双侧瞳孔极度缩小,伴深昏迷 B、昏迷加深,伴血压升高 C、瞳孔反应良好,视野缩小 D、双侧瞳孔不等大,伴潮式呼吸 E、双侧瞳孔散大固定,伴毕氏呼吸答案:B81、脑出血病人,头痛、呕吐,血压22.613.3kPa(170100mmHg),腰穿脑脊液为血性,滴速88滴分(正常4050滴分),首要的治疗措施:A、用抗血纤溶芳酸止血 B、肌注利血平降压 C、肌注灭吐灵止吐 D、静脉滴注甘露醇脱水 E

22、、头枕冰袋降温答案:D六、(共13分)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文字、得数、编号或图形82、周围神经元受损后,冲动不能下达肌肉,故肌肉的紧张力减退而表现为_;因反射弧被切断故腱反射_;因肌肉弛缓影响血管舒缩,肌肉的代谢便受影响,因而有明显的_。答案: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83、中枢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周围运动神经元及脊髓反射弧仍完整,只是中枢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被解除,因此有肌张力增强,表现为_,并且有腱反射_,出现_反射,肌肉无_现象。答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亢进、病理、萎缩84、按照肌力分级05级分类法5级是指_。答案:正常肌力85、意识模糊的病员精神_,表情_,常持续处于_状态,但能被

23、_,停止刺激即_。答案:委靡、淡漠、睡眠、唤醒、又入睡86、意识障碍依轻重程度不同分为_、_、_、_。答案:意识模糊、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87、多发性神经病的病因有五类:_、_、_、_、其他疾病。答案:中毒、营养缺乏或代谢障碍、炎症性疾病或血管炎、遗传性病88、急性脊髓炎的感觉障碍是_,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_。答案:损害平面以下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89、 TIA的手术治疗包括:_、_、_。答案:颈动脉内膜剥离术、颅外颅内血管吻合术、血管内介入治疗七、(共11分)每组试题与5个共用备选项配对,可重复选用,但每题仅一个正确A、 0级 B、 1级 C、 2级 D、 3级 E、 4级90、肢

24、体能抗地心引力而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肌力分级属答案:D91、完全瘫痪,肌力分级属答案:A92、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肌力分级属答案:B93、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起,肌力分级属答案:C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膜炎94、男性,42岁,4小时前走出健身馆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稍后昏倒。检查:浅昏迷,体温正常,血压正常,瞳孔左5mm、右2mm,对光反射左侧消失、右侧正常,面纹对称。四肢运动、感觉反射未见异常。颈项强直,Kernig征()。答案:D95、男性,68岁,3天前右半身麻木,2天前醒来发现右侧肢体不能动,失语,嗜睡,1天来昏迷。检

25、查:浅昏迷,血压16/8kPa,右上下肢肌力0级,右侧Babinski征()。答案:B96、男性,53岁,高血压病6年。6小时前生气后突然头痛、呕吐,右侧肢体不能动,随后昏迷。检查:血压24/16kPa,中度昏迷,双瞳孔2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浅,右侧上下肢肌力2级,右侧腱反射低下,右侧病理征阳性。答案:A97、女性,38岁,风湿性心脏病15年,心房纤颤1年。1天前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3分钟左右,10分钟后清醒,发现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检查:神志清,血压正常,心房纤颤。右眼无光感,左上下肢肌力0级,左Bainski征(),左侧半身感觉丧失。答案:CA、卡马西平 B、地西泮 C、咖啡因

26、麦角胺 D、苯妥英钠 E、苯巴比妥98、三叉神经痛治疗的首选药物答案:A99、偏头痛治疗的首选药物答案:C100、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首选药物答案:B16.运动性失语,其病变部位在:A. 左侧大脑半球B. 右侧大脑半球C. 主侧(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D. 角回E. 第一、二颞回后部17.某病人颈5-胸2的脊髓灰质前连合受损时出观A. 双上肢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B. 双上肢痛温觉缺失或减退而深感觉和触觉保留C. 病变平面以下躯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D. 病变平面以下躯体痛、温觉减退,而深感觉和触觉保留E. 一侧上肢所有感觉缺失。18.意向性震颤见于:A. 大脑半球受损B. 小脑半球受损C. 深部感觉受

27、损D. 基底节受损E. 前庭神经受损。19.右侧颈5-胸2后角受损时产生A. 病变水平以下的对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B. 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C. 右上肢所有感觉减退或缺失D. 右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E. 左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20.重症肌无力常与哪一种疾病同时存在A. 甲状腺肿瘤B. 甲亢C. 胸腺肿瘤或胸腺增生D. 系统性红斑狼疮E. 多发性神经炎21.一病人需强烈刺激或反复高声呼唤才能唤醒,醒后表情茫然,反应迟钝,只能作简单的回答,这种意识状态是属于A. 嗜睡B. 浅昏迷C. 昏睡D. 意识模糊E. 以上均不是22.浅感觉纤维在

28、脊髓丘脑束中的排列是:A. 按骶、腰、胸、颈次序,由前向后B. 按骶、腰、胸、颈次序,由后向前C. 按颈、胸、腰、骶次序,由内向外D. 按骶、腰、胸、颈次序,由内向外E. 以上均不对23.人体的运动功能位置在前中央回的排列是:A. 头面在上部,下肢在下部B. 躯体在上部,头面在下部C. 下肢在上部,头面在下部D. 头面在上部。上肢在下部E. 上述排列均不对24.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哪一种是近来认为也能奏效的药物:A. 苯妥英钠B. 维生素B12C. 酰胺咪嗪D. 苯巴比妥E. 安定25.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A. 丙戊酸钠B. 氯硝安定C. 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D. 安定E. 扑痫酮。26.下

29、列各反射的神经支配哪一个是错误的A. 膝反射(腰2-4)B. 提睾反射(腰1-2)C. 踝反射(骶2-4)D. 肛门反射(骶4-5)E. 肱二头肌反射(颈5-6)27.面神经炎急性期,下列哪一种药较为重要A. 青霉素B. 加兰他敏C. 维生素B12D. 强的松E. 地巴唑28.运动性失语病人与闭锁综合征病人都是不能说话,能理解别人说的话,他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A. 前者发音器官肌肉无瘫痪,后者则瘫痪B. 前者一侧偏瘫,后者双侧偏瘫C. 前者可用手势表达,后者用眼球上下运动表达思想D. 一人清醒,另一人昏迷E. 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16.C 言语功能的完成虽与两大脑半球有关,其中起主要作用是某

30、些皮层区。运动性失语病变位于主侧或优势半球(善于用右手者为左半球,用左手者为右半球)的额下回后部。当主侧第一、二颞回后部有病变,引起感觉性失语。主侧角回病变产生失读症。17.B 因传导双上肢痛、温觉及部分触觉的神经纤维在颈5-胸2的灰质前连合处交叉经过,此处病变将损伤它们,而传导双上肢深感觉和另一部分触觉的纤维在同侧后索走行,不受前连合病变的影响。18.B 因小脑半球与肢体运动的协调有密切关系。受损时出现意向性震颤。19.D 支配右上肢的颈5-胸2的痛、温度觉及部分触觉神经纤维在同侧后角换神经元,而深感觉纤维和部分触觉纤维直接进入后索,故右侧颈5-胸1后角受损会造成右上肢的痛、温度觉障碍而深感

31、觉和触觉保留。20.C 病理检查发现15的重症肌无力病例伴发胸腺肿瘤,其余病例的80也显示胸腺髓质中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仅少数病例伴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甲状腺功能亢进。21.C 嗜睡者被唤醒后,表现正常;浅昏迷者则唤不醒;意识模糊者并不以睡眠过多为特征;只有昏睡者符合题中所述情况。22.C 浅感觉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在脊髓侧索组成脊髓丘脑束的排列是以骶、腰、胸、颈的次序由外向内。23.C 人体的运动功能位置在前中央回的排列有如倒立的人,下肢在上部,头面在下部。24.C 题中五种药物均可用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其中苯妥英钠应用的历史较长,效果不错,近年来人们认为酰胺咪嗪也能奏效较好。25.C

32、 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不仅是控制大发作较好的药,而又毒注低,价格低,从而比同样能控制癫痫大发作的丙戊酸钠和扑痫酮优越。口服安定在癫痫大发作的常规治疗中,只起辅助抗痫药的作用。氯硝安定宜用于肌阵挛性小发作。26.C 踝反射是由骶1-2节段的神经支配的。27.D 面神经炎为非化脓性炎症,不必用青霉素。病的急性期,面神经总有水肿,受到骨管的压迫,如不及时消除,可加重面神经的损伤。强的松既能抗炎,也有消水肿的作用。小量地巴唑口服和加兰他敏肌内注射只能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宜用于急性期过后。维生素B12也无抗炎和消水肿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期诸药中强的松最为重要。28.A 本题所问的主要区别是指这两种病人不能

33、说话的原因有何不同。瘫痪分布和表达思想的方式不同虽然也是他们之间的区别。但不是主要的。两种病人都无意识障碍。神经内科三基试题(1) 1.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 高血压 B. 脑动脉粥样硬化 C. 先天性脑底动脉瘤 D. 脑血管畸形 E. 血液神经内科三基试题(1)1.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 高血压B. 脑动脉粥样硬化C. 先天性脑底动脉瘤D. 脑血管畸形E. 血液病。2. 一位胸推结核患者,表现为截瘫,双侧胸5以下感觉障碍,其病变位于:A. 第2胸推B. 第3胸推C. 第4脚推D. 第5胸椎E. 第6胸椎3. 癫痫小发作(失神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A. 丙戊酸钠B

34、. 三甲双酮C. 安定D. 硝基安定E. 乙琥胺或苯琥胺4. 病理反射的出现是由于:A. 脊髓反射弧的损害B. 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C. 基底节受损D. 锥体束损害E. 脑干网状结构损害。5.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A. 高血压病B. 脑动脉粥样硬化C. 各种脑动脉炎D. 血压偏低E. 红细胞增多症6. 脑出血的内科疗法中,最重要是:A. 降低血压B. 控制出血C. 控制脑水肿,预防脑疝D. 加强护理,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E. 气管切开,吸氧7. 一位脑出血的病人,很快昏迷,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四肢瘫痪,高热,呼吸障碍,出血部位应考虑;A. 内囊内侧和丘脑附近B. 外囊附近C. 桥脑D. 小脑E

35、. 内囊内侧扩延至外囊附近8. 根性坐骨神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A. 椎管内肿瘤B. 风湿或受寒C. 腰椎间盘突出D. 腰既关节炎E. 黄韧带肥厚。9. 脊髓半侧损害的感觉障碍为A. 受损平面以下的同侧痛、温觉障碍,对侧深感觉障碍B. 受损节段的痛、温觉障碍,对侧深感觉障碍C. 受损平面以下的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D. 受损节段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E. 受损平面以下对侧深、浅感觉均障碍。10.左侧偏瘫、右侧外展神经麻痹和右面神经周围性麻痹时,病变部位在A. 右内囊B. 右中脑C. 右桥脑D. 右延髓E. 左延髓。11.一位病人有行走不稳(夜晚黑暗时加重),行走时双目注视地面,跨步

36、阔大,举足过高,踏步作响,应考虑为:A. 小脑性共济失调B. 前庭功能障碍C. 感觉性共济失调D. 下肢痉挛性轻瘫E. 鸭步。12.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脑脊液为:A. 淋巴细胞明显增多B. 多核细胞明显增多C. 糖、氯化物降低D. 蛋白及细胞均增高E. 蛋白增高而细胞正常或接近正常13.节段型分布的痛温觉障碍,无深感觉和触觉障碍,病变部位在:A. 后根B. 后角C. 脊神经节D. 脊髓丘脑侧束E. 脊髓丘脑前束14.深反射亢近见于:A. 后根受损B. 前角受损C. 肌肉病变D. 恼或脊髓损害E. 后束受损15.左侧舌下神经周围性瘫痪表现为:A. 伸舌偏右,伴右侧舌肌萎缩B. 伸舌偏左,伴左

37、侧舌现萎缩C. 伸舌偏左,无舌肌萎缩,有肌纤维震颤D. 伸舌偏右,无舌肌萎缩,有肌纤维震颤E. 伸舌偏左,伴左侧舌感觉减迟参考答案1.C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脑底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少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及血液病等。2.B 由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脊髓长度的增长比脊柱慢,因此成人的脊髓比脊柱短,每个脊髓节段的位置比相应的脊椎为高:下部颈髓节段较颈椎高一个椎骨,上部胸髓节段(胸1-6)较胸椎高二个椎骨,下部胸髓节段(胸7-12)较胸椎高三个椎骨。3.E 乙琥胺或苯琥胺对失神小发作最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对各种癫痫均有一定疗效,可作为次选药

38、物。三甲双酮虽有效,但因毒性大,目前已少用。安定和硝基安定用于治疗肌阵孪性小发作及非典型小发作。4.D 病理反射是由于锥体束受损,对脊髓失去抑制而产生。脊髓反射弧损害引起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表现为腱反射增强。基底节受损产生肌张力改变和不自主运动。脑干网状结构损害主要引起意识和呼吸障碍。5.B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部小动脉变化及各种脑动脉炎,少见的病因为红细胞增多症。血压偏低可作为脑血栓形成的诱因。6.C 由于脑出血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水肿和脑疝,因此使用脱水剂来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是内科治疗的最重要措施。吸氧、止血、降低高血压,限

39、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以及保持呼吸道通杨,亦是有益的疗法。7.C 桥脑出血轻者出现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及对侧肢体瘫痪,重者病人很快昏迷,四肢瘫痪,双侧瞳孔极度缩小,高热和呼吸障碍。内囊及其附近出血表观为意识障碍、偏瘫及一侧瞳孔扩大。小脑出血则以急性颅内压增高及共济失调为特点。8.C 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椎管内肿瘤、黄韧带肥厚亦可引起。腰骶关节炎是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因之一。风湿或受寒可能引起原发性坐骨神经痛。9.C 传导深感觉的纤维由后根进入脊髓。在同侧后束上行,于延髓下部的薄束核和楔束核换神经元后,交叉至对侧。传导痛、温觉的纤维从后根进入脊髓,于后角换神经元后。经脊髓前连合

40、交叉至对侧的楔束和薄束,上行至丘脑。10.C 外展神经核位于桥脑中下部,其纤维向腹侧行走。面神经核在桥脑深部下外侧,锥体束位于它的腹侧。当右侧桥脑腹侧受损,便出现右眼外展不能,右侧周围性面瘫和左侧偏瘫。内囊等病变不引起外展及面神经麻痹。11.C 此病人的步行符合感觉性共济失调。小脑蚓部病变,行走呈醉汉步态;小脑半球或前庭病变,行走向患侧偏斜。两下肢痉孪性轻瘫行走时,出现剪刀步态。鸭步见于肌营养不良症,因骨盆带肌无力,走路左右摇摆。12.E 淋巴细胞、多核细胞增多以及蛋白、细胞同时增高,见于脑脊髓膜或脑脊膜的炎症。糖、氯化物降低发生于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明显。13.B 这是由于损害传导痛。温觉第二级神经元或未交叉的纤维所致。脊神经节及后根的病变,出现相应节段的各种感觉障碍。脊髓丘脑前、侧束受损,则产生病变水平以下的对侧痛、温觉障碍。14.D 由于网状脊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