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气分析比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1993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气分析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气分析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气分析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气分析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气分析比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气分析比较=【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病人血液透析前和透析后PH,PCO2,PO2,HCO3-,BE的关系方法:应用ABL77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34例慢性肾衰病人血液透析前和透析后的PH,PCO2,PO2,HCO3-,BE的结果。结果:肾衰病人血液透析前和透析后的PH,HCO3-,BE的结果存在明显变化,而PCO2,PO2无大的差异。结论: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病人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肾衰;血液透析;血气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也就是说只要能引起肾脏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或局部病变

2、最终都能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主要的表现就是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导致肾脏不能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清除过多的水份及毒素维持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用药及营养治疗创造条件;避免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目前认为一旦慢性肾功能衰竭确诊,又无禁忌证时,应尽早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以期降低病死率。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血液透析广泛在临床应用,因其治疗效果显著,所以得到广大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接受。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仪器ABL77全自动血气分析仪 1.1.2试剂

3、ABL77原装进口试剂ABL77原装进口标准品ABL77原装进口质控品。 1.1.3标本2007年5月2008年11月我院内6科病人34例,均为慢性肾衰病人,年龄3573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 1.2方法: 1.2.1分别采集慢性肾衰病人血液透析前和透析后的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用肝素抗凝。 1.2.2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慢性肾衰病人血液透析前和透析后的PH,PCO2,PO2,HCO3-,BE结果比较见表1。从表1看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前和透析后的PH,HCO3-,BE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

4、液净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这时透析器管内的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因分子较大,不能通过膜孔。这种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移动现象称为弥散。临床上用弥散现象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即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径平均

5、为3纳米,所以只允许分子量为1.5万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质通过,而分子量大于3.5万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因此,蛋白质、致热源、病毒、细菌以及血细胞等都是不可透出的;尿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要想用人工肾替代肾脏就必须从血液中排出大量的水分,人工肾只能利用渗透压和超滤压来达到清除过多的水分之目的。现在我院使用的人工肾即血液透析装置(德国贝朗血液透析机)都具备上述这些功能,从而对血液的质和量进行调节,使之近于生理状态。 血液透析液的基本成分有钠:钠是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对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起重要作用。为保持透析患者钠平衡,透析液中钠需略低于正常血清钠值,浓度一般为130140mmol/l

6、.钾:钾是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透析液钾浓度一般为04mmol/l,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钾浓度的透析液。无钾透析液(01mmol/l),主要用于arf无尿期或高分解代谢患者或高血钾开始透析的头12小时;低钾透析液(2mmol/l),多用于每次透析前血钾偏高或诱导期血钾偏高的患者;常规透析液(34mmol/l),用于透析前血钾正常的维持性透析或服用洋地黄的患者。钙:维持性血透病人的血钙水平多数偏低,透析时使血钙达到正常或轻度正平衡。透析液钙含量应在1.51.75mmol/l之间。镁:肾衰、尿毒症病人时常有高镁血症,透析液镁浓度一般为0.61mmol/l,略低于正常血浆镁。氯:透析液中的氯离子基

7、本上与细胞外液相同,由阳离子和醋酸钠的浓度决定,浓度为96110mmol/l。碱剂:慢性肾衰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和阴离子间隙增加的状况,起缓冲作用的碳酸氢根(Hco3-)减少,需从透析液中补充,醋酸盐和碳酸氢盐可产生Hco3-,可用于补充体内Hco3-的不足。醋酸盐常用浓度为3540mmol/l,碳酸氢盐浓度一般为3238mmol/l。葡萄糖: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糖浓度的透析液,分为无糖透析液、高糖透析液(1020g/l)、低糖透析液(12g/l)3种。从表1看出,由于血液透析液中这些成份(特别是碱剂)的存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后PH,HCO3-,BE升高,能够较快的纠正酸中毒,从而使病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接近于生理状态。而PCO2,PO2变化不大,血中PO2保持恒定或轻度升高,PCO2也相对恒定,说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后并不发生低氧血症。由此可见血液透析对治疗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疗效显著,大大提高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训.老年人血液透析的几个问题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5;6:367-368 2于宗周.现代血液净化疗法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8-218 3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92-15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