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2003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三、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通知,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职业危害防治应急救援预案。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1.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能够导致职业病发生的因素统称为职业危害因素,按其存在的性质分类:(1)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如金属与类金属、刺激性气体、

2、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和农药等;(2)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高温、高湿、低温、高低气压等异常气象条件: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等;职业性有害因素随着作业环境中存在的数量、浓度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或突发事件导致作业现场有害因素严重超标达到引起人体健康损害时,可引起急、慢性职业病,如各种急慢性职业中毒、各种急慢性辐射病、电光性眼炎、中暑等波及作业现场人群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当某些毒物或粉尘作业场所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后,一旦引起某些化学反应、或遇明火、电火花和放电时,可能引起爆炸,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而某些有毒有害气体随空气播散

3、后可能引起其他人群发生中毒。2.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发生的意外职业危害事故有:(1)一般职业危害事故:可因作业场所防护设施损坏、物料泄露、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有关人员未及时巡查及早发现,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而引发小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事故原因明确,能够及时修复,无人员死亡或发生急性职业病在10人以下。(2)重大职业危害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职业危害事故较难控制。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且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或者有人员死亡,事故原因不明,需外援措施。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有效预防原则:参加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应及时、主动了解应急救援

4、的真实情况和工作要求,以减轻职业危害事故的危害程度。2.紧急救援原则:参加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安全救护、医疗卫生队伍和人员应分工明确,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达到迅速控制危害源、抢救受害人员。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救援机构组成以*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煤业有限公司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 * *成 员:* *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制订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明

5、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经授权对外发布有关职业危害事故的有关信息;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11)组建与完善职业危害事故监测和预警系统;(12)组织对职业卫生和医疗救助专业人员进行有关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13)组织各救援专业组制订专业应急救援方案。3.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煤业有限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公司调度室,由调度室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根据领导小组的决定及时传达应急救援命令,并负责督促

6、落实;负责各有关单位(或抢险小组、人员)的通讯联络工作;及时掌握事故现场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小组汇报。(二)指挥机构及职责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时,以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煤业有限公司调度室。公司董事长任总指挥,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事故救援组、技术专家组、供应保障组、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事故调查组、接待及信息发布组、善后处置组8个专业处置组,事故发生时,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置工作。1.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副组长:* * * * 职 责:全权负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救援指挥,决策总体抢险救灾方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方案,下达各项抢

7、险救灾命令。2.事故救援组组 长:* 成 员:职 责:负责落实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指导、组织现场救援工作。3.技术专家组组 长:*成 员:职 责:(1)负责制定现场抢险技术方案,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为抢险救灾指挥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2)帮助矿井正确辨识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对隐患整改提供技术指导;(3)参与事故鉴定和事故调查工作。4.供应保障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 职责:负责协调解决抢险救灾所需物资、设备、资金的储备和供应。5.后勤保障组组 长:成 员: 职 责:负责事故受伤人员的抢救、监护及安全转送工作,尽量降低事故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6.治安保卫组组 长:成 员:

8、职 责:负责协调、维持事故现场秩序,确保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7.事故调查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公司副总师及有关业务科室的负责人职责:负责事故调查取证工作,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查明人员伤亡情况,配合上级调查组做好事故调查。8.接待及信息发布组组 长:副组长: 成 员:职 责:(1)负责接待上级领导、外援专家和外援救援队伍,安排好上述人员的生活住宿。(2)接待协调新闻媒体,负责事故动态及现场救援信息发布,真实报道抢险救援情况。(3)接待来信来访,稳定矿区秩序。9.善后处置组组 长:副组长: * 成 员:职 责:负责参加抢险人员和遇难职工家属的住宿、安置,协调做好事故善后处理等

9、工作。四、预防与预警1. 危险源监控(1)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建立职业危害事故(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控系统,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2)建立完善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控制系统。对职业危害因素治理控制设备设施进行连续监控,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定期对职业危害治理控制设备设施实施维护与维修,保持治理控制性能的正常发挥。(3)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及职业卫生审核与验收,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防治监控体系,从源头扼制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2.预警行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预警机制,当出现下列情况发出预警:(1)可致急性职业病的职业危

10、害防护设施失去作用或有毒物料泄露时,最早发现的部门及人员,应通过各种手段立即向安全、生产等部门报告,采取措施阻止毒物泄露、修复防护设施。(2)某种可致急性职业病的职业危害因素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并严重超标时,最早发现的部门及人员应及时向安全、生产、技术及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报告,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同时由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提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应急检测、评价。(3)短期内同一作业场所(一个或多个班组)同时或者相继出现疑似职业病相同临床表现的病人、病例不断增加,最早发现的医疗、医保或所在单位、区队、班组等部门或人员,应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尽快向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报告,生产经营单位职业

11、病防治管理部门向本单位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申请,由职防所对发病人员进行职业病诊断及作业场所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五、信息报告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矿井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公司人力资源部、安全检查部报告事故及救援进展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煤业有限公司各级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及其隐患,有权向*煤业有限公司有关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职业病危害事故。1.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1)责任报告单位:公司各级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收治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的医疗单位、

12、安全生产部门以及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单位。(2)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各级管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单位的工作人员。2. 报告内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联系电话、联络人姓名)、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及地址、事故发生的地点及时间、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物及其浓度、发病人员就诊医院、主要临床表现、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情况、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情况。3. 接报和上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接报后,应当立即对报告事项进行核实,确认职业危害事故的规模,并立即向*煤业有限公司劳资科、安检科报告。*煤业有限公司劳资科、安检科接报并对职业病危害事

13、故核实确认后,应立即向*公司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并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同时随时报告职业危害事故的事态进展。4. 报告时限及程序事故发生单位在发现职业危害事故后应当通过各种手段及途径及时报告*煤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有关责任报告人发现急性职业危害事故,应当在2小时内向*煤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1)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煤业有限公司调度室)报警,同时停止职业危害作业,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危害事故源。(2)办公室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煤业有限公司当值领导及*煤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

14、救援领导小组,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3)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专业对口科室迅速向上级公安、社会保障、安全、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4) 指挥部成员到达职业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组立即开展救援。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超出*煤业有限公司自救能力时,救援组应报告指挥部经*煤业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批准请求外援。(5)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

15、成立两个工作小组: 在主管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分管领导指挥下,组成由保卫、生产技术、人力资源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组成由维修班和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六、应急处置(一) 响应分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后,科学、准确的判定重大事故级别和影响程度,启动相应应急响应级别,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调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及医疗救治等应急措施。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和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分别由*公司、事故发生单位负责应急响应。分级响应时要根据职业危害事故的发展趋势,结

16、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调整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事故发展,减少危害和影响。(二)响应程序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应急救援机构负责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报请*煤业有限公司相关部门协助。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煤业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启动公司应急预案及职业危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超出*煤业有限公司自救能力时,请*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协助。(三) 处置措施现场工作人员发现职业危害事故前兆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本单位调度值班室报告并通知值班领导,采取相应的救援处置措施,必要时启动本单位应急救

17、援预案。1. 职业危害事故前兆的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防护设施及用品失灵或损坏或存在缺陷,现场工作人员应及时汇报修复,确保设施完好。(2)发现有毒有害物料泄露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组织抢修,待达到完好要求后再进行作业。(3)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应及时整改,否则不允许作业。(4)监测到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浓度超标,应立即开启通风装置进行强制通风,同时检查分析超标原因,情况严重的应立即紧急停止作业。2. 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情况立即报告本单位值班领导,启动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采取以下紧急措施:(1)停止导致职业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18、现场人员应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无人员受伤时,采取自救,可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呼吸防护器、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靴、防护帽等)或逆风脱离现场;有人员受伤时,采取互救,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协助受伤人员逆风脱离现场,脱离现场后采取人工呼吸等必要急救措施,同时向调度室、消防队报警。(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由保卫人员对警戒区域内其他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应急疏散,发现事故现场有伤员时,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交由相关医院实施现场抢救。(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根据事故危害区域划出事故范围警戒线,由保卫人员负责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

19、入警戒区域。(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迅速脱离现场: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上风向的空气新鲜场所,安静休息,避免活动,注意保暖,必要时给予吸氧。 防止毒物继续吸收: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物,用流动的清水及时反复清洗皮肤毛发15分钟以上,对于可能经皮肤吸收中毒或引起化学性烧伤的毒物更要充分冲洗,并可考虑选择适当中和剂中和处理,眼睛溅入毒物要优先彻底冲洗。 对症支持治疗。 应用特效解毒剂:在现场应抓紧时机,立即早期给予相应的特效解毒剂。(5)按照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事故报告。(6)组织职业病防治监管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现场职业病

20、危害因素采样、检测评价,对事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取证;(7)其他有效处置措施。(8)事故应急救援终止: 应急救援终止当事故现场势态被完全控制,确信已消除危险源或有毒有害物扩散污染的根源,警戒区内无毒害危险,伤员撤离现场后,由事故现场救援总指挥确定并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报告和发布信息由通讯联络人员通知各相关部门,以及事故发生时所涉及的周边地区、人员发布危险解除的信息,若事故发生时有请求政府协调的程序时,由指挥人员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危险解除。 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和生产恢复工作按正常程序进行。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需配备必要的仪器、装备,提高应急救援

21、能力。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练,制定周密的演习计划,加强各专业救援组间的密切协作,保证应急救援装备物资的正确管理和维护,正确有效投入应急救援使用。非常用的应急救援物资(特种药品、装备等)建立供应和保障机制,保证所需物资随时有效,满足应急救援需要。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职业病危害情况设置相应应急救援设施,配备相应的急救装备和物资,并存放在仓库内,一旦发生事故,应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能够获取。八、职业危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 事故特征1.职业性有害因素随着在作业环境中存在的数量、浓度的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或突发事件导致作业现场有害因素严重超标达到引起人体健康损害时,可引起急

22、、慢性职业病,如各种急慢性职业中毒、各种急慢性辐射病、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炭疽、中暑等波及作业现场人群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当某些毒物或粉尘作业场所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后,一旦引起某些化学反应、或遇明火、电火花和放电时,可能引起爆炸,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而某些有毒有害气体随空气播散后可能引起其他人群发生中毒事件。2.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发生的意外职业病危害事故有:(1) 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可因作业场所防护设施损坏、物料泄露、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有关人员未及时巡查及早发现,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而引发小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但事故原因明确,能够及时修复,无人员死亡或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

23、下。(2) 重大职业危害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职业危害事故较难控制。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且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或者有人员死亡,事故原因不明,需外援措施。(二)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以事故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自救组织。1.职业危害事故应急自救小组组 长:基层单位负责人副组长:现场跟班副队长、班组长成 员:基层单位全体作业人员2.应急自救小组职责(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3.应急人员职责(1)组长负责指挥职业危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理。(2)

24、副组长负责带领现场人员自救和互救。(3)小组成员服从安排,搞好自救,妥善避灾。(三)应急处置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事故报告发生事故后,现场工作人员要根据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立即向本单位调度值班室汇报。调度值班员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通知本单位当班领导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各成员,通知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并开展现场自救。同时向*公司调度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公司调度接报后,通知公司当值领导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2)应急响应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立即指示组织现场调查,迅速作出判断,确定报警和相应应急救援级别。如果事故较小,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则发出“预警”报警,密切

25、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较大,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报警,决定启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现场指挥发生事故后,由事故发生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人员进行自救互救工作。当采取应急自救处置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或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发展超出自救能力时,应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启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应急结束事故隐患或相关危害因素消除或降至相关标准以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令现场应急响应结束。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职业危害事故前兆的应急处置措施发现防护设施及用品失灵或损坏或存在缺陷,现场工作人员应及时汇报修复,确保设施完好。发现有毒有害

26、物料泄露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组织抢修,待达到完好要求后再进行作业。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应及时整改,否则不允许作业。监测到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浓度超标,应立即开启通风装置进行强制通风,同时检查分析超标原因,情况严重的应立即紧急停止作业。2.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1)事故现场救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情况立即报告本单位值班领导,启动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采取以下紧急措施:A.物料外泄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方案停止导致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

27、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B.人员中毒现场应急处理方案一旦发生人员中毒,应急处理人员在穿戴好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的情况下,迅速将中毒者救离泄漏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28、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C.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大多数火灾都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生产过程中,初起火灾的发现和扑救,意义重大。生产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一旦发现火情,根据火势大小应果断采取措施;如果是小火,应使用就近配备的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及时扑灭(干粉灭火器:拉掉插销,压下压把对准火源喷出);如果火势不能扑灭,火势扩展速度快不能有效控制(或发生大火)时,应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报警,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视情况尽量扑救,为专业消防队伍赶到现场扑救赢得时间。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停车处理。 发生爆炸事故时,当班工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采取自

29、救互救措施,无人员受伤时,采取自救,可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或逆风脱离现场;有人员受伤时,采取互救,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协助受伤人员逆风脱离现场,脱离现场后必要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消防队报警。(2)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A.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事故发生后,现场当班负责人或到达现场的指挥人员作为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若指挥不在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作为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B.撤离方式:事故现场人员向上风或侧向风方向转移,指定专门人员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逐一清点人数。在疏散和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人员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30、;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如有没有及时撤离人员,应指派配戴适宜防护装备的抢险队员两人进入现场搜寻,并实施救助。当事故威胁到周边地区的群众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或上级应急救援中心求援,由公安、民政等部门组织抽调力量负责组织实施。C.撤离路线描述:依据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化学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当时的风向等气象情况确定撤离路线。D.非事故原发点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事故可能扩大的范围和当时气象条件,抢险进展情况及预计延展趋势,综合分析判断,对可能涉及的生产装置决定是否紧急停车和疏散人员,并向他们通报这一决定。防止引起恐慌或引发派生事故。(3)事故区、危险

31、区的隔离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A.危险区设定依据、初始危险区域设定的一般原则:根据事故原发点泄漏有毒危险化学品(易燃或可燃物质)的危害特性,可能危及或影响的半径进行确定,一般以地面建筑物或道路作为间隔参照物。B.事故现场隔离方法:在事故发生后,在确定的隔离范围内拉红绳,并在明显的路段标明警示标志;C.隔离措施:现场在主要进出点需要有人把守,禁止与事故处理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进入现场的有关人员,禁止携带手机和火种,禁止穿易产生静电的衣物进入现场。D.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交通在事故报警发生后,根据需要对矿区和周边区域的相关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在相关路口设治安人员疏导交

32、通。(4)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A.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措施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选择有利位置设置急救点; 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防止继发性损害; 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 所用救援器材具备防爆功能。B.现场处理:进入事故现场的救护人员必须配穿A级个体防护装置;迅速将中毒人员救离毒区至空气新鲜处,医护人员到现场先对伤员进行初步检查,按轻、中、重度分型。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进行心脏按摩;防止毒物继续吸收:皮肤污染时,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服,用2硼酸液或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伤者衣物脱去,用流动

33、清水清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口污染,伤者口渴时,可适量饮用清水或含盐饮料;眼睛接触时,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特效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严重者迅速送医院观察治疗。C.现场急救的一般原则:动作迅速,救治有效,现场急救,坚持到底。(5)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尽快组织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进行快速检测识别,确定引起中毒物质或危险源的类型及数量,提出控制措施,制定科学的救治方案,对中毒人员进行有效急救以及必要的医学观察,减少人员的伤亡。A.检测方法: 有毒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的快速检测仪进行现场检测 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测人员、采样人员应同

34、抢险救援人员同样,配戴个人防护用品,一人检测或取样、专人监护,直至完成检测或采样工作并离开危险区。B.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对人员的防护和监护 在有毒场所,抢险救援人员要从上风向或侧风向逼近现场,在有火现场禁止使用能打出火花的工具;在有高温、火焰和烟雾的场所,要近可能保持低体位逼近火源。 需切断毒物或可燃物源头(即泄漏点)时,可采取关闭阀门、打卡子堵漏、堵漏剂堵漏,打塞堵漏等有效办法。 有毒危险物泄漏点无法封堵时,要及时将发生事故的设备、管道中的危险物质,强制导入同类设备、容器中,以减少有毒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 向泄漏点喷水雾或可中和吸收有毒危险化学品的溶液,阻止毒物扩散。 当有大量液体有毒危险化

35、学品泄漏时,还应以砂土、砂袋等筑堰围堵,防止流散,使污染扩大。 当储备有毒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着火时,在扑灭火焰和冷却的同时,要用水枪和其他喷淋方式冷却相邻的压力容器、设备、防止灾害扩大。 对抢险救援人员实施个人防护,配备使用A级个体防护装置。C.现场监护及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现场设专人对抢险、救援人员进行监护,一旦有异常情况(如抢险救援人员晕倒、建筑或构件有垮塌、掉落危险、风向变化、灾情扩大等)可能危及抢险救援人员安全时,要通过声、光或其他有效信息传输方式,指挥和帮助抢险救援人员沿安全路线撤离。 撤离过程中,由总指挥派专人对抢险救援人员随时清点,确保全部安全撤离。D.应急救援队

36、伍的调度现场总指挥统一调度应急救援队伍,调度由总指挥或通过通信联络下达。(6)安全检查部组织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开展事故的技术调查、取证等工作。(7)指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入事故现场进行职业卫生调查、采样、技术分析、监督监测,对事故现场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作出评价。(8)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A.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指挥人员指定专人在事故原发点20米外设立警戒线,除指挥洗消救援等专业人员外,其它人严禁入内,做好现场保护,事故处理结束后,仍要求48小时内有专人负责。B.现场洗消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迅速配备2名洗消负责人,穿戴好个体防护装置,负责引导专业洗消人员查找事故原发点,配合洗消人员工作

37、。专业洗消人员应在事故发生单位洗消人员的引导、配合下,迅速进入最佳作业点,快捷有效地进行洗消作业,每一洗消作业点都应至少有2人才能展开作业,直到洗消结束。3.后期处置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恢复受事故影响区域的正常秩序,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是否恢复生产,同时要积极配合上级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2)组织对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3)人力资源部门妥善安排因职业病危害事故致病、致残的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有关职业病、工伤诊断与鉴定。(4)善后处理部门负责事故后期的善后赔偿、影响消除。4.事后评估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对事故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

38、评估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事故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事故的性质,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各个环节的经验和教训,职业病危害事故对企业、社会、经济及职工心理的影响等等。(四)事故报警及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及其隐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职业病危害事故。1.*煤业有限公司设立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接警专用电话(调度电话),明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及成员和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的联系电话。2.发生事故后,现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报警。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

39、间、报告人、报告单位(联系电话、联络人姓名),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事故发生的地点及时间、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可能引起职业病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数量、浓度情况 ,受害者主要症状表现、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情况、以及已采取的处置措施情况等。3.调度员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通知相应领导和有关单位,通知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重大事故要及时向上级组织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包括:发生事故、灾害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简要经过、伤亡及发病人数、伤害程度、涉及范围;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方案、措施和进展情况,必要时附事故现场图。(五)注意事项1.个人

40、防护装备所有事故现场应急抢险人员应按规定佩带符合标准的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当有害物质超标时,应当适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如有害物质环境浓度达到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或环境浓度无法明确,或者同时存在缺氧(氧浓度18%)时,应当使用供气式呼吸防护器;同时根据危害各类穿着相应的其他个体防护装备(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靴、防护帽等)。2.抢险救援器材应采购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的抢险救援器材,并严格采购、入库、存放过程及维护、保养、使用程序。对现场有毒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的检测宜采用快速检测仪进行现场检测。采样时,在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采样时间。3. 特效解毒剂大多急性职业病

41、的抢救需要应用特效解毒剂,在现场应抓紧时机,立即早期给予相应的特效解毒剂。4.自救互救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无人员受伤时,采取自救,可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或逆风脱离现场;有人员受伤时,采取互救,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协助受伤人员逆风脱离现场,脱离现场后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吸入刺激性气体者,不论当时有无症状,都应安静休息、加强观察;强酸、强碱所致眼灼伤,立即用自来水冲洗,特别是碱性化学物灼伤时,冲洗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必要时酌情延长,有机溶剂灼冲洗时间可短些;皮肤被化学物,特别是具刺激性、腐蚀性或易于经皮肤吸收的化学物污染后,应及

42、时脱去污染的衣服、手套、鞋袜等,冲洗液一般采用自来水,忌用热水,冲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对碱性物质和强刺激物应酌情延长冲洗时间;对吸湿性强,遇水生成刺激性更强可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物,如四氯化碳、氧化钙(生石灰)等,宜先以软纸、软布揩去,再用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切勿疏忽头皮、手、会阴皱褶等特殊部位的冲洗。5.现场救护监控进入现场急救时,应有人监视,以便掌握救护情况。(1)现场设专人对抢险、救援人员进行监护,一旦有异常情况可能危及抢险救援人员安全时,要通过有效的信息传输方式,指挥和帮助抢险救援人员沿安全路线撤离。(2)撤离过程中,由总指挥派专人对抢险救援人员随时清点,确保全部安全撤离。6.总结、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结束后,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7.建立完善的职业病危害监测防护系统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制定监测制度、监测计划,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系统,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在对检测结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防护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危害类别,为工作场所分类管理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