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医院后勤院感知识培训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32172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医院后勤院感知识培训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医学医院后勤院感知识培训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医学医院后勤院感知识培训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医学医院后勤院感知识培训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医学医院后勤院感知识培训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医院后勤院感知识培训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医院后勤院感知识培训培训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后勤院感知识培训,医院感染的定义,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患者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改变医疗行为的习惯,防止“错误”阻碍医疗安全,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针对医院诊疗活动中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诊断、控制活动,医院感染管理?,哪些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及特点,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有那些?,标准预防,手卫生:洗手与手消毒,采取合适的隔离和防护,具体措施,正确选择消毒方法,合理使用消毒剂,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2、,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对病人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洗手,手是医疗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工具”,90%的医疗护理工作需经医务人员的手来完成。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性感染途径引起,而手是传播的主要途径。,标准预防措施之一:手卫生,1、接触病人前后2、摘除手套后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

3、的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5、从病人感染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物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后,手卫生指征:,加强手卫生消毒习惯:检测消毒液的使用量,手卫生用品(皂液与快速消毒凝胶)使用量:20ml/床/日;医生护士查房均要携带快速手消毒凝胶,每查完一个患者均须进行手卫生的消毒应用。,六部洗手法:,1.掌心对掌心搓擦,2.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檫,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6.指尖在掌心中摩擦,标准预防措施之二 戴手套,接触可能为无菌组织的时候必须戴无菌手套在接触病人粘膜组织或者破损皮肤时必须戴干净的手套,关于手套的几点补充说明,乳

4、胶,腈类&乙烯类等材料;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更换要及时。如果手套的防护效果没有改变,可以消毒后重复使用;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不要在公共场所戴手套;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手套不能代替洗手,面罩 对整个面部能起到防护作用,可防止血液或其它感染性物质飞溅到眼睛、鼻子、口腔或面部的其它部位。口罩 保护口和鼻的黏膜,提供有限的空气预防能力。,标准预防措施之三 面(口)罩,佩 戴 指 征:,接触经呼吸道空气或飞沫传染病的病人,或进行支气管镜、口腔诊疗操作时(佩戴具有过滤功能的N95口罩);进行手术、无菌操作、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时佩戴外科口罩;自己患呼吸道疾病时。,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佩戴

5、方法,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调整系带的松紧度。,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要让口罩紧贴面部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如口罩的包装有佩戴指示,应依照指示佩戴口罩,消毒的分类,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医院内存在着或曾经存在着感染性疾病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随时消毒:是指对医院存在的疫源地

6、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消毒。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清除病人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症病人住院期间进行的病室或床边消毒即为随时消毒。,消毒的分类,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的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消毒的消毒。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例如医院的医疗器械灭菌,诊疗用品的消毒,餐具的消毒和一般病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进行的消毒等,均为预防性消毒。,重点介绍的几种消毒方法,1、含氯消毒液2、5000mg/L的碘伏3、75%酒精4、紫外线空气消毒5、通风换气,含氯消毒剂配制,含氯消毒片,每片500mg250mg/l配制:100

7、0ml溶液+半片500mg/l配制:1000ml溶液+一片1000mg/l配制:1000ml溶液+两片,含氯消毒剂配制,抹布:1000ml水加1片一桌一布:1000ml水加1片一床一巾:1000ml水加1片拖把:1000ml水加1片,含氯消毒片使用注意事项,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宜触及处。消毒纺织品、金属制品,浓度不宜过高,作用时间不宜过长。消毒后应尽快清洗去除残余药物,防止腐蚀与漂白。用于消毒餐具,应及时用清水冲洗。用于污水消毒时,应根据污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适当增加浓度。,含氯消毒片使用注意事项,稀释应用冷的自来水,防其受热分解。配制溶液后,要用含氯试纸测配制浓度。现配现用,一般不

8、超过24小时。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应加盖保存。配制时,应注意防护。大量配制时,应戴口罩、橡胶手套、穿防护服或长靴或围裙。,化学消毒剂使用“七不要”,不要把消毒剂当作灭菌剂处理。不要把器械储存在消毒液中。容器内的消毒液不要装得太满。不要使用配制较久的消毒液。不要随意在消毒液中加入洗涤剂(中和作用降低)。不要随便把两种消毒液混合使用。不要认为使用消毒液后消毒物品就能达到无菌、可靠和安全。,清洁是任何消毒或灭菌措施必要的第一步医院的保洁团队也是感染控制团队的一部分,清洁是通过去除、干扰、灭活微生物作用的有机物、可见污染物的去污染过程,使环境表面能安全的接触或使用。清洁剂、消毒剂和流动水冲洗能够去除表面大

9、量的微生物。环境清洁清水+清洁消毒剂+微纤维抹布,清洁 是任何消毒或灭菌措施必要的第一步,病房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病房内物品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窗台等,一般情况下这些物品的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2次擦拭,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以上物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其它表面的消毒,包括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物体表面,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要求每天用清水擦拭或刷洗处理,特别是共用坐式便器,应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洗坐板及盖板,便器外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可

10、用含有效氯1000mg/L 2000mg/L进行消毒处理。注意:抹布必须分区使用!擦拭顺序:先污染轻的区域,后污染重的区域!,地面清洁,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拖地每日2次,清除地面的污垢和部分病原微生物。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擦地面。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传染病人)体液污染的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2000mg/L进行消毒处理。,抹布、拖布的消毒,抹布:应分区使用,不得混用。用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要求:每擦一处及时清洗抹布,一房间一换抹布。耐药菌感染病人的卫生洁具专用(抹布

11、、容器)拖布头:根据大小和功能分别使用,应分区使用,每房间更换,清水洗涤后再使用,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清洁卫生更安全,应最大限度减少清洁容器和清洁工具的污染。储存的清洁液体在清洁过程中很快被污染,继续使用会增加将要清洁表面的微生物数量,清洁剂应经常更换。清洁过程污染的另一个来源是抹布和拖布头,尤其是当它们浸泡在脏的清洗液中时。,为患者安全,也为自己安全,请在关注物体表面清洁的同时不要忘记容器的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垃圾处理 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生部和环保总局),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

12、学性废物,感染性废物: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有以下几类:,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锐器)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不论是否污染,这些物体都属于高度危险的医疗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破损的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3、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产妇胎盘,引产死婴。,重点环节管理医疗废物管理,感染性及损伤性废物的影响,感染性及损伤性废物可能带有各种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可通过针刺伤、擦伤或皮肤切割伤,也可以通过粘膜、呼吸道及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特别要注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均可通过医疗废物传播。,医疗废物的管理,三不准三禁止 三不准:不准混合放置医疗废物 不准取出已放入容器中的医疗废物 不准运出未达包装要求的医疗废物 三禁止:禁止买卖医疗废物 禁止在非存放地点倾倒医疗废物 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

14、活垃圾,医疗废物的管理,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或其它缺陷。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包装物,及时密封,并在包外贴明显的警示标识,立即送医疗废物暂存间。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医疗废物的管理,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容器外表面要贴警示标识和中文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重量、袋数、交接人签名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医疗废物的管理,运送人员每天从科室用“医疗废物专用密封车”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至医疗废物暂存间。医疗废物转运、收集时要核对重量、数量、类别等,科室清洁工和收运员要分别签名,科室监管员监督。移交情况记录于科室医疗废物登记本内。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医疗废物的管理,以上各种记录资料要妥善保管,至少保留3年。收运来的医疗废物要放入暂存间,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医疗废物转出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场地。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