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2535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 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它产生于人类的语言审美活动并时时表现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信息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本文试从语言的美学角度,分析隐

2、喻在语用现象和修辞作用中的美感因素,探讨翻译中再现隐喻美感的策略。关键词隐喻 语言美学 翻译策略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它产生于人类的语言审美活动并时时表现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信息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英国修辞学家I•A•Richards曾经说过:“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隐喻,几乎每三句话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个隐喻。”此句看似夸张,实则反映了隐喻在言语表达中的重要地位。隐喻的得当使用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及感染力。因而,隐喻的使用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赋予语言美的特色,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本文

3、试从语言的美学角度,分析隐喻在语用现象和修辞作用中的美感因素,探讨翻译中再现隐喻美感的策略。一、隐喻的概念及其美感关于隐喻,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给出了比较简明的定义: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简言之,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它的通常和基本的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者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的一种事

4、物。由于它的比喻是隐藏着的,那么,它的主体与喻体的关系就显得十分的紧密。关于这一点,辞海里给出了类似的解释:隐喻是比喻的一种,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关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本体和喻体两个成分之间一般是用“是”、“也”等比喻词。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在这里,我们并不是为儿童进行分类,我们只是分立出“儿童”在我们心目中与花朵的某些共通的特征,表达对“儿童”的一种形象的、诗意的看法和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隐喻中的“是”是一种主观审美式的表达方式,带有一种艺术的夸张成分。笔者同意刘永耕先生的看法:“隐喻实质上是明喻与夸张的融合,或者说是比喻意义的夸张式表

5、达:夸张处于表层,比喻处于深层。”比如,我们说:My heart is like a singing bird.实质上是在内心对“心脏”与“小鸟”进行一种客观的比较,侧重与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而“My heart is a singing bird”,却是说话者直接对“心脏”与“小鸟”的关系作了主观审美式的表达,将自己的主观体验感情强烈地用判断词“是”表达了出来。从美学的角度来看,隐喻是巧妙地融合了比喻、夸张两种艺术手段而形成的一种韵味独具的辞格。二、从语用现象看隐喻的美感隐喻是一种比较“奇特”的语言方式。所谓“奇特”,从语用学上讲,指有缺陷的表达方式,为违反会话原则的结果,它能把表面上看似

6、超出常规甚至荒唐的事物联系起来。因此,只要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某一类事物用来谈论另一类不同的事物就构成了隐喻。那么,隐喻就可能在各个语言单位层次上出现,包括词、词语、句子和话语。根据语境特点,话语可小至单个词,大至一个句子,一首诗,一篇文章,一组作品等。例如,马丁•路得金(Martin Luther King)在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的著名演说中大量使用了生动的隐喻,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取得了强烈的修辞效果。如beacon of hope (希望之灯塔),vast ocean of material prosperity (物质财富之海洋),solid ro

7、ck of brotherhood (兄弟情谊之磬石),store of hope (希望之仓)等。同样,在莎士比亚戏剧中,人们所熟悉的大海被描述成具有不同性格的人或场所,the deep-mouthed sea (发出深沉吼声的大海),the pretty vaulting sea (跳跃的大海),the imperious sea (傲慢的大海),the vexed sea (狂怒的大海),the wayward sea (倔强的大海)等。再看一句英国散文家培根(Bacon)论学习(Of Studies)中的一个句子: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8、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一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书却要囫囵吞下,只有少数的书才值得咀嚼和消化。)此句中,主体是book,喻体无疑应是food,因为唯有事物才能被浅尝或吞下或咀嚼或被消化但句中作喻体的food一词却没有出现,只出现了主体book,喻体之意则折射暗含在有关进食的几个动词之中。又如,A photographer is the cod, which produces a million eggs in order that one may reach maturity. (Bernard Shaw)(摄

9、影师是豆荚,豆荚里蹦出百万个期望,其中有一个能够成熟。)本句中,萧伯纳把摄影师喻为豆荚,不仅十分风趣与新颖,而且巧妙地道出了摄影师成功的艰辛,若想要有一张好的摄影作品,不知摄出多少张照片。不难看出,以上诸例中的隐喻都是建立在言语主体的独创性上的,它以新鲜生动的意象形态和反常合道的语意联系,唤醒和激励着人的感受力,肯定和召唤着人的创造力,可谓是“审美意义上的隐喻”。三、从修辞作用看隐喻的美感隐喻是形成语言美的重要修辞手段。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要实现语言的美感,隐喻的作用功不可没。与其他的修辞手段一样,隐喻的使用是为增加语言表达的效果。它能将本体与喻体这两种表面上没有什么联系的对象进行比较,从而引起

10、审美主体的思索和体味。其中,隐喻所具有的精练、形象、诗意化等特征为其增加语言修辞的审美效果提供了可能。1.简练与生动隐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精练,短短的一个词或词语往往能表达一系列的含义,引起听话者对整个相关事件和语境的联想。比如,Mary is sweet.可理解为:Mary is kind, gentle, pleasant, and go on.再如,Tom is a pig.又可理解为:Tom is filthy, gluttonous, and sloppy, etc.由于隐喻中的喻体一般都比话题更为具体,更为听话者熟悉,所以经常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此外,大多作为隐喻使用的谚语、寓

11、言等也都非常精练,形象而生动,充分显示了人们在语言使用中的机智和幽默。例如,(1)Early birds catch the worm.(2)Love me,love my dog.2.精确与形象语言使用过程中,若已有的一些词用来表达某些概念或现象不够精确,人们便创造性地运用某些特殊的构词方式来弥补这种缺憾,其结果往往就产生了隐喻。如He put his face in the water and half-gulped and half-ate it.(他把脸埋进水中,半吞半吃起来。)有时,人们还会巧妙地借用某一熟悉或直接的经验领域的感觉来更精确、形象地表达另一种经验领域的感觉,从而达到增加

12、修辞效果的目的。例如,My cry for help was the cry of the rat when a terrier shakes it. 3.诗意化诗歌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歌,反映着诗人、作家对世界的独特看法,体现着形象的思维,而隐喻是与对世界的诗意的看法有机地联系着的。诗人们那些摆脱对世界的常俗的观点,不是用通常的词语来思维,而是善用隐喻的结果。诗歌中的隐喻往往把两个相远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种联系越是让人感到意外,奇特,供人想象的余地就越大,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和领悟其中所蕴含的喻义,回味无穷。路易斯(C•Lewis)说过: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

13、荣耀。巴克拉德(G•Bacheland)也说,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试看下面的例子:Beauty is but a vain and doubtful 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隐喻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good;A shini

14、ng gloss that vadeth suddenly;A flower that dies when first it begins to bud;A brittle glass thats broken present(Shakespeare)译文:美只不过是难以确定的浮光掠影,华彩耀目却会突然失去光明,花儿刚刚绽放转瞬即已枯萎,玻璃一经敲碎眼前顿失晶莹上例中,整首诗就是一个隐喻。美是主体,喻体是“a shining gloss”,“a flower”, “a brittle glass”.三个喻体排比都在叙说:美,只是易逝的浮光掠影。诗中,作者将自己对美的主观感觉融于事物,用隐喻创造

15、一连串的意象,使读者从眼前的事物中产生联想,体会到比喻事物所寓示的“意境”,获得一种“意境”美。四、隐喻的美感在翻译过程中的再现语言美是语言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隐喻的美是内在的,属于语言内蕴美,但这种美又是通过语用修辞实现的。因此,我们在翻译隐喻时,要解决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就是说,英语隐喻美感的再现应以内容为基础,找出隐喻美的真谛,同时致力于形式的表现,尽可能用“神形兼备”的翻译来传神达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隐喻翻译再现美感的策略。1.对等翻译策略直译法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隐喻词语具有相似的喻义,我们很容易在译语中找到对等的隐喻用法,这时可采用直译。(1)The child

16、ren were as busy as bees, making preparation for the festival.译文:孩子们准备过节忙得像蜜蜂一样。本例中译语中和原语中的相似点是对等的,即在于孩子们的忙碌与蜜蜂的忙碌相似。(2)Life is a journey.译文:人生是一种旅途。本例中,把人生比作是有始有终的一种旅行,喻指人生像旅行一样要经历一切风风雨雨,读者稍加联想即可理解其意。可见,这里的直译法既保留了原隐喻的内容形式和文化内涵,又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相融性,又达到了神形兼备的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再现美感的译法。2.转换翻译策略换喻法由于英汉民族具有不

17、同的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也自然受制于东西方两种文化。不同的思维形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因素使得人们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中表达同一概念往往会运用不同的喻体。那么,在翻译时,我们可以适当地变换英语隐喻的喻体,使用汉语读者所熟悉的比喻形象,以达到“神似”的效果而又不失原语中的美感。在具体翻译中,换喻的方式很多,包括事物与人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等诸多隐喻形象的转换。(1)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2)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

18、糊涂。(3)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以上例句中的译法均是通过将原语中的隐喻转换为译语中的隐喻,充分表达出其蕴涵的喻义。3.异化翻译策略意译法由于一些概念隐喻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带有强烈的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隐喻表达方式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当原语隐喻在译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时,恰当地使用意译的翻译策略,既能形象地保留原文的隐喻意味,又可丰富译语中的隐喻表达。具体地说,隐喻意译的方法是通过对原语中词语表层结构的理解,以译文的习惯表达方式把原隐喻的喻

19、义与深层蕴意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获得审美效果上的动态对等。例如:(1)The ship is plowing the sea.船在乘风破浪地前进。(2)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3)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人生有苦有乐。4.明喻化翻译策略明喻法隐喻是一种隐藏着的比喻,在形式上是一种相合的关系,在本体与喻体之间用“是”“也”等比喻词。实际上,它是一种“浓缩了的明喻”。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明喻也是一种隐喻,其差别很小,它们其实是同一回事。”可见,隐喻与明喻有着相同之处,即它们都表示相比的不同类别事物之间具有某种

20、相似性。由此,在翻译过程中,当原文的隐喻在译语里不太习用而显得突兀时,我们可以将其译为明喻。例如:(1)A man is a lion in his own cause. 译文:人干自己的事业,就会凶猛得像一头狮子。(2)Phoebe Anna was thin and black, a very umbrella of a woman.译文:菲比•安娜是个又瘦又黑的女人,瘦得简直像把雨伞。(3)A word and a ston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译文:说出去的话就像丢出去的石头一样是收不回的。美感是形成意境的重要因素,“如果不重视美感,任何形

21、式的文学翻译都难以达到认识和教育的作用。”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本身是极富诗意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修辞功效。因而,我们在翻译时,要力求做到原语与译语中隐喻美感因素的对等再现。参考文献:1I•A•Richards.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2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Second College EditionM.New York and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22、Company, 1972.3刘永耕.隐喻的逻辑语意基础J.修辞学习,1997,(4).4Rogers, R. Metaphor, a Psychoanalytic View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5Aristotle. Rhetoric and Poetics M.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54.6范岳.谈文学翻译中美感的内在因素J.外国语,1987, (6).7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8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9郭著.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

23、汉大学出版社, 1988.10李鑫华.英语修辞样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1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12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作者单位:安徽巢湖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

24、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25、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26、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