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英语学法研究 提高学生英语素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2708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英语学法研究 提高学生英语素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英语学法研究 提高学生英语素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英语学法研究 提高学生英语素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强英语学法研究 提高学生英语素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强英语学法研究 提高学生英语素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英语学法研究 提高学生英语素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英语学法研究 提高学生英语素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英语学法研究 提高学生英语素质摘 要 英语教师研究英语学法对改进自己的教法起着关键性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重大的影响。英语学法研究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创设语言交际机会和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关键词 英语学法,英语素质,学习心理,学习策略,学法指导,提问,讨论,反思 英语新课标深刻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注重素质教育的理念,它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努力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和博学”,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的目标,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新课标,“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据此,笔者认为

2、,教师应在不断研究教法的同时,更多地研究学法。 英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学计划、目的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实现的。因此教师只有着力于对学习过程的研究,即探讨怎样“学会”英语和如何“会学”英语,并以此指导和改进教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语言素质,进而通过语言活动实现较强的交际能力。这正是英语教学的根本所在。一、重视兴趣、动机、信心的培养鲁宾(JRubin)在她的优秀语言学习者的启发是什么一文中所得出的语言学习者所具备的七个素质中的第二个就是“他们具有强烈的语言交际的欲望”,第三个是“他们不怕因犯语言错误而被人讥笑”。这两个素质的形成必须在长期对学生学习兴趣、动机、信心的培养过程中实

3、现。1、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语言。学生正是带着体验另一种语言的目的来学习英语的,因而在进入某个阶段学习时,他们想知道:要学什么;为什么值得学习;何时使用;如何使用。那么,教师的施教思路和过程就必须与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轨迹相吻合。因此,教师除了要吃透教材,把握准语言知识外,还必须实实在在地做到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需求科学施教。 2、创设充分的语言交际机会和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语言交际过程,语言知识在交际中变得熟练,语言能力在交际中得到提高,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充分的语言交际机会和良好的语言环境。如何做好这一点,下面两种方法值得借鉴: 一是课前让学生进行五

4、分钟自由会话,一开始就强化学生参与课堂语言活动的意识,全方位地制造较好的课堂语言气氛。这对后来将开展的教学活动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将抽象单调的词法、句法及语法点形象化,交际化地呈现。以上语言知识教学不应该在孤立的句子中就事论事地进行,而应该在交际活动的框架中将知识点和真实的语境结合起来。为此,教师应有目的地设计一系列含有知识点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材料中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知识。如我校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长期采用的“实物和图片导入法”、“情景描述导入法”,在语法教学中采用的“问答与对话起动法”等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也使他们对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

5、具有效性。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各个教学环节始终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将它贯穿各个教学环节始终。 1、重视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 从英语能力培养的角度上讲,英语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读词拼词阶段,语法学习与运用阶段,阅读和写作阶段。教师要在这三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学习阶段中具体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从而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得到良性循环。如在读词阶段,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拼读音标和识记单词的方法指导,并把“直呼”的拼写方法和根据音节写单词的拼写方法作为该阶段课堂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初级阶段

6、就能掌握好拼读音标和识记单词的科学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再如,在语法学习与运用阶段,教师可适当集中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知识的整体结构和把握基本原理。如名词单数变复数、主谓一致,句子倒装等语法知识通常分散几个单元教学,选择某一单元的某一课时集中归纳讲解这些语法点的各种类型,使学生在后续课文中遇到这一类语法点时可以自学。对特殊情况,教师只要适当点拨归类即可。 2、重视每节课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课堂一贯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摸索学习方法的主渠道。教师要把握时机,采取不同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1)提问法包括教师对学生提问、学生对教师提问和学生自问自答

7、三种。教师对学生提问是建立在学生明确了要学什么和思考着如何去学的前提下进行的,所问问题起到启动课堂和点拨知识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其重难点,还必须对学生的疑点了如指掌。通过课堂提问,达到师生心理上的沟通,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本身以学生事先钻研为前提,教师应加以正确诱导。如在备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并在预习本上写出疑点。教师要在备课中精心设计解决学生的难点与疑点的方法,真正把教学落实到教学的主体学生身上。学生自问自答,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某一语言知识技巧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检查的一种方法。如检查自己对词的用法与辨异、语法规则、课文理解等方面知识是否

8、掌握,熟练程度如何。以此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2)讨论法将疑点和难点直接告诉给学生,同时告诉他们参阅哪些书,查阅哪方面的知识点,然后分组讨论。讨论后,让每组选出代表,解释这些问题。如英语试卷评讲前,教师将学生卷面错误进行统计和分析,上课时将普遍存在的问题题号分到各个组(通常4人一个小组,每组讨论2道小题),给每个小组五分钟时间进行讨论,然后各组选12名代表发言,对每小题作三个方面解释:1、该题考什么知识点?2、正确选项的理由是什么?3、排除其它选项的理由是什么?必要时教师应进行举一反三,融类旁通的解题指导。.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独立思考和自学的习惯。为他们今后自

9、学打下良好的基础。(3)反思法 反思法是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教学实践中反思被视为教育的一种法则(apedag ogical imperative)(Ornstein,1995)”。教师离不开反思,同样,有效的学习者也离不开反思。反思分为活动前反思(reflection-for-action),活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和活动后反思(reflection-on-action)(Ornstein)。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养成学会反思的好习惯。 如考试前引导学生制订复习计划,安排好复习时间和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重温自己的改错本,回顾以前答题中常犯的种种疏

10、忽大意毛病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应试能力。考试中的“活动中反思”直接影响着学生考试的临场发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答每道小题时先认真分析题干,并根据题干内容明确考点(词语搭配,习语,交际用语,句子结构,语法点等),认真思考它的具体规则和用法,再联想它在课文或练习中的例句和语境,通过联系和对比找到突破口。考试后,要求学生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失分的各种原因。卷面失分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五种,一是错误理解题意,二是知识点不过关,三是错误复现,四是记忆模糊,五是疏忽大意。通过分析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正确评价前段的学习情况,重新调整学习方法,争取学习再上台阶。新课标要求我们以更新的人才观把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只有不断研究教学中学生这个主体,不断研究学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去实现现代教育的宏伟目标。参考文献教育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小学外语教学 肇庆教育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