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走向实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2865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走向实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走向实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走向实用.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闻观察:大学英语走向实用向“哑巴英语”说再见本报记者卢丽君从本周开始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大学英语教学软件验收展示活动,得到了众多申请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的关注。未来的大学英语课堂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的个性化、交互性和体验性的教学效果,让大家按捺不住内心的赞叹与欣喜。而几天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出台,更为大学英语的前行之路开辟了一道清晰的航向。 这些,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一片期待中已经喷薄而出。 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实用能力 作为一门所有大学生都必须接触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所承载的希望多,所遭遇的

2、尴尬和指责也多。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各种矛盾的凸显,都亟待着大学英语的一场改革。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指出,1999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的是读写译,兼顾听说。而此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改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把以书本+大班、以老师为中心的模式,向一个开放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透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我们能够感受到此次改革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视。在研究型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基本上能听懂和接受双语教学课;在教学研究型和教

3、学型的大学,部分学生在四年级左右能听懂双语教学;60%的大学生在毕业时能解决英语听说问题。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曾几何时,一边是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如火如荼,一边是大学英语课上粉笔刷刷作响大学英语课堂几乎成了被现代信息技术遗忘的角落。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正是本次改革的一大重点。 教育部对申报改革试点的高校,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张尧学强调,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同时,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

4、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教学理念的一种转变。而这种转变,对目前较为沉寂的高校大多数课堂来说,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激活。 促进双语教学,改革英语四六级考试 通过英语教学的改革,促进高校双语教学活动的逐步开展,是本次改革的一大目标。张尧学说,今后大学双语教学要占一定比例,条件好的高校应该开设100到150门的双语课,大约占到课程总数的5%左右。 不仅是双语教学,对于目前争论较大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本次改革也有较大的举措。张尧学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它们对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检测不够,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风气。四、六级考试应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为主,同时从目前的人工考试方式逐步向计算机考试方式过渡,开发和建立我国自己的大型英语考试试题库。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它前行的每一个脚步,都必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次有益的启示和探索。 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20日第1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