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叙事技巧.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3001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叙事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学论文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叙事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叙事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叙事技巧.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叙事技巧 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叙事技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叙事技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叙事技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马桥词典一开篇便解释江罗江罗蛮子等词条,实际上是将马桥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紧接着更是用解释词条的方式采用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通过叙述一个个典型的故事将马桥的风俗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2、。如三月三吃黑饭的情形,如讲两个恋爱的知青同锅而多分了一桶油的故事,雄狮被炸死的故事等等。作者显然采用的是零度叙事的方式,将事情的发生过程一一道来。但是和一般的小说不一样的是,在采用全知叙事的同时,马桥词典又采用了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叙述者幻化为下乡的知青我,采用内聚焦的形式通过我的双眼来窥视马桥的每个人每件事情。我亲眼所见放锅的情形,我亲眼所见马桥最会发歌的万玉的散发的故事等等,都是通过我’双眼和想法叙述者故事的始末。在马桥词典的整篇小说中,全知叙事和第一人称限制叙事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的不断转换,使得小说的视角变得飘忽不定,难以琢磨。一般说来,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大都采用全知叙事,现代

3、新小说的叙事视角更趋错综复杂。如方方的小说风景的叙述者是一个全知的死者小八子,他在地下见证了他的一家人的生活的全部。显然,风景的叙述者,一个幽灵式的我,作为置身事外的局外人,人间的一切都能够作为风景任我观看评阅。作为局外人,叙述者是一种零度聚焦,而同时风景中的任何一个故事又都是在小八子我的视角内发生的,这显然又是一个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属于内聚焦。马桥词典的叙事视角既不同于古代白话小说,又与当代作家叙事视角的错综复杂有所不同,马桥词典叙述者是下乡知青我和全知的作者的我的不断变换,这又和风景一成不变的叙述者幽灵小八子有着截然的不同。由此可见,多重叙事视角的灵活多变无疑是马桥词典的特色之一。而正是这

4、种多重叙事视角使得马桥词典获得了散点透视的叙述效果,而具有独特的魅力。马桥词典整篇小说可以说有无数的小故事,如乞丐富翁九袋爷戴世清死整盐商的故事,汉奸茂公的儿子盐早被逼哑的故事,漂亮女人铁香和三耳朵私奔的故事等等,但是全书却并没有一个贯穿全文的大故事,小故事和小故事间也没有时间上的串联,甚至于在叙述一个小故事时也常采用倒叙插叙交错叙事的方式。如讲述雄狮的故事时,先叙述水水的儿子雄狮被炸死的情形又再插叙雄狮以往咬人的故事,然后再插叙水水的过去,最后叙述失去儿子的水水变成了精神病梦婆的故事,先叙述兆青的死很离奇,然后倒叙兆青的死亡前的故事等等。每个故事的讲述都随作者的意识在流动,没有时间上的先后次

5、序。这有点类似电影上的蒙太奇,只是一组镜头和镜头的链接,构成了马桥词典叙事的非线性和多维状态,来消解小说传统的主线因果导控的模式对个体生命体验的操纵、扭曲和删剪。伍婷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div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6、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

7、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

8、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