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3482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麦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麦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麦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麦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麦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麦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黑粉病根病和茎基部病害病毒病大麦条纹病,全世界小麦病害有200多种,我国报道的有60多种,常见病害有38种。其中叶部病害主要有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叶枯病、雪霉叶枯病以及小麦多种叶斑病等。叶鞘和茎秆病害主要有纹枯病、雪腐病、秆枯病、秆黑粉病等,可引起叶片、叶鞘和茎秆产生病斑和枯萎等症状。穗部病害主要有赤霉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光腥黑穗病、霜霉病、线虫病等,可引起穗而不实等症状。,根部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全蚀病等,可引起幼苗腐烂、茎基腐、根腐、白穗、地下部变黑、叶斑(根腐病)、茎基部后期黑变,形成“黑脚”症状(全蚀病)等。全株性病害有小麦黄

2、矮病毒病、小麦丛矮病毒病、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病、小麦红矮病毒病、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等,可引起花叶、斑驳、矮缩等症状。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有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纹枯病和全蚀病在一些地区危害严重。,世界上报道的大麦病害有70多种,我国报道的有40多种。发生普遍的有条锈病、坚黑穗病、条纹病、网斑病、全蚀病等。其中叶部病害主要有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白粉病、条纹病、网斑病等。穗部病害主要有坚黑穗病、散黑穗病、赤霉病、黑颖病、麦角病等。根及茎基部病害主要有全蚀病、纹枯病、镰孢根腐病、拱尾垫刃线虫病等。全株性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大麦黄矮病、大麦黄花叶病、大麦感染小麦土传花叶

3、病毒、大麦条纹花叶病、北方禾谷花叶病大麦感染稻黑条矮缩病、大麦感染小麦条点花叶病等。,1-1 麦类锈病(cereals rusts)麦类锈病包括条锈病(小麦条锈病、大麦条锈病、黑麦条锈病)秆锈病(小麦秆锈病、大麦秆锈病、黑麦秆锈病)叶锈病(小麦叶锈病、大麦叶锈病)冠锈病(燕麦冠锈病)。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小麦锈病的发生种类、分布和为害情况不同。,在中国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广泛,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各省、自治区。西北地区主要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西部冬、春麦区发生较重;在华北以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淮北冬麦区发生较重;在西南以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冬麦区发生较重。小麦

4、秆锈病的常发区和易发区有闽、粤东南沿海和云南(包括红河、文山、思茅及德宏自治州)越冬区,江淮中下游冬麦区和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晚熟春麦区。小麦叶锈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过去以西南地区发生较重,近年来在华北地区也逐渐严重起来,成为生产上一个重要问题。,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e rust,yellow rust)条锈病在世界麦区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华北和淮北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是小麦上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在大流行年份可造成30%左右的产量损失。,识别要点:危害部位:叶片为主,叶鞘、茎秆及穗部也可受害。发病时期: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症状特点:受害叶片上产生大量黄色粉疱(夏孢

5、子堆),成株期排列成条状与叶脉平行。后期在同一部位长出黑色粉疱。夏孢子堆鲜黄色,狭长型至长椭圆形;冬孢子堆狭长形,埋在表皮下,成条状。,病原:小麦条锈病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而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P.striiformis f.sp.hordei引起大麦条锈病。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和致病性变异。夏孢子鲜黄色、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大小32-4022-29m。冬孢子双胞、分割处缢缩、褐色、棍棒形、有短柄,大小36-68 12-20 m。未发现有性世代(担孢子)。我国先后发现和定名了31个生理小种,即条中1号至条中31号

6、和一些未定名的新致病类型,明确了新小种的产生和发展是导致中国7批品种丧失抗锈性和病害周期性流行的主要原因(李振岐 曾士迈 2002)。,病害发生规律:旬均温在2,侵入后菌丝体可缓慢扩展,旬均温超过22,不能侵染侵或受侵叶片不能正常发病。夏孢子在RH40%时,0下可存活433天,5下可存活179天,15下可存活47-89天,25下不超过10天,36 下可存活2天,45下45分钟全部死亡。RH 在80%时寿命变短。因此,越夏成为关键。由于条锈病菌对低温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不耐高温。所以,在大多数麦区条锈菌不能在同一地区完成其周年循环,因此,越夏便成为条锈病侵染循环中的关键环节。现已查明,我国小麦条

7、锈病菌以夏孢子在异地越夏和越冬,靠夏孢子往返传播,完成周年病害循环,并能在大范围内流行成灾,造成严重减产。,条锈菌的越夏菌源分布范围可划分为五大片:(1)西北越夏区,包括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农区和宁夏的隆德、固原等地区。(2)川西北越夏区,包括四川的阿坝、甘孜、西昌等地区。(3)云南越夏区,包括该省中部的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四个地区、市。(4)华北越夏区,包括晋北、内蒙古及河北坝上等地。(5)新疆越夏区,包括北疆的昭苏、新源等和南疆的阿克苏等。其中西北片和川西北片连成一体,面积约20万hm2,是中国小麦条锈菌最重要的越夏区,也是东部广大麦区秋苗感病的主要菌源基地,其中陇南和陇东是中国条

8、锈病流行的关键地区。云南、新疆的越夏菌源作用主要限于本地区。华北片的越夏菌源很少,作用很小。,限制小麦条锈菌越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据以往研究,条锈菌越夏期间旬平均气温以不超过2O为宜,最高不超过22,超过23条锈菌完全不能越夏。因此,把旬平均气温22-23定为小麦条锈菌越夏的温度上限。因各地小麦栽培所处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小麦条锈菌能够越夏的海拔高度也不相同。中国西北地区是小麦条锈菌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越夏区,该越夏区有纯春麦越夏区、自生麦苗越夏区和春麦与自生麦苗混合越夏区三种类型,制约上述3种越夏形式的主导因素是海拔高度。在陇东高原条锈菌越夏的高度下限为海拔为1400m,渭河上游为1500

9、m,陇南南部为1600m,陇东等自生麦苗越夏区,越夏的海拔高度范围一般在1300-1700m。,影响小麦条锈菌越夏的另一个因素是菌源能否与寄主衔接。凡在一个地区内小麦栽培高度相差较大,早熟小麦的自生麦苗出土后尚有部分晚熟小麦未收获,则早出土的自生麦苗可以从晚熟小麦上获得侵染菌源,条锈菌在整个夏季就可延续下来而构成一个越夏基地。调查表明,凡晚熟小麦与自生麦苗重叠生长达30d以上的地区,条锈菌能顺利越夏。条锈菌的越夏寄主有晚熟小麦、自生麦、黑麦和禾本科杂草等,以前两种为主。降雨也是限制病菌越夏的重要条件。夏季降雨多,一方面可使温度降低,病菌越夏海拔高度下移,越夏地区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可使夏季自生麦

10、苗增多,大气湿度加大,有利于病菌侵染和繁殖。,条锈病菌越冬情况由于受越夏菌源量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越冬范围在年度间差异较大,有的年份越冬范围很大,有的年份则很小。病菌越冬的限制因素是入侵时的湿度和入侵后的温度与小麦叶片是否会继续存活等。中国东部小麦条锈菌的越冬界限,大约可沿黄陵(陕西)一介休(山西)一石家庄(河北)一德州(山东)划线,划线以南地区可以越冬,以北地区一般不能越冬。条锈菌越冬区有以下3种类型:(1)小麦返青期明显地区(2)小麦返青期不明显地区。(3)小麦无返青期地区,这一地区也叫冬繁区,条锈菌冬季可继续繁殖。由于越冬的差异,病菌越冬存活情况在年份间和地区间差异很大。,影响小麦条锈菌越

11、冬的主要因素是气象条件、秋苗发病程度和品种抗冻力,如当年11月平均气温下降到1-2时,病菌进入越冬阶段,l月平均气温低于-6-7,条锈菌不能越冬,但麦田如有积雪覆盖时可提高雪下温度,气温即使降到-10也能顺利越冬。河谷、阳坡的低湿田块和冬灌麦田,湿度较大,小麦冻害轻,也有利于锈菌越冬和进行再侵染。多数地区的秋苗发病程度对越冬菌量有重要影响。陇南、陕南和关中地区的秋苗发病和锈菌越冬率有显著相关性。此外,寄主品种抗冻力强,锈菌越冬率高;抗冻力弱,越冬率低。,小麦条锈病的春季流行,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感病品种的播种面积。(2)条锈菌越冬菌源量。(3)3-5月份的降雨量,特别是3-4月份的雨

12、量。(4)早春气温回升得早、晚。在小麦返青期明显的地区,不论冬前菌源量多少,只要不受外来菌源影响,翌年春季条锈病不会流行。在小麦无返青期的地区,冬前菌源与来春流行十分密切,即冬前菌源量愈大,来春流行程度越强。在小麦返青期不明显距条锈菌越夏区又较近的地区,小麦播种期较早,特别是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南地区,冬前易形成或大或小的菌源量。翌春流行强度与病菌的越冬条件、菌源量的大小以及早春降水量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当然不论在什么地区,小麦品种的抗病程度都是影响条锈病流行与否及其流行程度的基本条件。,中国关于小麦品种抗条锈性遗传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由蔡旭(1949)用抗病品种玉皮和矮粒多与3个感病品种杂交,对抗

13、病性的遗传方式进行了研究。近20年来,我国对一些重要抗病品种的基因进行了较深入的遗传研究,并确定了一些抗条锈基因的染色体位置。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温室苗期鉴定、成株混小种鉴定、成株分小种鉴定等,先后鉴定出28个以上Yr基因,明确了抗源多样化的重要性。但对微效抗病基因仍知之甚少,且用常规方法很难做到较多抗病基因的积聚。开展了小麦品种不同类型抗条锈性,包括低反应型抗锈性、数量性状抗锈性、高温抗锈性、成株抗锈性、慢锈性和耐锈性等及其抗病机制研究,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品种抗条锈性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深人揭示品种抗条锈性机理奠定了基础。,针对碧蚂1号、洛类品种等7批品种抗锈

14、性的丧失问题,系统研究了中国小麦品种抗锈性丧失规律,明确了病菌毒性发生变异,不断产生新小种是导致中国先后7批品种丧失抗锈性的主要原因(王风乐等 1995,1996,康振生1984,1994,李振岐等1984)。品种抗锈性的遗传分化和品种混杂退化与环境条件如温度、降雨,特别是地理生态条件对品种抗锈性丧失也有重要影响,并且发现陇南和川西北为小麦条锈病菌的主要“易变区”和新小种的策源地。证明突变和异核作用为中国小麦条锈菌毒性新小种产生的主要途径。,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的研究应用,对条锈病的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1957年碧蚂1号品种丧失抗锈性后,小麦条锈病再度流行。20世纪70年代后期,条锈病的防治与

15、研究工作进入正常运转。主要抓选育抗锈品种、生理小种监测、病情预测预报和新药剂开发。,1.建立控制条锈病的预警系统和异地监测网,加强病菌生理小种和品种抗性变异的研究与监测;2.选育和推广抗锈良种,实行抗病基因品种合理布局;3.科学应用粉锈宁等药剂防治小麦锈病;,4.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不早播,以减少冬前发病;配方施肥,勿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提倡深耕细耙,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寄主;5.控制以陇南为主的越夏易变区,减少越夏菌源和新小种产生几率,近年来还通过抗病基因品种布局、作物结构调整等措施开始了陇南易变区持久控制措施的探索,取得了很大进展。,小麦叶锈病(wheat leaf rust)在全世

16、界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我国以西南和长江流域一带发生较重,北方冬麦区也可受害。叶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在叶片上形成许多散生、排列不规则,圆形至椭圆形的橘红色粉疱(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后期在叶背面表皮下产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病原:为小麦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da f.sp.tritici。主要为害小麦,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和致病性变异。发病规律:病菌靠夏孢子世代完成侵染循环,夏孢子通过气孔入侵小麦秋苗,并在秋苗上越冬,春季不断进行再侵染。小麦收获后,病菌在自生麦苗上越夏。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与品种抗病性、病原菌的致病性、越夏越冬、生理小种及春雨的多少有关,春雨多、湿度大利

17、于病害发生流行。,小麦秆锈病(wheat stem rust)在全世界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我国主要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冬麦区及内蒙古和西北春麦区发生流行。小麦秆锈病主要危害茎秆、叶鞘。小麦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在病部形成许多散生、隆起的、长椭圆形褐色粉疱(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后期在同一部位产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病原:为禾柄锈菌小麦变种Puccinia graminis var.tritici,属全孢型转主寄生菌,发育过程中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禾柄锈菌除侵染小麦外,也侵染大麦、黑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引起秆锈病。发病规律:春季,越冬的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侵染转主寄主普通小檗(Ber

18、beris vulgaris)和十大功劳(Mahonia agifolium),并在转主寄主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侵染小麦产生后产生夏孢子,夏孢子在适宜条件进行多次再侵染。当条件不利于夏孢子的生存时,产生冬孢子进行越冬越夏。但在中国,小檗作为秆锈菌自然侵染源的可能性不大(吴友三等,1996)。所以,病菌主要以夏孢子阶段完成周年循环。病害的流行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适合的气候象条件和充足菌源。,1-麦类病毒病(virus diseases of cereal)病毒病是麦类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其危害也逐年加重。我国在50年代开始研究小麦病毒病。麦类病毒病种类很多,全世界小麦病毒病达57种,大

19、麦病毒病38种,其中在我国旱区危害严重有大、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麦类土传花叶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等。病毒病由于种类多、传毒方式多样、症状变化大、流行因素复杂,使得病害诊断和防治工作较难。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病毒病发生重,西北以黄矮病为主,其次为丛矮病;华北地区以丛矮病、黄矮病为主,其次为土传花叶病,发生严重时可减产50%左右。,大、小麦黄矮病(Barley and wheat yellow dwarf virus)概况:在世界种植禾谷类作物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为害,其中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发生较重。195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大麦上首先发现,1960

20、年中国的陕西、甘肃相继发现,目前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及华东等冬小麦、春小麦区均有发生,以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较重。,症状:麦类各生育期均可受害,受害叶片尖端褪绿变黄,逐渐向叶片基部发展,并向上部叶片扩展,叶背蜡质层增多,植株严重矮化,不抽穗结实,或抽穗结实但籽粒减少,穗粒重减轻,最后全叶干枯,秕穗率增加,千粒重降低。,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病毒粒子球形,含单链RNA,寄主范围广,可侵染100多种单子叶植物。田间主要通过蚜虫传毒,已发现有 18 种蚜虫能传播大麦黄矮病毒,其中最主要的有麦二叉蚜(Schizap

21、his graminum)、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麦长管蚜(Macrosiphum granarium),麦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um dirhodum)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ldis)等。,发病规律:北方冬麦区以麦二叉蚜和玉米蚜为主要传毒介体。蚜虫传毒属半持久性传毒,即蚜虫获毒后一般经10h以上的循回期才能传毒,但不能终生带毒,也不能经胎生或卵传毒。带毒蚜虫刺吸叶片汁液时,病毒粒子由蚜虫的唾液腺进入小麦韧皮部组织,并不断增殖,向生长点运转,因此新叶首先显症,成为田间发病的中心病株,随着蚜虫的迁移扩散,围绕中心病株形成发病中心,严重

22、时发病中心连成一片,全田变黄。大麦症状一般较小麦严重;春秋两季是大麦黄矮病毒侵染高峰。,小麦丛矮病(wheat rosette stunt virus)概况:小麦丛矮病在我国冬麦区分布很广,先后在西北各省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减产。1981中国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春小麦发病 4.53万公顷,造成严重损失。症状:小麦感病后分蘖增多,植株丛生矮缩,心叶叶脉产生黄绿相间的条纹,严重时不能抽穗,或虽抽穗但穗小粒秕。,病 原:为弹状病毒组(Rhabdovirus)的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病毒寄主范围广,能侵害禾本科24属65种植物,除禾本

23、科作物外,禾本科杂草中的野燕麦、雀麦、早熟禾、马唐、虎尾草、画眉草、青狗尾等,也是病毒及介体昆虫的主要越夏寄主。发病规律:该病毒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o-tellus)传播,灰飞虱可终生带毒,但不能通过卵传给后代。靠近杂草的渠边、路边及堆放作物秸秆的麦田边发病重,早播麦田发病重。秋作物及蔬菜、烟田中套种的麦田发病重。,病毒病综合防治:应用和推广抗病品种。轮作、适当迟播、适度深耕、增施肥料等对防治这类病害也能起一定的作用。消灭传毒昆虫。,1-麦类黑穗病(smuts and bunts of cereal)概况:麦类黑穗病是最古老的病害之一,19世纪前期基本确定了各类黑粉菌的分类

24、地位,明确了病菌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了病害循环和防治方法。我国最早在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麦奴”,即麦类黑穗病。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利用种子处理方法防治病害,使病害得以控制。,黑穗病是由黑粉菌侵染引起的一类病害,主要危害穗部,因此称为黑穗病或黑粉病。小麦有5种黑穗病(普通腥黑穗病、印度腥黑穗病、矮腥黑穗病、秆黑粉病、散黑穗病),大麦有3种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伪散黑穗病),燕麦有2种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分别由几种不同的病原物引起。,散黑穗病(loose smut of wheat and barley)在冬小麦栽培地区普遍发生,病穗率通常低于1%,高感品种可达10%以

25、上。症状:病株比健株略高或矮?抽穗稍早,刚抽出的穗包被一层灰色薄膜,破裂后散出黑色粉末状冬孢子,仅残留穗轴。病原:小麦散黑粉菌(Ustilago tritici),能侵染小麦和黑麦,不侵染大麦,而(Ustilago nuda)只侵染大麦。,病害循环:散黑穗菌为花器侵染病害;病菌冬孢子随气流传播,降落到健康花器上萌发侵入。当籽粒成熟时,菌丝体变为厚壁休眠菌丝,在种子胚内(胚根除外)越夏、越冬。带菌种子萌发时,菌丝开始生长,紧随病株生长点扩展,系统侵染、扩展,进入幼穗,产生冬孢子堆,破坏子房和颖片。藉种子远距离传播。,小麦普通腥黑穗病(Common bunt of wheat)概况:广泛分布于世界

26、各产麦区,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中国北方干旱麦区的重要病害,常年因该病减产10%20%。50年代后经大力防治,曾得到有效的控制,近年来局部地区有所回升。症状:受害病株稍矮化,分蘖增多,病穗较短小,颖片开张,露出灰黑色菌瘿,菌瘿易破裂,散出黑色粉末状冬孢子。菌瘿和冬孢子因含有三甲胺,有鱼腥气味。,病原:有网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和光腥黑粉菌(T.foetida)两种。病害循环:带菌种子、土壤和粪肥是主要初侵染源。种子表面粘附的冬孢子和种子间夹杂的菌瘿是该病远程传播的主要途径。网腥和光腥黑粉菌均为幼苗系统侵染,病菌通过小麦胚芽鞘侵入,在寄主细胞间隙和细胞内蔓延,进入穗原始体和花

27、器后破坏子房,形成冬孢子堆。,小麦秆黑粉病(Flag smut of wheat)概况:曾是亚洲、大洋洲、美国西部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中国北方干旱麦区的重要病害,山东、河南和陕西等省发病较重。症状:小麦受害后,病株的茎、叶和叶鞘产生与叶脉平行的长条形冬孢子堆,略隆起,初为白色,以后变成灰白至黑色,老熟后孢子堆纵裂,散出黑色粉末状冬孢子。病株矮化、扭曲,不能抽穗或抽出畸形麦穗,不结实或仅有秕粒。,病原:由冰草条黑粉菌(Urocystis agropyri)引起。除小麦外,尚能侵染18个属的禾本科杂草,有明显的寄生专化型。病害循环:小麦秆黑粉病通过种子、土壤和粪肥带菌传染。小

28、麦种子萌发后,由双核菌丝直接侵入胚芽鞘,蔓延到幼苗生长点附近,随植株的生长而系统发病。,大麦坚黑穗病(covered smut of barley)概况:大麦坚黑穗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麦产区。症状:大麦受害后,病株的籽粒、种皮及内、外颖变成一团黑粉,外被一层青灰色薄膜,后转灰白色。黑粉不易散开,包膜不易破碎,有芒品种的麦芒残存。,病原:大麦坚黑粉菌(Ustilago hordei)只为害大麦和裸大麦(元麦、青裸)。病害循环:带菌种子是传播病害的主要途径,粘附在健康种子表面的病菌冬孢子,在大麦播种后萌发,从幼芽鞘侵入后进入生长点,植株抽穗前,病菌破坏种子或花器,形成具薄膜包着的黑粉病穗。,黑穗病

29、综合防治:黑穗病主要通过带菌种子和粪肥传播,因此需进行以种子处理和施用净肥为主体的防治措施。1.严格检疫,禁止中国未发生的一些黑穗病随种子带菌进入。2.种子处理,可采用药剂拌种或冷浸日晒等方法,如25%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或1%石灰水浸种。3.土壤传病的地区实施23年的轮作。,小麦散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1-麦类根部和茎基部病害 侵染麦类根和茎基部的真菌病害100多种,重要的近20种,如全蚀病、纹枯病、离蠕孢根腐病、镰刀菌根腐病等都是世界性大病害,眼斑病在欧美严重发生而我国未发现。麦类全蚀病(take-all disease of wheat)概况:小麦全蚀病是一个发生历史悠

30、久,分布比较广泛的病害,现已成为世界各大、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1852年最早发现于南澳大利亚,1884年英国首先有过小麦全蚀病的记载,目前国外比较老的小麦产区几乎都有全蚀病的发生。全蚀病在我国发生历史较短,1931年江苏曾有此病的记载。目前已知有甘肃、陕西、宁夏、新疆等16个省区发生。小麦感病后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症状:小麦受害部位仅限于根部及茎基部;症状表现为分蘖期病株矮小,基部黄叶多,病株返青迟缓,植株矮化,叶片稀疏,抽穗灌浆期病株表现为早枯和白穗症状,茎基形成“黑脚”症状,叶鞘内侧产生黑色颗粒状物。,病原:为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

31、nis var.tritici),该种是引起小麦全蚀病的主要菌源。禾顶囊壳寄主范围广,可侵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玉米、水稻等。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寄主范围也很广,对小麦、大麦致病力强,对黑麦致病力弱,一般不侵染燕麦。研究结果表明,全蚀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其侵染和在寄主组织中的扩展速度不同。,发病规律:病害发生和流行与栽培制度、土壤肥料、整地方式、小麦播种期、品种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连作地发病重,在冬小麦连作田,病害从零星发生到严重受害,一般经34年(土壤肥力高的67年)时间,严重为害期13年,此后再继续连作小麦,病情反而减轻,趋于稳定,即全蚀病的自然衰退现象。轮作可减轻的病害发

32、生,土壤肥力差病情重,氮、磷、钾比例失调,尤其缺磷地发病重,铵态氮可减轻发病而硝态氮则利于发病。,病害控制:利用全蚀病的自然衰退现象和生物防治,连作小麦,减轻病害危害。播种前用三唑酮拌种,成株期喷施三唑酮、等杀菌剂。,麦类纹枯病(Rhizoctonia root rot,wheat sharp eyespot)概况:目前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德国及东欧、大洋洲等小麦种植区以及中国的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均有发生,轻病田病株率10%30%,重病田可达80%90%。引起的损失一般为l0%左右,严重时可达30%40%。70年代以来,该病害渐趋严重,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病害。,症状:纹枯

33、病主要发生于叶鞘和茎秆;初期在茎基部形成眼点状病斑,随后病斑相连呈云纹状,沿叶鞘向上扩展成青褐色花秆,高湿条件下可侵入茎秆,导致烂茎,引起枯孕穗或枯白穗,最后在麦株茎基部产生淡褐色不规则形菌核。,病原: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有性态为Ceratobasidium cornigen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 cucumeris),我国主要致病菌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该菌除为害小麦外,还可侵染大麦、玉米、高粱、水稻等数十种作物。,病害循环: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夏、越冬,成为主要的初侵染源。小麦幼苗期病菌可侵害根和幼芽,随着季节的变化,病菌可沿叶鞘从茎基部向上蔓延或深及茎内,加重病情。高湿度有利于病菌生长和侵染。小麦品种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