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工艺计算题与分析题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335061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制工艺计算题与分析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机制工艺计算题与分析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机制工艺计算题与分析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机制工艺计算题与分析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机制工艺计算题与分析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制工艺计算题与分析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制工艺计算题与分析题课件.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制工艺计算题与分析题 机床夹具与生产过程基本概念部分,目 录一、分析题P28二、计算题P949三、问答题P5062四、判断改正题P6383五、多项选择题P8495六、单项选择题P96126,一、分析题,1、用调整法加工图示工件,试根据工序要求按给定的坐标,进行分析并确定定位方案:(1)必须消除的自由度有哪些?(2)应选何种定位元件?理由是什么?(3)在图中标注定位符号?,2按下面工件的加工要求确定定位方案,并论述理由。(要求标示定位符号),h X,3工件在图示夹具中定位及夹紧,试分析:(1)找出定位元件和相当的定位支承点数并在图中标注正确的定位符号?(2)说明该方案属何种定位?找出夹紧元件并

2、在图中标注符号?,4工件在图示夹具中定位及夹紧,试分析:(1)欲加工图示键槽时该定位方案有无问题?若有问题如何改正?(2)在原图中标注定位符号?,5用调整法加工图示零件,试根据本工序要求按给定的坐标指出必须限制的自由度?选择恰当的定位元件并说明理由?并用符号标示定位部位及夹紧力施加部位与方向?(加工键槽),L,H,6试以车床导轨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分析得出误差敏感方向的结论?,7、试分析加工图示轴上键槽时的定位方案是否合理并提出改进方案?,(一)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1、图示工件定位,其中A、B、C、D面已经加工,加工孔时以A面定位,问保证工序尺寸600.21时的定位误差为多少?已知:H=

3、600.21,L1=300-0.08,L2=170+0.06 L3=900.04,二、计算题,2、欲加工内孔键槽的工件定位方案如图所示,以V型块定位.试计算该定位情况下,工序尺寸L的定位误差为多少?,3.在铣床上加工键槽,零件定位方案如图所示.试计算工序尺寸H的定位误差为多少?,4.工件定位方案如图所示,欲加工一平台.试计算该定位情况下工序尺寸A的定位误差为多少?,5.工件定位方案如图所示,欲加工孔d.试计算工序尺寸B的定位误差为多少?,6.工件在图示夹具中定位并夹紧,欲加工8H7孔.试计算加工该孔时其工序尺寸的定位误差为多少?,7.如图所示,工件以“一面两孔”定位,加工30H7孔.已知:L1

4、=62-0.10,L2=45-0.08,且两孔中心距为530.12 16H7(+0.016),16g6(-0.006-0.017),试计算工序尺寸L和H的定位误差各为多少?,8.按图示定位方案,试计算保证工序尺寸A的定位误差为多少?V型块夹角为90,9.在一阶梯轴上加工偏槽(如图所示)若在此定位方案下,试计算能否满足加工要求?,10.工件定位如图所示,欲加工d孔.试计算该孔加工后相对于D-TD可能产生的最大 偏心量为多少?,11工件定位方案如图所示加工16 孔.试计算定位误差为多少?,(二).工艺尺寸链分析与计算1、图示工件已知A1=700.025,A2=60-0.025,A3=20+0.15

5、.当外圆各部加工完毕后加工内孔时,A3尺寸不便测量,试给出新的测量尺寸及上下偏差?,2、图(a)所示为零件部分轴向尺寸,经(b)、(c)两道工序完成轴向尺寸加工.试确定工序尺寸L及偏差?(a)(b)(c),3、图示零件,因设计图上所注尺寸8+0.3在加工后无法直接测量.试确定如何保证该尺寸的直接测量方法?并计算该测量尺寸及其偏差?,4、加工轴上键槽,其工艺过程如下:(1)精车外圆至尺寸42-0.14;(2)在铣床上按尺寸A铣键槽;(3)热处理;(4)在外圆磨床上磨外圆至尺寸41.5-0.006的同时保证键槽深为H=37-0.18.求工序尺寸A及上下偏差?,42-0.14,A,H,41.5-0.

6、006,6.某零件设计图部分尺寸标注如图所示,其中A1=260.025与装配要求有关必须保证,试分析计算图中所标注的尺寸A2=44-0.05是否合理?应如何调整?调整后A2为多少?,7、如图(a)所示为某零件轴向尺寸简图,(b)、(c)图示为两次装卡。试标注工序尺寸H1、H2及其公差?,8.图示为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等。现需在铣床上铣出右端槽保证尺寸为5-0.06 及260.2.求试切调刀的度量尺寸H和A应如何标注?,10 200.1 H,9.加工一批连杆两端大小孔,如图所示。试问加工后如何测量?其工序尺寸如何标注?,10.大批量生产轴承碗,尺寸如图.当以B端定位车C面时如何保

7、证设计尺寸50-0.20?,11.图示夹具中定位心轴与夹具体的联接情况.各零件的有关尺寸如图,试计算定位心 轴压入部分的上端与工作台下端面之间的空隙N的下限值,验证工件夹紧后,其下 端面是否会发生与定位心轴压入部分的上端面相碰?,已知:A1=24-0.15 A2=4.40.1 A3=140.2 A4=5-0.2,12.一泵的部件装配如图所示.试求活塞移动的极限尺寸,根据技术条件,行程误差不得大于3毫米.问:在以上条件下能否满足要求?,3.图示车床拖板与导轨装配简图,要保证间隙A0=0.010.02,若选取A3为修配环且修M平面.已知:A1=50-0.125,A2=30+0.12,T(A3)=0

8、.1,给定最小修配余量K=0.12。试按修配法装配时,求修配环A3的尺寸及上下偏差?最大修配量为多少?,4.图示车床拖板与导轨装配简图,要保证间隙A0=0.010.02,若选取A3为修配环且修N平面。已知:A1=40-0.12,A2=30+0.10,T(A3)=0.1,给定最小修配余量K=0.10.试按修配法装配时,求修配环A3的尺寸及上下偏差?最大修配量为多少?,5.图示三联齿轮在轴上装配关系,若采用固定调整法装配,选A4为调整件,且T(A4)=0.05 要求满足轴向装配间隙为A=0.10.3,求调整件分组数及各组尺寸与偏差?,已知:A1=45+0.18 A2=8-0.07 A3=30-0.

9、2,6、一轴上零件装配如图所示,已知A1=100+0.10,A2=15-0.05,A3=60-0.08,A4=5-0.05,T(A5)=0.03,若要保证装配间隙A=0.020.1选A5为固定调整件采用固定调整法装配,试计算调整件分组数N 及各组尺寸与偏差?,(四)加工误差统计分析(不合格品率估算)1、连续车削一批小轴,图纸要求直径为20-0.1,测量结果表明该批小轴尺寸符合正态分布,且已知均方根偏差=0.025,曲线分布中心比公差带中心大0.03.试求该批工件可能的合格品率与不合格品率?,2、在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其外径尺寸要求为25-0.046,若该机床加工工序尺寸的分布曲线符合正态分

10、布,且均方根偏差=0.003,分布曲线中心尺寸为24.96。求该批工件可能产生的不合格品率为多少?常值系统误差为多少?,4、加工一批零件内孔要求为60+0.12,加工后测量得到实际尺寸的分散范围从59.98到60.16,并服从正态分布.问此批零件可能产生的不合格品率为多少?,6.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经测量实际获得尺寸大于要求的尺寸而需返修的为24%,小于要求的尺寸而不能返修的为2%,若小轴图纸上要求公差T=0.16 且该批工件的实际尺寸按正态分布,试确定该批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为多少?常值系统误差为多少?,7、在自动机上加工一批直径要求为250.07的小轴,已知该机的均方根偏差=0.03 如果调

11、整时无误差,试判断是否会有不合格品产生?不合格品率为多少?,9、用钻模钻一批工件的孔15,图纸要求保证孔轴线与端面尺寸为500.08,若工序尺寸按正态分布,且分布中心的尺寸为50.050 均方根偏差=0.02.试求这批产品可能产生的不合格品率为多少?,10、加工出一批小轴,经实测其尺寸服从正态分布且分布中心为19.985,均方根 偏差=0.005,若图纸要求尺寸为20-0.024,试计算不合格品率为多少?可否修复?并求出常值系统误差常为多少?,11、加工出一批小轴,经实测其尺寸服从正态分布且尺寸分散范围=0.03,常值系统误差 常=0.003,且实际分布中心在理想中心的左侧.若图纸要求尺寸为3

12、0-0.024,试计算不合格品率为多少?可否修复?,三、问答题,1机制工艺学主要研究对象及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2何谓生产过程,它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3何谓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它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基本单元是哪个?4工序及特点是什么?5工步及特点是什么?6何谓工作行程(走刀)?7何谓安装?是否一个工序只含有一次安装?8什么是工位?,9何谓生产纲领?批量?生产类型?10决定生产类型的因素是什么?11获得零件尺寸精度及形状精度的方法各是什么?12工件安装的两个基本过程是什么?两过程的目的及关系?13何谓机床夹具?它的两个主要功能是什么?14何谓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及分类后各项含意?1

13、5一批工件定位的定义?定位的实质?16为什么说工件的定位实际上就是要使工件的定位基准获得确定的位置?17为何设计夹具时应根据工序基准选择定位基准?18何谓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19何谓不完全定位(部分定位)?它是否也满足六点定位原理?20采用部分定位的原因?21何谓欠定位?它与不完全定位有何区别?22何谓过定位?允许其存在的条件?23是否在夹具中定位支承点数少于六个就不会出现过定位?24何谓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各有什么特点?25定位支承中,可调支承、自位支承的作用各是什么?自位支承相当于几个定位支承点?26辅助支承的作用?为什么不起定位作用?27何谓“一面两孔“定位?为何要在其中一孔中采用

14、削边销定位?,28何谓三项误差不等式?其中各项含意?29何谓定位误差?其产生的因素?30何谓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位置误差?31定位误差的表现形式?32在夹具中以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是否存在定位误差?为什么?33计算定位误差的实质是什么?34工件夹紧的目的是什么?施加夹紧的有关原则有哪些?35斜楔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偏心夹紧机构的作用原理及其特点?,36何谓夹具的对定?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37什么是夹具的定位?其实质是什么?38钻模中的对刀导向元件叫什么?分几类?各自特点与工作原理?39固定钻套与钻模板常选用何种配合?40快换钻套与衬套之间常选何种配合?41钻套高度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钻套底

15、面与工件距离有关因素?,42何谓工艺规程?其作用和制定原则?43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有哪些?44何谓零件的结构工艺性?45确定毛坯的因素有哪些?46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依据?47何谓经济精度?编制工艺规程时在何处体现?48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各阶段的目的是什么?49定位基准中,粗、精基准选择顺序的原则?50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各有哪些?各项原则的目的是什么?51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52何谓工序集中?工序分散?个有何特点?53预备热处理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用途?54何谓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55加工余量与工序间公差的关系?56尺寸链的定义、组成

16、及各项特征?57尺寸链的基本特征?58何谓加工精度、加工误差?59何谓工艺系统?60何谓原始误差?原理误差?61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在水平面与在垂直面哪个对加工精度影响大?为什么?,62何谓主轴回转精度?主轴回转误差?主轴回转误差可分几项描述?分析产生原因?63试分析产生径向跳动因素中,针对车床及镗床什么因素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64传动链误差如何影响加工精度的?决定传动链误差的因素是什么?65何谓工艺系统刚度?影响部件刚度的因素有哪些?66何谓误差复映?如何消除或减小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67何谓接触刚度?影响接触刚度的因素是什么?68什么是残余内应力?其特点及产生的因素有哪些?69何谓系统性

17、误差?其特点及属于它们的误差有哪些?70何谓随机性误差?其特点及属于它的误差有哪些?,71分布曲线法分析时,影响曲线形状的因素及影响曲线位置的因素是什么?72分布曲线法应用中,不产生不合格品的条件?73工艺验证时工艺能力系数的含意及计算方法?74产品装配精度包含的内容?75影响接触刚度及配合质量是哪项装配精度?76为何说在装配精度给定的条件下,组成环数越少越好?77何谓装配尺寸链的最短路线原则?78互换法装配的实质是什么?79什么是协调环?其作用是什么?80何谓大数互换法?它与完全互换法比较有何优点?,81采用分组选配法应满足什么条件?82何谓可动调整法?试举例说明?83试说明固定调整法满足装

18、配精度的方法及实质?84为什么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85修配法装配时,最小修配工作量的条件?86修配法装配满足装配精度的实质是什么?87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何种因素?88箱体零件加工时的定位基准选择时为何常遵循“基准统一”的原则?89箱体零件加工顺序安排应主要遵循哪些原则?90若以箱体内壁作为粗基准时,其主要目的是什么?,91加工箱体以铸出的主轴孔为粗基准时,其主要目的是什么?92为什么主轴零件的毛坯常采用锻件?且根据毛坯材料不同常采用什么预备热处理?93主轴零件加工过程中,定位基准的选择及加工顺序安排有何特点?分别遵循哪些原则?94齿轮零件加工中定位基准选择时精基准的方案主

19、要有哪些?各自的特点?95轮齿加工方法中试比较滚齿与插齿加工各自的特点?96齿形精加工提高齿形精度降低粗糙度的主要加工方法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97何谓加工表面质量?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98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99波纹度产生的主要原因?100表面冷作硬化如何产生的?一般用哪两个指标来衡量?101表面层的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102对零件疲劳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103在切削用量的三个要素中,哪些对粗糙度影响很大?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104提高零件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有哪些?105超精加工属于何种加工工艺?它的特点是什么?,106确定时间定额时,什么是单件时间?有哪些项组成?各项的含

20、意?107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有哪些?108什么是合并工步?采用合并工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09多件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10工艺成本分为哪两大类?各类的相关因素有哪些?111磨外圆时为什么采用“死顶尖”定位方式?,四、判断改正题,1用于工件在机床上固定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改正:2、通用夹具中的三爪卡盘就是用来夹持紧固工件的工艺装备。改正:3所谓工件的安装就是使工件紧固于机床上便于加工。改正:4只要夹具中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则放入的工件就为完全定位。改正:5夹具中的定位支承点数少于六点的定位为工件的部分定位。改正:,6工件被消除的自由度数少于六点的定位即为欠定位。改正:7工件的欠定位

21、与不完全定位因不满足加工要求而不许存在。改正:8夹具中的定位支承点数少于六点就不会出现过定位。改正:9工件被消除的自由度数多于按加工要求所必须消除的自由度数时即为过定位。改正:10由于工件几何形状的特点使其某些自由度不能被限制因而出现了欠定位。改正:,11圆球形零件所能被消除的自由度至少三个且为移动的自由度。改正:12工件内圆孔以小锥度心轴定位时,可消除其五个自由度。改正:13工件内圆孔以可涨式心轴定位后又被涨紧,则它被消除了五个自由度。改正:14轴工件以前后两顶尖在其两端的顶尖孔内定位固定之后,则被消除了全部六个自由度。改正:15短轴零件被三爪盘长夹持并被固定时则被消除了六个自由度。改正:,

22、16确定自位支承相当的定位支承点数,要看与工件定位面接触点数,三点接触时则相当于两个定位支承点。改正:17定位支承中不起定位作用的是浮动支承。改正:18辅助支承一般是用来补充消除工件出现欠定位时没有但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改正:19在实际加工中,对工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一般不少于一个。改正:20只从理论分析,按加工要求对工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最少为三个。改正:,21所谓工序基准是使工件在夹具中获得准确加工位置的基准。改正:22若工序基准一但确定,则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也就被确定。改正:23工件定位的目的在于确定定位基准的位置。改正:24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移动量即为定位误差。改正:25基准

23、位置误差为工序基准沿加工尺寸方向产生的最大位置移动量。改正:,26定位误差最终表现为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改正:27为满足加工要求,定位误差应小于或等于工序尺寸公差。改正:28定位误差产生于按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过程中。改正:29若以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则不存在定位误差。改正:30斜楔夹紧机构具有增力大、自锁性能好、夹紧行程长但操作费时等特点。改正:,31三爪卡盘属于定心夹紧装置,所以它主要是用来夹紧工件的。改正:32夹具的定位实质是使对刀元件相对机床成形运动的位置确定。改正:33为克服固定钻套磨损后不易更换的缺点而使用快换钻套。改正:34可换钻套用于工件在一道工序连续进行

24、多种直径刀具更换时的加工。改正:35钻套高度的确定主要与其刚度和耐磨性及孔径有关。改正:,36钻套的位置尺寸一般是以工序基准面为基准标注的。改正:37由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一系列劳动过程的总合即为工艺过程。改正:38工序是指加工表面和加工刀具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的部分。改正:39工艺过程中的基本划分单元是工步。改正:40工艺过程中一个工序只允许一次安装。改正:,41工艺过程中,工序是指以机械加工为工序内容的那部分工艺过程。改正:42生产中以一定的文件形式规定下来的生产纲领即为工艺规程。改正:43生产纲领指把零件的年产量按生产周期等情况分批投入生产的零件数。改正:44零件的生产纲领是

25、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零件的全部生产量。改正:,45生产纲领决定毛坯的成本及毛坯精度的确定,毛坯的成本随生产批量的增大而增大。改正:46为避免因基准转换带来的误差,应按基准重合的原则选取定位基准。改正:47若按基准统一的原则选择定位基准,那么所有工序都必须选择同一基准。改正:48所谓工序集中与分散是指工艺过程中工序数目多与少的问题。改正:,49所谓工序集中是指工艺过程中的工序数多的情况。改正:50所谓工序分散是指工艺过程中工序数与工步数较多的情况。改正:51因各个工序尺寸都存在误差,所以工序余量是变动值,但加工总余量保持不变。改正:52尺寸链中,若其中某组成环减小封闭环也减小,则该组成环为减环。

26、改正:,53所谓增环是随封闭环的减小而增大的组成环。改正:54确定时间定额时以加工一个工件至完成的时间称为单件时间。改正:55工艺成本中与年产量有关并与之成比例的费用为不变费用。改正:56若以工序基准为定位基准即基准重合则可消除加工误差。改正:57采用简单的设备完成加工所获得的加工精度就是经济精度。改正:,58在拉床上拉销孔其尺寸精度获得的方法称为成形法。改正:59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是在加工中依次获得的。改正:60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方式而产生的误差为原始误差。改正:61刀刃沿工件表面的切线方向出现位移而产生的加工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改正:62造成主轴轴向窜动的主要

27、原因是主轴轴颈和轴承的圆度误差。改正:,63误差复映现象主要体现在工艺系统刚度较高的条件下。改正:64工件均匀受热变形主要影响其形状精度。改正:65工件不均匀受热变形主要影响其尺寸精度。改正:66铰孔时铰刀的制造误差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形状精度。改正:67加工某个工件时产生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的误差为常值系统误差。改正:,68以分布曲线分析误差时,影响曲线位置的误差是随机性误差。改正:69以分布曲线分析误差时,影响曲线形状的误差是常值系统误差。改正:70通过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来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是修配装配法的实质。改正:71固定式的装配组织形式多用于大批大量生产。改正:72移动式的装配组织形式多用于

28、单件小批生产。改正:,73在切削用量的三个要素中,对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比较敏感的是切削深度。改正:74工件定位时已限制了全部六个自由度,若再加放辅助支承于工件上就会产生过定位。改正:75以20号钢为材料的定位元件其最终热处理应是淬火,来提高表面硬度与耐磨性。改正:76加工T10A为材料的定位元件,机加工前其预备热处理常为时效处理。改正:,77加工20号钢为材料的定位元件,机加工前其预备热处理常为退火处理。改正:78轮齿加工时,滚齿与插齿从加工质量方面比较,滚齿比插齿的齿形精度高。改正:79轮齿加工时,滚齿与插齿从加工质量方面比较,滚齿比插齿的齿面粗糙度低。改正:80轮齿加工时,滚齿与插齿从加

29、工质量方面比较,滚齿比插齿的运动精度较低。改正:,81加工齿圈轴向距离较小的多联齿轮常采用滚齿加工。改正:82安排轴类零件加工顺序时,按基准先行的原则首先加工的是外圆表面再其它表面。改正:83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最常用的是外圆表面以此作为定位基面。改正:84箱体零件加工时定位基准选择应按基准重合的原则,以保证各加工表面相互位置精度。改正:,85箱体零件以预先铸出的主轴孔为粗基准的目的,主要是使加工面与不加工面壁厚均匀。改正:86箱体零件的加工顺序安排一般规律是按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的原则。改正:87一般以零件的粗基准先选的基准选择顺序原则选择定位基准。改正:88所谓自为基准的原则是为保证加

30、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改正:,89若以两次安装都使用同一粗基准,则会造成很大的对定误差。改正:90光整加工阶段是在精加工基础上进一步纠正表面形状及位置误差。改正:91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改正:92冷却液对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影响不大。改正:,93强迫振动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改正:94精基准是在精加工中使用的基准。改正:95自激振动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无关。改正:96机床误差敏感方向是固定的。改正:97箱体零件上的主轴孔是主要表面,加工顺序一般为先加工孔,后加工面。改正:,五、多项选择题,1某道工序中,工件在夹具中的加工误差是由()等组成。A定位误差,B夹紧误差,C工

31、序尺寸公差,D夹具对定误差,E过程误差2能满足加工要求且不会产生干涉的定位是()。A完全定位,B欠定位,C不完全定位,D过定位3夹具中的定位支承点数少于六点但由于布置方式不同会出现()等情况。A完全定位,B部分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4起一个定位支承点作用的定位元件有()等。A定位支承钉,B辅助支承,C可调支承,D自位支承5起四个定位支承点作用的定位元件有()等。A刚性心轴,B小锥度心轴,C长V型块,D车床尾坐顶尖6起定位作用的元件或装置有()等。A顶尖,B鸡心夹头,C中心架,D三爪卡盘7之所以会有不完全定位的情况是因为()。A夹具结构的影响,B机床成形运动特点,C工件几何形状特点,D由工件

32、加工要求决定,8属于定心夹紧装置有()等。A三爪卡盘,B四爪卡盘,C可涨式心轴,D弹簧夹头9可换钻套与衬套常采用的配合有()。A H7/n6,B H7/g6,C H7/r6,D H6/g510固定钻套与钻模板常采用的配合有()。A H7/n6,B H7/g6,C H7/r6,D H6/g511与钻套高度有关的重要因素有()等。A导向精度,B工件材料,C钻套材料,D钻孔孔径12钻套底部到工件表面间距离的有关因素有()等。A导向精度,B工件材料,C钻套材料,D钻孔孔径,13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A调整误差,B夹具位置误差,C基准位置误差,D基准不重合误差14下列基准属于工艺基准的是()。A设计

33、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15螺旋夹紧机构具有()等特点。A自锁性能好,B夹紧行程长,C增力特性好,D升角不是常数16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有()等。A零件工作图,B工序图,C装配图,D生产纲领17生产类型取决于()等因素。A生产纲领,B产品尺寸大小,C产品尺寸精度,C复杂程度,18选择定位基准时以()等作为精基准的选择原则。A基准统一原则,B基准重合原则,C自为基准原则,D互为基准原则19选择定位基准时以选择()等作为粗基准的选择原则。A不加工表面,B余量最小的表面,C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D避免重复使用20尺寸链建立时,把()的一环称为封闭环。A中间工序尺寸,B最终工序尺寸,C

34、加工过程中结果尺寸,D装配后形成的尺寸21零件尺寸精度的获得可有()等方法。A试切法,B轨迹法,C调整法,D展成法,22零件形状精度的获得有()等方法。A试切法,B轨迹法,C展成法,D成形法23预备热处理是为改善毛坯加工性能和消除内应力,它包括()等。A时效处理,B正火,C调质,D退火24最终热处理主要是为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时采用()等。A淬火,B退火,C渗碳,D氮化处理25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主要有()。A先粗后精,B先主要后次要表面,C先精基准后粗基准,D先面后孔26光整加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A提高尺寸精度,B提高形状精度,C提高位置精度,D降低粗糙度,27花键孔在拉床上用

35、拉刀一次拉削加工完成,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是以()获得。A调整法,B定尺寸刀具法,C轨迹法,D成形法28所谓工艺系统是由()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加工系统。A机床,B夹具,C工件,D刀具29产生误差复映是因为()引起切削力及工艺系统变形的变化。A加工余量的变化,B进给量的变化,C材料硬度的变化,D刀刃的钝化30在()的情况下,误差复映现象比较明显。A工艺系统刚度大,B工艺系统刚度低,C粗加工时,D精加工时,31加工误差的综合统计分析时,属于常值系统误差的有()等。A一次调整的调整误差,B多次调整的调整误差,C原理误差,D机床制造误差32加工误差的综合统计分析时,属于变值系统误差的有()等。A毛坯误差

36、的复映,B一定时间内刀具磨损,C一定时间内刀具热变形,D原理误差33加工误差的综合统计分析时,属于随机误差的有()等。A毛坯误差的复映,B定位误差,C夹紧误差,D机床、夹具等制造误差,34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零件仍按经济精度加工则常用()等方法满足装配要求。A互换法,B选配法,C修配法,D调整法35通过更换或再加工改变尺寸链中某一预定组成环的尺寸或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是()。A分组选配法,B修配法,C固定调整法,D可动调整法36在车床上加工细长轴时,为减小因工件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常采用()工艺装置。A前后双顶尖,B中心架,C鸡心夹头,D跟刀架37采用分组选配法保证装配精度时,应注意配合件

37、()等问题。A公差放大方向一致,B公差放大方向相反,C有相同尺寸分布形式,D分组数相同,38遵循所谓互为基准的原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A均匀的壁厚,B均匀的加工余量,C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D较高的形状精度39夹具对定的主要内容有()等。A工件的定位,B定位元件的位置确定,C刀具的对准,D工件的夹紧40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比较敏感的要素是()。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D刀具几何形状41在车床上加工轴的两端面及中心孔时,先加工一端面打中心孔后立即调头再加工另一端面并打中心孔,那么该工艺过程为()。A一道工序,B两道工序,C一次装夹,D两次装夹,42影响配合质量能否保持的因素主要是()等

38、。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配合接触面积的大小,D配合面接触点的分布43工艺路线拟定时常在()加入消除内应力的处理,减小内应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A粗加工之前,B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C精加工之后,D光整加工之后44为提高表面接触刚度可采用()等方法。A改变材料,B进行调质处理,C减小几何形状误差,D降低粗糙度45在()过程中工件产生的内应力不能忽略。A铸、锻、焊,B粗加工,C光整加工,D冷校直,46当主轴轴孔与滑动轴承孔存在圆度误差使主轴会产生()。A径向跳动,B轴向窜动,C角度摆动,D端面跳动47()等将影响工件表面相互位置精度。A刀具制造误差,B夹具制造误差,C机床制造误差,D工件的安装误差

39、48影响部件刚度的主要因素有()等。A薄弱零件的变形,B接触变形,C内应力引起的变形,D摩擦的影响49原理误差是由于采用了()而产生的误差。A近似加工运动方式,B近似的测量方式,C近似的刀具轮廓,D近似的毛坯形状50工件的“一面两孔”定位可使()。A实现基准重合,B减小基准转换带来误差,C方便夹具设计制造,D实现基准统一,1能实现()的工艺装备为机床夹具。A工件的定位,B工件的夹紧,C工件的定位与夹紧,D对刀与导向2工件安装的过程是()的过程。A固定工件,B确定加工位置,C夹具的对定,D使工件定位和夹紧3保持工件在夹具中()的一致性是工件定位的实质。A加工尺寸大小,B表面形状,C加工位置,D夹

40、紧4工件定位的目的在于确定()的位置。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安装基准,六、单项选择题:,5设计夹具时应根据()选择定位基准。A工序基准,B安装基准,C测量基准,D设计基准6()一但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也就被确定了。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装配基准7当工件被夹具中的六个定位支承点消除了其六个自由度,则该定位属()。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8当工件只被消除了三个自由度但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则属()。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9当工件被消除了四个自由度但不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则属()。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

41、10若夹具中布置的六个定位支承点只消除工件的五个自由度,则可能产生()。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11按加工要求只需消除四个自由度,但工件被夹具中的六个定位支承点消除了六个自由度,则此时工件的定位属于()。A完全定位,B部分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12若工件以内圆孔表面用小锥度心轴定心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13若工件以外圆表面用长V型块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14若工件以外圆表面用弹簧夹头定心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15若工件以外圆表面用固定的短V型块定

42、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16若工件以内圆孔表面用定位销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17若工件以内圆孔表面用可涨式心轴定心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18短轴零件被三爪卡盘长夹持,那么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19长轴零件被三爪卡盘短夹持,那么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20若工件以外圆表面用可移动的短V型块定位,那么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21圆球形零件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A二个,B三个,C四个

43、,D五个22光轴零件最多能被消除()自由度。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23自位支承与工件定位表面呈三点接触,则相当于()定位支承点。A一个,B二个,C三个,D不起定位作用24定位分析时应注意()不起定位作用。A固定支承,B可调支承,C自位支承,D辅助支承,25定位误差最终表示为()基准沿加工尺寸方向的最大位置偏移量。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装配基准26所谓基准位置误差是指()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偏移量。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装配基准27定位误差中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于定位基准与()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装配基准,D测量基准28工

44、件夹紧的目的在于()。A使加工位置确定,B增加工件的刚度,C为保证工件的定位,D为补充定位不足,29定位误差只产生于按()加工一批零件过程中。A试切法,B调整法,C定尺寸刀具法,D成形法30()是用于完成一道工序需连续更换刀具的钻套。A固定钻套,B可换钻套,C快换钻套,D特殊钻套31各种钻套中导向精度最高的是()A固定钻套,B可换钻套,C快换钻套,D特殊钻套32钻套中无需拧下钻套螺钉便可更换的钻套是()。A固定钻套,B可换钻套,C快换钻套,D特殊钻套,33钻套材料为20号钢时,常采用()为最终热处理来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A淬火,B正火,C调质,D渗碳-淬火34钻套材料为T10A时,常采用()

45、为最终热处理来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A正火,B调质,C渗碳,D淬火35钻套的位置尺寸一般以()为基准来标注的。A工件加工面,B定位元件定位面,C夹具的定位面,D工序基准面36钻模上的钻模板主要是用来安装()的。A定位元件,B定向键,C对刀-导向元件,D被加工工件,37为保证工艺过程正常进行所需要的工装设计与制造等是()。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机械加工工艺过程,D辅助过程38()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A工序,B工步,C工作行程,D工位39加工表面和加工刀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A工序,B工步,C工作行程,D工位40工艺过程中,一个()可含有一次或多次安装。A工序,B

46、工步,C工作行程,D工位,41工艺过程中,一个工步可含有一次或多次()。A工序,B安装,C工作行程,D工位42按加工要求必须消除五个自由度的工件被夹具中布置的六个定位支承点消除了六个自由度,则该定位属()。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43按加工要求必须消除三个自由度的工件被夹具中布置的五个定位支承点消除了包括这三个自由度在内的共五个自由度,则该定位属于()。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44工件的定位设计就是要确定(),该基准一但确定工加在夹具中的位置也就确定了。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装配基准,45工加定位的目的在于确定()的位置,则应根据该基准设

47、计定位方案。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装配基准46确定时间定额时,把完成一个零件的()的时间称为单件时间。A一道工序,B由毛坯到成品,C一个工步,D一次安装47在插齿机上加工齿轮,其齿形精度是以()来保证的。A调整法,B轨迹法,C展成法,D成形法48在车床上加工轴时,其形状精度是以()来保证的。A调整法,B轨迹法,C展成法,D成形法,49在拉床上拉削花键孔,其形状精度是以()来保证的。A调整法,B轨迹法,C展成法,D成形法50在拉床上拉削花键孔,其尺寸精度是以()来保证的。A调整法,B定尺寸刀具法,C成形法,D展成法51在钻模上加工孔,其孔径的尺寸精度是靠()保证的。A调整法,B定

48、尺寸刀具法,C成形法,D展成法52铰孔时铰刀若存在制造误差将直接影响加工()。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表面质量,53若钻套与钻模板上钻套配合出现较大的间隙,则主要影响加工孔的()。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表面质量54工件的均匀受热产生的变形主要影响其()。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表面质量55工件的不均匀受热产生的变形主要影响其()。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表面质量56采用()的方法可逐步消除由于误差复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A大余量切削,B大切深高速切削,C小切深多次走刀,D多次时效处理,57产生误差复映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中有()。A毛坯余量过

49、大,B毛坯余量的不均,C毛坯硬度过大,D走刀次数过多58通过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来满足装配精度是()的实质。A互换法,B选配法,C修配法,D调整法59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数多而通过改变补偿环位置来满足装配要求的方法是()。A选配法,B修配法,C固定调整法,D可动调整法60分组互换法是()中的一种类型。A完全互换法,B选配法,C修配法,D调整法,61工件采用“一面两孔”定位且一孔中以削边销定位,该工件被消除了()自由度。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62工件采用“一面两孔”定位且一孔中以削边销定位,该工件的定位属于()。A完全定位,B部分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63在圆球形零件上欲钻一不通孔,则必

50、须消除其()自由度。A一个移动,B三个移动,C一个移动两个转动,D三个转动64光轴零件以轴心线为X轴,欲加工沿轴线方向定长的键槽,应消除其()自由度。A、YZ的移动与转动,B、XY的移动与转动,C、YZ移动与X、YZ的转动,D、XY的移动与XYZ的转动,65生产类型取决于()、产品尺寸大小及复杂程度。A工艺规程,B生产纲领,C工序数,D生产条件66对于重要的主轴毛坯,一般采用()。A铸造,B锻造,C热轧棒料,D冷拉型钢67毛坯图中加放余量的尺寸公差应标注为()。A单向入体公差,B自由公差,C双向对称公差,D设计尺寸的公差68大批量工件在专用夹具上加工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一般采用()。A试切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