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34352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道传染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呼吸道传染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呼吸道传染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呼吸道传染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呼吸道传染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道传染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道传染病.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吸道传染病,一、流行性感冒,二、流行性腮腺炎,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四、结核病,一、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染性强,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已多次引起世界范围的大流行。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热与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为特点。,【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粘液病毒,呈球形,直径80-120nm,含单股RNA。根据其内部及外部抗原结构不同,分为甲、乙、丙3型。又根据病毒外膜抗原结构,H分为15个亚型(H1-15),N分为9个亚型(N1-9)。流感病毒不耐热,对紫外线及常用消毒剂均很敏感。但对寒冷干燥有相当的耐受力。,【流行病学】

2、,流感患者及隐形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病毒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病。一般多发生于冬季,起始较陡,于2-3周达高峰。主要发生在学校、单位、工厂人群聚集的地方。后期呼吸道并发症较多,尤其儿童及老年患者常并发肺炎,有较高的病死率。一次流行约6-8周。,【临床表现】,流感的症状通畅较普通感冒重,主要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或不明显,少数有腹泻水样便。发热3-5d后消退,但患者仍感明显乏力。免疫力低下患者可出现高热不退、全身衰竭、剧烈咳嗽、血性痰液、呼吸急促、紫绀。,【诊断】,当未出现流感流

3、行时,散发病例不易诊断,甚至在有典型流感症状时,亦难确诊。短时间出现较多数量的相似患者,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再结合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资料,可基本确诊流感。,【防治】,对症治疗包括解热镇痛药物和支持治疗。(儿童避免应用阿司匹林)抗流感病毒药物应用金刚烷胺和甲基金刚烷胺。流感流行时,隔离患者,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共活动。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是接种流感疫苗。,金刚烷胺,二、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上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病原学】,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科,呈球形,直

4、径100-200nm,单股RNA。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腮腺炎病毒抵抗力低,紫外线、甲醛均可杀死。,【流行病学】,全年均可发病,冬季最多,夏季较少。呈流行或散发在儿童机构、部队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挤人群中。近10多年来有上升趋势。传染源为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例。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一次得病后可持久有免疫力。再发病者极少见。,【临床表现】,潜伏期8-30日,平均为18日。患者大多五前驱期症状,而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症状,少数病例可有短暂非特异性不适,可出现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怠、头痛、低热、结膜炎、咽炎等症状。发病1-2d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腮腺最常

5、受累,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d又累及对侧。,【临床表现】,15%病例可发生脑膜炎,重症者可死亡,遗留耳聋、视力障碍等后遗症。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病人又出现发热,部分患者发生睾丸萎缩,很少引起不育症。卵巢炎发生于5%的成年妇女,可出现下腹疼痛。一般不影响生育能力。胰腺炎常于腮腺肿大数日后发生,有恶心、呕吐和中上腹疼痛和压痛。,【诊断】,主要根据发热和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结合流行情况和发病轻2-3周有接触史,即可诊断。,【防治】,卧床休息,流质饮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对症治疗:头痛和腮腺胀痛可应用镇痛药。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预防的重点是

6、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奈瑟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冬春季节多见,儿童易患。,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脑膜炎奈瑟菌属奈瑟菌属,呈肾形或卵圆形,直径600-1000nm,该菌生长营养要求高,必须从人体获取生长必需的铁,因此仅存在于人体。对干燥、寒、热及一般消毒剂和常用抗生素极为敏感。,【流行病学】,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隐形感染率高,感染后病菌寄生于正常人的鼻咽部。病原菌主要

7、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因本菌在外界生活能力极弱,故间接传播的机会较少,但密切的接触如:同睡、怀抱、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发病有重要意义。人群普遍易感,与其免疫水平相关。人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久。,【临床表现】,普通型占90%,最常见。患者突然起病,有寒战、高热、头痛、咽痛、结膜充血、四肢酸痛、呕吐等早期症状。多数病人在第2-3天口腔黏膜、躯干或四肢皮肤出现瘀斑、瘀点。可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呈喷射状,脑膜刺激征阳性。少数呈暴发性,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很快出现休克或脑膜刺激征,如不及时治疗可与24h内危及生命,病死率高。,【诊断】,凡在流行季

8、节突起高热、头痛、呕吐,伴甚至改变,体检发现皮肤、年末有瘀斑、瘀点,脑膜刺激征阳性者,即可作出初步临床诊断。脑脊液的细菌学、免疫学检查可确诊。,【防治】,普通型:早期诊断,隔离治疗,密切监护,预防并发症。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杀菌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氯霉素、磺胺药。暴发型:尽早使用有效抗菌药物、迅速纠正休克、抗DIC治疗。,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犯全身各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常见。临床上常有低热、乏力、咳嗽、咯血、胸痛等表现。,四、结核病,【病原学】,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包括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4类。人肺结核的致病菌90%以上是人型分枝杆菌。

9、,有以下特点:多形性:丝状、球状、棒状等抗酸性:耐酸染色为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生长缓慢:曾待时间为14-20h,营养要求高。抵抗力强:对干燥、冷、酸、碱等抵抗力强。菌体结构复杂:类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流行病学】,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患结核病的牛也可成为传染源。病原菌主要经咳嗽、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通过接触被患者痰液污染的物品传染。大多数人群在幼年时受到不显性传染,而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因此再接触结合病菌不一定发病。但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病。,【临床表现】,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全身症状: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诊断】,症状+体征;结核病接触史X线:胸部正位片,CT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涂片+培养+药物敏感测定,确诊的主要方法结核菌素试验:PPD,【防治】,肺结核的化学治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