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382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关键词学生 作文 兴趣 学生写作文没有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一、从无字句处读

2、起做生活的有心人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因此,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于是我开始让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二、厚积薄发在点滴注重积累,有感而发学生要写好文章,没有素材是不行的,

3、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语文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文摘报文萃作文报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典型素材并写读后感、评论文章等。三、为伊消得人憔悴多审题精写作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2)审文体。(3)审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提示。(4)应试中审评分表;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除了上面(3)(4)点外,更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的要进行归类提取,找出最佳切入点、最佳立意。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

4、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不多,学生写作能力又得到培养。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四、借他山之石攻玉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仿写重在借鉴,更为重要的是应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这也就是说,在借鉴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有个性。五、无限风光在险峰敢于突破常

5、规思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心之所极,将于风云而并驱矣。”作文亦是如此。我积极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拓展写作思路。求新有风险,不必刻意,一定要有坚实的生活基础。经过“会当临绝顶”的体验,才有“一览众山小”的享受。六、柳暗花明又一村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紧密结合新课标的宗旨,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作者单位:河北景县安陵中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

6、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7、,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

8、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