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N教师态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54463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95.N教师态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995.N教师态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995.N教师态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995.N教师态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95.N教师态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95.N教师态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态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内容摘要:本文以音乐教师态度对音乐教学效果及学生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出教师态度在音乐课堂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音乐教师最重要的态度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逐步转变教师态度。关键词:教师态度 音乐教学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新教师,这一阶段的教学让我看到了很多在大学校园里看不到的,学到了在书本上不曾讲过的。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态度决定一切。农民对庄稼的态度决定了庄稼的好坏,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决定了学生的发展。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培养

2、健康人格的基地。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如果说教书是教师的首要职责的话,那么育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绝不亚于教书。而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语言,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师的从业态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课的课程性质与价值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四个方面。新的音乐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应当通过音乐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种课程价值的设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落实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过去,中小学音乐教育以教音乐知识、技能为主,如今强调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强调让学生感悟、理解音乐,喜

3、爱音乐,为学生一生喜爱音乐打下基础。一、教师态度对音乐教学的影响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10日第5版农村学校校长面临的职业困境一文中提到“积极态度是太阳,照倒哪里哪里亮;消极态度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可见教师态度对教学的影响之大。传统的教学重视的是怎样使学生得到知识和技能,教师清楚自己为什么教,要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学生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创造性就很难发挥。区别于其他知识学科,音乐课堂教学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更富于感情色彩,更具有亲和力和趣味性。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从传统知识性学科的“师道尊严”中跳出来,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尊重学生的想法

4、。有一次我去参加了一个学校的一次班级音乐活动,组织这次活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老师,平时对学生很严厉,学生都有点怕她,看得出来,她非常想把这次活动搞好,但是学生已经习惯了你讲我听的教学模式,之前的类似活动很多时候都改成其他课,都是由老师说了算,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权,因此,这次活动到最后并不成功。由此我想到在新的音乐教育中,民主的教育态度是带来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先决条件。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中,“公平”被提到的是最多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讨厌老师的厚此薄彼。音乐课堂教学不是培养音乐尖子为目的,而是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审美素质,激发全体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喜爱。音乐教师要

5、抛开偏见与偏爱,消除人为的优劣之别,给不同个性的学生充分展示音乐才能的均等机会。由于人性的某些弱点,当老师的难免会对听话的,成绩好的学生产生偏爱。那些被老师偏爱的学生往往会更积极得表现,以此来引起老师对他们的重视,这些学生也往往特别自信,这种肯定的情绪体验有益于学生形成在人际交往中健康的心理品质,发展他们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乐观性格;这种自信的情绪表现在课堂上也很容易跟老师达成默契,带来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相反,经常遭受冷落、训斥的学生往往因此体验到集体乃至社会对他们的否定和排斥,产生一种被遗弃感、压抑感和自卑感,以及嫉妒怨恨的心理,形成消极的情绪,感到别人都不理解他,很自然地,对于学习会产生抵

6、触情绪,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任何学习都是无意义的。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到学生性格的健康发展,易形成抑郁、孤僻、冷漠或凶狠、暴躁的性格。往往这些受不公正待遇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关心。他们要的很少,只要老师的重视便足够。可是,有太多的老师把他们视为眼中钉。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这简直是折磨。学校对他们来说是地狱,强烈的厌学情绪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差。而且经常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作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恶性循环中,很可能他们的一生就这样被毁了。至少在一生中会留下一段挥之不去,让人伤心的阴影。二、 音乐教师态度及行为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教育事业是一种特殊的事业,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行业。之所以特殊,是

7、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个性、有情感、有自身价值观念的活生生的人。一个合格的老师可以教给学生知识,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可以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上让学生明白怎么通过所学的知识来改变命运。这就是人的改变!而音乐(或者说艺术),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思维方式,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艺术教育这种感性的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影响这一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的态度。 在我曾经代课的学校初一年级有个男生,学习成绩很不好,没人愿意跟他同桌,自己一个人做在教室角落里。我第一天去上课,学生就耍他。后来我问了他们班主任,他是不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班主任给我的答复是:他是弱智的,你不用理

8、他。我觉得这样对他很不公平。第二节课上,我让学生做节奏练习。我有意让他来做,并且在全班表扬了他,在他坐下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他在偷偷得笑,窃喜的样子,好象做成了一件大事一样。我心里突然一酸,对于其他经常受表扬的学生来说,这并不能算什么值得骄傲的事。但对于他来说,仅仅这么一次表扬,他可以高兴好几天。这些本应该属于他的快乐,他得到的确是那么难。后来在日记中他写到:“今天我很高兴,因为终于有老师表扬我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还一直想着今天音乐课。之后一段时间的音乐课,他明显比前几次积极,我经常会看到他那期盼的眼神,他很用心的在听课。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对学生要保持谨慎的教学态度,要一视

9、同仁,使每个学生时刻都感到教师在关注他,期望着他,并通过语言、眼神、表情、动作对学生流露出期待、信任的态度,师生形成心理上的默契。一个眼神可以改变一个学生,一种态度可以改变一代人。对于真正的教育教学来说,教师态度比起任何硬件设施都显得重要。 三、音乐教师态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也许,人类学习和创造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被教育出来的。但是,不好的教育却会损害这种能力。教师态度的重要性也在于此。首先,音乐教师的良好态度可以发现、挖掘出学生天生就有但自己并不能驾驭的创造能力。在我实习教学期间,曾经有过这样一节课。我原先的计划是教唱歌。这个班级是全年级出名的捣蛋班。讲台两边各设了两个“雅座”,专门给上课

10、爱吵闹、管不住自己的学生坐的。那天要教的是一首新歌,我先给他们听磁带。但是在听的时候,“雅座”上的一个男生闲不住了。他偷偷的拿出雨伞,用伞柄敲讲台。并且以为我看不见。一副坏坏的得意的样子。公然的挑衅。这时候,他们的班长大声阻止他,他一下子脸红了。顿时手无足措的样子,不敢看我。其他同学都以为我要发火,要惩罚他了。课堂氛围一下子紧张起来。但我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河东狮吼,而是很真诚地表扬了那位男同学。我说:“我发现咱们班有一个天才指挥家。大家知道是谁吗?就是同学。他刚才在敲讲台并不是乱敲的,而是跟随音乐节奏很规范的在指挥”。同学们听完都非常羡慕的看着他。他自己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副不敢相信的样

11、子。接着我临时决定改变上课计划,先教节奏,然后在音乐声中教他们指挥,并且由刚才那位男生到讲台上来做示范。他做得非常认真,似乎自己真的是指挥家了。我又接着说:“雨伞敲讲台可以为这首歌指挥、伴奏,那同学们继续想想。你们周围还有什么可以用来伴奏的?”于是,敲铅笔盒的、拍手的、拍桌子的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动律他们表现得如此完美。孩子们的创造性得到了激发。这节课在很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之后几次我去这个班上课,课堂秩序井然,而且我们配合默契,他们在课堂上很放松,表现得很活跃,经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捣蛋班在我眼里变成最可爱的班级了。后来他们的班主任告诉我说:“这帮学生完全被你制服了。你的

12、话比我这个班主任还起作用。”如果当时我按捺不住,严厉处罚那位男生,可能这种和谐美好的师生关便擦肩而过了。犯错误的学生也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次也许还会再犯这样的毛病。教师态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只要心里有学生,便会得到学生的响应。四、音乐教师态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音乐课是一门感性多于理性的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艺术课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和发展为总目标。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效果,对学生积极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次去听全县中小学音乐老师公开课展示时,对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关于爱国教育为主题的一节音乐课

13、。上这节课的是一个小学的男老师.他是通过对国歌聆听和演唱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由于孩子们对国歌太过熟悉,再加上时代间隔所造成的情绪激发困难,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毫无表情,应付了事。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把握国歌庄严的情绪内涵,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国歌崇敬、赞美情绪,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国歌的热情,导入时他让学生先观看了一段录像: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的中华大地上,义勇军和敌人殊死搏斗着,引领学生入境。给学生讲述国歌的故事,随着故事情节不断深入,让学生再来欣赏义勇军进行曲,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歌曲是多么有力地鼓舞着全国抗日军民的斗志,它激励着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

14、巨浪。引领学生入情。另外,他还在义勇军进行曲雄劲的音乐声中,引导学生联想:在哪些场合听到国歌?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各种场景:天安门广场上、奥运会领奖台上等等,让学生交流在这些场合听到国歌时的感受,学生们激动、自豪的情绪油然而生。从学生们最后演唱国歌时庄严而肃穆的表情可以看出学生心底深处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已被激发,国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底蕴也得以张扬。整堂课学生都以最佳情绪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新的音乐教育提出“以审美为核心,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为目的,应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

15、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人格的发展。”音乐是一种作用很大的媒介,能否发挥它的作用,关键在于音乐教师怎么操作。而教师是否真正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决定了教师的从教态度。结论总之,教师态度在音乐课堂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音乐教师最重要的态度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逐步转变教师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我们的音乐教育也才能够真正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肩负起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参考文献1、苏JT.B赞科夫著和教师的谈话 教育科学出版社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3、陈会昌著德育优思转型期学生个性心理研究 华文出版社4、赵宋光编写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5、高觉敷主编中国心理学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12月出版6、迈克尔.L.马克编写当代音乐教育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年出版7、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9月出版8、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出版9、李建平著聚焦新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