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听书》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495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湖居听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明湖居听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明湖居听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明湖居听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明湖居听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湖居听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湖居听书》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明湖居听书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结构2、赏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3、学会用文学的语言鉴赏和描摹音乐。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描摹音乐的能力【教具准备】:录音机播放乐曲高山流水、幻灯处理板书,一组与音乐意境吻合的图片。一、导入新课、凸现目标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音乐高山流水 。“能说说听到音乐的感受吗?”(学生可能往往只能用“优美”、“舒服”等话语来描述,)于是做如下引导:师: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两千多年前,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历经千年而不褪色!同样我们也被音乐打动着,感染着,激扬着。但,声音无形无色,转瞬即逝

2、,如何才能把这过耳的美丽留住呢?通过刚才的尝试,我们发现这并不容易。那就让我们来看晚清的刘鹗,他是怎样用文字为我们留下一段绝唱的。请看明湖居听书。(板书课题。)二、把握课文框架(师: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思考一下:文章题目为“明湖居听书”,那么多听众主要听谁说书?生:(异口同声)白妞说书。师:既然是听白妞说书,那么白妞在哪一自然段才出场呢?生:第6自然段。三、重点研习(接着引导学生从第6段开始赏析,赏析完白妞的出场,接着转入7-9段描写传神音乐的内容) 1、初步了解对象师:让我们先了解王小玉其人。品一品描写王小玉的文字,画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学生读书、动笔勾画。稍后,有学生举手。.师:王小玉相

3、貌平平,“不过中人以上”,但她身上却有一种非凡的神韵气质。请问,她的气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生:通过眼睛写她的气质。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句:“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师: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里?生:用博喻描绘王小玉眼睛之美,体现她的气质。师:不过,用这一连串的比喻是不是嫌罗嗦了些?写一句“眼如秋水”不行吗?(学生七嘴八舌,有说“行”也有说“不行”的。教师指定一学生回答。)生:我觉得可以写简单些,师:你认为后面几句是画蛇添足?(教师又请另一位学生发言)你的看法呢?生:我说不准。(学生议论,教师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师:你这种猜想有一定道理,文学大师笔下确实不会有太

4、多问题。但猜测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必须从语句本身去找根据。刚才有同学说这是一组博喻,请你说说比喻的基本特征。生: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师:秋水与眼睛的相似处在哪里?生:(顿悟)这句话是用秋水比喻眼睛的清澈纯净。师:(追问)那么,“寒星”有何特征?生:非常明亮!师:“宝珠”呢?生:有美丽的光泽。师:“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呢?生:黑白分明。师:仅此而已?生:(补充)圆润灵动。师:分析得多好啊!(面向生)请你把他(指生)刚才的分析综合一下好吗?生:这双眼腈,像秋水一般清澈纯净,像天宇中的寒星一样晶莹明亮,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泽,它黑白分明、像白水银中的黑水银一样圆润灵动。师:你还认定后

5、面几个比喻是蛇足吗?生:(笑)这几个比喻各自侧重一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的,不能算蛇足。2、重点把握文中关于音乐的描写师:是呵,作者用一组比喻把一双眼睛描绘得如此动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动人的眼睛是最美的风景。但是,本文中最美的还得算那动人的演唱。刘鹗用了两大段来描写这精妙绝伦的表演,请大家细读这两段文字并思考:1演唱可分为几个环节?2作者是如何描写空灵飘忽的音乐的?(学生认真读书、思考,偶有小声讨论,教师巡视指点。)生:王小玉的演唱可分为六个环节:起初低唱,接着高歌,然后降调回旋,回旋后越来越低直至声音休止,短暂的沉寂之后突然爆发,最后人弦俱寂,表演结束。(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6、音乐发展示意图。参见文后板书。)师:概括得很好,请坐。(另指定一学生。)在这些环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诸按文章顺序列举。生:我觉得“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一句特别生动。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写音乐?生:(沉思片刻)从听众的生理感受角度。师:不错,入耳动听的音乐,常常使人身心俱泰。顺便问一句,这句话若能换个标点,层次似乎更清楚,能找出来吗?生:(略一思索,随即抢答)“伏贴”后改分号!师:为什么?生:这是一个并列复句。前一分句写五脏六腑伏贴,后一分句写全身毛孔畅快。用了分号层次更分明。师:是呵,读书作文理应一丝不苟,这种认真也应落

7、实到标点上。(一学生举手发言)生:第二环节中,形容歌声越唱越高时,用“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来比喻,我觉得特别传神。我好像看到那根细细的钢丝笔直地窜向天空,觉得那声音果然高极了。师:对!你已经道出了描写音乐的一个重要方法,那就是状无形之物如在眼前。音乐是无形的是飘忽易逝的,只有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才能使读者有亲临现场之感并获得美的享受。文中还有许多类似于此的句子,大家能找出来吗?(学生纷纷发言。)生:用登泰山一层高过一层来形容歌声的节节高起。生:用“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比喻歌声回环往复。生:用东洋烟火形容歌声的纷闹繁多。生:用“百鸟乱鸣”形容歌声的和谐悦耳、活泼热闹。师:请问,这些描写音乐

8、的句子大多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齐答)比喻。3、总结描写音乐的方法师:是呀,比喻是文章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用比喻,往往能化枯涩为灵动,化平淡为丰富。现在,同学们从这两段文字中悟出了几种描写音乐的方法?请大家总结一下。生:要写出音乐的表演过程和基本内容。生:要写出听音乐者的感受。生:(补充生)这些感受可以从生理上写,也可以从心理上写。生:最好能运用比喻来描写。四、听音乐谈感受师:我们分析了全文结构,也欣赏了作者对音乐的精彩描写。现在,让我们再欣赏一遍高山流水吧!听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重播音乐,学生闭目聆听,有学生不时提笔记下瞬间感受。音乐结束后,教师不急于发问,有意留下3分钟空白,让学生沉浸在对乐曲的回味中,以期营造一种余音绕梁的氛围。)师:说说你听音乐时想到的内容.师:除了这些由音乐联想起的景象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谈.五、小结:王小玉说书是美的,更美的是刘鹗的生花妙笔,它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赋声以形,赋声以色,留其风韵至今日今时,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通过刚才的实践,我们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只笔,那么,你能用这只笔去继续书写生活么?(铃声响起。教师要求学生将以上感受整理成一段文字,并加上小标题,作为课后作文上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