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级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 全册.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55993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级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 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五级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 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五级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 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五级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 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五级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 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级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级音乐教学计划和教案 全册.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有五个班,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学生的接受能力增强不少,对音乐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基本上能不喊唱,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唱而且认识到了气息的作用,演唱时也能满怀感情地歌唱。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学不好。

2、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 .2、双基情况: 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使学生学习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它又为今后的学习做好了伏笔。总统上来看,二、三班学习态度认真,学习风气浓厚,学习歌曲的速度较快,一班、四班、五班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故学习效率不前面几个班。针对这种现状,教师须进行大量的思想教育。每个班的学生的整体情况又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二、指导思想: 体现素质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

3、标,落实新课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为素养,为学生终身喜欢音乐,学习音乐,奠定基础。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

4、的音乐感知力。四、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2、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二)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3、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三)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

5、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四)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五、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六、教材难点: 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七、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率。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4、根据学生身心发展

6、的特点,适当放低要求,放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5、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电子琴.,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八、教研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课堂唱歌教学方法使用的有效性(一)研究内容1、目前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现状调查研究。2、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3、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方法。 4、研制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学习小学生心理学、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理论,收集有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情报资料。2、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目前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状

7、况,了解他们对本课题的看法,以及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变化情况。3、行动研究法: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调整研究方案,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研究实践,把研究实践上升到理性高度,实施研究计划,完成研究任务。4、个案研究法:选择典型学生建立个案进行追踪研究,从而检验和了解课题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情况。5、经验总结法:在前期文献研究、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项目研究报告,并把研究成果有机渗入到小学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三)课题研究预期成果1、研制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2、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12.172.21

8、22.242.2833.33.743.103.1453.173.2163.243.2873.314.484.74.1194.144.18104.214.25114.285.2125.55.9135.125.16145.195.23155.265.30166.26.6176.96.136.166.206.236.27第一单元 北国之声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驯鹿、冬猎,让学生感受北国的美好风光,了解月琴、柳琴的基本音色和表现手法。2、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行进特点以及二声部的和谐。二、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1、用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

9、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进行以及二声部的和谐。2、熟悉月琴、柳琴的音色、表现手法。本单元难点: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二声部合唱时,声部要准确,声音要和谐。三、教具:琴,录音机,磁带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北京的孩子逛北京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2、根据你家乡的景致,创编歌颂家乡的歌词。 教学重点及难点:根据你家乡的景致,创编歌颂家乡的歌词。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修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春节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们又都长了一岁,而我们的祖国母亲也伴随在我们身边,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美丽的首都

10、北京,依然是我们祖国发展的大中心,通过08年的奥运会,她又有了新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生活在那里的北京的小伙伴们,一起逛一逛我们的首都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京味儿十足的北京的孩子逛北京。(二)欣赏歌曲:1、初听歌曲,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2、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3、播放歌曲范唱,让学生跟着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4、组织简短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进行总结。 5、请学生跟着伴奏音乐进行演唱。 (三)创编歌词:

11、1、根据你家乡的景致,创编一段歌颂家乡的歌词。2、对创编的歌词进行演唱,师生一起进行互动点评。(四)课堂小结:课后反思: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欢快、喜悦的情感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3、了解歌剧傲蕾一兰的故事内容,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教学重点及难点:能够掌握歌曲二声部的音准及声音和谐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修改(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歌剧中的歌曲美丽的家乡,大家对家乡都有很深的情感,也了解了许多关于家乡的歌曲,但今天我们要通过歌剧傲蕾一兰,来学习这么一首不同韵味的歌曲。(二)学唱歌曲:1、播

12、放歌曲范唱,学生仔细聆听,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教师弹琴范唱,学生随教师范唱,观察乐曲结构。 4、让学生跟着教师钢琴伴奏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加以指导。教学反思:第 三 课 时教学内容:欣

13、赏驯鹿冬猎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驯鹿、冬猎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2、能在两首乐曲的欣赏中,听辨出两个不同的音乐主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各自音乐主题所表现的场景。教学重点及难点:1、了解月琴、柳琴两种乐器的演奏特点及音色表现。2、听辨两个不同的主题音乐,并能说出各自主题音乐所表现的场景。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修改(一)导入新课: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引出今天要欣赏的乐曲曲目驯鹿、冬猎。(二)欣赏乐曲:1、介绍这两首乐曲作品的出处及作者。2、播放乐曲驯鹿,学生仔细对照课本乐谱聆听。(1)让学生谈谈乐

14、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乐曲音乐,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0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3、播放乐曲冬猎,学生仔细对照课本乐谱聆听。(1)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音乐,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5、将

15、这两首音乐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师总结。6、请学生自选一首作品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并作评价。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学唱吹起羌笛跳锅庄第二课时:欣赏瑶族舞曲第三课时:学唱阿喽喽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和幽默风趣的情绪演唱阿喽喽。2、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主题,划分段落,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的主要主题。3、在唱、奏、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人人参与,大胆投入,相互配合。 教学准备:(一)教具电子琴,录音机有关乐谱及卡片、课堂打击乐器。(二)图片、音像资料羌族、瑶族人民服

16、饰图、跳锅庄的图片或录像,羌笛的图片,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的演唱带、伴奏带,瑶族舞曲的录音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用舞蹈参与歌曲的表现,用演奏参与音乐欣赏。本单元难点:在读谱教学中学习阿喽喽的歌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3、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及律动练习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1、导入五十六朵花这一单元从低年级一直延伸到高年级,一方面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需要,另一方面

17、,从学习音乐的角度来看,学习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实在是太有必要了。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55个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他们中有很多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从小就应当学习、了解它并热爱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吹起羌笛跳锅庄,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羌族。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这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地,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就相互影响,歌中唱的“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但跳的“锅庄舞”却是藏族的民间歌舞,从中也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羌族也用汉文,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世世代代从事农业生产,但在改革开放后也兴

18、办起自己的制革、水泥、木材、化肥厂,另外,羌族的绣花和编织也是非常有名的。同学们请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羌笛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了,唐代诗人王之焕就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著名诗句。现在的羌笛都是双管,可以吹出七个不同的音,羌笛在羌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到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羌寨里就处处响起羌笛的声音。我们再来看跳锅庄的图片(出示图片)。锅庄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羌族人民也经常跳锅庄,在羌寨只要听到哪里在跳锅庄,不论男女老少都会高兴地参加进去,可见羌族人民对锅庄舞的热爱,锅庄舞的主要动作是弓腰、甩袖,边唱边舞,我们等会儿也来学几个锅庄舞

19、的动作,请大家也像羌族人民一样,高高兴兴地参加进来。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2)集体朗读歌词。(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4)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5)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由学生讨论选用四种课堂打击乐器作伴奏,声音相似的可只选其中一种,例如三角铁与碰铃、舞板与木鱼。(2)前16小节的基本节律是“ ”,后8小节的基本节律是“ ”,最后3小节可与旋律的节奏相同。(3)由部分学生(约15人左右)演奏,其余学生随伴奏带歌唱,再依次换部分学生演奏。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1)根据录像或图片,随教师学会一两个锅庄舞的动作。(最好将教室里的课桌撤掉,学生可以在原位学习舞蹈动作。)(2)随录音做动作。(3)边唱边跳。(4)男女同学各站一排,随歌声起舞,男女同学动作可以不同。(5)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随歌声欢快地跳起锅庄舞。5、小结: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跳锅庄舞带给我们的欢乐,也初步了解了羌族,但这仅仅是开始,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羌族和锅庄舞的有关资料并互相交流。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