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6125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精品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理念本课本着“亲历过程、形成意识、建立概念”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创设情境,引导估测,实际探究,体验应用等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不断地估、数、比、拨等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完成从抽象到具体的过渡,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位值观念,从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8页。学情与教材分析一年级,学生已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课将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千以内,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制。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以及进行更

2、大数的计算。因此,本课调动之前知识的迁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估一估、数一数、比一比、拨一拨,学习新知,掌握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和策略意识,并对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发生和作用,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发生的必要性,能说出千以内的数位名称。2.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3.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及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体会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教学准备教师:CAI课件、黄豆、纸张。学生:黄豆、纸张、题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趣揭题1.欣赏生活中的数。2.揭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3、。【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背景,通过亲切自然的课前交流和精彩的图片,使学生在观察中由衷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大数,引发学习兴趣,并顺利揭示课题。】二 、经历数数,感悟方法1.利用小棒,经历数数过程。估一估。说一说。数一数。汇报展示,集体交流。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百是一千。2.深化感知,了解1000和10、1的关系。3.师生小结。【设计意图:教师充分提供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过程中,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了解在数大数的时候,一百一百地数比一个一个、一十一十地数来得更快,优化策

4、略意识,并为将来认识更大数的学习做好铺垫。】三、操作探究,深化认知1.感受1000粒黄豆。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比一比,进一步感受1000和100的关系。小结。2.比一比,估一估,感受生活中的1000。1000张纸。1000个人。3.总结。【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在轻松、活跃、有趣的气氛中进一步感受数量1000,领会数的意义。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提问题的好习惯,也为后续的整百数加减埋好伏笔。】四、动手拨珠,感受位值1.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认识“千位”。2.同桌合作:一百一百地拨出1000,感受进位。3.小

5、结。【设计意图:根据旧知的迁移,通过计数器,认识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满十进一”,培养位值观念,并感受学习工具的便捷性。】五、数数交流,提升数感1.游戏活动:边拨边数。一个一个地数,从198数到203。一个一个地数,从986数到1000。一十一十地数,数出870的后面5个数。一个一个地数,从704倒数到698。2.小结。【设计意图:数数本是个单调、乏味的过程,针对“接近整百整千拐弯数的如何数”这一难点,让学生利用计数器,采用多种形式数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纠错,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不断获得新鲜的体验,培养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六、深化练习,巩固提高1.按规律填数。 、

6、 、600 、 2.在数轴上确定数的位置。在数轴上找出400、150、696、969的位置。【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旨在巩固新知、感受数数方法的同时,凸显开放性。尤其第一题,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了发散思维,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第二题渗透了数限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感。】七、全课总结,点击数史【设计意图:通过简练的总结让学生回顾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数学绘本的介绍感受数学的发展历史,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习的兴趣。】设计思路这节课是一节十分重要但是又比较枯燥的数的概念课。如何让二年级的孩子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抽象数学概念的学习中来,关键是要创设学生可以主动参与的数学活动情

7、境,提供具有数学结构的直观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的活动中逐步建立起1000的表象,获得重要的知识:10个百是一千。众所周知,“数起源于数,量产生于量”,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教学思路凸显以下几个特征:一、亲历数数过程,感受数学乐趣从对学生的学情分析看,学生对于大数的认识并不陌生,大部分人甚至已经会数1000以内的数,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要考虑的就是要怎样让学生去亲历数数的过程,形成意识,建立概念。本课通过先让学生自由数,继而全班感受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继而通过计数器拨出一千,数数接龙等形式,让数的概念愈发清晰,二、经历方法多样,培养优化意识学生在看到许多小棒的时候想

8、到了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或者一百一百地数,汇总以上方法之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己尝试数数,继而组织学生进行一百一百地数,汇总出数像1000这样大的数时应一百一百地数比较快,从而优化策略意识,并对后续学习更大数要怎样数进行展望。三、强化体验和感悟,注重数感培养数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物,尤其是大数的建立,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建立它的表象就尤为困难。基于此,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如小棒、黄豆、纸张、人数,逐层递进,先后对1000和100、1000和10、1000和1进行比较,通过实物充分感知1000,对1000的大小有了具体形象的体验。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以求充分体现“让学生亲历数数过程,形成数的意识,建立数的概念,感受数的应用”,让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所用教材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