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5670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感受毛主席爱人民,人民爱主席的情怀。2、懂得感恩,学会感恩。3、会用“想念、时刻”来说话。一、复习检查1、 开火车认读生字:席 导 解 挖 井 刻 念 忘 革 命 战 士 2、 认读词语:挖井人 战士 革命 时刻 想念 立刻 忘记 解放 主席 3、 齐读全文。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毛主席和中央临时政府1933年4月住在江西省瑞金的沙洲坝。毛主席做了一件让沙洲坝百姓永远铭记在心的事儿:挖井。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毛主席为什么要挖井呢?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大家想听吗?师讲述故事:1933年4月,毛泽东住在了沙洲坝。他看到村子里的

2、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做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毛泽东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泽东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泽东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表苦笑着摇了摇头。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师: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我仿佛看到了水很

3、脏,很浑浊;我仿佛看到了百姓们取水的小池塘,里面长满了水草;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用脏水在洗东西;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池塘里水肮脏得吓人;我仿佛看到那些挑水的人艰难地行走着。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在浑浊的水里洗衣、洗菜)师:是的,沙洲坝的百姓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他们就是走在这样的路上去挑水。课件出示百姓挑水的画面。你能把百姓挑水的艰难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评价。齐读。(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看到这样的情景,毛主席若有所思地走了。他在思考什么呢?(预设:看来得在这里挖一口井。这样可不行,得想办法挖一口井。)师:师述:是呀,沙洲坝的村民们吃水实在太困难了,他们甚至挑脏水饮用。这一切被当时

4、居住在那里的毛主席看见了,他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怎么做?引读“毛主席就带领一口井。”师述: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一口井终于挖好了,当挖到五米深的时候,清澈的泉水喷涌而出。乡亲们,战士们,功夫不负有心人,井终于挖好了,赶快提一桶起来大家尝一尝。学生做喝水的动作。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清甜的井水。想象:他们会对毛主席说些什么?(预设:毛主席,谢谢你,让我们喝上了清甜的水。谢谢毛主席帮我们挖了这口井。毛主席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呐!谢谢你,毛主席,帮我们解决了喝水的问题)5、师述:乡亲们是多么高兴,战士们是多么高兴,而一旁的毛主席更是高兴的不用说了。你能带着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句吗?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

5、亲们挖了一口井。指名朗读、齐读。师:毛主席不但带领大家革命,还深入了解老百姓的生活,解决他们喝水难的问题。(出示红井图片),你们看,这就是当年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的那口井。请你们想象一下:沙洲坝的村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井。这口井能帮村民做哪些事呢?(洗衣服、洗菜、淘米、洗水果、村民们再也不用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了)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是啊,这口井给人们带来多大的方便呀!正是因为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才解决了沙洲坝村民们喝水难的问题。他的心中总是想着人民,沙洲坝的乡亲们时刻铭记着毛主席的恩情,就在这口“红井”旁边立了个石碑,教师引读上面刻着,生接读出示句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2

6、、小朋友,乡亲们每天来到井边打水,喝到那甘甜的泉水时,第一个想起的是谁?毛主席。他们在井边立的碑文时刻提醒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过路的人来到这里,看到这块石碑上刻的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明白了这口井是毛主席带领战士和挖的。是的,沙洲坝的村民和过路的人都时刻牢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他们还编了一首民谣:课件出示: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喝上一口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3、毛主席对村民的关怀,村民永远铭记在心。他们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主席的热爱。师补充介绍:孩子们,这口井曾经被反动派破坏了五次,可是村里的人一次次勇敢地把它修好。4、沙洲坝

7、的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的,如今沙洲坝成了一个非常富裕的小镇,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可是他们还是饮用井水。(图片,展现现在这口井),因为村民们永远想念毛主席。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碑文上的字:“吃水不记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5、“吃水不记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大字刻在碑上,涂上赤金,使它永远在人们心中闪烁。带着敬佩,想念的感情来读好这句话。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四、回顾课题,感恩他情师:吃水的时候,我们要不忘“挖井人”。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比如,我们穿衣服的时候,“穿衣不忘”(穿衣不忘做衣人”! “吃饭不忘种田人!我们住在明亮的教室,要

8、不忘造房子的人!我们学了知识要不忘给我们知识的老师!)师:听了你这么懂事的话,老师心里多么开心啊!让我们齐读全文,记住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五、书写指导“忘、想、念”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给它们扩词。3、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六、作业指导作业本第三题:用“想念、时刻”来说话。教后反思:这是一篇距孩子生活空间很远的课文,如何让孩子更好地了解毛主席对百姓的关爱,百姓对主席的尊重和热爱呢?于是,我从网上搜寻了大量的资料,了解有关“红井”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进行补充。如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我向孩子们讲述故事:1933年4月,毛泽东住在了沙洲坝。他看到村子里的人总是挑着浑

9、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做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毛泽东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泽东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泽东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表苦笑着摇了摇头。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让学生听完故事,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帮助学生感受沙洲坝村民缺水的痛苦。通

10、过朗读把体会到的感受读出来。想象毛主席若有所思地走了,他边走边在思索什么?当毛主席带领战士和村民成功了挖了一口井,村民们喝到了甘甜的泉水。想象:他们会对毛主席说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沙洲坝的村民时刻铭记主席的大恩大德,他们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他们还编了一首民谣: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喝上一口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他们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主席的热爱。师补充介绍:孩子们,这口井曾经被反动派破坏了五次,可是村里的人一次次勇敢地把它修好。沙洲坝的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的,如今沙洲坝成了一个非常富裕的小镇,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可是他们还是饮用井

11、水。(图片,展现现在这口井),因为村民们永远想念毛主席。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碑文上的字:“吃水不记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在一次次反复朗读中感受沙洲坝村民对主席的感恩之情。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思考着我们该铭记哪些人?过了一会儿,举起的小手多了起来。有的说:“吃饭不忘种田人。”有的说:“穿衣不忘设计师。”有的说:“学知识不能忘老师。”还有的说:“剃头不忘理发师。”不足: 想象村民们喝到甘甜的泉水,会对毛主席说什么?铺垫不够,学生说得不是特别理想。若能这样铺垫:毛主席带着村民挖了十多天,挖到五米多深的时候,清澈的泉水涌了出来。当时村民们是怎样的心情?他们会自言自语地说什么?教师适时点拨:看到涌出的泉水后,村民们是激动万分。他们会激动地对主席说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