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也得有人养.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5772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刺猬也得有人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刺猬也得有人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刺猬也得有人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刺猬也得有人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刺猬也得有人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刺猬也得有人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猬也得有人养.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刺猬也得有人养(主持人):说到养刺猬,好像不是个正经事儿。可要是野生刺猬越来越少,都快要见不着了呢?要是有人专门守候在大自然的门槛旁,为保护和发展野生刺猬种群而默默独自奋战,您又会怎么看呢?山东的郝庆海专门繁殖和饲养刺猬,一部分作为珍贵药材供应市场,一部分放归山野,扩大野生刺猬种群。为的是尽自己的努力,还大自然生物链的一个平衡,您说这是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呢?(采访)记者:这里哪有刺猬?我看都是柴火堆。郝庆海:刺猬都冬眠了,这里面有3000多只。记者:这里面有3000多只刺猬,我找找,怎么都没有呢? 郝庆海:我给你扒拉出来。记者:真的有一只,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听到了吗?现在能打开它吗?郝庆海:冬

2、眠啦,就打不开了。温度达不到,只有光喘气。郝庆海:这里面是笼养区,只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就能看见刺猬了。记者:我发现一只是站着的。记者:它们不怕人。为了充分利用空间,郝庆海在室外和室内都养上了刺猬。这室外的刺猬,一到11月中旬,日均气温在10度以下时,就陆续进入冬眠期,这一觉呀,就得睡上个四五个月,直到来年三月初惊蛰那天才醒呢。而这室内的刺猬们,因为郝庆海给它们生上了炉子,温度一直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所以根本不会冬眠,即便偶然睡上一觉,顶多就是打个盹,说醒就醒啦。就在室外刺猬冬眠不长个儿的四个月里,这室内的刺猬却照样吃、照样长,经历一个冬天,开春就能出售。出栏时间比室外刺猬提早四个月。这室内的

3、加上室外的,郝庆海每年能出栏刺猬五六千只,他养刺猬的事也就出了名,还受到了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采访)记者:听说你最高记录是13000只?郝庆海:是。(主持人):在我们广大农村,不乏有一些极有生活情趣的人,他们当中有的人喜欢摆弄花草,有的人喜欢养个猫呀狗呀兔儿的。而且,其中还有好多人,养着养着就把兴趣变成了事业,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就说这郝庆海吧,他当初养刺猬就是图好玩,把刺猬当宠物来养的。郝庆海对刺猬情有独钟,源自十年前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呀让他彻底迷上刺猬,并且从此和刺猬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前的一天,郝庆海捉到了一只野刺猬。出于好奇,他想留住它。因为总听老辈人说,刺猬会仙术,关不

4、住。所以他就专门找来瓷盆扣住并用两块砖压牢,还用了老一辈人教来的法子在盆沿外用瓦片画上了一个圈。据说这样刺猬才不会跑掉。第二天一早,郝庆海掀开盆子却发现刺猬不见了踪影!为了弄明白这刺猬到底是怎么逃跑的,郝庆海又抓来了一只刺猬。(采访)郝庆海:我把它压实之后慢慢观察,观察看,那个刺猬有一个特点,它用那个刺,它能慢慢的把那个盆拱动。用刺将盆拱动?这小小的针刺怎么能翻动盆子呢?(采访)郝庆海:它先找空隙,找到一个空隙之后,它把这个刺找过来,它能自动的找住沙眼之后,能先把一个针扎进去。扎进去之后,它一个进去,就进去两个,两个就进去一撮,到一定程度,这样一翻个,鼓轮就鼓轮出去了。凭借这小小的刺针,刺猬居

5、然就从倒扣的盆子底下跑了!这件事让郝庆海对刺猬产生了兴趣,接下来发生的第二件事,更是让他对刺猬刮目相看。(采访)郝庆海:我亲眼看到刺猬跟蛇打起来了蛇缠上了刺猬,让郝庆海为刺猬捏了把汗,看见刺猬毫无反抗之力,郝庆海正要出手相救时,情形却发生了变化。(采访)郝庆海:那个蛇越盘越紧的时候,这个刺猬的一伸曲,就把刺扎到蛇身上,就把蛇杀死了。刺猬能从倒扣的盆子底下逃跑,还会和蛇斗志斗勇,反败为胜。通过这两件事,郝庆海彻底迷上了刺猬,他开始在自家院子里养殖刺猬,并且越养越多,越养越有兴致。(采访)郝庆海:后来郝庆海得知,这刺猬还是一味名贵中药材呢!刺猬的主要药用部分是外皮,它在中医药里有个好听的名字仙人衣

6、!用它提取的药称异香膏,异香粉。它可是治疗胃病皮肤病的良药,除此之外,刺猬浑身都是宝。(采访)郝庆海:刺猬身上都有用,针有用,皮有用,里面的脂肪,刺治前列腺炎,皮治胃病。烧伤烫伤用它的脂肪。(采访)记者:刺猬的刺针里面是什么东西?郝庆海:刺这会儿是液体的,它被宰杀之后,烘干之后是晶体的。死亡了以后,针里面的液体结晶,像玻璃碎片一样,然后经过高温熬制就是胶,熬成的胶是黑色的透亮。了解了刺猬的价值,郝庆海养刺猬的劲头就更足了,他决定,从此把养刺猬当成自己的正经事业来干!(主持人):郝庆海经常会说一句话:刺猬也得有人养。在他的眼里,刺猬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种小玩意,而是大自然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

7、,郝庆海养刺猬,一开始是出于兴趣,后来却是把它当作一个保护野生资源、丰富中药市场的事业来做的。当然,要做事业,就得下功夫、花力气,而当时国内几乎没人养刺猬,郝庆海也没处取经,只能靠自己琢磨。因为早早领教了刺猬的逃跑本领,郝庆海养刺猬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家里的院门,墙脚缝隙,以对付刺猬的缩骨术。(采访)郝庆海:你看这空,以为它过不去,它会缩骨。刺猬周身上下除了头部和脊椎就没有硬骨头,浑身都是可以任意伸缩的软骨,就连这硬硬的刺行走时也可以完全贴附着身体,所以呀,钻缝,是它们的强项。为了防它们这一手儿,郝庆海把家里所有的院墙口缝都给封严了。而郝庆海发现的刺猬另一个强项不怕摔,启发了他让刺猬住高楼的想法

8、。(采访)郝庆海:它不怕摔你像这样摔,三米高度都没有事。摔不死,摔了之后,它用它的刺做保护,这个刺有弹性,整个刺先着地,它有弹性,里面有脂肪,保护心脏,就摔不着它。既然不怕从高处摔,郝庆海想到把一部分刺猬从院里请到屋里来住楼房,这样可以多养刺猬也方便管理,可是,要把一个个的刺猬都请进屋里住,抓刺猬的技巧还得琢磨琢磨,这浑身是刺,从哪下手呢?最早,郝庆海也只敢用棍子,时间一长,他发现了窍门!这个抓刺猬的技巧,郝庆海自称为点穴大法。 (采访)郝庆海:你要想它四肢张开,你就这样拿,拿着前门,就跟点穴似的。记者:就这儿是吗?郝庆海:是。记者: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就控制住了它的神经,让它的肌肉无法收缩。刺

9、猬的额头部位是它的神经中枢位置,抓住了这个地方就等于控制了它的神经中枢。使它无法完成蜷曲收缩动作。有了这点穴大法,郝庆海抓起刺猬是手到擒来!一部分刺猬就这样乖乖被请进了室内,住上了钢丝做的楼房。刺猬喜独居,郝庆海安排它们住单间,住房面积嘛长宽高各四十厘米就够。(主持人):小小的刺猬,改变了郝庆海的生活重心,也改变了郝庆海的生物钟。刺猬是夜行动物,一般白天不活动,晚上活泛,郝庆海为了熟悉它们,和它们交朋友,也来了个白天睡,晚上起,陪着刺猬,这一个个的养殖心得就从这黑白颠倒的生活中摸索出来了。郝庆海发现刺猬胆小,眼神不太好,寻找食物主要靠听力和嗅觉,因此白天很少活动,也不大进食,大部分时间都是藏在

10、草堆里。不过,只要天一黑就活泛了,到处跑,找吃的。像蔬菜地,草地,都是它们喜欢去觅食的地方。于是就投其所好,每天晚上九点开饭。这些就是郝庆海给刺猬准备的饭菜。有玉米粉,骨粉,还有鱼粉,动物的下角料,搅拌在一起就行了。郝庆海给刺猬们准备的食物是既丰富又营养,满足了刺猬生长的需求。每顿饭都有动物内脏,骨粉,玉米粉,青菜叶,水果,这些呀都是刺猬喜欢的食物。刺猬饭量不大,每天晚上一顿,大约一两就可以满足它们的食量,不过,刺猬喜欢喝水,没水喝可不行,每天要让它们喝上足够的清水。吃喝玩折腾一夜,天一亮,大部分刺猬又进入梦乡了。除了给刺猬好吃好喝的,郝庆海还经常往刺猬身上扎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目的呀是为测

11、试。小的时候就听说刺猬的刺可以携带食物,今天我们来做个测试,我们一起来,十秒钟计时开始! 郝庆海和同伴们往刺猬身上扎枣不是为了取乐,主要目的是用来测试刺猬刺的硬度。看刺是否达到商品用标准。因为刚出生的刺猬是没有刺针的,小刺猬的刺针是20天后长出来的,但最初很软。像这个小家伙,刺就比较柔软比较短。也不扎手,它的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硬,刺针要想达到好的药用效果,需要八个月以上成年刺猬的刺针,针刺标准:三厘米长,2毫米粗,硬度要好。长度粗度都可以目测,这硬度指标测试就可以借助枣或是小西红柿。能稳稳扎上就行。一般八个月以上的成年刺猬刺都能达到这个标准。也可以通过这个窍门测出野外的刺猬年龄是否是成年。(

12、主持人):自家养的刺猬有多大年龄很容易掌握,而从野外抓来的刺猬就要细心判断一下了,郝庆海想出的窍门很灵验。但您可能会疑惑了,自己养了那么多刺猬还不够,还需要从野外抓吗?这一点,可是郝庆海把自家刺猬一代代养好的一个法宝,一句话:外来的女婿才吃香。每年的6月到7月,是成年刺猬的发情期,郝庆海家养的母刺猬就会有表现。(采访)郝庆海:刺猬有两个叫法,一个是发情时的叫声,一个是相互沟通时的叫声,如果是互相沟通时,我给你学学:啾啾啾的,这是它们沟通的时候叫,要是发情的时候,就不是这个叫法了,它的叫法就是:呼呼呼,。 一旦发现母刺猬发出这样的声音,郝庆海就开始忙着给它们找对象了,不过,一般他可不在自家找,怕

13、近亲繁殖,日后影响后代品质,所以郝庆海每年夏天都会从野外抓几只刺猬回来,他抓的刺猬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成年,二是要公的,是否成年的判断可以用枣测试,那这公母又是怎么鉴别的呢?(采访)郝庆海:看看下边,看奶头,有几只奶头?十个,除了拿起来刺猬看乳头的办法,还有一个最简易的方法,一眼就能判断出公母。看脸!(采访)郝庆海:看脑袋,你看这个公的,上面的刺乍起,像鸡冠一样,这个母的呢,额头上面的刺是顺茬的,往后倒,没有立着。这个宽,立起来的。有了准确的公母刺猬判断,郝庆海可以有的放矢的抓刺猬新郎回家和自己的母刺猬成亲,繁殖后代。不过,在野外公刺猬和自家母刺猬见面前,郝庆海先要把抓来的公刺猬泡进水里。(采

14、访)郝庆海:它不怕水,一个刺猬放进笼子里,泡在水里,搁一半小时拿出来还正常一样,不会被淹死,它的水性很好。刺猬天生会游泳,这和它们身上厚厚的脂肪,满背的针刺是分不开的,因为针刺里的液体比重比水轻,这样就有很好的浮力。郝庆海硬逼着刺猬游泳,可不是图看热闹好玩,自打他在野外发现了刺猬会游泳的本领后,就想到了给刺猬做防疫的办法。因为刺猬长期生活在阴暗处,皮肤上难免滋生病菌,生皮藓。而自家的刺猬将来最值钱的就是这张皮,所以保护好刺猬健康的皮肤很关键。可是,刺猬浑身是刺,就是涂药水也不方便,利用刺猬会游戏的本事,让它们游个泳顺便做防疫是很好的法子。方法也简单,只要在盆水里放上0.5%的高锰酸钾,加10%

15、除癞灵就可以了。自家的刺猬每年春秋两季两次防疫,为避免野生刺猬把疾病转染给自家的刺猬,就要一进门就给它们做药浴。给外来的公刺猬做好了防疫,就可以放心让它们和自家的母刺猬繁衍后代了。(采访)记者:现在您看到的我们手里的这两只刺猬是郝庆海养的最年轻的刺猬和最老的刺猬。记者:这只小刺猬有多大?郝庆海:有45天。记者:那您手里的这只刺猬呢?郝庆海:十年。记者:十岁?那它可是它的老祖宗啦!郝庆海:是!这只十岁的母刺猬,是十年前郝庆海养殖的第一批刺猬中的一员,别小看它,它可是郝庆海眼里的有功之臣。(采访)记者:一只刺猬一胎最多生几只?郝庆海:最多一窝11只,普通8只、10只。刺猬的繁殖力还挺强!要按辈分算,记者手里的这只小家伙该是这只母刺猬的第七八代重孙了。(主持人):最初郝庆海养刺猬,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觉得是玩物丧志的事情,十年的历程一路走来,郝庆海有着太多的收获。每年他这里有6000只商品刺猬出栏,不光郝庆海自己因此发家致了富,也满足了中药材市场的部分需求。为了保护和扩大野生刺猬的种群,郝庆海每年还会向野外放归500只刺猬。而他在养刺猬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精神,更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好了科技苑收看就有收获,感谢收看科技苑,一起来看明天的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