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教案《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784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教案《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教案《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教案《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教案《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教案《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教案《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教案《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标题:第五单元第16章第1节课题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学设计学生分析 本教案所授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上一节课已学了运动系统的组成,过渡到有关完备的运动系统,动物就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了,又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吃饭、学习有切身体会,因此具备一定的知识贮备。同时,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资料分析和讨论交流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和分析总结能力。教材分析处理教学重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难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性探究,讨论交流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对教材的延 伸由特殊性到普遍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

2、生存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自主性探究,讨论交流为主,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知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参与问题讨论、认识学习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播放电脑课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学生的自主性探究,讨论交流、分析资料等方式进行教学,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实际,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性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课前准备教 师制作好电脑课件,备好课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探究新知导言引入

3、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运动系统的组成,有了完备的运动系统,动物就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了,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我们首先来学习动物行为概念。(电脑播放课件)一、 动物的行为(电脑显示) 组织学生看录像和指导学生根据P21页的课本内容,进行探究动物的行为概念。提出问题(电脑显示)探究1:什么叫做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点拔(举例说明)二、 蜗虫的行为研究(电脑显示并播放课件)探究2:蜗虫的生活环境与光照强弱有什么关系?实验表明:蜗虫趋问黑暗的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探究3:蜗虫对强光和电击刺激后,躯体有什么反应?蜗虫在强光刺

4、激下收缩身体的反应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使其能够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三、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探究4:什么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电脑显示) 组织学生看录像和指导学生根据P24页的课本内容,进行探究先天性行为活动。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四、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电脑显示并播放课件)探究5:什么叫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点拔(举例说明)探究6: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先天性行为都是有遗传基础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5、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取探究7:对比分析实验1和实验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先天性行为是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使动物得到生存条件。 学习行为是动物得到更好地生存 繁衍的重要保证。探究8: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里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学生聆听学生边看边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知识,然后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边看录像边思考,看完录像后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P

6、24页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内容,然后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参与问题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讨论,然后回答问题。学生讨论、探究、交流学生自主性思考、探究、讨论,然后回答问题。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由情境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先天性行为,培养学生的讨论、交流、分析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探究、讨论、交流(突出重点)通过对比

7、,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讨论、交流、分析、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理解。(分解难点)培养学生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电脑课件,使学生理解并认识到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教学评价教师巡视,答疑 学生单独完成,然后讨论交流,质疑(题目见反馈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小结这一堂课你有什么收获?(电脑显示 )1、先天性行为的概念。2、学习行为的概念。3、会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4、会运用动物行为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用自己语言表达使学生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知识掌握更加牢固作业P25页练习1

8、、2、3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播放电脑课件开始,创设教学情境,能通过直观、形象地呈现实验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因为没有实验室,学生未能亲自动手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有一定不利影响。板书设计1、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2、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取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有遗传基础。不同点: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 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反馈练习:一、

9、填空题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生俱来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 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 行为。二、判断下列各题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1、海龟产卵( ) 2、蚯蚓走迷宫( )3、儿童用筷子夹菜( ) 4、灰喜鹊喂养小杜鹃( )5、黑猩猩用小木棒取食蚂蚁( )6、蜗虫趋向黑暗环境( )三、选择题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蜗虫趋向黑暗环境 B、蚯蚓走迷宫 C、猕猴做花样表演 D、母鸡哺育小鸡2、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蜗虫电击下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 B、大雁的迁徙 C、鹦鹉学话 D、蜘蛛织网3、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兔 B、鸡 C、黑猩猩 D、蚯蚓4、鲫鱼妈妈不抚育幼鲫,但幼鲫却能觅食而不被饿死,这种行为叫做(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经验行为 D、适应行为5、动物园的表演馆内,老虎正在做钻火圈表演,老虎的这种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经验行为 D、适应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