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784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案例设计学 科: 生 物 职 务: 生物教师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教材 教学内容: 上册第19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课时“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授课年级: 八年级 教学内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教材教学年级八年级授课时间45分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观察蝗虫生活史的标本,概述昆虫生殖和发育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二、能力目标1. 参与饲养家蚕的活动,学会收集和整理观察实验获得的数据。三、情感与价值观1. 了解动物的受精与生殖方式,体验生命与物种延续的关系。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以蝗虫和家蚕为例,阐述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其体内受精、蜕皮和变态发育等特点,并为

2、学生参与饲养家蚕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或建议。三教学策略分析1 情景创设本教学内容引言提出的问题涉及到昆虫的生殖发育,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教师可利用这些问题创设教学情景。2 教学策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这部分内容适于采用知识与实验同步的教学模式。首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蝗虫生活史的标本,思考并讨论昆虫在生殖发育过程中虫体发生的显著变化,以及幼虫与成虫之间的差异等问题,进而师生共同总结蝗虫的生长发育阶段,从而形成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学生一旦领悟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可采用同化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完全变态的概念。做法是:展示家蚕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示意图或放映录像,启发学生总结家蚕生殖和发

3、育与蝗虫的异同,从而以不完全变态为参照得出完全的概念。此外,教师要提前布置“饲养家蚕”的活动,及时将实验材料发给学生。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昆虫生活史观察。难点:昆虫的变态发育五教学准备教师:昆虫生活史标本。学生:书本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导 入 新 课人的生殖和发育是如此复杂,并且自然把他们安排得如此完美,那么其他生物的生殖是否一样呢? 本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分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来介绍。这节课我们主要学昆虫的。倾听思考 引出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在黑板上。新 课 讲 授先请大家看一下几种昆虫的生活史标本。几分钟后,叫学生上黑板

4、上写出来师:这几种昆虫的生活史有什么不同呢?师:我们从昆虫的各种生活史标本可以看出,昆虫的幼虫和成虫从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我们称为变态发育(板书)。幼虫和成虫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发育我们称为不完全变态(板书)。那么有那些是不完全变态的呢?以及什么是完全变态?指幼虫和成虫存在很大差异的变态发育过程我们叫做完全变态(板书)师:除了家蚕,还有哪些动物是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师:李商隐无题中曾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大家现在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句话对不对呢?学生观察标本学生上黑板上写蝗虫的生活史只经过三个时期:受精卵,若虫,成虫;而蝴蝶和蚕都要经过四个时期:卵、幼虫、

5、蛹、成虫。蟋蟀、椿象、蜻蜓和豆娘蜜蜂、蚂蚁、蚊、蝇,金龟子、蝴蝶不对,这是蚕进入了发育的第三个时期:蛹期,以后它还会发育成成虫。观察蝗虫生活史的标本概述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特点。举例举例小结好,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昆虫的生殖类型以及特点,下面有谁来回顾一下所学的知识学生回顾刚才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课堂练习教材P.85 1做练习做有关练习加以巩固板书设计一、蝗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由幼虫到成虫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发生变化。(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受精卵、若虫、成虫。(3)不完全变态: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二、家蚕的生殖的发育(1)生殖和发育过程: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2)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