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艺术教育中实现德育目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音乐艺术教育中实现德育目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音乐艺术教育中实现德育目标在艺术的百花园中,品种繁多,各有特色,人们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对它进行分类。从时空的角度分类,可以将艺术分为空间艺术(建筑、雕塑、绘画)、时间艺术(音乐)与时空艺术(舞蹈、戏剧、电影);从人对艺术的感知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视觉艺术(工艺、建筑、雕塑、绘画)、听觉艺术(音乐)、视听觉艺术(舞蹈、戏剧、电影)以及想象艺术(文学);从塑造艺术形象使用的材料与手段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表演艺术(音乐、舞蹈)、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此外人们还可以从实用与非实用、造型与非造型、偏重于表现与偏重于再现、动态与静态等角度对艺术分类。(摘
2、自现代美育研究)艺术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它既可融为一体,也可分门别类。在教育教学中如果能够综合运用各类艺术,并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是最具有审美价值的体现。我认为,这应该是所有艺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奋斗目标。特别是高中的音乐课程,完全应该提倡学科综合、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无论是教育者或受教育者都是一种“质”的跨越与提升,能够使课堂教学达到一种完美、和谐的境界。而音乐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一、在音乐艺术教育中实现德育目标的先决条件(一)音乐艺术的特征。音乐素有艺术的王冠之称。它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即音乐语汇)所组成的特定的审美形式音乐形象,诉之于人们的听觉,来直接表达人的感情的艺术。所以,它
3、是一种音响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表情的艺术。由于音乐形象是由运动着的乐声组成的,构成其旋律美,具有流动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它最擅长于抒发情感,而主要不在于状物。舒曼说:“音乐不再现夜晚,而表现在夜晚”。比如蓝色的多瑙河,主要不是写多瑙河的色彩与活动,而是表现多瑙河岸边人们富有生命力的情感状态。所以,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音乐的种类多,大而言之可分为声乐(男声、女声、混声)和器乐(弦乐、管乐、打击乐)两类。声乐又可分为进行曲、抒情歌曲等;器乐可分为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摘自现代美育研究)(二)音乐艺术教育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1、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
4、之一。音乐是美育的一种最直接最迅速的手段。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首先诉诸人的听觉,因此它能直接通过“音乐感的耳朵”传达到人的大脑,作用于人的心灵,唤起人的美感。列子汤问中记载:韩娥在齐国雍门“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欢舞,弗能自禁”;足可见美妙的音乐对人的情绪感染的重要作用。高中生正处于成长过程,音乐的这种作用更不可忽视。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教学,以美妙的旋律和健康的内容唤起学生各种美的感受,使他们陶醉于音乐之中,流连于美的世界。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但有一个前提,它必须是美妙的健康的音乐。随着对外开放,许多不良现象也纷纷涌入,当今乐坛更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那么又该如何去区分出
5、音乐中的美与丑呢?这一重任显然又落在音乐教育上。通过在课堂内外有指导性地引导学生广泛鉴赏,学习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操乐曲而后晓声”,让学生知晓什么是音乐艺术,怎样去辨别美与丑,在音乐鉴赏中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美国芝加哥大学一位教授针对大学校园里只听到满耳的疯狂的摇滚乐,却听不到贝多芬、莫扎特的名曲这一现象,就曾警告说:“他们(大学生注)实际上已经变成了精神的聋子,当然更谈不上听音乐来激发思考了;长此以往,西方文化迟早将面临危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现代社会的中国人,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很难想象,一群整天在靡靡之音、颓废之乐的熏陶下的学生,将来会怎样去建设我们的祖国!2、音乐教育是思想
6、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课程计划中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这一艺术的穿透性,促进行为道德素质形成的速度与质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而且这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手段,往往能从人的意识层面深入到无意识层面,烙印深刻,终身难忘。这种教育作用是生硬的政治说教所不可替代的。3、音乐能拓展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人类认识世界大体上有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途径,即通过准确的阐述和科学的论证,来推导和证明客观规律,认识客观世界;二是艺术的途径,借助生动具体、富于想象充满
7、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认识世界。二者相互补充,但却不能互相替代。有时通过艺术形象来认识客观世界并不亚于科学的阐述。4、音乐教育能丰富想象力、启发创造力、促进智力的发展。音乐诉之于听力,听之于耳,惑之于心,并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获得具体的形象,所以音乐教育能丰富人的想象力。爱因斯坦从小就爱好音乐,他认为音乐能促进人的想象力的发展,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音乐还以它的灵活性多变性和启迪性,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国有数千年“乐教”的历史,音乐与许多艺术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吴道子的画“气韵流动”,姜白石的词“犹如韵律”,闻一多的诗更是具有音乐之美,也有人说“
8、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可见他们都从音乐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创造出了具有音乐美的艺术样式。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都很注意培养自己对音乐艺术美的感受能力,而他们的才智才能,也从音乐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认为天体的运行就像音乐一样和谐,他一生就致力于研究这种“天体的音乐”,他就是在研究这种和谐的音乐旋律时,竟不可思议地创造出了他那不朽的第三定律。难怪德国诗人海涅说:“音乐这是奇迹。”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晚年曾感慨地说:“假如我能从头再活一次,我一定要给自己制订一个原则:一个星期内一定要抽出时间去读诗,去听音乐。只有这样,我现在已退化的那一部分能力才能保持下来。”从中可见音乐与人的成长过程中
9、的学生来说,音乐教育在开发智力方面的这一意义尤为重要。它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使他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却创造更多丰富的成果。5、音乐能消除疲劳,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高中生正处于接受知识阶段,各种学习任务往往让他们的头脑处于紧张亢奋之中。而音乐可以调节他们大脑机能,消除因学习过分紧张而产生的体力、脑力的疲劳。清华大学的陆以循教授曾提出了一个“818”的命题;他认为:让学生在八小时学习中,抽出一个小时去欣赏、学习音乐,其成效将大于八小时的学习。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减少甚至删除音乐课的课时,这样做不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其结果只能
10、是适得其反。6、音乐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青少年思想活跃,最需要丰富的精神乳汁来哺育。音乐就是一种最好的艺术样式。为什么“年轻人都喜欢放声歌唱”?为什么绝大多数文艺汇演都少不了音乐节目?就是因为音乐不仅是年轻人一种精神上的需要,也能“使听之人,为之兴感贻悦”,是活跃气氛的一种需要。难怪托尔斯泰年轻时曾说:“没有一种艺术比音乐更能表现艺术的真正涵义,我爱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所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万不可因为升学考试不考,而轻视它的存在。它已成为反映时代特点、陶冶道德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给人以美的启迪与追求的最受欢迎的艺术样式之一。为全面提高高中生乃至全体国民的文化艺
11、术素质,我们应该加强音乐教育。(三)音乐艺术在德育中的作用在音乐艺术教育中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实现社会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养“人”的关键。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四百名杰出青年进行的专题研究表明:人的成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是关键。学会做人是第一位。“为人先为德”,在德育教育中,尤以音乐的道德教育作用最为突出。柏拉图在谈到音乐时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适当,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而美化。孔子对音乐的评价则更为深刻,论语八佾篇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说明了音乐教育对人的道德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四)音乐
12、艺术教育中德育的发展目标。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美学家席勒把人性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A)物质(身体)状态,受自然力与物质需要支配的“感性的人”;(B)审美(情绪)状态,“审美的人”;(C)道德(理性)状态,自由的能充分发挥个人意志的有完美人格的“理性的人”。通过音乐艺术教育的感染力,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享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完成从“感性的人”到“审美的人”发展到有完美人格的“理性的人”。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而音乐艺术课程的审美作用最能浸透到人的灵魂深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
13、造”整个世界,当然也一定会“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自身。这包括心灵的审美化、行为举止的审美化、人生态度的审美化、人际关系的审美化、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审美化等。二、在音乐艺术教育中实施德育的具体措施。在音乐教学目标的分类与陈述比较研究中指出,如果教师意识不到他的真正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的情感方面的变化(内在实质),仅把教学局限于表面的行为,这样会使教学误入歧途。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应放在重要位置上。实施者应完善音乐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下面以花情感人生为例加以说明:课例:花情感人生。这堂课设计的教学思路是:针对农村学生学习音乐的情况而设计的(他们没有音乐基础知识,也没有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甚至有的从没
14、上过音乐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丰富的音像资料,让学生产生最真实、最直接、最丰富的感受与体验。通过精心设计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形成、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根据课程标准三维一体,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即:情感目标:通过引导、体验、比较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以及审美观和世界观。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交流、体验等艺术活动,使学生获得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有效地认识、感知、理解和把握音乐
15、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及审美功能。进一步认识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从情感目标的实现到在欣赏、体验、探究中能充分表达学生的音乐情感中解决难点和突破重点。采用感受法:即帮助学生用心体验每一份情感。从友情亲情爱国情一步一步得到升华;采用启发法:即用生活性、哲理性的语言组织调动起对学习的积极性与激动心情的心理情景。采用探究法:即用心理测试的方式和心理暗示法,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理情绪,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态度。教学过程是:主题(友情亲情爱国情)导语:每一种花代表一份情感或是一份祝福,包含着人生哲理。显示课题:花情感人生第一个主题:友情1、导入语:小时候,总听老师说:“小朋友是祖国的花朵
16、”,现在的你们正处人生的花季当我们还不能把握未来的时候,怎能收获爱情?学生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听、赏歌曲栀子花开。 2、原创:(送给中学生朋友的一首歌)校园民谣梦想开始的地方校园的下课铃轻轻地敲响,窗外的阳光温暖了脸庞。闭上眼 感受全世界的拥抱,让我们敞开胸怀歌唱。抛开那所有忧愁和烦恼,让我们自由快乐地奔跑。悄悄地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你看我 我看你会心的微笑。放飞那心中美丽的梦想,看我们幸福甜蜜地笑。用友谊传递真情的力量,每一天都是梦想开始的地方。3、活动与探究心理测试(哪一种更有益身心健康?)大屏幕显示出各种标题。小结:人的一生当中会有很多的挫折与艰辛我们要学会珍惜此情此景,珍爱生命,把压力
17、转换为动力,才能获得健康、快乐的人生!学会简单快乐演唱幸福拍手歌第二个主题:亲情由一个母亲伟大无私的爱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和思考。1、听母亲的故事2、听、赏由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 启发:当我们渐渐长大的时候,母亲却老了3、听、赏由张咪演唱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深情而真挚地表达给学生无尽地遐想。小结:人生是各种角色的转换与轮回,做儿女的时候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亲,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勤奋好学更是回报父母的一种方式,考上好的大学是自己的成就,也是父母亲的骄傲。祝全天下所有人的父母亲健康长寿!4、播放感恩,学习手语。结论:我们都需要心灵的沟通。第三个主题:爱国情1、导语:亲情是精神的家园,爱祖国爱
18、人民则是情感的升华。当时正值世界反法西斯60周年纪念,翻开历史的一页是非常沉重的,负载着鲜血与屈辱。文摘:见屏显湖南卫视新闻一则:见屏显启发: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的时候,我们除了骄傲和自豪,同时也要意识到我们肩上的责任和义务,不要忘记历史留给我们的惨痛教训,要有“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中华儿女的骨气与民族气节,我们更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学生用庄严、自豪地心情,听、赏五星红旗。 3、摘要:让全世界瞩目,让全世界的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公元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首航成功公元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载人飞船再次成功返航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19、力,让全世界的中国人为之欢呼,为之骄傲、自豪。4、听、赏爱我中华学生进行欢快而自豪地歌唱。小结: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5、留言簿:如果有你有一束鲜花,你会把它送给谁?启发:请记录下你的每一份心情,让人生充满爱和感动。配乐: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总结:让我们把鲜花献给自己的亲人、朋友、老师,献给那些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让我们把青春和热血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总结与归纳:“请记录下你的每一份心情,让人生充满爱和感动”这一活动环节是这堂课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通过学生的留言感受到了学生情感方面的触动与变化。包括对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也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中
20、没有音乐理论知识的传统说教,我把这堂课称之为“无为而为”的自由欣赏,从整体上摆脱了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使学生摆脱“理论”的束缚,享受“心灵”的自由后所引起的一种精神享受状态,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使“无为变有为”获得最直接的情感体验。使受教育者从中受到美好情感的陶冶。通过情感辅翼道德,从而规范行为活动,培养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示出来。”这才是音乐艺术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最完美的展现。其实,我们认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关键是用音乐来沟通人的心灵,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音乐美、环境美、语言美、意境美当中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自己的心灵,用心体验音乐的艺术美,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发掘、表现、创造生活中的美,才是音乐教育最崇高、最美的价值。参考文献:1现代美育研究2中国音乐教育3音乐教育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