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五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教学教案《侗家儿童多快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5995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第五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教学教案《侗家儿童多快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第五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教学教案《侗家儿童多快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第五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教学教案《侗家儿童多快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第五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教学教案《侗家儿童多快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第五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教学教案《侗家儿童多快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第五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现场教学教案《侗家儿童多快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侗家儿童多快乐教学课型:唱歌课授课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花城版教学理念: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感受侗族儿童天真烂漫、风趣可爱的神情,在较为准确演唱二声部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侗族歌舞的表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用各种形式学习并表现演唱歌曲,让学生实践体验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喜爱民族歌舞之情。教材分析:侗家儿童多快乐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表现出侗家儿童在党的关怀下,生活得无比幸福,全曲由一个扩充性乐段组成民族五声调式。第一、二、三、四乐句节奏基本相同,以较快的速度反映出儿童天真活泼和好动的年龄特征。接下来的是衬词部分,它是歌曲的扩充,也是歌

2、曲的高潮。第一声部节奏拉宽,第二声部是第一声部旋律的紧缩,两个声部的结合给人以既变化又统一的感觉,而类似戏曲中紧拉慢唱的效果,把歌曲推向高潮。休止符的运用也十分巧妙的使歌曲原来类似说话的一字一音的平稳规律,突然停顿了一下,描绘出儿童天真烂漫、风趣可爱的神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来演唱侗家儿童多快乐,学习二声部的演唱,并了解常用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目标:请同学们到侗族作客的情景串起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多种感官关联性学习,培养各种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侗族风情,跳起罗也舞,聆听侗族大歌、激发学生喜爱民族歌舞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

3、,体验音乐的情绪,在较为准确地二声部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侗族歌舞的表演。教学难点: 熟唱二声部,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教学准备: 课件 钢琴 卡片教学过程:一、初步感受侗族音乐: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一首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让同学们初步感受歌曲,随着音乐做罗也舞的律动)。2、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歌曲是一首少数民族歌曲,你们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吗? 生:。3、师:这是一首侗族歌曲,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侗族呢?生:。设计意图:直接聆听歌曲,初步让学生感受体验侗族音乐风格,同时学习简单的罗也舞,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二、风情体验,学习罗也

4、舞。(一)、播放视频,介绍侗族风情。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欣赏,了解侗族代表性建筑、风光、风俗等,让学生对美丽的侗族有大体的印象和产生主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喜爱侗族之情。(二)、学习二声部合唱1师:同学们,通过看视频我们了解到侗族歌舞响誉世界,你们想不想亲自去侗族山寨看看呢? 生:想!2、师:侗族人民能歌擅舞,为了让我们很快入乡随俗,我们要先学会跳他们的罗也舞,首先我们来拍拍罗也舞的节奏。(出示课件:出示第二声部节奏 )3、请同学们口读手拍,均匀的拍出节奏,为后面的旋律学习做好铺垫。4、出示二声部旋律:让同学们小声用“噜”哼唱旋律,(教师指出不足之处,提出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或者教师演唱两种情

5、绪,让学生鉴别,用最合适的情绪演唱)。5、让同学们再次哼唱二声部旋律两遍,在第二遍的时候,教师用琴弹出第一声部旋律,让同学们听出第一声部旋律,自然引出第一声部。6、介绍二声部:要求我们演唱的时候,不但准确演唱自己的声部,同时还要能听出第一声部的旋律。声音要求:两个声部节奏统一,声音要求均衡,和谐而优美。7、跟琴轻声用“噜”哼唱第一声部,(教师指出不足,加以修改)再次哼唱,(教师提出要求,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8、感受二声部:同学们演唱一个声部,教师演唱一个声部,让同学们第一次感受二声部。(请同学们对刚才的演唱进行简单的评价,我们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9、演唱二声部:全班分成两部分,一个份同

6、学跟伴奏演奏,一部分同学跟老师演唱,初次演唱二声部。10、教师进行总结,加上情绪,完整演唱二声部。(第一声部,深情、悠扬;第二声部轻快、跳跃) 设计意图:二声部合唱是歌曲教学中很难突破的一大难点。将歌曲学唱中的二声部节奏和旋律提练出来,巧设成学习“罗也舞”的游戏,分散了本课歌曲学唱中的一个难点,也激发了学生在感受侗族风情的同时,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三)、学习“罗也舞”基本动作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唱会了罗也舞,我们还得继续加油,还要会跳罗也舞才能走进侗族山寨,你们有没有信心啊?生:有!2、师:请大家起立,我们来学习罗也舞。(演唱第一声部的同学左右摇晃身体,两拍一次;演唱二声部的同学左右踏脚,一

7、拍一次,双手两侧打开画圈。)3、跟琴边唱边跳。 设计意图:学习“罗也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动作区分二声部不同的音乐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习、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去攻克,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三、欢歌笑语,共享快乐。(一)、初步感受歌曲1、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侗族鼓楼前面,侗族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我们,给我们唱了一首动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播放音乐侗家儿童多快乐)设计意图: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2、欣赏完以后,请你说说音乐的情绪? 生:情绪:欢快 3、请同学们再听一遍,说说歌曲表现了侗族小学朋友怎么样的生活? 生:。 4、再听歌曲,找出这首歌曲用了哪几个音?用 1

8、、2、3、5、6五个音写成(请同学们打手号唱一唱)设计意图:巩固五声音阶的知识。(二)、学习歌曲的前半段:(采用师生互动,集体歌舞的形式)1、快乐的情绪感染了同学们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老师也想来唱一唱,同学们想听吗?生:2、师:侗族人民能歌善舞,有歌就有舞,老师演唱,想请同学们帮老师伴舞,可以吗?请学生起立跳舞。(动作要点:第一、二拍:双手摆臂划圈,同时提右脚踏步,左脚跟进,第三、四拍拍手,头向右边倾斜,两边反复,方向相反,)3、请同学们跟琴哼唱旋律。(教师纠正不正确的地方)4、请同学们演唱歌词。(提出歌曲的情绪,并表现出来)4、师生一起边跳边唱。(三)、学习歌曲的后半段:(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学

9、习)1、教师把歌词变成问句,用歌曲的旋律问,学生用歌曲的歌词回答设计意图:增加趣味性,减轻学习歌曲的难度。2、请同学们轻声唱一唱,觉得哪个地方演唱有困难的,大家指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解决。(提出休止符难唱,并解决) 3、重点解决歌词中解决休止符和最后结尾的难点。4、完整演唱,注意身体要做直,吐字要清晰,咬字要准确。(四)、学习歌曲第二段歌词:(采用师生接龙的方式)1、师:为了减轻同学们的难度,第二段歌词老师跟同学们来合作,老师唱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设计意图:改变演唱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增加趣味性,减轻学习歌曲的难度。2、完整的跟着琴演唱一遍。(请同学们自我评价,老师总结。)3、侗家娃娃迫不

10、及待的要和我们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那让我们跟着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唱起来吧!四、处理歌曲1、力度处理师:我们难得来到侗族山寨,让我们送一份礼物给侗族的小朋友做留恋吧,给侗族的小朋友变一个魔术好吗?现在你们就是魔术师,给歌曲撒一点魔术粉,一定有神奇的变化,老师想把一些句子处理强一些,一些句子处理得弱一些,大家唱一唱,看看有什么神奇的变化。师:打开魔术包,看看送来什么魔术粉?(出示课件:出示一些音乐要素f、 p、连音、 跳音)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大胆的进行第二度创作,把歌曲表现得更加动听。2、情绪处理:请同学对歌曲的音色处理上进行讨论,哪里演唱连贯好听?哪里唱得跳跃好听?设计

11、意图:通过上一环节的表现,感受到力度变化可以把音乐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研究的探究精神。五、小结:师:同学们,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来到了少数民族侗族,我们就快要离开侗族了,不知道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生:。六、依依惜别、离开侗族师:侗族的小朋友来欢送我们,邀请我们跳侗族罗也舞,就让我们一起来跳起快乐的罗也舞吧。(动作要点:a、双手摆臂同时提右脚,头向右边倾斜,两边反复,方向相反,动作相同;b、拍手同时,右脚向左边踢出,双手往两侧打开,方向相反,动作相同。)生:齐声演唱歌曲并跟着音乐舞蹈起来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罗也舞的学习,再来听赏、感受、学唱侗家儿童多快乐可谓游刃有余了。在歌曲学唱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用发现新的难点、比较两个声部的不同情绪,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与合唱、创编欢快的侗族舞步来表演。可谓是调动了学生的各部感官,学得趣、唱得美、跳得欢,深切地感受了侗族儿童的快乐生活和美好明天。(音乐)在音乐声中结束本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