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60095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精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精品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主课文主要内容。4、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件、纸条、爬山虎实物、小短文。学生准备白纸、笔。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脚”导入,激疑激趣。1、看这儿,教师板书“脚”。谁能说一说脚有什么作用?(学生

2、自由表达)2、是啊,脚一般是指人或动物的脚,它具有支撑身体和行走的功能。但是,你们知道吗?有一种植物它也有脚,它的脚是什么样,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文章。(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3、4、5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2、请三位同学分别读3、4、5自然段。(学生评议读的情况,强调重点词的读音)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爬山虎实物和纸条,听清要求:先请小组同学仔细观察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颜色。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分别写在三张卡片上,等一会儿

3、在全班汇报。(1)学生小组观察讨论,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教师把其中的三张纸条放在投影上。2、再认真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有关语句。(1)学生读句子后,教师出示投影。(2)引导学生结合爬山虎实物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3)、质疑、解疑。3、全班讨论、评议三组句子。(1)请同学把书上的句子、学生归纳的句子同爬山虎实物相对照,说一说每组句子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哪个句子表达的更准确一些,为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评议、教师引导。(3)通过交流你们从中体会出什么?(叶圣陶爷爷观察细致、用词准确)4、齐读写爬山虎脚的句子。5、读第三自然段,请同学拿着

4、爬山虎实物给大家介绍爬山虎脚生长的位置、形状、颜色。(学生自由练习达到熟读)6、拿实物介绍。7、教师引读写脚的句子,指导背诵。8、小结:第三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爬山虎脚生长的位置、形状、颜色)四、学习第四自然段(一)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的什么?(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二)爬山虎究竟是怎样爬的呢?1、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一段话(不懂的问题可请教小组同学),读懂之后能不能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这部分内容表现出来?2、学生读书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指导。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点拨。(1) 画出关于爬山虎爬的重点词。触、变、巴、弯、拉、贴 教师引导:颠倒词序或去掉一个词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学

5、生体会每个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 读句子。(2) 动作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说明:把胳膊看作爬山虎的一根茎,五根手指相当于六七根细丝,手指尖相当于小圆点,黑板看作是墙壁。 学生演示。请同学们认真读书,看他演示的和书上讲的一样不一样。 学生对照课文内容评议。(重点理解圆片巴住墙固定不动,最后茎紧贴在墙上) 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读懂课文内容。 看重点词演示动作。教师指导背诵。同学们一起看着重点词一边说一边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3)同学们读懂了爬山虎“一脚”是怎么爬的,那爬山虎又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呢? 理解“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学生到前面来边画边描述爬山虎爬的过程。 学生评议。 出示课件

6、:展示爬山虎“一脚一脚”爬的过程。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爬山虎长出一只新脚就巴住墙,再爬呢?(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再爬呢?(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是啊,爬山虎要想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所以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叶圣陶老爷爷用词多么准确啊!我们习作时也要注意这一点。 (三)读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背诵。 (四)小结:第四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的什么?2、概括:这一段主要讲爬山虎脚的变化。六、总结:1、课文的3、4、5自然段都讲的什么?2、完整地说一说,3、4、5自然段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

7、什么,又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七、知识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谁能说一说爬山虎的“脚”与人和动物的“脚”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说) 2、教师补充资料:爬山虎的“脚”其实是它的另一种根,因为它生长在空气中,所以叫气生根。如果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脚,可以查阅十万个为什么一书或者直接到互联网上去查询。八、作业:背诵3、4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3、4、5自然段,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都有了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说)2、本课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那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与脚又有什么联系呢?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的什么?(操场北墙

8、和小院西墙及房顶满是爬山虎。)2、这与爬山虎的脚有什么联系呢?(爬山虎之所以能爬的那么高那么满,正是爬山虎的脚起的作用。)3、指导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爬山虎的茂盛。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在这段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我们从这句话中就能了解到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究竟是哪句话呢?一边认真听,一边画下来。(1)指名读画的句子。同学们比较评议。出示: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2)重点讲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长大了的叶子)(3)你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引人注意)(4)再读这段话,思考:哪几句话主要讲的长大的叶子?(3、4句)(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长大的

9、叶子,教师运用范读、比较读等方法指导读出叶子的美。2、比赛读第二自然段,竞争本节课的朗读小擂主。3、出示填空: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 )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 )波纹,好看得很。(1)请学生不看书,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指名说。(2)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4、小结:第二自然段讲的什么?(爬山虎的叶子)5、爬山虎的叶子与脚又有什么联系呢?(为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做铺垫。)四、总结全文,领会表达1、通过学习,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了这篇课文,都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教师

10、小结:正因为叶圣陶爷爷平时留心周围的事物,描写时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做到言之有序、用词准确,所以爬山虎的脚一文才会给我们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学到这儿,下面我们就运用在这篇课文中学到的有关知识和方法阅读一篇小短文。五、拓展练习含 羞 草有种花草,叫含羞草。它长得比较矮小,只有六、七寸那么高,茎还没有筷子粗,但挺直,并长着许多刺儿。茎上像塔松一样生出七八个分枝,分枝的两边长出许多排列整齐的叶柄。叶柄上边又长出一对像松树一样的叶子。说它是草,其实它的外形倒挺像小树。含羞草特别“怕羞”。每当人们轻轻地用手指头碰一下它的叶子,它就会难为情似的把一对对叶子合拢起来,叶柄也低垂下来。过了一会儿,它又会慢慢张开,再神气的竖起来。有时下雨,雨点滴在叶子上,它就会马上合起来,大风刮它,它也会合起叶子。这不正像有的小姑娘那样羞羞答答吗?含羞草又像一只准确的时钟。每当傍晚,太阳的余辉照在含羞草上,它就像睡觉一样,把含羞的叶子慢慢地舒展开来。思考练习:1、认真阅读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2、短文围绕“含羞草”,先讲了( );又讲了( );最后讲了( )。3、用“”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六、作业。1、背诵第二自然段。2、把本课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