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和谐文化与音乐教育功能的关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6083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和谐文化与音乐教育功能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和谐文化与音乐教育功能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和谐文化与音乐教育功能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和谐文化与音乐教育功能的关系.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和谐文化与音乐教育功能的关系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 和谐; 功能 【论文摘要】我们的音乐教育是传承我国优秀音乐作品、音乐文化的渠道。音乐教育传承精神资源是客观存在的,是传承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面对最广泛的群体,也是全体国民和其他个体及组织的现代生活必需品。音乐教育功能应在创建和谐文化过程中实现最大化。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坚持正

2、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对此,我国音乐教育作为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主要传承渠道和文化资源之一,肩负着极其重要的文化和重任。这就对我们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机遇和挑战。 一、核心价值体系是音乐教育的思想支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音乐教育功能实现的精神动力。当前,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步进行,社会的生活方式、就业选择、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出现多样化趋势,不同区域之间、阶层之间、代际之间的认识差异日益明显,统一思想和形成共识的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加强社会团结和睦、形成和谐社会建设的合力至关重要。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3、系,必须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音乐教育的精神资源不能局限于某些个人,利益集团,而应该是全民性的,全社会性的,为全民全社会所认可的。从横向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不局限于信仰,也不局限于、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范畴,这完全符合“三个代表”提出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也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纵向来看,有深厚的历

4、史内涵和积淀,为音乐教育这一“容易使人浮光掠影”的工作增添历史责任感和厚重感。这也完全符合“三个代表”提出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我们的音乐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艺术事业的基础渠道,就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髓(和谐文化)传播到每个人民群众的心中,从而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精神支持。 二、和谐文化: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 功能与价值应该是对应的关系,价值的缺陷必然导致功能认识和实现的不完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有利于对音乐教育功能的全面认识。要让和谐文化转化为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要实现一个重要的转化,就是共同价值要被全

5、体社会成员共享和认同。我们音乐教育在功能发挥方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进行一切行动的理论根基。 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6、的不竭源泉。”我们的音乐教育就要肩负弘扬高昂的民族精神,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的重担和责任。 2、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创新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可以培育学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音乐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高尚、完美,能培养人的真诚,使受教育者变得善良,这种品格来自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使受教育者心灵变得更加纯洁美丽,因为美是音乐的特质。 音乐教育可以激发与深化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陶冶人的道

7、德情操。通过美的教育和影响,可以使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情感结合,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信念、理想,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由于音乐是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音乐教育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以情感人、以声动人的方法,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的音乐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教育内容和手段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音乐艺术不断突破传统表现形式和意义”向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拓展。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应用空间和前景。因此面向未来社会的教育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成果、思潮的发展变化及其与音乐艺术、音乐教育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作用和意义。同时,深化音乐教育功能观念使其超越一般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成为民族交往和世界交往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教学只有具备现代化大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具有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