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级下册音乐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6113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六级下册音乐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湘教版六级下册音乐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湘教版六级下册音乐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湘教版六级下册音乐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湘教版六级下册音乐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六级下册音乐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六级下册音乐导学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朱庄小学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一课学习内容分 析本课教学内容选取了湖南和江西两省富有地域色彩的音乐作品。首先编排了家喻户晓的歌曲浏阳河和洞庭鱼米乡,分别以演唱的听赏两种形式呈现,随后,编排了江西地区的民歌斑鸠调和乐曲看灯,前者要求听觉与跟唱,后者以听赏的形式为主。浏阳河这首歌曲学生比较熟悉,因此,教材设计了划拍唱谱与跟唱,让常学生自主学会歌曲,这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学习难度不大。编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安排学生对唱。斑鸠调的听觉赏,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特点。歌曲中活泼的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江西方言、斑鸠与杜鹃的鸣叫声等都饶有兴趣,能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演唱活动中来,这也正是歌

2、曲的魅力所在。学情分析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要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在我看来,音乐音响最基本的四要素是:音色、音高、音强、音长。它们的结合,又产生了节奏、节拍、旋律、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音响的基本组织形式。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音色以及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快慢等概念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是对儿童来讲,不需要他们描述内涵,只要他们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概念的理解,并且能进行听辨、模拟即可。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浏阳河;能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能以乐观的情绪学会演唱浏阳河并主动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听赏江西民歌斑鸠调、看灯。过程与方法:

3、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在学习活动中体会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产生对湘赣红色革命圣地的热爱之情。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浏阳河。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学习难点:了解湘赣地区的音乐文化及相关背景,力度记号的表现、声音的颗粒感。学习准备教师: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光碟学生:响板、双响筒、电子琴、碰铃学习时数2学 习 过 程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唱歌曲浏阳河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 1、揭示课题

4、师: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早日争取红色政权,让人们过上安定的生活,毛主席采用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所以,很多的地方都建有革命根据地,我们湖南、江西等地,农民把这些地方称之为“红土地”。战争取得胜利后,举国上下一片欢呼,人民以各种形式来表达欣喜之情。 2、师:老师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城长大,流经老师家乡的那条河水清清,弯过了几道弯。你们猜出来是哪了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湖南民歌浏阳河。二、互动学唱歌曲 1、师:你们了解的浏阳河是什么样的?2、播放课件,边听浏阳河歌曲,边欣赏浏阳河美丽的风景图。3、师:浏阳河美吗?歌曲是用什么语言唱的?(湖南方言) 你能说出歌曲中用方言演唱的

5、字吗?4、学唱(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浏阳河。(2)分析歌曲结构。(3)教师弹奏歌曲,学生随琴声轻声哼唱。(4)把难唱的部分划分出来,加以纠正。 (5)教师带唱一两遍歌曲。 (6)学生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轻声唱歌词。 (7)师:你们能运用哪些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8)师:请同学用歌声来回答浏阳河是什么样的。5、师:这里有四种不同形式和方法来表现歌曲浏阳河,你们想听哪个小图标后面的音乐呢? 学生选择。你们更喜欢听哪种表现方法?这些表现方法中是怎么处理歌曲的?三、自我展示(1)男生唱学生评。(2)女生唱学生评(3)个人表演四、听赏 1、跟曲演唱斑鸠调 2、体会歌曲轻快、欢乐的格调 3、听赏管弦乐

6、曲看灯4、这首曲子加入了民族乐器唢呐,地方风格浓郁。请大家静听感受看灯的快乐,感受浓浓的生活情趣。五、总结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学唱民歌哩哩哩学习过程:一、视唱导入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二、互动学歌斑鸠调 1、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静中聆听、感悟。 2、出示歌片,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 4、板书音乐知识: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 5、学生学唱斑鸠调的第一段。(1)教师教第一乐句曲谱,学生连唱三遍。(2)在第一乐句乐谱唱会的情况下唱第一句歌词。(3)教师再教第二乐句曲谱,学生

7、连唱三遍。在第二乐句乐谱唱会的情况下唱第二句歌词。同样,教完后面的曲谱和歌词。6、随音乐范唱自主学习歌曲。(教师聆听发现不足,及时纠正)三、自我展示 1、歌曲巩固与处理,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1)师与生对答演唱练习。 (2)学生分组分句演唱。 (3)学生接龙对答式演唱。 (4)男、女生分段练习。(演唱时,教师进一步强调乐句间的强、弱处理,尽可能的与歌曲风格相一致) 2、有表情地完整地随伴奏演唱斑鸠调。四、总结 朱庄小学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二课放风筝学习内容分 析春天象征着美好,象征着象希望,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名家艺人无不为春的多彩而陶醉,被春的生机所打动,留下了很多

8、赞美春天的艺术作品,本课是这个学期的第二课,以“春天”为主题,在朝鲜民歌哩哩哩的学唱及奥地利音乐家的名曲春之声圆舞曲的听赏中,让孩子们体会、感受歌功颂德(乐)曲声中明媚、热烈的色彩。河北民歌放风筝的听赏与跟唱则可以让孩子们在赏和唱中了解我国民间在春天里有趣、有益的民俗活动,感受人们在活动中愉悦、欢快的心情。春风满小城是台湾电影小城故事的插曲,是一首响彻两岸的经典电影插曲,歌曲吸收了江南音乐的精髓,让孩子们从歌声中领略到江南水乡春天浓郁的风韵。学情分析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高涨的,但是,他们往往是盲目的、片面的,学了几句就认为自己学会了,精力不集中了。这就要求老师诱导学生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转,始终

9、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老师的一举一动上,牵着学生注意力的牛鼻子走。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每一节音乐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欣赏河北民歌放风筝,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情绪;能听辩南北不同风格的民歌。过程与方法: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兴参与音乐活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喜爱民族音乐的韵味;聆听不同版本的放风筝,进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学会唱河北民歌放风筝。学习难点:聆听不同版本的放风筝,进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风

10、格特点;能听辩南北不同风格的民歌。学习准备教师: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光碟学生:响板、双响筒、电子琴、碰铃学习时数2学 习 过 程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欣赏放风筝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 放风筝这首歌曲是流传于我国河北南方一带的民歌,它是一首“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知道什么是南歌北唱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听赏,展示汇报。师评价并给予奖励 二、互动赏歌1、分段赏析 阶段性目标:通过方言和歌词的学习,理解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1)欣赏第一段,体会方言和民俗对歌曲的影响,学唱最具特色的乐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2)欣赏第二段,听辩这首歌曲的歌词和以前学过的歌曲有那些不同?(讲解衬词) 2、

11、欣赏第三段,师生对唱。三、整体复听,1、阶段性目标:以视听为基础,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2、对比欣赏,拓展学习,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以一曲茉莉花为例,分别演唱两个乐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我们已掌握的知识来区分南北民歌。(师声情并茂地演唱)3、学生欣赏、判断四、总结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朝鲜民歌哩哩哩。二、互动学歌1、通过欣赏全曲明确该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1)我们带着问题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否和刚才我们唱过的嘀哩嘀哩相似? (2)欣赏第二遍引出曲式结构: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鼓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写出图式,给予肯定) 2、学习节奏和旋

12、律,讨论并解决难点 (1)节奏难点及图示,师范奏。(2)学唱主旋律: 在学唱旋律前先练习音阶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找A、B、C、D四位同学分别唱。教师范唱后学生随琴轻唱并发现难点,及时指导。3、填入歌词,加二声部合唱。(1)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2)演唱的基础上可适当做游戏,游戏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请男女两个同学分别演唱二声部。 三、自我展示全班同学进行演唱,同时邀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碰铃、响板、三角铁等)为同学们伴奏。四、总结 朱庄小学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三课 演唱幸福快车学习内容分 析本套教材有一个内容序列是外国民族民间音乐,而本课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课的主题是“拉美民族音乐”。幸福快车是一首中

13、国的通俗歌曲,但曲风却属于拉丁风格教材辅以充满动感的体操舞蹈图片,突出了其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拉库卡拉查是一首墨西哥民歌,描绘了人们聚集在广场上,跳着他们本民族舞蹈的欢乐场面。其中“我的耳朵听见音乐,他们在跳拉库卡拉查,我的双脚奔向广场,急忙一起加入舞蹈”,就是对墨西哥人民这一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学情分析高年级学段是学生接触音乐的重要阶段,是学好音乐的关键时期,让孩子们在演唱、表演和游戏中感受与体验母语音乐,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柯达伊教学法认为,歌唱是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最好方式。这一观点与我国多年来以唱歌为主的啵学音乐教育特点比较接近,容易为广大师生所接受。这一方法对低年级学生非常适用

14、,能帮助他们感觉和辨别音的高低,从而辨别每一个音。教师要采用这种方法。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学生学唱歌曲幸福快车;了解歌曲中的反复记号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了解拉丁美洲音乐风格。过程与方法:用轻松、流畅、自然的声音演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审美和体验活动(唱、奏、舞),培养其音乐表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发现幸福,能够积极乐观地区热爱生活;感受墨西哥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体验并喜爱拉丁美洲民族音乐,增强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了解歌曲中的反复记号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指导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及弱起前的换气;理解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歌曲

15、的情绪。学习难点:区别音准、节奏,能用轻松、流畅、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准备教师: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光碟学生:响板、双响筒、电子琴、碰铃学习时数2学 习 过 程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唱歌曲幸福快车学习过程:一、故事导入通过一则故事:懂得什么是幸福,用心去感受幸福。二、互动学歌1、整体聆听歌曲幸福快车,思考以下问题: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小结:轻松、活泼。) 2、节奏练习 3、学唱歌曲 (1)教师教第一乐句曲谱,学生连唱三遍。(2)在第一乐句乐谱唱会的情况下唱第一句歌词。(3)教师再教第二乐句曲谱,学生连唱三遍。在第二乐句乐谱唱会的情况下唱第二句歌词。用同样的方法,教完后面的曲谱和歌词。

16、4、分组演唱,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分别演唱一二段,第三段男女生齐唱。在休止符处加入不同的方式表现。三、自我展示分组歌唱、小组竞赛、学生互评、独唱。四、总结第二课时学习内容:演唱拉库卡拉查学习过程:一、听歌导入1、感受拉美舞蹈: (1)感受墨西哥舞蹈鲜明的节奏和热烈的气氛: (2)感受、体验拉丁美洲国家-墨西哥舞蹈、音乐风格特点: 2、赏的同时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体会舞曲的音乐风格-热烈、热情,舞步节奏-轻快、快。 3、学生感叹舞曲的热烈,舞步的轻快之余,拍拍舞步基本节奏: 加速拍节奏,体验舞曲风格的节奏感觉。 4、单纯的节奏体验到肢体的参与,学习教师编创的简化舞步。二、互动学歌1、学

17、唱歌曲拉库卡拉查,体会墨西哥音乐带来的欢畅: (1)示歌曲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明快的节奏、欢畅的歌词。(听第1遍,聆听前读歌名。) 你觉得这首墨西哥民歌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2)找出歌曲中的音乐记号,换气记号、反复跳跃记号,知道歌曲的演唱顺序,准确地念出歌词。 (3)“拉库卡拉查”的意思:(4)学唱歌曲教师教第一乐句曲谱,学生连唱三遍。在第一乐句乐谱唱会的情况下唱第一句歌词。教师再教第二乐句曲谱,学生连唱三遍。在第二乐句乐谱唱会的情况下唱第二句歌词。用同样的方法,教完后面的曲谱和歌词。2、聆听对比: (1)聆听墨西哥民歌蟑螂舞,找出改编的中文版和西班牙语版的不同处。墨西哥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18、所以下面请大家听的是西班牙语版的蟑螂舞。 (2)热烈、欢快的歌曲中加入即兴喊叫、口哨、打击乐器伴奏。三、自我展示1、分组歌唱,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分别演唱一二段,第三段男女生齐唱。在休止符处加入不同的方式表现。2、小组竞赛、学生互评、独唱四、总结 朱庄小学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四课世纪之约学习内容分 析本课是专题音乐欣赏课,用世纪之约的故事为学生讲述了发生在我国音乐家李德伦与美国小担演奏家斯特恩之间的一段乐坛佳话,旨在让学生感受两位音乐家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用音乐连接起来的真挚情谊用他们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此外,教材重点安排了听赏三首小提琴曲:蒙蒂的查尔达斯舞曲、帕克尼尼的第十三随想曲和贝多芬的G大

19、调小步舞曲。其目的是借助世纪之约中两位音乐大师联袂演出的音乐故事,激发学生了解小提琴的兴趣和听赏三首乐曲的愿望,体验小提琴演奏的魅力。学情分析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高涨的,但是,他们往往是盲目的、片面的,学了几句就认为自己学会了,精力不集中了。这就要求老师诱导学生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转,始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老师的一举一动上,牵着学生注意力的牛鼻子走。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每一节音乐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音乐家故事世纪之约,感受两位音乐家之间的真挚友谊,认识、了解一些相关的小提琴家。过程与方法:听赏三首小提琴曲,查尔达斯舞曲第十三随想曲G大调小步舞曲,并熟悉其音乐主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

20、提琴的音色魅力,学习音乐家们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精神。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了解音乐家故事世纪之约,感受两位音乐家之间的真挚友谊,认识、了解一些相关的小提琴家。学习难点:感受小提琴的音色魅力,学习音乐家们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精神。学习准备教师: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光碟学生:响板、双响筒、电子琴、碰铃学习时数2学 习 过 程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音乐家故事世纪之约学习过程:一、走近大卫格瑞特,激趣导入1、PPT展示宫廷舞会图片,播放小提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2、我们来随音乐优雅地走一走吧!(教师带学生围成圆圈,随乐走恒步,感受乐曲恒定的速度。)3、导语:演奏G大调小步舞曲的是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大卫格瑞特,他四岁

21、练习小提琴,八岁就与世界一流乐团合作并全球巡演。如今的他,既热爱贝多芬又钟情摇滚乐,被人们誉为“古典音乐界的贝克汉姆”(PPT展示图片)想不想跟我一起来观赏他的演奏会。?4、学生欣赏视屏。播放大卫格瑞特演奏视屏。5、提问:这段的速度有没有变化?根据速度的变化,你觉得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回答后请几个学生来贴一贴速度术语。)6、教师介绍名曲:和G大调小步舞曲一样这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古典小提琴独奏作品查尔达斯舞曲。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这个环节以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会版本(查尔达斯舞曲)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感受“古典流行”的音乐模式带来的震撼,并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慢快慢快

22、”的结构特点,为下面的欣赏学习做铺垫。二、走近查尔达斯舞蹈1、对比欣赏两段查尔达斯舞蹈。导语:舞曲,就是跳舞时用的音乐。查尔达斯舞曲到底为什么样的舞蹈伴奏呢?我们来看两个舞蹈片断。(播放两段舞蹈视屏。)(1)拉松。中途介绍募兵舞:查尔达斯舞又称匈牙利舞, 是从17世纪的募兵舞发展而来的。募兵就是招募士兵的意思,当时,匈牙利国王为了吸引年轻人入伍,找来一群擅长跳舞的男子,让他们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充满男性雄性魅力的高难度即兴舞蹈,让围观的年轻人非常羡慕,而主动加入军队保卫国家。这种源于吉卜赛音乐风格的舞曲后来在19世纪的匈牙利十分流行。(2)弗里斯。2、讨论: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第一段

23、舞蹈速度很慢,是独舞,有旋转与跳跃的动作,音乐感觉很悲伤。第二段舞蹈速度很快,是男女的对舞,有旋转、左右的滑步、跳跃,节奏感强,奔放、欢快三、教师总结:查尔达斯舞蹈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深沉忧伤的慢板“拉逊”(安静的意思)和快速活泼的快板“弗里斯”(跳跃的意思),两部分交替进行的。设计意图:对比欣赏两段查尔达斯舞蹈,让学生对舞蹈的表演形式与风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够结合音乐,总结出两段舞蹈的不同特点,从而培养学生欣赏舞蹈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感受音乐与旋律之间的联系。第二课时学习内容:欣赏查尔达斯舞曲学习过程:一、走近查尔达斯舞曲1、聆听查尔达斯舞曲慢板“拉逊”音乐主题(1)提问:我们先来听一听慢板

24、“拉逊”,看看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教师在聆听过程中用手势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的高低起伏。)(2)即兴游戏泡泡手之舞。导语:“拉逊”乐段旋律起伏、自由,便于技艺高超的舞者即兴跳出很多高难的舞步。既然是即兴的舞蹈,我们也来跳一跳。就用手来一段“泡泡手之舞”吧!第一遍:师生双手用握球的感觉上下拉伸,体验吹长泡泡,提示学生感受乐曲。第二遍:双手 环抱成圈,带着呼吸的感觉随音乐厅吹大泡泡。第三遍:传泡泡游戏,体验乐句。提问:刚才我们的泡泡传了几次?(八次)2、感受小提琴音色特点。导语:乐曲是小提琴演奏的,你们听听小提琴的高音和低音有什么特点?讨论:低音柔和丰满,高音如泣如诉。总结:小提琴音色优美,是最

25、接近人声的乐器,因为音域宽广,表现力强,被人们称为“乐器皇后”。(1)用“U”随琴模唱音乐主题。(2)随琴视唱音乐主题曲。二、聆听查尔达斯舞曲快板“弗里斯”音乐主题。导语:同学们的音乐主题唱得太好了,声音很美。为了奖励你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谁的节奏最准确。1、反应训练“节奏大师”。2、随音乐“bang”模唱音乐主题,边唱边感受切分音和快速的连续十六分音符。3、看视屏,感受小提琴快弓的演奏技巧。讨论:快弓演奏时,琴弓的移动距离窄,快速,左手贴着指板快速移动,右手手腕抖动迅速。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熟悉快板“弗里斯”音乐主题。“节奏大师”听音乐反应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

26、用玩游戏的方式来学习音乐,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运用课件图片将乐曲的图谱制作成流动的形式,视听结合,对熟悉主题节奏很有用处。三、聆听聆听查尔达斯舞曲完整版本。导语:让再来完整地聆听聆听查尔达斯舞曲,感受并参与大卫格瑞特将流行与古典完美结合的演奏吧!师生一起随乐参与表现。慢板:泡泡手之舞。快板:节奏游戏参与。慢板:用lu和哼鸣随乐模唱。快板:拍手自由参与,感受越来越快的快板。设计意图:在熟悉两段音乐的基础上再完整地聆听一遍查尔达斯舞曲,这介时候学生对乐曲的结构是很明了的,所以本环节重点是如何将聆听音乐后的感受随乐用肢体、模唱、节奏游戏等表现出来。四、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大卫格瑞特演奏的摇滚

27、风格的查尔达斯舞曲,其实他还演奏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大家可以上网去搜索一下。让我们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关注小提琴,关注魅力无穷的古典音乐! 朱庄小学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五课学习内容分 析京剧音乐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剧的重要标志。一方面作为戏曲的有机成分,他对剧中人物的塑造,情感的抒发以及剧情的发展、场景的渲染的气氛的烘托都起着很需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它又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和巨大魅力。本单元从浩瀚的京剧音乐素材中,精选了几段经典的曲调和锣鼓经来呈现京剧音乐的独特神韵。这些教学材料是龙里格龙、苏三起解。教材最后附了一个小环节:识脸谱、画脸谱。这个活动包含对京剧

28、脸谱的常识的运用和渗透。学情分析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高涨的,但是,他们往往是盲目的、片面的,学了几句就认为自己学会了,精力不集中了。这就要求老师诱导学生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转,始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老师的一举一动上,牵着学生注意力的牛鼻子走。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每一节音乐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龙里格龙,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过程与方法:能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通过欣赏京调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听、唱的欣赏活动中,感受京剧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对我国“国粹”的兴趣与喜爱。学习重难

29、点学习重点:唱好二部合唱龙里格龙,感受京调欢快活泼的情绪,并分辨它的曲式结构。学习难点:二部合唱时能根据指挥的手势准确地演唱,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这两种唱腔。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音乐,分辨京调的乐曲结构。学习准备教师: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光碟学生:响板、双响筒、电子琴、碰铃学习时数2学 习 过 程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演唱龙里格龙学习过程:一、介绍京剧、了解的京剧的基本知识。二、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 1、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你们知道是哪四大行当吗?(生、旦、净、丑) 2、CAI出示图片,说说行当的门类,教师简要介绍。 “生行”一般

30、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档名,比如:老生、小生、武生; “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 “净行”指“大花脸”,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有脸谱的角色。 “丑行”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像画面上这位水浒传中的时迁一样。 3、演一演。(请学生上台演一演各种行当的人物)4、欣赏与分辨京剧的表演形式。播放视频: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模仿这段戏里的唱、念、做。三、唱一唱龙里格龙 1、CAI播放龙里格龙,教师带领几个学生表演京剧中的走圆场。 2、再听歌曲,说说听后感。 3、三听歌曲,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4、唱曲谱。 分声部视唱后进

31、行合唱。 5、唱歌词。 6、教师指挥进行合唱。四、小结评价。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听赏京调学习过程:一、兴趣导入二、简单介绍京剧,欣赏苏三起解三、欣赏京调 1、聆听京调第一主题 2、聆听京调第二主题 3、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4、聆听结尾部分 5、完整欣赏京调四、延伸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京剧中的两大唱腔,西皮和二黄,也欣赏了西皮腔的曲子,京调和苏三起解,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二黄腔的曲子,一起听听看看二黄腔的京剧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聆听二黄腔的京剧片段)望江亭片段 朱庄小学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6课学习内容分 析本课选取了具有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两部音乐作品撒尼少年跳月来、北京喜讯到边塞。撒

32、尼少年跳月来以热情洋溢的旋律,表现了撒尼族小朋友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载歌载舞、尽情欢歌的喜悦心情。北京喜讯到边塞以充满激情的旋律,生动地勾勒出边塞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汲取了当地对歌、对舞的表演形式,并采用苗族、彝族的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表现了边塞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学情分析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高涨的,但是,他们往往是盲目的、片面的,学了几句就认为自己学会了,精力不集中了。这就要求老师诱导学生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转,始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老师的一举一动上,牵着学生注意力的牛鼻子走。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每一节音乐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用明亮、圆

33、润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欢快热烈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二声部合作,运用声势动作为歌曲的齐唱部分伴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欢快热烈的情感。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演唱二声部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学习难点:高、低声部的合作学习准备教师: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光碟学生:响板、双响筒、电子琴、碰铃学习时数2学 习 过 程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演唱撒尼少年跳月来学习过程:一、由活动与练习激趣导入、发声练习 1=C 1=F 2/4 2、视唱练习 二、互动学歌 1、听全曲,让学生对歌曲在情绪、力度、与节奏上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教师弹奏旋律,引导学生自主视唱旋律,用手中的乐器伴奏(自由的)。

34、 (可以个别唱、小组唱、男女唱的形式) 3、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所学旋律,其他人仔细聆听,指出优缺点,更正错误; 4、分成高、低声部整体视唱旋律,用手中的乐器伴奏,情绪要求轻快活泼的。 5、用lu演唱撒尼少年跳月来曲谱,注意二声部和谐均衡。 要求:声音跳跃有弹性;并能加以简单的伴奏。 6、全班随琴用lu唱旋律,加手的伴奏; 7、学习歌词,有节奏的念歌词。 分高低声部学歌词; 分高低声部唱歌词,出现错误及时纠正。 8、教师伴奏,引导学生轻声学唱歌词。 9、随琴高低声部合唱歌曲,歌曲艺术处理。 三、自我展示,参与表现歌曲,用声势动作为歌曲的齐唱部分伴奏。 四、总结第二课时学习内容: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塞

35、学习过程:一、导语:北京喜讯到边塞是一首管弦乐曲,作曲家用彝族、苗族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喜讯从北京到边塞,各族人民热烈欢呼、载歌载舞、一片欢腾的情景。二、播放课件北京喜讯到边塞乐曲三、介绍创作的时代背景:这首管弦乐曲创作于1976年12月。“喜讯”指的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作曲家用彝族、苗族的音乐素材表现了“喜讯”从北京传到边塞,各族人民热烈欢呼、载歌载舞、一片欢腾的情景。这首乐曲是多段结构,由引子和八段音乐组成。首先由圆号吹出了模仿号角的引子,接着由乐队奏出热烈、欢快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听到喜讯后载歌载舞的场面。经过三个乐段的变化之后,双簧管领奏出一段优美的具有苗族风格的音乐,好像一

36、位苗族姑娘在翩翩起舞。这时管乐和木琴奏出一段对比强烈的旋律,描绘的人们对舞的场面。接着乐曲开始时那热烈欢快的旋律又出现了,人们完全沉浸在狂欢的喜悦中。最后乐曲齐鸣,把情绪推向了高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全曲。四、再听一遍全曲 朱庄小学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7课学习内容分 析岭南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最具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为广东音乐,煞费苦心具有岭南文化“折中中西,融汇古今”的特点,以及较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其旋律明快、优美动听。本课安排了一系列岭南地区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有活泼流畅的广东音乐旱天雷,清新优美的旋律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纯净、柔美的合唱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它

37、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有在美丽的漓江上飘荡着的广西壮族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曲曲折折的韵味,令人心驰神往;还有歌词质朴感人的广东民歌落水天,或轻歌曼舞,或轻吟低唱,一颗颗岭南音乐的明珠穿成了艺术珠链。学情分析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高涨的,但是,他们往往是盲目的、片面的,学了几句就认为自己学会了,精力不集中了。这就要求老师诱导学生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转,始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老师的一举一动上,牵着学生注意力的牛鼻子走。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每一节音乐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能用对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学会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能用

38、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过程与方法:认真听赏广东音乐旱天雷,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会聆听其他同学的声音,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真听赏广东音乐旱天雷,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乐曲的基本情绪。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有感情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学习难点:.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能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学习准备教师: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光碟学生:响板、双响筒、电子琴、碰铃学习时数2学 习 过 程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演唱落水

39、天学习过程:一、由介绍广东、广西导入二、互动学歌落水天 1、初步感受歌曲 2、学习歌曲(1)教师教第一乐句曲谱,学生连唱三遍。(2)在第一乐句乐谱唱会的情况下唱第一句歌词。(3)教师再教第二乐句曲谱,学生连唱三遍。在第二乐句乐谱唱会的情况下唱第二句歌词。用同样的方法,教完后面的曲谱和歌词。3、演奏 用竖笛吹奏落水天 注意气息,把握节奏X X X X。 三、听赏旱天雷 1、了解广东音乐 旱天雷是广东音乐传统曲目之一。 2、听赏音乐的主题, 并初听全曲,学生感受有纽约的基本风格和情绪。 3、听赏第一乐段,认真倾听并尝试记住它的旋律。 4、听赏第二乐段,注意与第一乐段的异同:音乐表情的变化 优美流畅

40、,相同的结束 5、最后完整听赏,学生可随乐哼唱,参与表演 四、学唱什么结子高又高 1、学生听赏什么结子高又高 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歌曲表现的形式,歌曲表现的内容 2、学生视唱歌曲 注意音准与节奏 3、学生学唱歌曲 4、学生按书上要求进行演唱 五、总结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听赏槟榔树下摇网床学习过程:一、由欣赏音乐槟榔树下摇网床导入课题。1、介绍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表现的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民的生活场景,歌曲格调宁静,舒缓,旋律优美,展示了迷人的南国风情。 2、引导学生放松心情,营造宁静的课堂氛围,开始欣赏音乐。3、听完歌曲,同学们,这首歌曲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歌曲的节奏有什

41、么特点?(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表现一种宁静、温馨的画面。)4、进行声音训练。(老师讲解要求,并进行示范。)二、互动学歌1、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旋律,要求划拍,唱准节奏。注意节奏的强弱对比,老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体会。 2、朗诵歌词,引导学生体会歌词描述的场景,营造宁静的氛围,为下一步有感情的演唱做好铺垫。 3、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歌词。要求耳朵要灵音要准,节奏要准。 4、老师检查学习情况,并请唱的好的同学做示范。5、再次欣赏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对歌曲情绪的深刻体会。三、自我展示尝试进行两声部的合唱训练。节奏音准仍是重中之重。可以选音准节奏较好的同学做示范,要充分发挥示范

42、的作用。四、总结 朱庄小学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8课学习内容分 析世界经典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叙事寓言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编者将其改编成音乐童话剧,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童话剧的表现形式,通过参与音乐童话剧的表演,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表演能力,增强表演自信心,从而喜爱音乐童话剧。教材以剧本的形式呈现音乐童话剧渔夫和金渔的故事,既新颖又满足了教材内容的需求,同时为师生表演音乐童话剧起到了指导作用。教材不仅标明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还根据故事情节变化安排了第一幕出海、第二幕贪婪和尾声。学情分析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高涨的,但是,他们往往是盲目的、片面的,学了几句就认为自己

43、学会了,精力不集中了。这就要求老师诱导学生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转,始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老师的一举一动上,牵着学生注意力的牛鼻子走。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每一节音乐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剧情、学唱歌曲,通过音乐创编,启发学生对音乐剧的了解,培养兴趣;了解音乐剧的相关知识,分析、了解人物性格。过程与方法:运用简单的变奏手法来创编一段渔夫放走小金鱼唱段,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歌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俄罗斯风格的歌曲,分析剧中的人物性格,并鲜明地表现出来。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感受歌曲不同段的情绪,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创编台词并排练。学习难点:初步了解俄罗斯风格的歌曲,分析剧中的人物性格,并鲜明地表现出来。学习准备教师: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光碟学生:响板、双响筒、电子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