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德国历史学派(丁).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6198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 德国历史学派(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11章 德国历史学派(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11章 德国历史学派(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11章 德国历史学派(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11章 德国历史学派(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章 德国历史学派(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 德国历史学派(丁).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1章 德国历史学派,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要讨论德国历史学派。该学派兴起于19世纪40年代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和威廉罗雪尔著作的发表,终结于古斯塔夫施莫勒去世(1917),丁长发 博士 副教授,11.1德国历史学派概览,11.1 德国历史学派概览11.1.1 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和平协定将德国分裂为39个独立的联邦,奥地利希望德国维持衰落和分裂的状态、英国希望看到德国强大以阻挠法国的复兴、俄国渴望还没有被德国和奥地利占领的波兰领土成为自己版图的一部分。,普鲁士王国。在所有的联邦中,普鲁士王国实力最强、最富有、最军国主义。铁血宰相俾斯麦,1862年9月26日,俾斯麦在作为首相的首次演

2、讲中坚定的表态:“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1864年,联合奥地利发动对丹麦的战争,迫使丹麦放弃两个公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1866年,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并取得胜利,巩固了普鲁士在德国的统治地位,1867年成立了北德意志联邦。1870年,发动普法战争,打败法军。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德意志帝国。,19世纪德国的一些关键经济制度与英国有极大的不同,企业的竞争和自由在德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的官僚机构管理和统治着德国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时的德国是分裂的、衰落的,而且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军国主义、家长式统治

3、、恪守责任并努力工作、大规模的政府干预,这些因素同时并存,纠缠在一起,构成了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11.1.2历史学派的主要信条,1经济学的演化方法。关注的核心是累积的发展和增长。所有经济活动的头号目标,不是满足个人的需要,而是促进国家或民族权力的强大。【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2.强调政府的积极作用。民族主义。强调“国民(家)经济学”。否认适用于所有民族的经济规律的存在,只存在以个别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国民(家)经济学”。3.归纳/历史方法。,主张不能照搬英法的现成理论,而必须从搜集本国历史材料入手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归纳主义方法论的影响。【以历史归纳法反对抽象演绎法

4、】4.提倡保守的改革。【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与英、法古典经济学不同,历史学派强调的不是自由竞争与国际自由贸易,而是自身民族的独立性以及经济政策中民族目标的优先权。,11.1.3历史学派对谁有利或为谁谋利,首先,德国历史学派的成员使他们自己受益。其次,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倡温和的改革,阻挠更激进的社会民主化倾向,从而服务于那些处于主导地位的商业、金融、土地所有者集团。11.1.4历史学派在当时是如何有效、有用或正确的将演化的方法应用于社会与经济思想,为古典学派与边际学派的抽象思维方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矫正方式。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历史感首先是一种历史责任感,即理论要为现实服务,指导与规范现实经

5、济实践的运行。其次是指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发展,使理论分析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德国历史学派基本上做到了上述两点。,11.1.5历史学派的哪些信条具有长远的贡献1.方法论的贡献:历史归纳法。2.对自由放任的抨击。3.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倡导的德国民族主义演变为军国主义。历史学派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及德奥方法论之争表面上看是学术争论,实质上是德国在向当时统治世界市场的英法争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争夺对世界尤其是殖民地的控制权。历史学派以历史主义为旗帜,从德国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德国寻求强国之策。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使命决定了历史学派不可能以世界主义、以静态的、单因素分析方法作为自己理论的出

6、发点,他们必须强调德国的特殊性,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从宏观上为德国设计强国之路。历史学派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极大的推动了德国的发展的进程,成为德国第一个主流经济学派。,11.2.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为F.李斯特。,李斯特F.GeorgFriedrich List(17891846)德国国民经济学的创始人,历史学派的先驱,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倡者。,11.2.1生平细节,出身于罗伊特林根一个制革匠家庭。1817年曾任蒂宾根大学行政学教授,曾被选为符腾堡议会议员。他主张自由主义的政治改革,屡遭封建势力迫害。1825年被迫亡命美国,1827年发表了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1832年作为美国政府驻莱比锡领事返回

7、德国,参加了1834年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活动。1837年迁居巴黎。应法国伦理学和政治学院的征文,写了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1837)。1840年重返德国,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1842年发表农业制度、小农经济和国外移民。晚年倡议英德同盟,写了德国人的政治经济的民族统一(1846)。1846年在去奥地利、匈牙利的旅行途中,因贫病交迫而自杀。,李斯特赞成废除公路通行税、什一税、工业企业的联邦所有权、封地财产税和对生产性土地使用的限制、货物税。他提倡陪审团审判、减少文职机构的官员数量、征收单一税。政府将这些观点的表述视为叛国罪,宣判李斯特入狱8个月,之后又被驱逐出境,李

8、斯特前往了美国。后来德国建立的铁路线很大程度上依据他1833年规划的一个蓝图,他提倡的关税联盟1834得以建立,他提出的邮政系统和国家专利法计划在他去世20多年之后得以实现。,11.2.2经济发展思想,1.生产力理论。1)重视教育、科技在生产力进步中的作用;2)突出强调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对生产力进步的作用;3)认为产业部门间的协调发展可以促进生产力的进步;4)指出民族精神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2.工业优先论。李斯特强调优先发展工业的重要意义,认为工业可以促进形成新的民族精神,可以完善国家经济结构,尤其是可以完善农业等传统产业部门。3.国家干预理论。李斯特认为后进的德国只有在强有力的国家力量扶持

9、下,才能实现强国之梦,保护关税是提高生产力最有效的手段。国内自由贸易,4.发展阶段理论李斯特为了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他从生产力理论出发,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经济发展的阶段为:原始未开化状态;畜牧状态;农业状态;农工业状态;农、工、商业状态。他认为19世纪40年代只有英国是处于第五状态,而普鲁士德国则处于第四状态,必须向“正常国民经济秩序”的第五状态发展。5.李斯特的历史主义的方法,成为德国历史学派的方法论。这种历史的方法是“历史理论政策”统一体系下的历史方法,是历史的实用主义。,历史借鉴11-1 李斯特与战略贸易理论,反对自由贸易的

10、观点(保护性关税)日本、韩国甚至当时的美国也是成功的。否认斯密的个人与社会利益一致的思想。认为社会某些成员的当前的个人利益并不一定导致社会整体的最高福利。军备、战争、战争债务在某些情况下会极大地增强一个国际的生产能力。制造业智能在温带地区才能发展起来。,11.3威廉罗雪尔,W.Wilhelm Georg Friedrich Roster(18171894)德国历史学派创始人 出生于汉诺威的高级法官家庭,在格丁根大学和柏林大学专攻历史学和政治学。1840年任格丁根大学历史学及国家学讲师。政治经济学教授。经济科学,经济思想,他认为历史的方法对任何一种经济制度决不应轻率地一律予以颂扬或一律予以否定,

11、只有从历史的类比中获知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他主张国民生活和动植物一样,要经过四个发展时期:幼年期、青年期(开花期)、成年期(成熟期)和老年期(衰老期),每个国家的发展要受三个主要经济要素即自然、劳动和资本所决定。他认为资本这一要素最占优势的时代是各国国民最幸福的时代。但不久它将进入衰老期,要采取国家干预的人工治疗。他认为人类的经济动机,既有利己心,也有公德心。他尊重国民经济的自然法则,这和后来的克尼斯以及施密尔等人有不同之处,但他本人对自然法则究竟是什么,也并不明确。他认为每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受了自然、劳动与资本的共同支配,这三者共同创造财富。他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将国家归入“无形资

12、本”,认为“国家本身就是每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无形资本,因为它对经济生产来说,显然是不可缺失的,或至少间接的起作用的。”,11.4、古斯塔夫施莫勒,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典型代表,施穆勒生于海尔布隆,是符腾堡一个文官的儿子。他在蒂宾根学习经济、历史和行政管理。他是哈里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和柏林大学的教授。他是德帝国的主要经济学家,是“讲坛社会主义者”的领导人,还是社会政治学会的创始人,并长期担任该会主席。是几个刊物国家与社会科学研究、德意志帝国法律与国民经济管理年鉴的主编,被任命为布兰登堡和普鲁士的官方史学家,是普鲁士科学院院报和布兰登堡和普鲁士历史研究的督印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之一

13、,几乎控制着德帝国所有经济学重要学术职称的授予权。,施穆勒认为,收集历史的、描述性的现实材料这个任务,应该先于演绎推理,并且比演绎推理重要得多。他和他的追随者都强烈反对孤立的研究经济现象的小片段和其他条件都不变的假设。施穆勒希望仅仅在历史专题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学。事实上,他对讲究演绎法的经济学家非常敌对,它曾公开声称“抽象”学派的成员不适合在德国大学里任教。1883年,门格尔出版了一本关于方法论的著作,评价施穆勒学派的重要性仅仅是次要的。施穆勒在其新政治经济学年鉴中否定了门格尔的著作。门格尔则在历史主义的错误这本小册子中愤怒回击。施穆勒拒绝阅读这本小册子,并给门格尔写了一封侮辱信。这场论战激起了

14、双方的敌对情绪,导致双方都发表了很多著作,但最后争论好像自动解决了归纳法和演绎法都很重要。,11.4.1方法论之争,施穆勒在1894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中再次强调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请教历史是最适当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最著名的历史学派反对者卡尔门格尔也承认,最重要的经济制度,如所有权、货币和信用,既有其存在的自然属性,也有其存在的历史方面的原因;因而“那些仅仅知道这些现象存在的某一方面本质的人根本没有理解它们”。如果历史研究对于货币与信用来说确实如此,那么在考虑家庭经济、劳动分工、社会阶层的形成、商业机构的不同形式、市场和其他贸易机构的现象、行会制度、国内贸易自由和农村生活方式时会

15、表现得更为明显。事实上,被称为经济制度以及已经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所有的典型方式和特殊安排都倾向于长久地或者持续几百年的支配着经济进程。,施穆勒认为,道德价值判断应该受到鼓励。经济体系中的公正可以通过国家和所有社会团体促成的家长式社会改革政策来实现。他认为社会改革的指导原则是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青年时期,施穆勒是一个狂热的自由贸易支持者,到1901年,赞成在德国实行保护性关税。他在李斯特“幼稚产业”观点的基础上证明了关税的合理性,认为如果运用得当,关税可以作为一种国际武器给国家带来利益。,11.4.2社会改革与保护主义,维尔纳桑巴特(1863-1941),在三卷本的现代资本主义中,桑巴特将经

16、济组织、经济精神和经济技术统一在经济制度之下。并以此为框架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发展是一个经济制度更替过程,每个经济制度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精神和经济技术。在由一个制度向另一个制度的演变过程中,经济精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有两种精神,即企业家精神(征服和营利)和市民精神(秩序和保存),这种精神创造了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对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是国家代表着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在国家里面,并经过国家发生作用,国家通过军队、战争、向外掠夺,实践了营利原则,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其次,国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其他条件:技术进步、贵金属的生产、劳动力

17、的获得等的形成,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1.5.马克斯韦伯(1864-1920),韦伯发起了一场关于新教主义与资本主义兴起关系的激烈论战,这场论战持续了很多年。韦伯反对马克斯关于宗教学说只是特定物质条件的意识形态反映的观点,认为思想至少是具有影响社会变革的力量的独立实体。对他来说,资本主义似乎是新教改革的结果而不是原因。,11.5.1新教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兴起,R.H.托尼等人反对韦伯的分析,认为宗教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的见解,但是经济与社会变革也对宗教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新教改革确实将经济活动和财富积累变得神圣化,但是经济变化,如地理大发现和商业扩张,是始自16世纪基督教伦理改革的根本原因。托尼认

18、为,加尔文教派和资本主义精神都是由经济组织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导致的。,11.5.2对韦伯的观点的批评,11.6后记,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1.历史学派研究的历史感给后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成为了人们批判边际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武器之一。2.科斯以企业制度为突破口,引导主流经济学进入制度分析领域,实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次“框架革命”。3.新经济史学家诺斯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重新解释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从经济史角度论述了制度的重要性。4.博弈论则在更深层次上看待经济运行的过程,博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过程。,5.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表面上看,历史学派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及德奥方法论之争是学术争论,实质是

19、德国资产阶级向当时统治世界市场的英法争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争夺对世界尤其是殖民地的控制权。历史学派以历史主义为旗帜,从德国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地为德国寻求强国之策。他们所得出的某些结论及思路,至今对后进国家的起飞仍有借鉴意义。也正是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使命决定了历史学派不可能以世界主义,以静态的、单因素的分析方法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方法论。他们必须强调国家民族(具体是德国)的特殊性,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从宏观上为德国设计强国之路。也正因如此,历史学派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先声。,5.对日本的影响 明治16年(1882年),历史学派经济学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聘请了拉图根教授担任政治学、国

20、家学和统计学课程的教学。1887年又有费诺罗沙教授在东京帝国大学讲授经济学。1885年,大岛贞益翻译了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1896年以东京帝国大学的金井延和桑田熊藏为中心,成立了“日本社会政策学会”。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进入日本以后,就成了日本国立大学的“官学”,其影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它对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历史学派与古典经济学比较,李斯特和德国历史学派在理论上是作为英国古典学派的对立面出现的:1、古典学派重视一般规律,李斯特等强调不同国家的特殊性,认为必须建立适合于落后的或正在兴起的国家的经济学,要研究各民族自己的发展道路。2、古典学派把当时国际分工模式看成是永远不变的,李斯特等强调历史的发展,强调国际分工模式的可变性。3、古典学派宏、微不分,李斯特等则重视宏观考察,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强调民族精神、国家组织、法律制度、教育等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4、古典学派强调自由竞争,李斯特等强调国家干预,提倡在一定阶段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鼓吹社会改良。5、在方法论上,李斯特等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的方法,而主张实证的历史主义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