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364223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魏源,李鸿章,康有为,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体会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单元线索,不断探求强国之路,程颐1033-1107,程颢1032-1085,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让人们埋头苦读经书,不过问政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问题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开眼看世界”的时代背景,美国联邦宪法,英国议会开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

2、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高翔近代的初曙,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传统的华夷观开始改变,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思考新形势下的中国和世界。,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1)中国

3、: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2)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迅速崛起,(3)鸦片战争惊醒志士(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2、主要代表:,1、背景,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从东西方角度思考),林则徐、魏源,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科学技术,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设立译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书影,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2、主要代表:,1、背景:,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3、影响:,(1

4、)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当时的思想解放,(2)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海国图志墙里开花墙外香?,这本书在中国当时没什么影响,反而传到日本去了。日本人从这本书了解到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本书翻刻了25版,这本书对日本后来的明治维新,起了很大的思想启蒙作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变强大了,反过来侵略了中国,这确实是个历史的悲剧啊。,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大国崛起,1、19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直接原因是A西方资

5、产阶级思想的传入 B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了有识之士C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D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林则徐之所以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他为了了解外国情况,翻译外文资料组织人员编写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 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 A B C D,B,A,巩固训练,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临内忧外患,(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2、含义:,(1)“中学为体”以封建纲常名教作为根本,(2)“西学为用”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来挽救封建统治,(2)外患:列强

6、加紧侵略,3、派别:,洋务派 顽固派,体用之争,洋务派,顽固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原封不动维持既有格局,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军事工业(自强),民用工业(求富),近代海军,近代教育,京师,福州,上海,天津,4、实践:,5、洋务运动的意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局限性:单纯引进西方科技而没有变革封建制度最终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讨论: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你是否同意?请阐明理由。,同意。理由: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同意。理由:洋务派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

7、动等实践活动;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体也。轮船、火炮、洋枪、火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意为: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郑观应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必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代表人物:,(1)背景:,王韬、郑观应,三、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6090年代末),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的展开 外国侵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经济

8、上:主张发展工商业,商战救国;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3)主张:,积极: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4)评价:,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行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它使全中国为之震动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二哥曾痛哭不止”。吴玉章,2、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背景,此次大败,割地赔款,国人痛之。此非日本之胜我也,乃我闭关之自败也。日本昔日也闭关也,而及早变法,学欧洲之政

9、教,是有今日之强而胜我也。康有为,甲午的风云突变,屠龙大会,2、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背 景: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甲午战争)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阶级上: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2)代表人物:,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材料:“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请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其主张.,2、宣传方式: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孔子是改革之师,是民权、平等的倡导者,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1、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立宪法,开国会,建立君主立宪制

10、,思想界之一大飓风 火山大喷火,康有为,议一议: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的用意何在?,将儒家学说与西方民主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康有为力图减小变法阻力。,梁启超,材料: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思考:请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其主张.,代 表 作:变法通议,思想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严 复

11、,材料:封建君主是“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思考:请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其主张.,思想主张:民主君仆、主权在民,意 义:用民权否定君权,直接动摇了君权论的基础,胡适多年后回忆道:“天演论出版之后,短短几年,便风行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无疑是一种当头棒喝。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话,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叫做孙竞存,一个叫做梅天择。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刘悦斌戊戌维新运动史话,(3

12、)实践:,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突出),戊戌变法(1898),鲁迅先生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是近代第一鞭子,一鞭于背痛不可当,方打开久闭的门户,睁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着一鞭,开始学西方造船造炮,“但只准学这一点,其他不能要”;甲午海战第三鞭打来,才知西人强者兵,所以强者不在兵,没有科学,没有经济、政治的变法不行。一步三回头,以致使中国引进西学、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运动的步伐缓慢,进展跨度小,而且偏狭浅近。毛磊等中

13、西500年比较,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维新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挽救清朝统治,学器物,宣传维新变法,学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学习西方,图强御侮,课堂小结,1.19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 B.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了有识之士 C.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D.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林则徐之所以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他为了了解外国情况,翻译外文资料组织人员编写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 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 A.B.C.D.,及 时 训 练,B,A,4.史学家郝延

14、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9世纪九十年代,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这体现出张之洞主张 A.全面向西方学习以应付清政府面临的危机 B.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 C.加强个人修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D.倡导西学,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A,6.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兴民权,设议

15、院,实行民主共和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B.C.D.7.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B.西方文化成果的先进性 C.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 D.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不断涌入中国,D,A,8.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看法完全相反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期间的抵抗派和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派 B.顽固派和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 D.洋务派和维新派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书中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

16、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火成,在变官制。”这里的“官制”指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立宪君主制10.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封建势力的强大:2、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3、维新派没有实权:4、康有为本人的原因:,借助孔子依靠皇帝宣传反封建专制的维新变法思想,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从背景看:是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从内容看: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的过程,从结果和影响看:是中国人民不断觉醒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