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学课件PPT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6718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教学课件PPT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成本会计教学课件PPT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成本会计教学课件PPT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成本会计教学课件PPT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成本会计教学课件PPT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教学课件PPT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教学课件PPT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2/15,成本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幻 灯 片,2023/2/15,成本会计学,目录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第三章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第五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第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第七章 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第八章 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第九章 成本会计前沿,第三章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2023/2/15,成本会计学,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二节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五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

2、分配第六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2023/2/15,成本会计学,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费用分配概述(一)费用分配的原则费用分配是指将费用在各受益对象之间的划分。费用分配应贯彻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分配时,凡属直接计入费用,都应直接分配给受益者负担,不得扩大范围分摊;凡属间接计入费用,都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计算分配,使受益大的多负担费用,受益少的少负担费用。,2023/2/15,成本会计学,(二)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方法1、分配标准 间接计入费用需要选择适当的标准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常用的分配标准有:(1)消耗类分配标准:是指各受益对

3、象的生产工时、生产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等。(2)成果类分配标准:是指各受益对象的的产量、重量、体积、产值等。(3)定额类分配标准:是指各受益对象的定额消耗量、定额工时、定额费用等。,2023/2/15,成本会计学,2、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方法-比例分配法 比例分配法是选择一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分配率,以各受益对象的分配标准数乘以分配率,求得各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费用额。其基本计算分配程序是:(1)计算费用分配率 待分配的费用总额 费用分配率=-分配标准总和(2)计算分配额某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费用额=该受益对象的分配标准费用分配率,2023/2/15,成本会计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领用的各种材料,不

4、论是外购材料,还是自制材料,都应根据审核后的领、退料凭证,按照材料的具体用途进行分配,具体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材料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的有关项目;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材料费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有关项目;企业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的有关项目。,2023/2/15,成本会计学,二、材料费用的分配,其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又有两种情况,即能按照产品品种(成本计算对象)分别领用的材料费用,可根据有关凭证直接计入有关产品成本;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2023/2/15

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分配的一般方法 1.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法 a.分配率=耗用某种材料的金额各产品的产量或重量之和 b.某产品应负担的该材料的费用=该产品产量或重量,例1:某铸造车间生产甲、乙两种铸件,甲铸件产量为5 000千克,乙铸件产量为2 000千克,共同耗用生铁费用为6 300元,试用以产量为标准分配生铁费用。解:生铁费用分配率=6 300/(5 000+2 000)=0.90(元/千克)甲铸件应分配的生铁费用=5 0000.90=4 500(元)乙铸件应分配的生铁费用=2 0000.90=1 800(元)或=6 300-4 500=1 800(元)上述分配过

6、程可通过“材料费用分配表”来完成,202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材料费用分配表,2023/2/15,成本会计学,2.标准产量比例法(系数分配法)该方法是将各种产品的产量按系数折算成相当于标准产品的产量(标准产量),再以标准产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这里的系数是某种产品的某项指标(即费用分配标准)与标准产品的该项指标之比,其计算过程如下:某种产品的标准产量=该产品实际产量该产品单位系数标准产品的材料费用分配率=待分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标准产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标准产量费用分配率,2023/2/15,成本会计学,例:某橡胶厂生产各种雨鞋,其中女式长

7、筒雨鞋有34码、35码、36码、37码、38码等五种规格,其耗用的某种材料费用总额为98 100元。有关资料及材料费用分配过程如下表(以36码为标准产品)。,202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注:费用分配率=98 100/21 800=4.50(元),3.定额比例法-三种定额比例法定额比例法是指以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为分配标准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一般在企业定额管理工作比较健全,材料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使用。几个相关概念-定额消耗量是指在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它是产品数量与单位产品消耗定额的乘积;消耗定额是指单位产品可以消

8、耗的数量限额;费用定额和定额费用是消耗定额和定额消耗量的货币表现。有关计算公式:定额消耗(总)量=产量(单位)消耗定额(单位)费用定额=(单位)消耗定额计划单价定额(总)费用=产量(单位)费用定额 或者=定额消耗(总)量计划单价 或者=产量(单位)消耗定额计划单价,202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1)定额消耗量比例法 定额消耗量比例法是以定额消耗量作为分配标准分配材料实际消耗量,再根据实际消耗量和单价进而计算各种产品应负担费用的分配方法。公式:p.28例1.p.28例2:某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合计2 470千克,甲材料每千克40元。A产

9、品投产200件,单件材料消耗定额5千克;B产品投产200件,单件材料消耗定额4千克;C产品投产50件,单件材料消耗定额2千克,试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解:计算各种产品定额消耗量A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005=1 000(千克)B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C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502=100(千克)计算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 470/(1 000+800+100)=1.30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1 0001.30=1 300(千克)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8001.30=1 040(千克)C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1001.

10、30=1 30(千克),2023/2/15,成本会计学,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 30040=52 000(元)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 04040=41 600(元)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 30040=5 200(元)上述分配过程可列分配表如下:,202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材料费用分配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2)定额消耗量费用比例法,2023/2/15,成本会计学,定额消耗量费用比例法是以定额消耗量作为分配标准直接分配费用的方法。此法与上述定额消耗量比例法相比,可减少计算工作量。公式及举例:p.28,2023/2/1

11、5,成本会计学,(3)定额费用比例法:定额费用比例法是以各种产品的定额费用作为分配标准分配计算实际费用的方法。在多种产品耗用多种材料时,使用此法可以简化计算工作。公式:p.29 例1:p.29,例2(课后完成):设A、B、C三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 500千克、乙材料2 580.5千克(计188 220元);A产品投产200件,单位产品消耗定额为:甲材料5千克,乙材料6千克;B产品投产200件,单位产品消耗定额为:甲材料4千克,乙材料4千克;C产品投产50件,单位产品消耗定额为:甲材料2千克,乙材料5千克;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34元,实际单位成本为34元;乙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41元,实际单位成

12、本为40元。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费用(假设材料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核算)。,2023/2/15,成本会计学,解:计算各种产品的定额材料费用。A产品定额材料费用=(200534)+(200641)=83 200(元)B产品定额材料费用=(200434)+(200441)=60 000(元)C产品定额材料费用=(50234)+(50541)=13 650(元),2023/2/15,成本会计学,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250034+2580.540)/(83 200+60 000+13 650)=1.20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3 2001.2

13、0=99 840(元)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0 0001.20=72 000(元)C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3 6501.20=16 380(元),2023/2/15,成本会计学,另外(P.29),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一般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以后,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辅助材料,与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基本相同,可按照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对于与产品产量直接相关的辅助材料,如包装材料等,可按产品产量比例分配;对于耗用在原材料上的辅助材料,如油漆、染料等,可按照原材料耗用量的比例分配。,202

14、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材料费用分配汇兑表”的编制:各种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来完成的,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可按车间、部门和材料的类别,根据归类后的各种领、退料凭证和其它有关资料编制;为了进行账务处理,亦可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见前述举例)编制“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并据此进行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2023/2/15,成本会计学,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 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 10,900 辅助生产成本 45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650 管理费用 200 销售费用 200

15、 贷:原材料 12,580,2023/2/15,成本会计学,另例:p.30,2023/2/15,成本会计学,另外(P.30):按计划成本计价时,应先分配计划成本,再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率分摊成本差异。,例设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4 950千克,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15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本月投产A产品170件,单位甲材料消耗定额20千克;B产品210件,单位甲材料消耗定额为10千克。试用定额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三个定额比例任选一个)。,2023/2/15,成本会计学,定额消耗量费用比例法-(1)计算各种产品甲材料定额消耗量A产品甲材料定额消耗量=170 20=3

16、400(千克)B产品甲材料定额消耗量=210 10=2 100(千克)(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 950 15/(3 400+2 100)=13.50(元/千克)(3)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 400 13.50=45 900(元)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 100 13.50=28 350(元)(4)计算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A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45 900(-1%)=-459(元)B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28 350(-1%)=-283.50(元)(5)会计分录,2023/2/15,成本会计学,会计分录A.借:基本生产成本

17、-A产品 45 900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28 350 贷:原材料-甲材料 74 250B.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459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283.50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742.50,2023/2/15,成本会计学,三、燃料费用的分配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有两种情况)(1)单独设置“直接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又有两种情况)a.能确定受益对象的,按受益对象直接计入有关产品成本 的“直接燃料及动力”项目b.几种产品共耗同耗用的,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 的“直接燃料及动力”项目。(2)不单独设立“直接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可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18、p.31)。2、间接用于产品生产耗用的-计入制造费用 3、管理部门等耗用-计入管理费用等,2023/2/15,成本会计学,四、低值易耗品摊销(自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1.一次摊销法.领用时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负担成本差异(节约用红字)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报废时 借:原材料 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2.分次摊销法 p.32 3.五五摊销法 p.33,例:p.32,五、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耗用从外部购入的电力、热力等费用,这些费用有的用于产品生产,有的用于照明、取暖等。在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仪器所示的耗用数量

19、和单价计算负担费用;在没有计量仪器的情况下,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其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直接或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单设的“直接燃料及动力”项目,不单设“直接燃料及动力”项目时,则记入“制造费用”(p.35)项目。间接用于产品生产耗用的-计入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等耗用-计入管理费用等其分配方法与材料费用分配方法基本相同。公式p.34,202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根据上述分配表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 15 000 辅助生产成本 2 100 制造费用 2 250 管理费用 2 400 贷:应付帐款 21

20、750,202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六、职工薪酬的分配,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各种工资、奖金,各种津贴、补贴等)以及职工福利费等其他薪酬(可统称为职工薪酬),应按其用途和发生部门进行归集和分配。,1.工资费用的分配(1)工资的计算-自学(2)工资费用的分配分配依据:工资费用的用途(工人所在岗位):即 生产工人工资计入产品成本“直接人工”项目的有以下两种情况:A.在计件工资形式下:直接计入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B.在计时工资形式下有两种情况:a.只生产一种产品时:直接计入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b.生产多种产品时: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

21、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项目。分配标准: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或实际工时)分配方法:工时比例法,2023/2/15,成本会计学,工时比例法的基本计算公式:p.40某产品产品的生产工时=该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实际)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生产工时分配率,2023/2/15,成本会计学,举例:p.40工资费用的分配,应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可按车间、部门分别编制,厂部汇总)。,202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2.其他职工薪酬的分配 p.41,2023/2/15,成本会计学,六、折旧费用的分配,分配依据:

22、固定资产的用途特点:一般不专设成本项目(一)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 p.44(二)分录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折旧,七、其他费用的核算,2023/2/15,成本会计学,(一)利息费用-两种核算方法1支付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支付利息时: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2、预提办法:(1)预提利息时: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或应付利息)(2)支付利息时:借:预提费用(或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2023/2/15,成本会计学,(二)税金 p.45-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核算时,除印花税外,均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1.印花税的核算方法(1)金

23、额较小:直接计入支付期的管理费用(2)金额较大:采取待摊费用的方式核算 2.其他税金-通过“应交税费”科目(1)预计时(2)交纳时(三)其他费用-不专设成本项目,支付时按用途计入相关费用 p.46,第二节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本期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应当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本期和以后各期;本期尚未支付但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应当预提计入本期。因此,凡是受益期和支付期不一致的费用,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处理基础,分别采用待摊(预付)或预提(应付)的办法来处理。,2023/2/15,

24、成本会计学,一、待摊(预付)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待摊(预付)费用是指本期(月)已经实际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的,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特点:先支付,后分期摊入成本(费用)这些费用受益期较长,因此不应一次全部计入当月成本(费用),而应按照受益期限分期摊销。如:预付保险费、预付租金、报刊杂志订阅费以及税金(印花税)等。但如果费用不大,受益期限虽超过一个月,为简化核算,也可以不作为待摊(预付)费用处理,而直接计入支付月份的成本(费用)。,2023/2/15,成本会计学,待摊(预付)费用可用“待摊费用”(或预付账款)帐户核算,其借方登记支付数,贷方登记摊销数,借方余额表示已经支付但尚

25、未摊销的预付费用;可按费用种类(或户名)设置明细帐。由于这些费用一般不单设成本项目,摊销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预付账款)例:p.47另外,如果费用的摊销期限超过一年,可以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2023/2/15,成本会计学,二、预提(应付)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预提(应付)费用是预先分月预提计入成本(费用),以后月份才支付的费用。特点:先计入成本(费用),后支付预提(应付)费用的预提期限应根据费用的受益期限确定。一般包括预提(应付)租金、利息、保险费等。但如果费用额不大,受益期限虽然超过一个月,也可以不作为预提(应付)费用处理,而在实际支付时直接计入支付月份的成本(

26、费用)。,2023/2/15,成本会计学,为了正确划分各月费用界限,防止多计或少计某些月份的成本(费用),预提(应付)费用的项目和预提标准应在企业成本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不应任意多提、少提或不提。发现某种预提(应付)费用总额到预提期末可能与实际费用总额发生较大的差额时,应及时调整预提(应付)的标准。预提(应付)费用应按规定的预提期期末予以结算。预提(应付)总额与实际费用总额的差额,应调整计入预提(应付)期末月份的成本(费用)。即,预提(应付)期最后一个月应提的费用,应根据预提期内实际费用总额减去已预提费用总额计算。,2023/2/15,成本会计学,核算方法:设置“预提费用”(或“应付*”)帐户

27、 由于这些一般都不单设成本项目,因而预提时(如利息):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预提费用(或应付利息)实际支付时:借:预提费用(或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等)例:p.49,2023/2/15,成本会计学,该帐户一般为贷方余额,为已经预提尚未支付的预提(应付)费用;如为借方余额,则表明在预提期中实际支付的费用大于已预提的费用,此时应作为待摊(预付)费用处理,在预提期内摊销。该帐户可按费用种类(或户名)设置明细帐。,2023/2/15,成本会计学,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车间是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而进行产品和劳务供应的车间或部门。,2023/2/15,成本会计学,

28、2023/2/15,成本会计学,辅助车间的设置(两种情况):1.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汽、供风、运输2.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以及机器设备的修理等共同特点: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有的也对外销售,但主要是为本企业服务。,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核算的重要性:由于辅助车间的产品或劳务的成本最终应由其耗用者(产品或部门)负担,所以,其成本的高低,对基本车间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只有辅助车间产品或劳务成本确定后,才能计算基本车间的产品成本。因此,正确及时地组织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对于节约费用、降低成本,以及正确及时地计算

29、企业产品成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23/2/15,成本会计学,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车间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的。该账户是成本类账户,其借方反映企业为进行辅助生产而发生的一切生产费用;贷方反映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转出情况;该账户一般按车间以及产品或劳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账内按照成本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月末,如有借余额,则为辅助生产的在产品成本。,2023/2/15,成本会计学,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有二:,1、单独核算:即单独设置“制造费用”账户归集后,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2、不单独核算:即不单独设置“制造费用”账户核算,而直接记

30、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2023/2/15,成本会计学,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是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到各受益产品或部门。,2023/2/15,成本会计学,辅助费用分配转出的程序-两种情况1、工具、模具等车间生产的工具、模具和修理用备件等产品(1)完工入库时,按生产成本 借:低值易耗品或原材料 贷:辅助生产成本(2)有关车间、部门领用时,按领用成本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低值易耗品或原材料,2023/2/15,成本会计学,2、动力、修理和运输等车间提供的电、汽、水、修理和运输等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费用要在各受益单位之间按照所耗数量或其

31、他比例进行分配分配时转出时:借: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贷:辅助生产成本这里所讲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指第2种情况。,2023/2/15,成本会计学,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特点:主要是为辅助生产以外的车间或部门(如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等)服务的,但在某些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有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如,供电车间为修理车间提供电,修理车间为供电车间提修理这样,为了计算电的成本,就需要确定修理的成本;同样,为了计算修理的成本,又要确定电的成本。因此,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还要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这就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特点。,2023/2/15,成本会计

32、学,分配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顺序分配 等,202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一)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费用不作交互分配,而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各基本受益单位的一种方法。例:p.53 优点、缺点和适用性 p.54,2023/2/15,成本会计学,(二)交互分配法 1.概念:交互分配法是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及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根据对辅助车间以外的各部门提供的劳务数量,分配给各基本受益单位的一种方法。,202

33、3/2/15,成本会计学,计算公式(1)交互分配时分配率=直接发生费用提供劳务总量某辅助车间交互分配转入费用=该车间耗用劳务数量*耗用劳务的分配率某辅助车间交互分配转出费用=该车间向其他辅助车间提供劳务量*提供劳务的分配率某辅助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直接发生费用+交互分配转入费用-交互分配转出费用,2023/2/15,成本会计学,(2)对外分配时分配率=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对外提供劳务量外部车间或部门应承担的辅助费用=耗用劳务量*对外分配率,2023/2/15,成本会计学,3.分录:(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辅助生产成本(供电)(2

34、)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辅助生产成本(修理)4.例:(例1)p.56,2023/2/15,成本会计学,例2:某长设有发电、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和提供的劳务数量如表:,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023/2/15,成本会计学,计算如下:1.计算交互分配率:发电车间交互分配率=400020000=0.2(元/度)修理车间交互分配率=1800600=3(元/小时)2.计算分配交互转入费用:发电车间:100*3=300(元)修理车间:2000*0.2=400(元)3.计算分配交互转出费用:发电车间:2000*0.2=4

35、00(元)修理车间:100*3=300(元),2023/2/15,成本会计学,4.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发电车间:4000+300-400=3900(元)修理车间:1800+400-300=1900(元)5.计算外部受益单位劳务分配率:发电车间:3900(20000-2000)=0.2167(元/度)修理车间:1900(600-100)=3.8(元/小时)6.计算交互分配后的外部受益单位费用: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电费:0.2167*(10000+6000)=3467(元)管理部门耗用电费:0.2167*2000=433(元)基本生产车间耗用修理费:3.8*(220+160)=1444(元)管理部门

36、耗用修理费:3.8*120=456(元),2023/2/15,成本会计学,7.会计分录如下:(1)交互分配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400 贷:辅助生产成本-发电车间 400借:辅助生产成本-发电车间 3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300(2)外部受益单位的分配:发电车间:借:基本生产成本 3467 管理费用 433 贷:辅助生产成本发电车间 3900修理车间:借:制造费用 1444 管理费用 456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1900,2023/2/15,成本会计学,(三)计划成本分配法 1.概念 2.计算公式:受益单位应分配的费用=耗用劳务量*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某辅助车间

37、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总费用=该车间提供劳务总量*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某辅助车间实际发生的总费用=该车间直接发生费用+按计划成本转入费用,2023/2/15,成本会计学,某辅助车间的劳务成本差额=实际发生总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总费用差异的处理 方法:较大 按比例追加分配 较小 直接计入管理费用3.例:例1:p.60,2023/2/15,成本会计学,例2:沿用上例资料(见交互分配法),假定每度电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22元/度,每修理工时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5元/小时,按计划成本法分配劳务费用如下:(1)按计划成本分配的总费用:发电车间:20000*0.22=4400(元)修理车间:600*3.

38、5=2100(元)(2)实际发生的总成本:发电车间:4000+100*3.5=4350(元)修理车间:1800+2000*0.22=2240(元)(3)劳务成本差额:发电车间:4350-4400=-50(元)修理车间:2240-2100=140(元),2023/2/15,成本会计学,(4)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440 基本生产成本 3520(10000*0.22+6000*0.22)管理费用 440 贷:辅助生产成本发电车间 4400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350 基本生产成本 1330(220*3.5+160*3.5)管理费用 420 贷:辅助生产成本发电车间 2100借:管

39、理费用 90 贷:辅助生产成本发电车间 50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140,2023/2/15,成本会计学,(四)代数分配法 1.概念:代数分配法是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投入产出关系,通过建立方程组,求解辅助生产的劳务单位成本,从而对基本受益单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2.例 p.58,(五)顺序分配法 p.54,2023/2/15,成本会计学,综合举例: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费用分配前,供电车间费用为36400元,机修车间费用为33600元。供电车间供电110000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10000度,产品生产耗用800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用8000度,厂部管理部门耗用

40、12000度;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106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6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7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3000小时。要求:根据资料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计划分配法(假定每度电计划成本为0.345元,每修理工时计划成本为3.46元,成本差异记入管理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2023/2/15,成本会计学,直接分配法供电车间分配率=36400/(110000-10000)=0.364(元/度)机修车间分配率=33600/(10600-600)=3.36(元/小时)基本生产车间产品耗电=800000.364=2912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电=80000.364=

41、2912(元)厂部管理部门耗电=120000.364=4368(元)基本生产车间修理费=70003.36=23520(元)厂部管理部门修理费=30003.36=1008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 29120 制造费用 26432(2912+23520)管理费用 14448(4368+1008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6400 机修 33600,2023/2/15,成本会计学,交互分配法互分配时的分配率供电:36400/110000=0.33(元/度)机修:33600/10600=3.17(元/小时)交互分配供电车间的机修费:6003.17=1902(元)机修车间的电费:100000.33=33

42、00(元)对外分配金额供电车间=36400+1902-3300=35002(元)机修车间=33600+3300-1902=34998(元)对外分配率供电:35002/100000=0.35(元/度)机修:34998/10000=3.5(元/小时)对外分配基本生产车间 生产产品耗电:800000.35=28000(元)车间照明耗电:80000.35=2800(元)车间机修:70003.5=24500(元)管理部门 耗电:35002-28000-2800=4202(元)机修:34998-245003000=10498(元),2023/2/15,成本会计学,会计分录: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43、3300 供电 190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300 机修 1902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 28000 制造费用 27300(24500+2800)管理费用 14700(4202+1049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5002 机修 34998,2023/2/15,成本会计学,按计划成本分配法供电车间:机修车间:机修车间:100000.345=3450(元)供电车间6003.46=2076(元)基本车生产800000.345=27600(元)基本车间:7000 3.46=24220(元)基本车照明80000.345=2760(元)管理部门120000.345=4140(元)管理部门300

44、0 3.46=10380(元)合计:37950(元)合计:36676(元)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电:36400+2076=38476(元)机修:33600+3450=37050(元)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电:38476-37950=526(元)机修:37050-36676=374(元),2023/2/15,成本会计学,会计分录:结转计划成本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2076 机修 3450 基本生产成本 27600 制造费用 26980(2760+24220)管理费用 145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7950 机修 36676结转差异借:管理费用 9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526 机修 374,2

45、023/2/15,成本会计学,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023/2/15,成本会计学,一、制造费用的概念、内容和项目设置 1.概念:是指企业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制造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综合性成本项目,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份。,2.内容:-三种情况(1)间接用于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的费用。如,机物料消耗、房屋折旧费、照明费、取暧费等(2)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机器设备折旧费、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动力费用等(3)生产单位(车间或分厂)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车间

46、管理人员的薪酬、差旅费办公费等。3.制造费用项目的设置:-两种类型(1)按经济内容划分,如“折旧费”项目等(2)按经济用途划分,如“办公费”项目等,202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二、制造费用的归集帐户的设置 1.一级“制造费用”2.二级“某车间”3.三级(按项目)“办公费”即:制造费用一车间办公费,2023/2/15,成本会计学,三、制造费用的分配(一)单一产品时: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二)多种产品时: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1.按实际分配率分配法-以当期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为被分配对象,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在各种

47、产品(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常用的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法、直接人工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等,(1)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比例法:分配标准:实际(或定额)生产工时公式如下: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实际(或定额)生产总工时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或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2023/2/15,成本会计学,例:某企业基本车间200年6月发生的制造费用额为44 100元,该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时分别为23 000小时和12 000小时。则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的分配计算程序如下:制造费用分配率=44 100/(23 000+12 000)=1.26(元/小时)甲产品

48、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3 0001.26=28 98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2 0001.26=15 120(元)在实务中,制造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来完成的,根据上述的资料和计算结果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202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制造费用分配表车间:基本生产车间 200年6月,2023/2/15,成本会计学,根据表“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 98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5 12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44 100,2023/2/15,成本会计学,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计算公

49、式如下:某种产品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产量单位工时定额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2023/2/15,成本会计学,(2)机器工时比例法 按照各种产品所耗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3)生产工人工资比例 按各种产品所费实际生产人员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注意:采用以上分配方法(按实际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应无期末余额。,(二)按年度计划分率分配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指按照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适用的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

50、用额是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应负担的制造费用都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来计算确定。,2023/2/15,成本会计学,2023/2/15,成本会计学,在以定额工时作为分配标准时计算程序如下:计划产量的定额总工时=年度计划产量该产品单位工时定额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月某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该月该产品实际产量该产品单位工时定额某月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2023/2/15,成本会计学,例: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为460 000元;全年计划产量为甲产品6 000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