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PPT 104页) .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3481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PPT 104页)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成本会计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PPT 104页)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成本会计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PPT 104页)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成本会计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PPT 104页)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成本会计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PPT 104页)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PPT 104页)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PPT 104页) .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 本 会 计,主讲:杨淑娥,成 本 会 计,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系,更多管理资料下载请登录:,2,成本会计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 归集和分配,3,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一节 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概述,4,一、要素费用分配的去向,1.凡是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2.凡是用于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先在各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归集,期末全部分配计入各该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成本;3.凡是用于全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在“管理费用”账户进行归集;4.凡是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

2、费用,在“销售费用”账户进行归集;5.凡是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在“财务费用”账户进行归集。,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一节 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方法,5,二、基本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的要求,1.对于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且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工艺用燃料和动力费用、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等,应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如果这些费用是某一种产品直接耗用的,还应直接记入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福利费”等相应的成本项目中;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则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记入几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

3、福利费”等相应的成本项目中。,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一节 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方法,6,二、基本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的要求,2.对于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应先记入“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再将归集的全部制造费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一节 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方法,7,三、间接费用分配的原则,是指分配依据的标准要与分配对象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能够使分配的结果比较合理;,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一节 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方法,8,三、间接费用分配的原则,是指分配标准的资料比较容

4、易取得,并能使计算过程比较简便。,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一节 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方法,9,三、间接费用分配的原则,成果类 消耗类 定额类,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一节 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方法,10,三、间接费用分配的原则,成果类 消耗类 定额类,如生产工时、生产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或原材料费用等;,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一节 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方法,11,三、间接费用分配的原则,成果类 消耗类 定额类,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一节 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方法,12,四、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的计算公式,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一节 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

5、本方法,13,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4,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实际工作中,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汇总计算当期的材料费用。,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5,二、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去向,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6,二、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去向,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7,二、材料费用的分配,(二)原材料的分配方法,2.分配方法(1)产品的产量(重量)比例分配法(2)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1.分配标准(1)产品的产量(重量)(2

6、)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3.举例资料,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8,二、材料费用的分配,(二)原材料的分配方法,360 000,240 000,600 000,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9,二、材料费用的分配,(二)原材料的分配方法,4.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的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0,二、材料费用的分配,(二)原材料的分配方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84 000 乙产品 256 000 制造费用 14 000 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 6

7、 000 供电车间 2 000 销售费用 3 000 管理费用 5 000 贷:原材料 670 000,5.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1,三、燃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燃料费用的核算要求,如果某一企业的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应增设“燃料”账户对其收发结存进行单独核算,同时在产品成本项目中增设“燃料及动力”项目,对燃料和燃料费用进行单独反映。,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2,三、燃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燃料费用的核算方法(同材料费用分配),根据燃料的发、退料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该“燃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2。,1.举例资料,

8、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3,三、燃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燃料费用的核算方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4,三、燃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燃料费用的核算方法,2.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5,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4 960 乙产品 23 040 制造费用 3 0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 000 供电车间 4 000 管理费用 5 000 贷:燃料 62 000,三、燃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燃料费用的核算方法,3.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6,四、低值易

9、耗品费用的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7,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8,一、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一般情况下应支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就构成本期外购动力费用发生的总额。,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9,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根据外购动力费用结算单及外购动力数量凭证,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见表3-3所示。,1.举例资料,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0,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600 000,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1,二、外购动力费用的

10、分配,2.甲、乙产品分配动力费用,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2,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80 000 乙产品 60 0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0 000 供电车间 28 000 制造费用 4 000 管理费用 8 000 贷:应付账款 300 000,3.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3,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四节 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第四节 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4,一、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会计部门对每一个职工的薪酬费用,按照各车间、部门分别进行汇总,编制每一车间、部门的“工资结算表”,用以

11、归集各车间、部门发生的工资费用。然后,再根据各车间、部门的“工资结算表”汇总编制全厂的“工资结算汇总表”,归集企业本月份发生的工资费用总额。,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四节 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35,二、职工薪酬费用的分配,(1)产品的实际工时(2)产品的定额工时,1.分配标准,3.举例资料,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编制的“工资费用分配表”见表3-4所示。,2.分配方法,工时比例分配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四节 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36,二、工资费用的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四节 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37,二、职工薪酬费用的分配,4.按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四节 工资

12、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38,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52 500 乙产品 35 5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0 000 供电车间 6 000 制造费用 4 000 销售费用 2 000 管理费用 1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20 000,二、职工薪酬费用的分配,5.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四节 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39,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编制“职工福利费分配表”见表3-5所示。,三、职工福利费的分配,1.举例资料,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四节 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40,三、职工福利费的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四节 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41,三、职工福利费的

13、分配,按厂部管理部门人员工资5 000元与福利部门人员工资5 000元合计数 10 000元计算。,2.计入“管理费用”数,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四节 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4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 350 乙产品 4 97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 400 供电车间 840 制造费用 560 销售费用 280 管理费用 1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6 800,三、职工福利费的分配,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职工福利费分配表”与“工资费用分配表”合并编制。,3.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四节 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43,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五节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五

14、节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4,通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折旧费用分配表”见表3-6所示。,一、折旧费用的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五节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5,一、折旧费用的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五节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6,借:制造制用 35 0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5 570 供电车间 3 330 销售费用 900 管理费用 3 000 贷:累计折旧 47 800,一、折旧费用的分配,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五节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7,二、利息费用的核算,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五节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8,三、税金费用的核算,1.内

15、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计入管理费用的税金。2.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金”账户核算:3.通过“应交税金”账户核算的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五节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9,保险费、邮电费、租赁费、修理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办公费、水电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等。,四、其他费用,1.主要内容,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五节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0,四、其他费用,2.编制“其他费用分配表”,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五节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1,借:制造费用 18 15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6 000 供电车间 1 000

16、销售费用 31 200 管理费用 19 300 贷:银行存款 75 650,四、其他费用,3.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五节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2,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六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3,一、待摊费用的核算,开出转账支票,预付第三季度保险费 6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借:待摊费用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1.待摊费用的支付,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六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4,一、待摊费用的核算,计算各项待摊费用在其摊销期间内每月的平均摊销额,计算公式为:,本月应摊销的某项待摊费用 该项费用支付总额该项费用摊

17、销期限,2.分配方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六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5,一、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季度的保险费4 500元分3个月摊销,本月应摊销1 500元(4 5003)。各部门的摊销比例为:辅助生产车间20%(其中机修车间为10%,供电车间为10%)、基本生产车间50%、行政管理部门20%、专设销售机构10%。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见表3-8。,3.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六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6,一、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六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7,一、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借:制造费用 75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50 供

18、电车间 150 销售费用 150 管理费用 300 贷:待摊费用 1 500,4.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六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8,二、预提费用的核算,本月应预提的某项费用 该项费用预计支付额该项费用预提期限,1.预提时,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六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9,编制“预提费用分配表”见表3-9所示。,二、预提费用的核算,2.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六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60,借:制造费用 5 0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 100 供电车间 900 销售费用 500 管理费用 1 000 贷:预提费用 8 500,二、预提费用的核算,3.会计分录

19、,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六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61,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62,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如果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以不单独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进行汇总,而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63,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分配标准: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量,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 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一)直接分配法,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

20、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因素,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1.分配程序,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64,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一)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总额44972元和38008元,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进行分配。,2.分配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65,(一)直接分配法,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2.分配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66,(一)直接分配法,计算直接分配率,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率44 97211 2434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38 0

21、08760160.5,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3-11所示。,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2.分配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68,(一)直接分配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 500 乙产品 17 500 制造费用 33 000 销售费用 6 500 管理费用 13 48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4 972 供电车间 38 008,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3.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69,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二)交互分配法,(1)根据各辅助生

22、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和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2)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按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分配率和对外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分配程序,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70,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二)交互分配法,根据上例资料,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3-13所示。,2.分配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72,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二)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分配率,机修车

23、间交互费用分配率44 97211 8503.795 供电车间交互费用分配率3800880 0000.4751,交互分配,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6073.7952 303.57(元)机修车间应分配的电费3 8940.47511 892.80(元),2.分配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73,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二)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费用(即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机修车间对外分配费用44 972 1 892.82 303.5744 561.23(元)供电车间对外分配费用38 0082 303.571 892.838 418.77(元),对外分配率,机修车间对外分

24、配率44 561.2311 2433.963供电车间对外分配费率38 418.7776 0160.505,2.分配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74,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二)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甲产品应分配的电费25 0000.50512 62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电费35 0000.50517 675(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修理费8 0003.96331 704(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2 0000.5051 010(元)专设销售机构应分配修理费1 0003.9633 963(元)专设销售机构应分配电费8 0000.5052 182.4(元)管理部门应分配

25、修理费44 561.23-35 6678 894.23(元)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 38 418.77-33 8354 583.77(元),2.分配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75,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二)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 1 892.8 供电车间 2 303.57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 892.8 机修车间 2 303.57,3.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76,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二)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 625 乙产品 17 675 制造费用 32

26、 714 销售费用 6 488 管理费用 13 478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4 561.23 供电车间 38 418.77,3.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77,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三)代数分配法,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先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产品和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然后再与各受益单位耗用的产品或劳务量相乘,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分配程序,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78,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三)代数分配法,承前例,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假设机修车间的单位成本为x,供电车间的单位成本为y,

27、设立如下联立方程为:,编制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3-14所示。,2.分配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80,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 012.65 供电车间 2 406.72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 629.60 乙产品 17 681.44 制造费用 32 729.91 销售费用 6 490.84 管理费用 13 448.21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6 984.65 供电车间 40 414.72,(三)代数分配法,3.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

28、配,81,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四)计划成本分配法,首先,按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费用;其次,计算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的差额;最后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可以将差异追加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也可将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1.分配程序,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82,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四)计划成本分配法,承前例,假如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车间的计划分配率分别为4.05和0.5,采用计划成本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见表3-12所示。,2.分配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

29、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84,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四)计划成本分配法,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费用。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总额。,机修车间的实际成本总额44 9721 99246 964(元)供电车间的实际成本总额380082458.3540466.35(元),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差异。,机修车间的成本差异46 96447 992.5-1 028.5(元)供电车间的成本差异40 466.3540 000466.35(元),2.分配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85,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四)计划成

30、本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 992 供电车间 2 458.35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 500 乙产品 17 500 制造费用 33 400 销售费用 6 550 管理费用 13 592.15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7 992.5 供电车间 40 000,3.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86,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四)计划成本分配法,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为了简化核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记入“管理费用”账户)。,3.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七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87,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八节

31、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八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制造费用的内容,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生产费用。主要包括: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办公费、折旧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费、劳动保护费、保险费、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停工损失、运输费等。,88,(二)制造费用的归集,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各种费用分配表,登记“制造费用”账户,确定借方发生额总数。,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八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89,(三)制造费用的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总额为116 560元,定额生产工时为8 000小时,其中,甲产品定额生产工时为5 000小时,乙产品

32、定额生产工时为3 000小时,按定额生产工时分配制造费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见表3-15所示。,1.分配举例,一般按工时比例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八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90,(三)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116 5608 00014.57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 00014.5772 85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 00014.5743 710(元),1.分配举例,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八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91,(三)制造费用的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2 850 乙产品 43 710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16 560,2.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

33、三章 第八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92,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93,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一)废品损失的构成,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需要加工修理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包括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1.废品,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94,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一)废品损失的构成,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可修,在经济上修复合算的废品。,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不可修,或者在技术上可修,在经济上修复不合算的废品。,经济上修复合算:是指发生的修复费用低于重新

34、制造同一产品发生的支出。,1.废品,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95,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一)废品损失的构成,废品损失指生产过程中因发生废品而形成的损失,包括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2.废品损失,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96,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二)不可修复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见教材。,1.举例资料,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97,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二)不可修复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材料成本分配率500 0005001000 5件废品应分配材料成本510005000(元)燃料和动力分配率40

35、00010 0004 5件废品应分配燃料和动力成本 504200(元)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100 00010 00010 35件废品应分配工资及福利费成 50101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80 00010 0008 5件废品应分配制造费用成本账 5010500(元),2.计算废品成本,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98,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二)不可修复成本的归集和分配,3.编制“废品损失计算表”,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99,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二)不可修复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结转废品生产成本(实际成本),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6 100 贷:

36、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 100,回收废品残值,借:原材料 1 5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 500,4.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100,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二)不可修复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期末,将废品净损失转入合格品成本,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 4 6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4 600,4.编制会计分录,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101,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三)可修复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不必转出。,1.返还前成本,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10

37、2,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三)可修复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修复完毕,将废品损失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废品损失”成本项目。,2.返还费用的归集,3.废品损失的分配,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103,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如果管理上要求单独核算停工损失,会计上需要设立“停工损失”账户,并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设立“停工损失”成本项目。停工期间发生的属于停工损失的各项费用,借记“停工损失”,应取得的损失赔款抵减停工损失,期末,将账户中归集的停工损失净额,按照形成的原因,分别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和“营业外支出”账户,通过结转“停工损失”账户月末无余额。,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104,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单独核算。会计上不需要设立“停工损失”账户,也不需要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设立“停工损失”成本项目。停工期间发生的属于停工损失的各项费用,分别不同的原因直接计入“制造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账户。辅助生产车间的停工损失,由于数额一般较小,通常都不单独进行核算。,成本会计第三章 第九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