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五级科学下册《斜面》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6897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五级科学下册《斜面》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岛版小学五级科学下册《斜面》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岛版小学五级科学下册《斜面》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岛版小学五级科学下册《斜面》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岛版小学五级科学下册《斜面》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五级科学下册《斜面》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五级科学下册《斜面》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斜面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 第18课 斜面课时建议:1课时授课时间:教材分析:斜面是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频繁的一种简单机械。但究竟什么是斜面、为什么要用斜面、斜面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隐性的应用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本课按照“做中体验探究发现交流总结应用”的思路进行编写,介绍了有关斜面的知识。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斜面已经有一定认识,能结合生活经验,猜测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通过两个对比实验来认识斜面是如何省力,且坡度越小越省力。知道生活中很多工具、方法都使用了斜面的原理。教学目标 :1.认识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知道从斜

2、面把物体拉到一定高度用的力都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同一高度用的力小。能用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观察实验。2.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在不同斜面上拉动物体所用力的大小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定量实验记录。能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数据,并尝试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3.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坡度越小越省力。了解斜面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注重科学事实、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教学设计构想:1.重视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尤其是一些创造性的学习方

3、法,如发散思维等,并让学生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活动,从而通过学习方法的获得去实现课堂教学培养能力的目的。3.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发散与聚合的交替状态,即创造性思维状态。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协作去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贯彻“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标准理念和以学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建构者”。使教学活动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一种创造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教学重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操作实验,并根据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教学难点: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

4、体课件、测力计、实验记录单等。学生准备:表面平整光滑的木板。载重小车。教学过程: 一、现象质疑。 1. 课件出示两个硕大的油桶:问生:这是什么?接着出示一辆货运汽车问生:这是什么?2.教师追问:司机师傅想把这两桶油装上车运走。请同学们替司机师傅想想把这两桶油装上车的办法。比一比,那种办法更便捷?并说说理由。接着教师出示课件(司机师傅在货运汽车箱体与地面间斜搭了一块木板,并使油桶沿着木板运上了车。) 3. 教师质疑:司机师傅为什么在货运汽车箱体与地面间斜搭了一块木板?4.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斜搭的木板相当于斜面,沿着斜面运东西可能省力”之类的意思即可。5. 揭示课题: 师课件出示斜面的概

5、念,并相机板书“斜面”两字。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二、实验探究斜面能省力。 1.小组讨论交流:油桶沿着斜面运上汽车感觉省力还是费力是与什么情况比较来说的?怎样判断通过斜面能不能省力呢?活动预设: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认识到把物体沿着斜面往上推(或拉)用力,与不经过斜面把物体提升到同一高度用的力相比较,如果发现通过斜面用的力比较小,即判断物体通过斜面能省力。2.让学生明确:测量推(拉)或提起重物用了多少力的工具是什么,使用测力计须注意什么?3.明确探究实验所需的材料。探究斜面是否省力可能需要那些实验材料: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实验所需的材料有:

6、斜面模型、测力计、重物(钩码)及运动小车等。4.各小组取出实验材料,并熟悉实验材料。5.各小组研讨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用测力计拉或提起重物应在其弹性范围内;小车匀速沿着斜面前进时用测力计进行测量拉力。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团结协作进行实验。2.在实验过程中各组要做好实验记录,填写好实验记录单。3.实验结束时把实验材料收拾整理有序。4.实验结束时,各组代表汇报实验情况。课件呈现:实验记录单。探究“通过斜面能否省力”的实验拉(提)方式测量所用力的大小(N)直提起重物沿着斜面拉动重物通过实验我们组发现:指名读“温馨提示”与“实验记

7、录单”。并弄清实验要求。6.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7.各组代表以实物投影的方式汇报实验记录及实验发现。8.师生研讨总结出:物体通过斜面用的力比直接提起重物用的力小。实验证明斜面能省力。 三、实验探究斜面坡度不同,省力情况的关系。 1.分析实验数据,生成新问题。(1)各组代表把上个实验的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各组实验数据统计表组别直接提起重物用的力(N)沿着斜面拉动重物用的力(N)12345.分析实验数据我们还发现: (2)学生讨论分析数据,交流新发现。 活动预设:学生通过对各组实验数据的分析讨论发现: 同样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不一样。 (3)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斜面的坡度”

8、。(4)学生针对新发现质疑:为什么同样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并不相同呢?2.猜想上述问题的答案。3.小组讨论交流如何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坡度不同的斜面省力情况并不相同。(1)各小组讨论交流。(2)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同一高度。让重物沿着坡度不同的多个斜面运动。比较重物沿不同斜面的往上运动,所用的拉力大小,进而探究出坡度不同的斜面省力情况的规律。4.各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课件出示:实验记录单。 实验探究坡度不同的斜面所用的拉力情况实验次数直接提起重物用的力(N)重物在坡度不同的斜面上运动所用的拉力(N)坡度大坡度适中坡度小1234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 5.学生汇报交流实验数据

9、。分析实验数据,教师总结:坡度不同的斜面省力情况不同。板书:坡度不同省力情况不同、坡度越小越省力 四、学以致用,解释日常现象。1.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在哪儿见过斜面? 2.课件展示一些斜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附板书设计: 能省力 斜面 坡度不同省力情况不同 坡度越小越省力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由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入手,对运用斜面是否省力进行质疑,并大胆猜测,进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过程流畅,学生的实验数据很明显。 2.在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产生新问题,进而去设计实验,探究新发现,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学生真正能够把本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效果较好。不足之处: 1.对于学生质疑部分,教师对学生提问题的预设还不够充分 ,课堂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 2.对测力计的使用指导还不细致。比如,首先要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提醒注意不要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等。教学建议:凝练好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明确学生实验探究要达到的标准。 作者单位:榴园镇中心小学作者姓名:冯祥云区科学学具使用优质课一等奖峄城区科学优质课二等奖市优秀课程资源二等奖。省课件制作二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